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大班數學教案[精品]

校園 閱讀(2.57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學教案[精品]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同伴間團結協作的精神。

2.發展幼兒觀察、推理能力,能運用知識遷移學習。

3.在理解、運用規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8的組成。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通過觀察發現事物間的數量關係。

活動難點:

通過翻圓點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組成。

活動準備:

小圓卡片(每人十個)、數字卡片(1——9、分合號每人兩套)、教師運算元字卡片一套、課件、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一、匯入:遊戲“我問你答”,複習鞏固7的組成。

“小朋友,我問你,7可以分成1和幾。”“高老師,我告訴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來是7。”“7有6種分合法。”

個別集體分別進行。

幼兒集體完整讀7的組成式。

二、展開。

1.觀察圖片,發現數量關係,列出組成式。

引導語:春天來了,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請仔細觀察圖片,看看蝴蝶有什麼不同?

(1)幼兒觀察、討論發現圖中蝴蝶的大小、顏色、方位、翅膀摺合所隱含的數量關係。

(2)誰能根據蝴蝶的一種不同,列出組成式。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根據互換規律列出另外四組組成式。

2.引導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圓點卡片,按照互補規律列出8的組成式。

請小朋友操作圓點卡片,將8的組成式有序的進行排列,相互說一說。

提問:你是怎麼擺放的?這是按照什麼規律擺放的?

教師小結:一個部分數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數就逐一減少,這是按互不規律擺放的。兩個部分數交換位置,總數不變,這是按互換規律擺放的。

一名幼兒上前在集體面前,擺出8的組成式。

3.幼兒完整認讀”8”的組成式。

8 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來是8;8 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來是8;8一共有7種分合法。

4.內化遷移——-幼兒遊戲

湊數遊戲:

老師說一個數,幼兒說一個數,兩個數合起來是8。

兩名幼兒分別說一個數,兩個數合起來是8。

三、結束

找朋友遊戲:幼兒每人身上貼著一個數字,聽到找朋友的音樂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數合起來是8,音樂一停,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活動反思:

優點:本次活動選自山大版教材《學習8、9的組成》,我根據我班幼兒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特點,只進行8的組成。從一開始的問答遊戲:複習7的`組成到接下來的看圖片發現蝴蝶的不同,再到後來操作圓點卡片自由探索8的組成,到最後的內化遷移的遊戲鞏固,整個活動環節流暢,《綱要》中明確指出數學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動中貫穿了很多遊戲,以便與幼兒在遊戲中學習感到數學的樂趣。幼兒對這些遊戲也非常感興趣。

不足:

在剛開始幼兒自己觀察發現數量關係是一個很好的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方法,老師將這一環節直接給出幼兒答案:藍蝴蝶有幾隻,黃蝴蝶有幾隻,天空中飛的有幾隻,落在花上的有幾隻。在幼兒操作圓點卡片的時候,部分幼兒直接將8的組成式擺出來了,並沒有按照操作圓點卡片的步驟進行擺出。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目標:

複習鞏固1——7的序數,2——6的鄰數,認識時間“星期”。

認識時間“星期”,瞭解其順序性、週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激發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快樂地參與學習活動。

準備:

教具學具方面:星期轉盤操作材料若干套(與幼兒的小組數相同)童話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幼兒知識經驗準備:學習另以內的序數和鄰數,通過掛曆、檯曆對“星期”時間概念有初步瞭解。

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1——7序數,2——6鄰數

(1)複習序數:出示1——7數字娃娃(排列無序),請幼兒幫組數字娃娃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並講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個數字娃娃,老師出示大寫數字表示。

(2)鞏固鄰數:以“數字娃娃找鄰居”的遊戲進行。

例如:老師以數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鄰居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鄰居。幼兒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鄰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鄰居。

2、新授:認識時間“星期”,瞭解其順序性、週期性。

(1)聽童話《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第一遍老師口頭講述故事後提問,童話的名稱及故事裡講到誰?(師出示星期媽媽的圖片)她想幹什麼?幼兒回答後,老師交代本節課新授內容是認識“星期”,並提出以下問題,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她給孩子取了什麼名字?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請幼兒在聽一邊故事。

(2)再次聽故事

邊講邊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一至星期日的順序),然後請幼兒回答以上問題。

需要強調的是: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最後一個孩子是誰?讓幼兒幫星期妹妹排隊,明確星期的順序性。

(3)轉盤遊戲:找鄰居(師示範轉動轉盤,然後可請個別幼兒操作)

規則:轉動轉盤後,指標指到星期X,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X的兩個鄰居,幼兒教案《認識時間“星期”》。(如,星期二,星期二的兩個鄰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遊戲反覆進行4——5次。

突出強調:星期日的鄰居是誰啊(意在突破星期的週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週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個星期開始)

3、操作活動:轉盤遊戲“找鄰居”

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標所指星期X的兩個鄰居是星期X和星期X。

4、活動評價

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談談這節課認識了什麼?明白了什麼道理?玩星期轉盤遊戲的感受。

5、分組進行角色遊戲:“找鄰居

七名幼兒一組,分別帶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著星期一先發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餘六個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好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來由星期二、三……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遊戲延續進行。

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星期媽媽一連生了七個孩子,她皺著眉頭說:“我還得給他們取七個好聽的名字呢!”

