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論語讀後感(優秀)

校園 閱讀(3.15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語讀後感(優秀)

論語讀後感 篇1

[原文]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論語》

[今譯]子夏說:“君子要等在民眾中建立信用了再來勞動他們,如果沒有建立信用,他們將會怨他故意加害為難;君子要等他的君主信任他了,才能再對君主有所規諫。否則君主將可能怪他故意謗毀了。”

[解說]要當好一個“君子”,要真正擔負起一個“士”的責任,完成其使命,“君子”應嚴格要求自己,對上對下都要建立信用。取信於民,才能夠獲得老百姓的支援與擁戴;取信於君主,你的正確的主張與建議才能被君主認同與採納。本人以為,除了上下以外,與自己的同僚之間,與朋友之間,建立信任與信用同樣非常重要。

子夏的“信而後勞其民”的思想與主張,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相當先進與積極的。古代的“君子”與“民”之間是一種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在人格與社會地位上都是不平等的,但子夏卻提出要在“君子”與“民”之間建立“信”的關係。認為作為統治者的“君子”,只有作出表率、主動取信於民,才能獲得“民信”,才能獲得老百姓的支援與擁戴。延伸的問題是如何建立“民信”了?這當然離不開“君子”對“民”的教育與引導,這與孔子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篇第八》)的精神是一致的。

“信而後諫”,則是提出了“君子”與“君主”間的行政互信問題。作為“君子”要取得“君主”的`信任,首先得“忠”人之事,對君主要“忠”,才能取得“君主”的信任。孔子也說過“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衛靈公篇第十四》)當然孔子認為“臣事君以忠”的前提條件是“君使臣以禮” (《八佾篇第三》),“君主”首先要按“禮”辦事,也就是要按制度辦事。否則的話,儒家的主張便會象孟子所說那樣“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了。

子夏在本章提出了一個“民”、“君子”以及“君主”三者間的關係模型問題,子夏認為,要維繫好三者的關係,有個核心的東西就是“信”。所謂“民無信不立”,如果一個社會沒有“信”的話,是無法正常運轉的。而這個“信”的建立要靠“君子”的努力,要靠“君子”的修身進德。

秦國的“商鞅變法”就是從“立木求信”與“徙木為信”開始的。“商鞅變法”其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一方面“變法”取得了當時的秦國君主秦孝公的理解與支援(這就是“信而後諫”),另一方面,變法取得了平民的信任與支援。對上對下都建立了信任關係。而商鞅本人最終慘遭“車裂”,也是因為他的變法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他與秦惠文王及舊貴族之間無法建立起信任關係所致。

《子張篇第十九》主要的話題都是圍繞著“士”的責任、使命與德行而展開,從本章子夏論“信”可以看得出來,“士”(此處的“君子”即“士君子”,亦即“有位之士”)在古代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

論語讀後感 篇2

《論語通譯》是把《論語》一書用現代漢語翻譯出來,方便我們中學生閱讀的書。通過它,我對《論語》的瞭解又加深了一層。

《論語》是四書之一,更是儒家學說中的經典。直到現在我還記得,我在國小的時候,媽媽讓我背的第一篇文言文就是《論語十則》……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乎!"這是《論語十則》裡的第一則,也是《論語通譯》裡的第一則。也許這不是《論語》中最最有名的句。,但這卻是讓我最難以忘懷的一句,因為是它把我領進了《論語》這個世界。

讀了《論語通譯》後,覺得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孔子從他的政治、哲學和教育心理學觀點出發,認為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所以他主張"為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奴隸要求解放的時代特徵。因此,孔子的思想是適應時代潮流的,具有進步意義的,他的目的在於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在孔子思想中對教育具有啟示意義的許多智慧精華,都還值得我們學習。

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後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

