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精選35篇)

校園 閱讀(1.02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精選35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1

這個暑假我讀了《傅雷家書》一書,令我收穫極大。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讀物,是教育子女的經典名書,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著。他們嘔心瀝血的培養兩個孩子,教育他們先成人、後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我認為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及榜樣。

我認為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而奉獻那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充實。我現在已經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標,雖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們朝著目標努力就會有所收穫。

傅雷說: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帶來回報,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們心靈更加充實。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自己認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滿足。

我認為只有在互相鼓勵和互相支援下,有著最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傅雷說他和他的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係啊,我覺得讀《傅雷家書》真的可以豐富人的內心,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都會給我們心靈的薰陶。我們在那裡面吸收的養分會讓我們茁壯成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

《傅雷家書》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說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為《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充分體現了作為爸爸對兒子的心意。寫在紙上的都是些家常話,,心裡怎麼想的,筆下就怎麼寫,用不著擔心讀者。正因為這樣,感情才那樣的純真摯樸,沒有半點虛偽《傅雷家書》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傅雷家庭的範圍。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子女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眾多的中國,能夠達到此種地步的,能有幾人,因為這需要充足的條件,父親要博學多才,兒子要知書達理,而父子之間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好讀書,讀好書,《傅雷家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是一本充滿父子之情的好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2

“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大會有系統。”

於是,在看完《傅雷家書》後,一種想要將傅雷先生筆下給予的感悟梳理於心的急迫促使我寫下這篇文字,希望能夠化出所得,了明心間。

先生萬里傳書的思緒,跨越十幾年光陰,遠隔萬水千山,不僅僅是對愛子的叮囑愛撫,字裡行間的感情,還昇華出了愛祖國,愛民族的赤子情懷,以及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皆為人深深所動容。

於現在而言,先生所屬的那個時代早已飄遠出人們的思想範疇,時間拉開的距離已模糊了對那時代的客觀判斷。然而我們依稀可感受到,那年歲傷痛的火花仍舊星星點點地挑撥著我們的神經,即使久遠,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所帶來的精神刑罰跟身心疼痛的深刻烙印依舊時隱時現地浮出時代的水面。於是,對於一位愛真理,愛生活,愛藝術,剛正不阿,真摯率直的先生而言,最終選擇淨身出世的方式,表明真心,尋求思想解脫,我抱以理解和深深的感喟。

生活變形的魔爪不斷壓榨他的才思,摧殘他的身心,而先生卻一直在妥協與堅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國度的崛起,他一生都在堅持,即使別人認為是偏執的狂熱,他從未放棄。對人生哲思的深透,對音樂藝術的獨到與進取,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化解滲透,思想的矍鑠敦促著他永遠秉承一顆澄澈的赤子之心,樂觀向上地化解時代的傷痛,拓寬著生命的寬度。

雖然先生自命過於偏執的缺點為生活添堵不少困擾,但丁點塵垢卻掩不住金子的滌亮。他擁有太多讓人稱頌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個雅緻的生活感悟,以至於覺得那些形容詞像枝柳般地脆弱貧乏。在道不盡的人格美麗中,於我最感動的便是先生對藝術獨特高雅的見解以及謙卑樂觀,孜孜不倦的生活態度,讓一個美學初識者跟對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可以令她堅定的自信。

在對藝術的品味中,先生主張嵌入生活與自然,調衡感性的流動跟理性的堅持,在東方的超脫、恬靜、中庸跟西方的熱情、活潑、開明中取得恰當的平衡。然而最主要的是為生命的藝術注入純真的心跟情,“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

在很多令現代人困惑的問題上,先生的見解都為我們解說了答案。對名利的取捨,艱苦的磨難,生活的哲理,藝術的本質,性情的錘鍊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樣,為我們驅趕黑暗,重現星月。

所以,對於這麼一位在時代濁流中越發澄亮透徹的精神偉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還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3

一開始看這本書,總覺著很奇怪。為什麼書信能夠編成一本書?但越讀到後面,就越感激這本書。

傅雷是一位翻譯家,大兒子傅聰是聞名世界的鋼琴家。這本書,便是傅雷寫給傅聰的書信合集。從一九五四到一九六六,從傅聰剛去國外到傅聰結婚生子。從書中,我看出了傅雷這位父親的嘮叨,他的“嘮叨”,大到關心孩子的世界巡演,小到關心孩子在國外的食物合不合胃口,飽含著對兒子深深的愛意。