星期媽媽看著孩子們,想呀想呀,覺得它們非常可愛,非常漂亮,於是她高興地說:“有了,有了,好聽的名字有了。”她邊說邊伸出手指,輕輕地點著孩子們的腦袋說:“梅花、桃花、蘭花……”可是她只報了三個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這不是跟花兒們的名字一樣了嗎?”

星期媽媽又看著孩子們,想呀想呀,覺得它們非常聰明,非常伶俐,於是他又快樂地喊起來:“有了,有了,好聽的名字有了。” 她邊說邊伸出手指,輕輕地點著孩子們的腦袋說:“寶寶、聰聰、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這兒,她又停住了,“哎呀,不行、不行,這不是和小朋友們的名字一樣了嗎?”星期媽媽有想呀想。突然,她拍著自己的腦袋自言自語的'地說:“啊哈!有了、有了,我的孩子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就按他們出生的次序來取名吧!”“、星期六、星期七,”星期媽媽說到最後一個孩子的名“星期七”時,感到這個名字很彆扭,她想了一下說一天生一個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媽媽取好了七個名字,噓了一口氣,高興地說,“好啦,好啦,七個好聽的名字總算取好了。”

過了一會兒,星期媽媽拿來兩件紅衣服說:“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個孩子中這最小的兩個孩子,就讓他們穿上最漂亮的紅衣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這五個孩子長得白白胖胖,星期媽媽說:“給他們穿上黑衣服最漂亮”,於是她又拿來五件黑衣服,一邊給他們穿一邊笑嘻嘻地說:“黑衣服、黑衣服,黑裡襯出白面板,衣服黑,面板白,人人見了都喜愛。”

星期媽媽的孩子們漸漸長大了,他們不但學會了走路,而且,還經常受拉手圍在媽媽身邊,跳起快樂的“圓圈舞”呢!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學習按物體的名稱、用途或性質進行分類,初步探索統計方法。

2、樂意與同伴交流探索過程和結果,分工合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收集幼兒用品、玩具類、食品類的物品若干、袖套、筆、記錄板,幼兒人手一份,橡皮擦六快。

活動過程:

一、分類--按不同的要求分類

1、師幼共同搬運貨物(生活用品、食品、玩具類)過超市

2、想想怎麼樣擺放物品能更合理,讓顧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3、幼兒討論如何將物品分類擺放。、

4、教師提出分類要求:

1)任意物品的歸類擺放要整齊合理

2)要輕拿輕放,與同伴商量,互相合作

5、引導幼兒按物品的名稱、用途或性質進行分類歸放,讓幼兒嘗試在總分類進行子分類

6、組織幼兒觀察超市,說說物品的歸放是否合理,為什麼?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統計--嘗試用數字的形式記錄

1、討論:想知道超市裡有什麼物品嗎?它們的數量是多少?該怎樣統計呢?

2、要求:統計時要認清楚你統計的是什麼物品,數量是多少?

3、自由探索:

1)幼兒自由選擇物品進行記錄

2)重點指導幼兒清楚地記錄,統計的是什麼物品,它的數量是多少?

3)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大膽嘗試,想出更合理的統計方法

三、延伸--經驗提升、遷移

1、出示統計表,幫助幼兒從隨意的統計過渡到表格的統計

2、進一步激發幼兒統計的興趣和願望

活動反思:

1、小朋友通過活動掌握了基本的分類方式。

2、本活動是在幼兒自由探索中學會了合理的統計方法。

3、活動中能貫穿一點思想教育效果會更好!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數字卡片,你能說出是數字幾嗎?

是數字幾,你就可以拍幾下手?

2.幼兒看數字幾,並用拍手錶示數量。

二、認識 >號和< 號

1.教師出示數卡6和7,引導幼兒判斷誰大誰小。

(1)提問:6和7中間可以放哪種符號?

(< 放在6和7中間)

(2)小結:<這是小於符號,小屁股撅給小數看,所以6小於7。

2.練習:出示數字7和8

(1)哪個大?哪個小?中間放的'什麼符號?為什麼?應該怎麼讀呢?

(2)小結:8大7小,中間放小於符號,因為屁股尖尖對著小數,所以7小於8.

3.出示6和5

(1)提問:這是數字幾和幾?哪個大哪個小?

(2)教師把“>“符號放在6和5的中間,告訴幼兒這是大於符號,大嘴巴朝著大數笑,所以6小於5。.

4.比較符號、觀察不同

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兩個符號有什麼不同?

四、遊戲鞏固

1.請兩個小朋友各選一個數字,再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選符號站在他們中間。

2.請一個小朋友拿著符號,讓兩個孩子分別站兩邊。

3.請小朋友看一看,他們站得對不對。

五、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

1.講解作業要求

2.教師指導

3.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兩個新朋友,他們是大於符號和小於符號,用他們可以來比較數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