孔子早年喪父,家道中落,年輕時曾做過管糧倉、管放牧的小官。孔子34歲時,魯大夫孟僖子之嗣孟懿子及南宮敬叔來向他學禮,從此,他開始授徒講學。

魯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魯國內亂。孔子不滿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擅權,離魯至齊。齊景公本想任用孔子,但遭晏嬰等人的阻撓。不久孔子返回魯國。這時魯國三桓專權,孔子不想從政,便開始整理《詩》、《書》、《禮》、《樂》等典籍,並擴大自己的教學事業,其弟子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

魯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為中都宰,頗有政績,於是,由中都宰遷為司空,後又遷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齊魯央谷之會,在孔子的努力下,魯國取得了勝利,收回了被齊國侵佔的鄆、灌及龜陰之田。

正當孔子企圖在魯國實現自己復興周禮的抱負時,政局有變,他感覺到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於是就帶領弟子離開了魯國。這時孔子55歲。自此,孔子開始了14年周遊列國的漂泊生涯。他先到衛國,住了10個月,因受衛靈公的猜疑.離衛去陳。經匡時,他遭到匡人的圍困,解圍後抵蒲,不久再到衛國。然後由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魃想害他,他只好離宋,經鄭至陳,在陳國住了3年。因陳經常受到晉、楚、吳等大國的侵犯,孔子便再次經蒲至衛。衛靈公曾向他清教兵陣,孔子說:“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於是,他離衛至陳,一年後又由陳遷蔡,在蔡住了3年,後來楚昭王聽說孔子在陳蔡之間,使人迎孔子。陳蔡大夫害怕孔子去楚對陳蔡不利,便派人圍困孔子,致使其斷糧。最後,楚昭王興師迎孔子,才使其免遭於難。楚昭王想以700裡的戶籍封孔子,遭到令尹子西的反對。不久昭王死,孔子覺得在楚也難以施展抱負,於是又返回衛國。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季康子迎孔子,孔子歸魯。

孔子回到魯國,年已68歲。他晚年集中精力從事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典籍,刪修《春秋》。魯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逝。

論語讀後感 篇3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汙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

論語讀後感 篇4

現在我們常常能聽到一些人為光陰而嘆。就像劉禹錫所說:“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也就是說蒼山不老,但是人的心中卻有很多悲愴。古往今來,川流不息。就像《春江花月夜》所發出的無端之問“江畔何人出見月,江月何年照初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侍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可見,人生是短暫的。我們應當對人生做一個規劃。可是,我們該有什麼樣的規劃呢?

孔子將自己的一生概括為幾個階段:“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人生的座標,人生的規劃。在這個人生座標上有幾個事情被孔子特別的強調了出來。

“十五而志於學。”這是說十五歲應該立志學習了。這是他自己的一個起點。但今天看來,十五歲才開始學,實在是太晚了。通常在我們五,六歲時,就已經進入學校了。但是我們學得怎樣呢?孔子給自己,也給他的學生一個要求:“學以致用。”這個標準我看後非常慚愧。因為我已經過了十五歲,而且已經學了十一年了。但學到的可以至用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這似乎與現在的`教育制度有那麼一點點的關係。我並不知道現在的教育制度改革的怎麼樣了,但我知道我離“向學能為己之學,學以致用。”還差得很遠很遠。“三十而立。”立的是自己的自信。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曾提出“正,反,和”的觀點。他認為我們在童年時,我們覺得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一切事物都是光明的。到了少年時,我們會出現逆反心理,覺得這個世界上充滿了邪惡和黑暗,一切事物都是醜陋的。而到了三十歲時,我們就應該到了“和”的階段。我們應該建立心靈的自信。“四十而不惑。”“不惑”即是在面對多種選擇時,應該建立自己的位置,面對太多的選擇時能敢於捨棄,使心靈變得淡定而從容。孔子對“五十而知天命。”的解釋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意思是我要學習上達,讓自己合乎大道。就是說當我們到了五十歲時,內心要有一種定力去對抗外界。“六十而耳順。”之中“耳順”的意思是聽別人說什麼都覺得有道理。這並不是意志不堅定的表現,而是因為內心有定力,所以可以理解各個年齡段的人說出的話。這樣即是給了別人最大的理解和包容。所以,北師大的于丹教授說:“耳順就是悲天憫人,就是理解與包容。”而人到了七十歲,才能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即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以上就是孔子的人生座標了。也就是孔子教導大家的人生座標。于丹教授認為,這種人生的座標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絕對的。其實人是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讓我們也許在二三十歲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是的,隨著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們能方便的得到大量資訊,這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生命的效率。而且,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都是要讓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讓我們做一個有君子仁愛情懷,能符合社會道義標準的人。讓我們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社會的崗位,都能作出一種無愧的交待。讓我們提前實現人生的最高境界。這也就是《論語》的精華,即是人生之道了。