其中最最讓我難忘的,便是傅雷與兒子談終身大事與小孩起名這兩件事,比起其他的事件,這兩者很貼近生活的。傅雷信中對兒子說到對自己的終生伴侶要一心一意,要善於交流,不可以當唐璜。我想,要讓傅聰做到這一點,傅雷大概是付出蠻多的。首先他要以身作則,以行動告訴後代應當如何做;其次他要有頭腦,有方法,才能讓兒子信服,我想這是蠻難的。第二個是給小孩起名這一事件,信中寫到,男孩名為凌霄,女孩名為凌雲。後來,傅聰生了個男孩,便取名為凌霄。給一個從未謀面的小孫子起名,這一行為不正好體現了傅雷對於後代深深的愛嗎?傅聰聽從父親的意見,這也恰恰說明了傅聰對父親的愛也是多麼深刻。

不由得想起我與我的父親,我們二人不似傅雷父子相隔幾千裡,我們朝夕相處,爸爸給我的愛雖然不像母親的細膩,但很讓我回味。

我爸爸個子不高,但他在我的心中,永遠是最高大的。從很小的時候,我就很崇拜我的爸爸,可以這麼說,我爸爸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偶像,他有一身的才藝,說單口相聲、演小品、誦讀、寫詩、玩樂器……他無不在行,他是我心中永遠的“SUPER STAR”。我常常有機會跟著爸爸到各個地方演出,爸爸在上邊表演,我就在下邊做觀眾,為他鼓掌。每次主持人唸到我爸爸名字的時候,我對爸爸的敬佩就油然而生,爸爸真的很厲害啊!每當爸爸表演結束,觀眾席總是響起熱烈的掌聲,我心裡甭提有多驕傲了!那時的我想,有一個這麼厲害的爸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之後爸爸高大威武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成為我的榜樣。

我不知道我是否將“傅雷家書”讀透了,但我可以肯定,傅雷家書帶給我的,絕不只是傅雷父子的故事這麼簡單,還有對父愛的深深思索。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4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裡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孩子離開父母獨自外出打拼,最擔憂的莫過於父母。他們害怕自己孩子在外遭遇風雨,不同父母選擇不同方式去幫助孩子,傅雷和她的妻子用書信表達他們的愛意。

這186封書信不為發表而作,都是發自內心的性情文字,全面展示傅雷夫婦與傅聰的精神交流,再現傅聰成長的家教背景。這裡面既有文化藝術的探討,又有思想上的交流,也有父母對生活小事上的嘮叨。以小見大,展現了傅雷家風。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我們一輩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人們一直在追求完美,可是世上並無完美之事,但追求的過程是令人感動的。

書中的這樣一句話也令我印象深刻:“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當我們面對成功時,要謙虛坦然,面對失敗時,要積極進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對,才能真正幸福。這句話給了我深深的啟迪,我一定會永久銘記。

看《傅雷家書》,覺得收穫很多。我總想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而奉獻,那是一件多麼崇高而偉大的事情,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人生得到更加豐富和更加充實的經歷。只要我們朝著目標努力就會有所收穫,就像傅雷說的,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帶來未來生活的無憂無慮,但是它起碼可以帶給我們心靈的充實。我深信如果每天都把時間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滿足。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5

這是一本沉甸甸的書,並不是正因它厚重,而是因為它裡面包含的都是愛。它就是《傅雷家書》,一本關於愛的書。

沒讀過《傅雷家書》之前,我以為只不過是一封又一封枯燥無味的家信罷了,為什麼要編成一本書來讓我們閱讀呢,可是,當我認認真真地讀完這本書後,我完全消掉了我這個認為枯燥無味的想法,這本書竟給我帶來了無數啟示,從中我感受到更多的是父愛!

說起父愛,他是不同於母愛的,他沒有優柔綿長,他更像的是一杯溫開水,雖然平淡無奇,可又能讓你渾身溫暖,倍感熱血。

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

家書中,傅雷不忘時刻教誨兒子,沒有一絲的溺愛,既教他為人處世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樣與兒子閒談,與他交流音樂、文學、藝術等等,扮演著一半父親、一半益友的角色,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的歷史,開啟了一扇不大卻能看清一切的窗戶,很好的為我們儲存了那個年代珍貴的記憶,正因為有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明瞭的闡釋出來,它不僅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生行事的準則。

說到這裡,我不禁想到我的父親,在現實中又何嘗不是這樣,他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是他給我的愛卻並不比傅雷給傅聰的愛要少。他事事為我著想,為我考慮,他給的愛是永遠不能與任何人相比較的。他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為人處世的大道理來,但是,他的教育方式和處事態度也是非常好的。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當我們面對成功時,要坦然謙虛,面對失敗時,要積極進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對,才能真正幸福。這句話給了我深深的啟迪,我一定會永遠銘記。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6

