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校園 閱讀(2.93W)

本學期的期末考試已經臨近,各年級、各學科都已經進入到緊張的複習階段。應屆畢業生小編整理了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1.軸對稱:

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摺疊,直線兩側的圖形能夠互相重合,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時,我們也說這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成軸)對稱。

對稱軸: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2.軸對稱圖形的性質: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摺疊,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麼就說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對稱,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摺疊後重合的點是對應點。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特性是相同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相等的。

3.軸對稱的性質:經過線段中點並且垂直於這條線段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以下性質:

(1)如果兩個圖形關於某條直線對稱,那麼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類似地,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3)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的點與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4)對稱軸是到線段兩端距離相等的點的集合。

4.軸對稱圖形的作用:

(1)可以通過對稱軸的一邊從而畫出另一邊;

(2)可以通過畫對稱軸得出的兩個圖形全等。

5.因數:整數B能整除整數A,A叫作B的倍數,B就叫做A的因數或約數。在自然數的範圍內例:在算式6÷2=3中,2、3就是6的因數。

6.自然數的因數(舉例):

6的因數有:1和6,2和3.

10的因數有:1和10,2和5.

15的因數有:1和15,3和5.

25的因數有:1和25,5.

7.因數的分類:除法裡,如果被除數除以除數,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數而沒有餘數,就說被除數是除數的倍數,除數和商是被除數的因數。

我們將一個合數分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這樣的幾個質數叫做這個合數的質因數。

8.倍數:對於整數m,能被n整除(n/m),那麼m就是n的倍數。如15能夠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

一個數的倍數有無數個,也就是說一個數的倍數的集合為無限集。注意:不能把一個數單獨叫做倍數,只能說誰是誰的倍數。

9.完全數:完全數又稱完美數或完備數,是一些特殊的自然數。它所有的真因子(即除了自身以外的約數)的和(即因子函式),恰好等於它本身。

10.偶數:整數中,能夠被2整除的數,叫做偶數。

11.奇數:整數中,能被2整除的數是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是奇數,

12.奇數偶數的性質:

關於奇數和偶數,有下面的性質:

(1)奇數不會同時是偶數;兩個連續整數中必是一個奇數一個偶數;

(2)奇數跟奇數和是偶數;偶數跟奇數的和是奇數;任意多個偶數的和都是偶數;

(3)兩個奇(偶)數的差是偶數;一個偶數與一個奇數的差是奇數;

(4)除2外所有的正偶數均為合數;

(5)相鄰偶數最大公約數為2,最小公倍數為它們乘積的一半。

(6)奇數的積是奇數;偶數的積是偶數;奇數與偶數的積是偶數;

(7)偶數的個位上一定是0、2、4、6、8;奇數的個位上是1、3、5、7、9.

13.質數:指在一個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此整數自身外,沒法被其他自然數整除的數。

14.合數:比1大但不是素數的數稱為合數。1和0既非素數也非合數。合數是由若干個質數相乘而得到的。

質數是合數的基礎,沒有質數就沒有合數。

15.長方體:由六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長方體.長方體的任意一個面的對面都與它完全相同。

16.長、寬、高:長方體的每一個矩形都叫做長方體的面,面與面相交的線叫做長方體的稜,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長方體的頂點,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17.長方體的特徵:

(1)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至少有兩個相對的兩個面完全相同。特殊情況時有兩個面是正方形,其他四個面都是長方形,並且完全相同。

(3)長方體有12條稜,相對的稜長度相等。可分為三組,每一組有4條稜。還可分為四組,每一組有3條稜。

(3)長方體有8個頂點。每個頂點連線三條稜。

(4)長方體相鄰的兩條稜互相(相互)垂直。

18.長方體的表面積:因為相對的2個面相等,所以先算上下兩個面,再算前後兩個面,最後算左右兩個面。

設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c,則它的表面積S:

S=2ab+2bc+2ca

=2(ab+bc+ca)

19.長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設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c,則它的體積V:

V=abc=Sh

20.長方體的稜長:

長方體的稜長之和=(長+寬+高)×4

長方體稜長字母公式C=4(a+b+c)

相對的稜長長度相等

長方體稜長分為3組,每組4條稜。每一組的稜長度相等

21.正方體:側面和底面均為正方形的直平行六面體叫正方體,即稜長都相等的六面體,又稱“立方體”、“正六面體”。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22.正方體的特徵:

(1)有6個面,每個面完全相同。

(2)有8個頂點。

(3)有12條稜,每條稜長度相等。

(4)相鄰的兩條稜互相(相互)垂直。

23.正方體的表面積:

因為6個面全部相等,所以正方體的表面積=一個面的面積×6=稜長×稜長×6

設一個正方體的稜長為a,則它的表面積S:

S=6×a×a或等於S=6a2

24.正方體的體積: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設一個正方體的稜長為a,則它的體積為:

V=a×a×a

25.正方體的展開圖: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一共有11種。

26.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27.分數分類:分數可以分成: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百分數

28.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於一。如:1/2,3/5,8/9等等。真分數一般是在正數的範圍內研究的。

29.假分數:分子大於或者等於分母的分數叫假分數,假分數大於1或等於1.