論語讀後感 篇5

《論語》,記載的是孔子與他的學生的對話。它是一部對我們很重要,教我們如何做人,學習,是我們必讀的名著。論語裡有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講出了做人的幾個道理和學習的方法,給予我們啟迪,也指引我們學習的方向,目標。而“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告訴了我們要孝敬父母,盡孝的方法。說明了做人要知恩圖報,孝敬父母。許許多多,說都說不完。人只要按照《論語》裡所要求的,做到其中的一點就比許多人好多了。

總之,《論語》記載了仁,孝,信等道德範疇,是我們須認真閱讀、學習的一部典籍。作為一個略知一點中國歷史的中國人,我認為,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夠《論語》這樣長久而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的歷史。也正正因這樣,我對《論語》的態度一向是隻敢仰視而不敢觸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讀,也從不敢隨便發表什麼評論。據中學的歷史課本記載,從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開始,一向到清末,《論語》作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認可的正統思想,統治了中國思想界達兩千年之久。

事實上,這兩千年中,官家推行論語更多的是作為一種統治的工具。正因論語講“禮”、講“仁”;講“忠”,將“孝”;或許也正因《論語》中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有人說我的這種言論是在抹殺中國古代優秀的`文化。其實不然。我主張打-倒的,是那個作為思想枷鎖的《論語》,是那個用所謂的“仁義道德”(魯迅語)來禁錮人們的思想的《論語》。將其打-倒,反而有助於我們從全新的角度認識《論語》。首先,論語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倫理著作不一樣,他沒有對某一個問題的深入專門的論述,他只是一個個生活中的片斷,並且其中的主角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言語將被記錄下來。因此顯得十分自然。正是正因《論語》來自生活,是生活鮮活的再現,因此我們才就應用一種獨特的方法去讀它。個人認為,與其風格比較像的一部書是晉代的《世說新語》。我們怎樣讀《世說新語》的我想大多數人如果不是出於學術目的(例如需要寫一篇論文或讀書報道什麼的),必須不會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話是多麼曲折地表達了一個多麼深刻的學術理論――我們大都會把它當成一種生活的紀錄,以一種閒心來讀它。我覺得,其實閒談的心境才是最適合讀這樣的書的。讀到會意處,拊掌一笑,自然就明白了他要表達什麼。或許比條條框框地分析加分家長寄語

解來得好一些。若要用一句話來歸納《論語》講了什麼,我覺得就應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學問是不一樣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

論語讀後感 篇6

教學上,孔子還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互相啟發,以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間互相問對、討論的情況。如子路、顏回,子貢和子夏就是這樣做的。