拙誠是溫柔的底色,溫情又是瑣碎平凡中的獨一無二。這家書中,就藏滿了拙誠與溫情。

一封封家書,滿滿的親情在字裡行間,有傅雷夫婦對兒子的摯愛,又有對兒子的期望,至真至情的一百八十七封家書,漂洋過海送到傅聰手中。

《傅雷家書》是一本體現父愛的書籍,由傅敏編輯,處處都體現了父愛的苦心,甘願把自己所受的陶冶與教養,在才智技巧中積累的經驗,統統交付於傅聰,在予之疼愛的同時,進行全方位的教育,也正是因為傅雷有著極高的文化造詣,父子二人相敬相愛,可處於時代悲劇中,命運變換,沉重悲涼,傅雷在寫給兒子的最後一封信中說,“生活中困難重重,我們必須不斷自我改造,向一切傳統、資本主義的、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感情與習俗作鬥爭,我們必須拋棄所有的人生觀和舊的社會準則。”

家書中,傅雷對傅聰說過“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這是一個父親,對於自己的孩子諄諄教誨,長大是一次歷險,曾經他是純真少年,眼裡充滿理想,如今枯木逢春,漂洋過海離開父母,對著從未踏足的地方,面對陌生的面孔,逐漸客觀正直,可以直視錯誤,不被曾經困擾,理想滿是灑脫。

我想每個父母對於自己的子女,或許有著偌大的期望,希望他們“胸中有丘壑,立馬鎮山河”,又希望他們平安喜樂、萬事遂意。父母因我們,而消耗掉了細碎而浪漫的生活,但或許當他們想起未來還有我們的樣子,日子就充滿了意義。《傅雷家書》開篇即是剛送走傅聰,傅雷夫婦心裡便一直掛念,他們是否一直願某年的遺憾,都是來年驚喜的鋪墊。由子女衍生出的瑣碎,在黑夜裡,溫柔又遙遠的燈光,不再觸及纏繞他們,卻依然照耀他們。父母總會認真聆聽我們的願望,偷偷保佑我們萬事勝意,耐心教導我們,前方雲霧散盡,就是一片光明。

父母之愛,便自帶了拙誠與溫情,在滿目瘡痍前,總有父母為你踏雪而來,像冬日的一封信,溫柔又獨一無二,等來年雲庭春深,卻依然存在。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7

“家書抵萬金”,這是杜甫在戰爭年代對親友的掛念;“欲作家書意萬重”,這是張籍客居異鄉時難平的情緒。過去,家書不僅是一封給家人問候的信件,也是一條維繫親人情感的紐帶,還是一座溝通親人思想的橋樑。在《傅雷家書》中,我讀出了傅雷對兒子傅聰的愛與關懷。

眾所周知,傅雷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一位有思想的作家,更是一個有著細膩情感的父親。他對兒子的關愛,在家書的字裡行間體現得淋漓盡致。他曾因為兒子的離開而難過,痛哭流涕;也曾因兒子的信被弄掉後,日思夜想,輾轉難眠;也曾多次在信中告訴傅聰要記得回信,要說明是否收到……

傅雷的愛並不只是對兒子的寵愛,有時還表現出了老師般的嚴格。當傅聰在肖邦鋼琴比賽中出乎意料地排行前列時,他告誡說,“人生本是沒窮盡沒終點的馬拉松賽跑,你的路程還長的很呢,這不過是一個光輝的開場”,讓兒子不要驕傲自滿。當兒子想離開波蘭時,他又仔細列出波蘭與蘇聯的利與弊。這種諄諄教誨與思想引領,讓兒子也變得審慎、嚴謹。

《傅雷家書》之所以能使人獲益良多,還因為書中能見其廣博的胸襟。他能兼有西方文化的優雅與東方文化的穩重,能客觀看待東西方文化的優點與不足,並將其融會貫通。他也對批評家的建議大方接納,深刻自省。他能公正對待兒子,他曾用“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來教導兒子,也用《約翰·克里斯朵夫》中雅葛麗娜對愛情的一味追求來引導兒子的愛情。

《傅雷家書》也是一本有溫度和真情的書。當傅聰的前任老師過生時,他會特地在信中提到務必要祝他生日快樂。當彌拉生病時,他也單獨寫信問候。當傅聰遠赴重洋蔘加比賽時,他在信的開頭讓他記住祖國。他的關懷是衷心的,他的叮嚀是溫情的,他們父子的情感是真摯的,父子關係是和諧的。

我們總是會問,親情到底是什麼?父子之情到底該怎樣?我想,《傅雷家書》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親情不是寵溺,也絕不是父輩與小輩之間的劍拔弩張。父子真正的良好關係應該亦師亦友,可在你身處險境時伸出援手,在你孤獨寂寞時送上陪伴,當你迷茫困惑時給你指明方向,在你成功驕傲時給你溫馨提醒。

家書,用筆墨讓親情團聚,用信封將親情送達。我想,這也正是“家書抵萬金”“欲作家書意萬重”的原因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8

常言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女離家在外,有哪對父母不牽腸掛肚呢?《傅雷家書》這本書充分證明了這句話。這本書彙集了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和夫人寫給遠在海外的兒子傅聰的186封書信,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