假分數通常可以化為帶分數或整數。如果分子和分母成倍數關係,就可化為整數,如不是倍數關係,則化為帶分數。

30.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分數的值不變。

31.約分: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32.公因數: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數中,如果它們有相同的因數,那麼這些因數就叫做它們的公因數。任何兩個自然數都有公因數1.(除零以外)而這些公因數中最大的.那個稱為這些正整數的最大公因數。

33.通分: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把幾個異分母分數化成與原來分數相等的且分母相同的分數,叫做通分。

34.通分方法:

(1)求出原來幾個分數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2)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把原來分數化成以這個最小公倍數為分母的分數

35.公倍數: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數中,如果它們有相同的倍數,這些倍數就是它們的公倍數。這些公倍數中最小的,稱為這些整數的最小公倍數

36.分數加減法:

(1)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即分數單位不變,分子相加減,最後要化成最簡分數。

(2)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即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將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改變其分數單位而大小不變,再按同分母分數相加減法去計算,最後要化成最簡分數。

37.統計圖:複式折線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然後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以折線的上升或下降來表示統計數量增減變化。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夠清楚的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擴充套件資料:

1.約數與因數區別:

(1)數域不同。約數只能是自然數,而因數可以是任何數。

(2)關係不同。約數是對兩個自然數的整除關係而言,只要兩個數是自然數,就能確定它們之間是否存在約數關係,如:40÷5=8,40能被5整除,5就是40的約數,12÷10=1.2,12不能被10整除,10不是12的約數。因數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對它們的乘積關係而言的。如:8×2=16,8和2都是積16的因數,離開乘積算式就沒有因數了。

(3)大小關係不同.當數a是數b的約數時,a不能大於b,當a是b的因數時,a可以大於b,也可以小於b。

一般情況下,約數等於因數。

2.公因數:兩個或多個非零自然數公有的因數叫做它們的公因數。

兩個數共有的因數裡最大的那一個叫做它們的最大公因數。(零除外)

其它:1是所有非零自然數的公因數。

兩個成倍數關係的自然數之間,小的那一個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3.完全數的由來:

公元前6世紀的畢達哥拉斯是最早研究完全數的人,他已經知道6和28是完全數。畢達哥拉斯曾說:“6象徵著完滿的婚姻以及健康和美麗,因為它的部分是完整的,並且其和等於自身。”不過,或許印度人和希伯來人早就知道它們的存在了。有些《聖經》註釋家認為6和28是上帝創造世界時所用的基本數字,他們指出,創造世界花了六天,二十八天則是月亮繞地球一週的日數。聖·奧古斯丁說:6這個數本身就是完全的,並不因為上帝造物用了六天;事實恰恰相反,因為這個數是一個完全數,所以上帝在六天之內把一切事物都造好了。

4.完全數的性質:(1)它們都能寫成連續自然數之和

例如:

6=1+2+3

28=1+2+3+4+5+6+7

496=1+2+3+……+30+31

(2)每個都是調和數

它們的全部因數的倒數之和都是2,因此每個完全數都是調和數。

(3)可以表示成連續奇立方數之和

除6以外的完全數,還可以表示成連續奇立方數之和。例如:

28=13+33

496=13+33+53+73

8128=13+33+53+……+153

33550336=13+33+53+……+1253+1273

(4)都可以表達為2的一些連續正整數次冪之和

5.完全數都是以6或8結尾:

如果以8結尾,那麼就肯定是以28結尾。

6.各位數字相加直到變成個位數則一定是1.

除6以外的完全數,把它的各位數字相加,直到變成個位數,那麼這個個位數一定是1.(亦即:除6以外的完全數,被9除都餘1)

7.與質數有關的猜想:

(1)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大致可以分為兩個猜想(前者稱“強”或“二重哥德巴赫猜想”後者稱“弱”或“三重哥德巴赫猜想”):1、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素數之和;2、每個不小於9的奇數都可以表示為三個奇素數之和。

(2)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是一個困擾數學界多年的難題,最早由德國數學家波恩哈德·黎曼提出,迄今為止仍未有人給出一個令人完全信服的合理證明。即如何證明“關於素數的方程的所有意義的解都在一條直線上”。

此條質數之規律內的質數月經過整形,“關於素數的方程的所有意義的解都在一條直線上”化為球體素數分佈。

(3)孿生素數猜想

1849年,波林那克提出孿生素數猜想,即猜測存在無窮多對孿生素數。

猜想中的“孿生素數”是指一對素數,它們之間相差2.例如3和5,5和7,11和13,10016957和10016959等等都是孿生素數。

8.分數由來:

分數在我們中國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數的表現形式跟現在不一樣。後來,印度出現了和我國相似的分數表示法。再往後,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分數的表示法就成為現在這樣了。

200多年前,瑞士數學家尤拉,在《通用算術》一書中說,要想把7米長的一根繩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為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數來表示它。如果我們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像7/3就是一種新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分數。

9.分數乘除法:

(1)分數乘整數,分母不變,分子乘整數,最後要化成最簡分數。

(2)分數乘分數,用分子乘分子,用分母乘分母,最後要化成最簡分數。

(3)分數除以整數,分母不變,如果分子是整數的倍數,則用分子除以整數,最後要化成最簡分數。

(4)分數除以整數,分母不變,如果分子不是整數的倍數,則用這個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最後要化成最簡分數。

(5)分數除以分數,等於被除數乘除數的倒數,最後不是最簡分數要化成最簡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