性率直而魯莽的子路,出於對孔子的愛護,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孔子也很關心、愛護子路,對他的批評也能接受,當有的學生對子路不太尊重時,孔子對他們說:子路的學問是不錯的,只是還不夠精深罷了。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由於顏回從未對孔子提出過疑問和批評,孔子曾不滿意地說過:顏回不是對我有所幫助的人,他對我的話沒有不喜歡的。子貢是孔子言語科的高材生,他經常向孔子請教《詩》。有一次,子貢引《詩經·衛風·淇奧》篇上的話說:“《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論語·學而》)意思是,《詩經》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聽了高興地說:賜呀,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子夏是孔門晚輩中的高足,長於文學。有一次,子夏引《詩經·衛風》上的詩句,向孔子請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論語·八佾》意思是,《詩經》上說:有酒渦的臉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轉得真叫人喜愛呀,潔白的底子上畫著花卉呀。這幾句詩是什麼意思呢?孔子回答說: 先有白色底子,然後畫花。子夏接著進一步闡明說:那麼,是不是禮樂的`產生在仁義之後呢?孔子高興地說:卜商呀,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進一步討論《詩》了。孔子敢於承認比他小44歲的子夏在學問上對自己有啟發,說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學習的勇氣,其精神可敬佩!

儒家學說,後來成為封建地主階級的正統學說,《論語》就成為儒家學說的主要經典。到南宋時,理學家朱熹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為四書。到了明清兩朝,規定科舉考試中,八股文的題目,必須從四書中選取,而且要“代聖人立言”。這一來,當時的讀書人都要把《論語》奉為“聖典”,背得滾瓜爛熟。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論語讀後感 篇7

在世界十大歷史名人列單中,有一位家喻戶曉的人,那就是——孔子。在孔子的一生中,只在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他的人生大部分時間從事教育,一生中教過弟子三千餘人,教出了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有一本書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論的著作——《論語》。《論語》不僅對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也對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論語》不僅教給了我們知識,而且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更加教會了我們應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在《論語》為政篇中,其中有一篇叫做:“學與思”——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說:“要是隻會讀書學習,而不會思考問題,就會迷惑;要是隻空想而不讀書學習,那可就危險了。”每當讀到了這一篇,我就會想到自己曾經是那麼的'幼稚。經過藉助教輔用書,不思考就直接寫出答案。

記得一年前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高興的回到家,把數學作業拿出來一看,嘻嘻,今天的家庭作業可真少啊!才四道題。於是,我不一會兒,就把三道題寫完了。當抄完了第四道題的題目,一看,這麼難的題,誰會做呀!可我並沒有放棄,我想:只要聽懂了,學懂了,肯定會做。於是,我拿出一張草稿紙,寫寫畫畫40分鐘,直到把那張紙寫的再也容不下一個字,可我終究還是沒有算出來。我心想:這下可完了,明天老師肯定把我當成沒有寫作業的一塊處理。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哦!原來是好朋友來找我打羽毛球呀!我正準備出去玩,可又猛然想起自己的作業還沒有寫完。情急之下,我想到了教材全解上的答案。於是,我把答案抄上。之後,也不想想為什麼這麼做,就急急忙忙跑出去和朋友興高采烈玩去了。第二天,老師把作業發了下來,我的了優,我高興極了。

過了幾天,老師進行單元測試,我很快地把前面的題都寫完了。可是做到最後一道題時,我發現這道題和我上次不會做的題一模一樣。而且這道題在試卷中竟然佔了七分。我使勁地想,想上次我到底是怎麼做的,可我就是想不出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別的同學都開始檢查了,可我這一道題還沒有做出來,我在那抓耳撓腮地想著,可始終還是沒有想出來,看著別人都開始檢查第二遍時,我心中不由地後悔起來:我當時為什麼非要抄答案呢?我要是不抄答案,自己思考出來的活,即使是錯的,那也沒有什麼。到時候,可以問老師和同學,也一定會告訴我解題方法、解題思路的。我後悔的低下了頭,默默的把卷子交了,我難受極了,下課後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偷偷地哭了。

過了幾天,老師把試卷發了下來,我才考了80多分。那天,老師嚴厲的批評了我,回到家中,爸爸媽媽也批評了我,並懲罰我不能出去玩,也不能看電視。

通過學習《論語》為政篇中的“學與思”我知道了如果只會讀書學習,而不會思考問題,就會迷惑;但是如果只思考而不學習,那也是不行的。就像我以前只抄上答案,而不去思考解題方法、解題思路,最後就不會做不上題。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再也不會不假思考的完成作業,要多思多學,只有這樣才能紮實的掌握好知識。