傅雷對待兒子就像一個慈愛的朋友,他的教子之道是我最為欣賞的。愛子本是人之常情,但傅雷對兒子的愛卻不是普通的脈脈溫情,而是一直把人品和藝術教育放在第一位,並體現在對兒子生活細節的關注中。比如:傅雷交代兒子圍巾和大衣要一同放在衣櫃裡,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放在桌上;演出結束出臺謝幕時,面部表情要溫和,不要太嚴肅……這些傅雷對兒子細節的教導,讓我感動,他是一個多麼細心的父親啊!傅聰從事音樂專業,傅雷對於兒子的專業成長尤為關注,但他沒有去強加要求,而是談自己的體會心得,和兒子做平等親切的交流探討,這樣的教育,傅聰怎能不優秀。

我常想:傅聰能有這樣一個父親,是多麼的幸運。傅雷像一個朋友,溫和體貼,熾熱真誠,耿直坦率,智慧睿智的朋友。而我的爸爸他好像從來都沒有和我有過這樣的交流,他在我眼裡只是一個負責生我養我的父親,尤其是近些年,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因此我對父愛的印象是模糊的。通過讀這些家書,讓我也憶起父親對我的那種愛,也許普天之下父愛都是統一的。小時候我喜歡跳舞,爸爸經常陪我一起跳舞,每次跳舞都很快樂,雖然滿頭大汗,但是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時光真的讓我很享受。爸爸很和藹,也曾經把我捧在手心裡,是一位妥妥的“女兒奴”,只是這些年隨著我的長大和生活的壓力,他不得不外出謀生,為我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這何嘗不是換一種方式在愛我。也許相比傅雷,我的爸爸並沒有他那麼的有文化,有很明確的教育理念,但他一直都在以他的方式愛著我,他的愛雖然表現得不是很明顯,但卻一直在靜靜地包圍著我!

讀著傅雷筆下的純純人生語,感嘆於兩輩人之間那悠悠親子情。我想,我已經長大了,也更應該懂得理解父母,做一個知道感恩的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9

讀《傅雷家書》我讀到了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在這位偉大的藝術大師的傑作面前我不敢枉議這篇傳世經典的技法;在這顆赤誠的父愛面前我不斷受其啟發,這可能就是經典著作給予我們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讀到此書,我的靈魂為此感到深深的震撼。

任何家庭教育的成果都來自於平等的交流。可能在傅雷一生中最值得驕傲的不僅是兒子的成就,而是他們父子之間成為了一輩子的知心朋友。成為知心朋友的先決條件是對生命的尊重,為人父母的首先要意識到孩子從生下來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的意志由他自己支配,所以現代的教育需要的是我們家庭教育要摒棄家長作風,摒棄權威意識。只有首先認識到這一點才能真正的去尊重孩子們的心聲,尊重孩子們的思想,尊重孩子成長的個性,這樣我們做家長的才能打通與孩子之間的心靈對話。只有我們適當的蹲下身子去看孩子的世界,多與孩子換位思考,想他們所想才能與他們共同呼吸同一片藍天。說到這裡,我們會思考:怎麼和孩子平等?你平等了孩子們就要飛上天了。所以我在這本書裡又讀到做到這一點的先決條件。

《傅雷家書》能成為經典,歷久彌新,絕對不僅限於今天我們領略到的這一點點營養。他深刻地告訴我們:“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該盡的一項神聖的義務與責任。”我們看傅雷培育他兒子的信裡,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訊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誼,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教育的不僅是他自己的兒子,他是在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與心力,在對社會、祖國與人類世界儘自己的責任。讀完此書,我不禁對這位偉大的父親肅然起敬。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10

自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的愛便時刻縈繞在了我們身旁,孕育著我們茁壯成長。母親的愛溫柔如風,叮囑與關懷的話語時常在耳畔迴響;父親的愛高大如山,為我們遮風擋雨,也許春夏秋冬四季在變,可他們的愛卻依然如舊。

最近一段時間,我有幸閱讀了由傅雷次子、傅聰胞弟傅敏選編的?傅雷家書?一書,可謂感觸頗深。此書是傅雷夫婦與兒子傅聰的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的實錄,是家人之間真情流露的文字,不經意的筆墨,不為發表而創作。家書中的話語質樸而真切,字裡行間洋溢著滿滿的父愛,蘊含著人生真諦。合上書,有這樣一句話一直躍然眼前:“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這是傅雷在家書中所提到的,讓我聯想到了平日裡母親對我的教誨: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全力以赴,不留遺憾。還記得有一次演講比賽,無論我怎樣一遍遍地揣摩詞句卻還是磕磕巴巴,於是就想打退堂鼓,母親彷彿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的對我說道:“這看似只是一場比賽,但能反映一個人做事的態度,倘若你全力以赴,最終結果卻還是不盡人意,那至少你是努力過的,就不會給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人生其實真的很短暫,每個人都要珍惜在世間的時光,如果哪日走到人生的盡頭,驀然回首盡是追悔莫及和重重遺憾,那麼人生的意義又何在呢?”從那之後,我對待生活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懂得了凡事都要竭盡全力、永不言棄,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傅雷對小時候的傅聰嚴加管教,他把孩子關在家裡,不讓他四處遊玩,培養他的音樂和文化,他還十分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和生活習慣,要求孩子學習認真,每天督促傅聰練琴幾個小時。為人父母的他們在內心深處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輕輕鬆鬆長大,可自古以來學海無涯苦作舟,沒有規矩哪能成方圓,不勞而獲何時何地都只能存在於童話之中!