古人的言論對我們後人的影響真的深遠呀!我會一如既往追隨聖人的腳步紮紮實實的走下去。

論語讀後感 篇8

學者朱光潛先生說。“《論語》是一部絕妙的書,可以終身咀嚼,學用不盡的。”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讀了《論語》,領悟到許多人生哲理。

孔子,即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被世人尊稱孔聖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之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論語》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為中國第一部語錄體著作。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人,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論語》也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仁、義、禮、智、信。

而由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學派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影響。

國學大師錢穆認為《論語》應該是一部中國人,人人必讀的書。”就連商業大亨馬雲也說:“《論語》是人類真正的智慧,是我重複看,不斷看,受益最深的.書。"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我仔細查閱了其中的解析與背景,唯恐忽略了細節。我還會時常做上一些筆記,勾畫些重點內容,以便理解。果然,我發現了一些妙筆生花之處。

如《論語》中"學而篇第一”子日:“不患人知不已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別人不瞭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瞭解別人。在生活中,也的確如此。別人如果不瞭解你,不會有什麼關係,只要自己瞭解自己,並去努力配合別人就行。但如果不瞭解別人,就會不理解他的所作所為,從而產生許許多多的分歧,還會造成溝通上的不便。因此,只有多瞭解他人,才能與合作者產生共鳴,在工作和學習中配合的更加默契,做出更好的成績。

“為政篇第二”中,有些關於學習的名句,也讓我體會頗深。“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含義是:子路!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我認為,我們也應該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學習。在面對難題或知識點時,如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應該去請教老師、同學或家長,而不是不懂裝懂。有一次孔子去參加祭祖典禮,時不時向人提問題,有人就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卻道:“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像孔子這樣的人都可以做到不懂就問,何況是我們呢?

今天早上,我做了一道閱讀題題目叫《古魯的三位老師》。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只要肯誠心學習,世界上就到處都有老師。這與《論語》中“述而篇第七”裡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頗為相像。這句話是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教授我知識的人。每個人都會有優點和缺點,而我們則要去學習別人的優點,政正自己的缺點,這樣才可以進步。其實,老師就存在於我們身旁,關鍵是我們能否善於發現和學習。

《論語》,聖人之學,載道之學,君子治天下之學也。它像一部卷帙浩繁的史書,凝結著歷史的煙雲,記載著歲月的滄桑。我相信精讀《論語》會影響我今後的學習生活,讓我走上一條正確的路。我願與它為伴,時時與之對話,省自身也。

論語讀後感 篇9

幼時讀《論語》,廢寢忘食,原來一直以為,最能代表孔子智慧的應該是《論語》了。在《論語》裡,孔子猶如仁厚長者,對學生們諄諄教導,對世事過多嘆息,勸人向善,故君子以仁。這裡是一個正襟危坐、嚴肅認真的孔子,一身正氣,卻又木訥慎言,令萬世敬仰!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當我再進一步觀察這個仁厚長者時,卻能感到無邊的智慧。在《論語》裡: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不佔,吾從周等等,看上去好像中正不倚,單純無邪。而實際上,絕非如此:當孔子不語“怪力亂神”時,並不意味著他就不知道怪力亂神,他博學多聞,熟知神話掌故。事實上,早年的孔子還繼承了殷人尚鬼衣缽,從事過操持喪葬祭禮等各種卑微職業,所以他自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子曰不佔,實際不是不佔,而是不需佔,他不但精於占卜,更對《周易》的理解臻於化境,他把損益之道化為尋常日用和學術方法,卻不著一絲痕跡。孔子信誓旦旦的說“吾從周”,看似極為推崇周禮,我們似乎相信了孔子的這番話,都認為孔子一生都在為恢復周禮而奔走。但孔子晚年所作的《春秋》,揮鞭天地,整飭三代。以致在漢儒眼裡,《春秋》幾乎是革了周禮的命。這相當於孔子另立為王了。

顯然,從上面可以看出,前後是有很多矛盾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易》與《春秋》都是孔子晚年學術成果。”晚年時他“有所為有所不為”,“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這就是他自稱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他達到了《周易》所謂的“為變所適”,達到了《莊子》所謂的“鳴而當律,言而當法”。他彷佛就是“易”的化身。令人稱奇的是,孔子把所有的高深玄奧都化為尋常,深得簡易之道,他似乎始終只是一個尋常老頭,只有在我們深入思考體會後才發現他的不尋常。後儒普遍認為,《易》與《春秋》是孔門高階學術,只有高才弟子才能一窺堂奧,故而知之者甚少。因此子貢才有“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一嘆。這種說法的確在理,孔子因材施教,弟子傳授不一,造成後世得其一隅者多,能窺全豹者少。

孔子的平和與高深一直讓我摸不到頭腦,以我的`淺薄的觀點,在《論語》,這個老頭子怎麼說話有時讓人感覺顛三倒四,以至於他的邏輯性、系統性可能蕩然無存,這我的心目中,竊以為這並不像大儒們所說的“一字不易”的經典。多年來,隨著閱歷的增加與經驗的積累,我一直在嘗試性的解釋這一切:

1、孔子教學,因材施教,說話都是有前後背景的,並不是所有的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所以看《論語》,還應看它背後隱藏的故事。

2、《論語》所摘之言,非一時之語,而是孔子終身跨度幾十年的言語摘要。聖人的思想也不是一下形成的,而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在變化,所以存今是而昨非絕對是可能的。

3、聖人高深,非常人所能想象。當年孔門高足顏回讚歎“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孔門一代弟子尚且如此,何況我等後學。往事越千年,今天我們的知識、見聞已經遠遠超過孔子。但他的高明、博大和智慧,我們卻不及萬一。

這就是我的個人理解。

論語讀後感 篇10

《論語》,流傳2500多年,影響世代中國人。《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灰色的孔子又必須連結多彩的世界。這世界充滿生命活力,奼紫嫣紅,千姿百態,萬類霜天競自由。正因為有了生活的五彩繽紛,理論的灰色才不顯得死寂;也正因為有了思想的高貴純粹,紛繁的世界才不至於俗不可耐。灰色提升著品位,而多彩保證了活力。

于丹為我們講述的就是這樣的孔子,一位連結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連結是廣泛的,東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題卻是單純的,單純到沒有色彩,沒有性別,沒有時間和空間,只有溫度。她把《論語》這部書通過白語化的方式,用許多淺易的故事,把一般人很難懂得的《論語》通過心得的形式來解讀,變得通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著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事的原則。她帶領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20xx年前的聖人引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著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近了我們心裡。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和道理,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而通過《論語》的解讀,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事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化為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的更好更實。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惱,還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心得,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中的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經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捨,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點,對別人就會厚道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別人的過錯,可以實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才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道。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讀後感 篇11

這個暑假,我仔細閱讀過了《論語》,這本書讓我瞭解到,孔子是我國最早的、也是最有影響的思想家、教育家,幾千年來,他成為我國封建社會所謂的聖人,賢者。他的《論語》讓我知道了做人的真諦,也讓我明白了學習的奧祕。

“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是“禮”的根本內容,是道德倫理觀念的基礎。仁者,愛人也,為人處事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能以關愛他人的心態面對生活。《論語》中記載,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刃,則以學文。”只是孔子在教導學生們說:“同學們,任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平易近人,做事要謹慎。”其次,做人誠信十分重要。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說:一個人丟了誠信,他還有什麼值得可信的地方呢?人沒有了誠信,將寸步難行,所以,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這樣,我們才將會成為一個有誠信的人。