書中看似是一封封普通的家書,實則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實時的心靈對話,如同黑暗中的一束火把,讓我們感到溫暖,讓我們崛起奮鬥,讓我們在人生舞臺上綻放出最美的自己,不負韶華,感恩遇見!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11

看《傅雷家書》,收穫很多,廣大家庭裡,很少有他們這樣的經歷。如果人的一生都可以像傅聰一樣,可以去追求自己所愛,可以不用擔心其他的雜事,可以專注於自己的興趣,那是有多幸運。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 954年到 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這是一部很好的藝術學徒修養作品,也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對兒子的教育,關心,是如此地深厚,是許多父母所不能及。即使兒子遠在千里之外,正在準備一場極為重要的音樂演出,而他卻好像在對待即將赴考的孩子一樣,殷切的關注著他的每一個舉動,設身處地的預想他要在去的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景,並替他設計好應該如何去應對,傅雷在這兒所透露出來的,不僅僅是他高深的藝術造詣,更是他作為一個父親對兒子應有的關愛。他自己沒有從事過音樂實踐,但他對於一位音樂家在藝術生活中所遭到的心靈的歷程,體會得多麼細緻,多麼深刻。

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傅雷在給兒子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他告訴兒子,人應該為了善,為了榮譽,為了公理而善,而不是為了懼怕永恆的懲罰,也不是為了求取永恆的福祉,中華民族是文明世界中真正樂觀的民族。

除此以外,他還用著自己的經歷,教導著兒子,在婚姻問題上指導兒子,如何和彌拉如何相處,如何處理問題,如何對待矛盾,如何對待文藝。雖然兒子已經成家,他還是事事提醒,事事操心。是父親,是朋友,是指路人,是支持者!

傅雷在收到家書的時候,一方面為兒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驕傲,真心的為兒子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也不忘告誡兒子,不要被勝利而衝昏了頭腦,要兒子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他一直強調的,便是這顆赤子之心!

或許我沒有能做到如此的細緻,知識豐富,有藝術情操的父母,但我的父母,也是一樣的關心,愛護我,不過是用另一種方式,不同於藝術的方式。我相信每位父母都有著自己的教育方式,我相信,他們都是儘自己所能,傾其所有,只為兒女。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12

在這個漫長的寒假中,我讀了《傅雷家書》這一本書。起初我以為裡面大多是一些長篇大論,讀起來十分枯燥,可當我開啟書細細品讀了之後,我就將我之前的想法毫不猶豫的否決了。

書中所寫的並不是那毫無趣味的道理,而是一些生活中的瑣事,在這其中包含傅雷對兒子的教導,但在我看來,那完全就是平常我們在生活中與父親的對話。雖然這些都是傅雷給兒子的家書,但從其中的內容來看,彷彿他們就在面對面對話,絲毫感覺不到他們一個在國內一個在國外隔著大海的距離感,也感覺的到一個是嚴父一個是遊子的隔閡感。

傅雷,一個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人,對親人有著無私的關愛,他是一個偉大的父親。從他給兒子的一封封家信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兒對兒子的情深、對兒子的鼓勵和對兒子囑咐。字裡行間都散發出一種傅雷對兒子的深愛,不僅有對兒子的肯定,鼓勵他樹立努力拼搏的決心,也讓兒子倍增成功的信心。此外,他還並直接提出自己的希望,希望兒子多與自己溝通,給孩子指明瞭前進的路線和發展的方向。

傅雷對於傅聰而言,是父親,是老師,是朋友,亦是知己,他們在信中不僅僅只是談生活的瑣碎,他們還談人生,談藝術。傅雷不僅是兒子的楷模,他也成為了我們的好榜樣,他告訴我們讀書並不是提高修養的唯一途徑,即使是讀書,也不能只偏重某一學科,要多方面的讀;學習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一味的用功,要懂得適當放鬆;與人交往,要禮尚往來,不要給人留下忘恩負義的印象;要時刻心繫祖國,把報效祖國作為己任。

在看這本書時,我時不時的也會想起自己的父親。平時,他總是板著一張臉,對我也十分嚴格,有時也會讓人望而生畏,我也經常與他對著幹,鬧過不少矛盾。但當我讀完這本書後,我忽然感覺自己更加了解父親了,我明白他對我的愛是深沉的,一句句叮囑,一聲聲責備,都是他對我的關愛。不同於母愛的溫柔,父愛是深遠而寬廣的。

《傅雷家書》對我而言是一部真正使我發生變化的書,這是一部拉進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係的書,它能使父母更懂孩子,也能使孩子更理解父母,是一部每一位中學生都應該看的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13

《傅雷家書》記述了父親傅雷和母親朱梅馥以一封封飽含真情的家書給遠在歐洲求學的傅聰給予幫助和支援的。在這一封封的家書中,體現了父母對兒子的無微不至的關照和對兒子前途的指引。

傅聰是鋼琴家,在信中必然少不了有關藝術的問題。傅雷在心中不僅指引傅聰找到合適的老師和合適的學習方向,還對一些藝術問題如是不是演奏時要哼唱,上身是不是不要大幅度晃動等,和他進行探討,通過探討告誡傅聰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還注重培養心理健康,對傅聰上臺緊張的問題進行了三番五次的告誡,希望它能夠改正。在這些有關音樂的家書中,父親對兒子的關心,對兒子進步的希望和欣喜,也包含了父親對一個身處他鄉的兒子的牽掛和懷念。

傅雷在信上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甚至寫錯字也要糾正。傅雷在其中循循善誘,不僅把他的經驗傳授給傅聰,還告訴他為什麼,這樣更有利於讓傅聰懂得生活到道理,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在今後可以更好地照顧自己。我認為這種方法是非常好的,現在都是注重某一個點的問題,單點突破,只能解決部分問題。傅雷在一封封家書裡訴說原因,一而再再而三地督促服從改正,讓傅聰形成正確的習慣,在國外可以照顧好自己。這些教育,哪一點不是傅雷父愛的體現?正是有了傅雷這位大無私的愛,才讓傅聰成長為舉世聞名的音樂家的。

我真為傅雷對孩子的如此關愛而感動。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無不關懷。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敢於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批判,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在傅雷對傅聰的教育和幾次重大安排上,可以讀出,傅雷是把國家的利益放在了首位,以國際關係為重的,甚至自已可以做出一些犧牲;傅雷這種愛國之情也讓人動容。

傅雷家書中處處蘊含著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一樣使用,我們要向書中學習,學習為人處世的方法;還要學會感恩,主動幫助父母,繼承中國優秀的傳統!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14

“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無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縱觀全書,我想,也許正是這句話凝結了傅雷對兒子傅聰最含蓄深沉的父愛。《傅雷家書》共收錄了近百封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其中有藝術家之間思維碰撞的火花,有對新中國未來的發展展望,有對兒子為人處事行為習慣的培養,所見所聞的分享,也有噓寒問暖枝葉關情的溫情。然而最感動我的,也許就是一個嚴厲的父親不經意間的真情流露。

傅雷教子極嚴,有時近乎不近人情,這一點傅雷在《家書》中也屢屢提到自己對過去“不懂做父親的藝術”時的後悔。儘管傅雷是如此的一個嚴父,在傅聰離開中國留洋學習鋼琴之際,也是戀戀不捨難以割捨。書中有這樣的話“園丁用血淚澆灌出來的花果遲早得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可是在離別的關頭怎麼免得了割捨不得的情緒呢?“無意中,在傅聰離開之際,我們可以在此一窺傅雷作為父親柔情的一面。又有哪位父親會討厭自己的孩子呢,從來都只是“因愛生恨”為了促使子女前進的鞭策。

《家書》中亦可見得傅雷身為父親事無鉅細,無微不至的管教。不管是為人處世的原則,生活學習的安排,行為習慣的規範,演奏時的表情姿勢指法樂理,他都一點一滴地寫在家書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處便是傅雷提醒傅聰:“圍巾必須同大衣一同脫在衣帽間,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手插在上衣袋比插在褲袋裡更無禮貌,切忌切忌。”這樣的瑣事也不吝筆墨地寫在家書中!實在是無微不至。對於子女,父母便是如此。總是細細碎碎,總愛嘮嘮叨叨,總是對子女有著各種各樣的不滿意,追根到底,也許就像開頭那段話所說的一樣,父母就像“一面忠實的鏡子”之作用,就是“正其衣冠”,檢查自己的汙點。人們往往不願意直面自己的缺點,而父母的指出讓我們無法逃避,從而還怨恨鏡子太過誠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父母的嘮叨教育總是有所逆反不從。其實他們如是,不過是想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罷了。

讀《傅雷家書》,在傅雷質樸的文字中總能聯想到自己的影子,總是蘊藏了不曾言明的含蓄之愛,細細咀嚼,那份柔情猶在。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15

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輕易。因為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出色,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這裡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慨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愉快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聞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