“禮”是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周禮”是西周以來上層建築的集中體現,它是用來維護上下尊卑關係的。因此,孔子對春秋末期的“禮壞樂崩”抱著惋惜的態度,把破壞禮的行為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事情,所以“禮”就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禮”也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則,須順承。”意思是說:父母是我們的長輩,我們應尊敬她們,對她們的教育,我們應認真聆聽,保持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習慣。

“知”是孔子思想的精華,孔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從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了許多有意義,很有啟發性的教育思想和獲得知識的方法。他提出反覆學習可以使人們的認識更加深入,從而獲得新的'知識,“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從中我也明白了,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要用於開闊出新的知識,使自己的學識更加豐富孔夫子的教育思想中還包括學習態度的問題。他認為學習的態度就應該是老老實實的,不懂就說不懂,努力學習,他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自己就是這樣,不恥下問,由於孔子抱著這樣的學習態度,他的知識在當時就比別人豐富。再有,孔子教學也比較注意“因材施教”。《論語·述而篇》記載,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不到他用心思考弄明白而不得其義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想說而口裡不想說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交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免、能由此推出其他三個方面,就讓它自己去想。孔子就是採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去推動學生思考問題的。

從《論語》中,可以學到許多做人學習的道理。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應該傳承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正直,謙遜,與人為善的人。《論語》值得我們用一生去感悟,感悟孔子精深的大智慧。

論語讀後感 篇12

學者朱光潛先生說:“《論語》是一部絕妙的書,可以終身咀嚼,學用不盡的。”這個暑假,我也有幸拜讀了這部著作。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而成。是關於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全書共有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整體而言,《論語》是大部分記言,小部分記事,只有極少數篇章稱得上是較為完整的文章。它作為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集,步獵極為廣泛,包括哲學、道德、政治、教育、文化、發展等方方面面,對中華民族整體民族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產生了重大影響。作為中國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經典。“半部《論語》治天下”,從古至今,《論語》都是一部駐足凝望的'經典著作。作為中華文化的源泉,《論語》主張的思想早已浸透到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和行為方式中。

國學大師我穆說過:“《論語》應該是一部中國人,人人必讀的書。”既然連國學大師錢穆都這樣認為了,於是,在這個暑假我也仔細閱讀了《論語》這本書,感受頗深。現在,我已經讀到了第十三篇——子路篇。其中為政篇讓我感觸頗多。

在為政篇中有這樣一句話:“知文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為。”,它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呀!通俗易嘴地說,就是不要不懂裝懂。就拿我們自己來說吧,如果我們明朋不懂,卻要裝得像很懂一樣,沒有及時提出疑問,解決疑問最後考試的時候依然不懂,遇到和它同類型的題目,最終還是不會。所以,不懂裝懂只會害了我們自己。《兩小兒辨日》這則故事你一定聽說過吧,當兩個小孩向孔子請教太陽到底是離我們近還是離我們遠時,孔子聽了一時也無法決斷,但是他沒有像些愛面子的人一樣不懂裝懂,而是如實回答。就連孔子這麼著名的人物都有不懂之處,更何況我們呢?所以,我更加堅信,不懂裝懂只會害了我們自己。開萬不要做這等傻事。

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們學習了一篇關於老師的閱讀,這讓我更加清楚老師無處不在,只要我們誠心學習,世界上萬物都是我們的老師。這又讓我聯想到了《論語》中“述而篇”裡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的意思是幾個人起走路,其中肯定有人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幾年前,我看到過一則故事,名字叫《孔子拜童為師》,儘管孔子博學多才,但他從來沒有驕傲、自大,反而非常謙虛。儘管孔子的名聲很高,基本上是家喻戶曉,但是他也不斷地在向別人學習,學習別人身上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他居然還拜了一個小孩子為老師,向他請教問題。由此可見我們不能逛妄自大,要多學習別人身上的優良品質,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論語》真是一本精彩絕倫的書,它讓我收穫頗豐。直到現在,我才能明白我國商業大亨馬雲說的那句話:“《論語》是人類真正的智慧,是我重複看,不斷看,受益最深的書。”是啊《論語》,它走進了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