假如說《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父親是威嚴的代表,他們永遠是正確的,在意見不合時他們能置之不理已是極限,傅雷卻能放下父親的尊嚴對自己的孩子低頭,甚至於懺悔。我想每一位孩子都能讀懂那背後深沉的愛。他們作為父母是完美的,也是我深深的敬服與愛戴之後不會去想擁有的,因為我有自己的父母。他們並不完美,他們不知道教育孩子一百條,他們很少讀書,他們不會要我提高藝術修養,他們與我的世界的交集只有一個我。但他們愛我,那些我厭煩的嘮叨,管束,斥責,都代表他們愛我。他們給了我一個家,讓我無論何時都有所歸;他們給了我他們的人生經驗,讓我不必經歷他們經歷的那些痛楚;他們給了我他們能給的一切,讓我入每一個孩子般長大。他們會在每一次斥責後落淚,在每一次憤怒後原諒,在每一次失望後包容。這是我的父母,天下間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父母,你的父母也是。告訴他們你愛他們,不要讓他們等的太久。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16

讀《傅雷家書》,人人都可以感受到傅雷作為一個父親的溫度,而我卻感受到了他作為一個學者的力度。儘管傅雷在信中對傅聰噓寒問暖,十分感人,但我卻更加關注兩人談論藝術與文化的信件。

作為一個曾出過國、留過學,也接受過中國傳統教育的翻譯家,傅雷對於東、西方文化的主旋律是相容幷包。他既認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偉大作品可以讓人眼光寬廣,又把漢代的精美石刻奉為精品,其開放而寬廣的胸懷和貫通中西、海納百川的治學態度可見一斑。

傅雷是一個善於對比和求同存異的學者。他常在書信中談起中國古代的詩詞。他有時會將詩詞獨立提出,有時則與西方音樂同時談起,尋找共同之處。比如,他認為,莫扎特、舒伯特都富於一種近乎於李白的氣質,而蕭邦樂曲的神髓則與某些中國古詩詞頗具相像之處。

他對東西方文化的對比與分析,並不拘泥於詩歌和音樂,也有許多是針對於文化更深層之中優缺點的。這也體現了他不但長於探求細節,而且也對巨集觀的文化頗有些見解。

比如,他認為西方人的思想是混亂的,具有雙重性和矛盾性。又比如,在貝多芬的作品之中,始終充滿了“人”(即自我)和“神”(即命運)的鬥爭,而在他最後的晚年裡,“人”落在了下風,貝多芬在命運前低了頭。是否低頭沒有定論,但西方思想的混亂由此可見。

實際上,西方宗教信仰之“無我”(非是現在所謂無我),與現代精神之“有我”之間的戰爭,儘管自文藝復興之時便已開始,但一直到今天,仍未結束。反觀中國古代,由於諸子百家,無一以宗教信仰為人之根本,縱是後來傳入的佛教,也極重視自我智慧的完全覺醒(徹悟),所以,中華民族不可能在思想上出現如西方人般的矛盾與混沌。

最不同尋常的是,這些關於藝術與文化的絕佳評論,有相當一部分,是寫於他被強加反黨罪名,隔離審查期間。在這時,他的待遇差到了極致,每天甚至只能看五分鐘書。對於一個愛書如命的知識分子,這樣的情形幾近人間地獄。但他依然在對文化和藝術提出著自己的想法,依然在謹慎而嚴密的思考著。

也許,只有這樣無論境遇好壞,總有一顆求索之心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學者!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17

讀完這本書後,心中似乎只留下一種感覺,那便是父愛的溫暖。——題記

父愛,沒有母愛的溫馨與嬌縱;沒有友愛的直接與熱情;卻擁有了一種明智與深沉。

《傅雷家書》中,那一封封書信,字裡行間,都表現著傅雷對兒子的濃濃的愛。當我在閱讀時,腦海裡不由地閃現出一個伏案寫作的背影。看啊,他在為孩子的成就而驕傲微笑;看啊,他在為孩子的受挫而眼含憂慮;看啊,他在為孩子的驕傲而不滿……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為了他的孩子。

總的來說,《傅雷家書》主要寫了傅雷對兒子生活、藝術上疑問的解答。在生活方面來說,傅雷並不是拉家常,噓寒問暖,而是與兒子談怎樣做人,修養,戀愛,甚至於兒子因長期在國外偶爾寫錯的漢字。諸多方面,都寫得讓人心悅誠服,入情入理。這也表現了傅雷淵博的學識,而更重要的,一個多年與兒子分離的人,竟能一提筆便寫出兒子的心聲,驅除兒子的煩惱,並在生活當中的處處細節中給以指導,不能不說是一個父親對兒子體貼入微的關懷。

而我們在儲存僅少的傅聰家信中,看見了他的成長,,從一名上臺表演忐忑不安、情緒化的鋼琴家,晉升為初露鋒芒的音樂家,轉變為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最後成為了一個活得有價值的人。這一過程,我們見證並感悟著,正如傅聰父母教育他的信條一般;“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他做到了,他通過自己無數次的努力做到了,不是嗎?這些也是傅雷所希望的。

父愛其子,勝於一切。傅雷對孩子所灌注的心血,全部融入到一封封家信中。傅聰在異國他鄉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信念與精神。使他在海外孤兒似的處境裡,好像父母仍在他身邊給他教導、鼓勵和鞭策,使他擁有更多的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走自己正當的道路。他拒絕與祖國敵對國家的邀請,從不做有損於祖國尊嚴的言行。這種熱愛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萬里之外給他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卻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傅雷家書》,凸顯了傅雷苦心孤詣的教子之道。

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18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與兒子傅聰互相往來的書信,它由傅雷次子、傅聰胞弟傅敏所編。整本書記錄著從1954年傅聰應波蘭邀請參加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並留學波蘭開始,到1966年傅雷夫婦逝世結束。傅雷的夫人朱梅馥寫的信側重於生活瑣事,傅雷本人寫的信則側重於啟發教育。

我只讀了兩封家書,這兩封家書中飽含傅雷對兒子的愧疚之情。事情應當從1953年的正月說起,那時,傅雷和其子傅聰正在就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哪一首最重要的問題爭論激烈,傅聰根據自我的音樂感受,傅聰不一樣意父親認為第九首《“克勒策”奏鳴曲》最為重要的觀點,認為《第十小提琴奏鳴曲》最重要,最終使得傅雷勃然大怒,倔強的傅聰毅然決定離家出走住在父親好友家中一月餘,最終傅雷覺得人生在世何其短促,父子何必如此認真,感慨萬千,便讓傅敏陪同母親將傅聰接回了家,雙方所以和解。

為什麼父親會所以而感到愧疚呢?我思考了良久,在書的前言和結尾找了很久,最終在代序處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代序處是樓適夷寫的,裡面有許多傅雷的“教子日常”,總結來說就兩個字“規矩”,吃飯時不許挑食,學習語文時不能用自來水金筆,坐著的時候要坐端正,手肘不能碰到別的人……傅雷的這些幾乎是不近情理的規矩使妻子感覺到了痛苦。可是,傅雷在做這些後,感到了愧疚,在給傅聰寫信時,他為自我不近情理的做法感到自責,所以他用家書地方式來表達歉意,最終,他和傅聰冰釋前嫌。

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和傅雷一樣,對孩子十分嚴苛,不許他們做一些事情,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對孩子的愛,因為“愛之深,責之切”,他們想讓自我的孩子學到更多,走上人生巔峰。可是又有幾個家長能做到像傅雷那樣真誠地的對孩子表達歉意,又有幾個孩子最終能像傅聰一樣理解父母,和父母冰釋前嫌?

作為家長,應當勇於承認錯誤,才能像孩子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然而作為孩子,應當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自我是父母,看到自我的孩子養成的壞習慣會如何。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有時候過激的情緒並不是處理問題的最好方法,適當地體諒父母,在父母教育我們的時候勇於承認錯誤能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從而冰釋前嫌。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19

《傅雷家書》是傅雷給兒子和媳婦寫的書信。12年來,他寫了上百封書信。他用書信來陪伴孩子成長的幾個階段。

傅雷和他兒子彷彿是一對親密無間情侶無比的朋友。他們雖然在書信上聯絡,可是他們無話不談。同時他們有又好似一對老師和學生。兒子對父親最佩服的一點,是他特別善於“旁敲側擊”地啟發人,這就是一位父親教子的智慧。

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信的內容。父親給兒子提出的人生建議涉及了很多方面。有生活細節,、人際交往、讀書求學,求學、感情處理等等。然而,在這其中父愛流淌在不說文字背後深沉而溫暖,濃濃的父愛流露在其中。語句表意不清。文字之間流露出濃濃的父愛。傅雷認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做人是第一位的。我特別崇拜傅雷教育子女做人的方向。我覺得這個方向再正確不過了。因此,所有的幾乎每一封家書生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的問題。傅雷總拿自己的經歷外例教誨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你要得體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交往要得體,勝不驕,敗不餒,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意識五,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組織好語言。

我認為所有的父親都應該像傅雷這位偉大的父親學習。生活中不少許多孩子的父親總是以打罵為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像這位父親一樣,抓住孩子的內心以說服教育為主。的方式教育。雖然這種教育方式相當危險,沒有幾個人成功然而他成功了!危險嗎?

傅雷的兒子和他,父子之間總是互相關心指導鼓勵。這也是我們現代家庭父與子應當學習的,因為現代科技的原因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大多父親和孩子都沉迷於電子產品,也有的因為工作繁忙或者工作壓力的原因,導致一天下來,父親和兒子交流時間實在短暫。關係就漸漸疏遠了。然而傅雷和他兒子彷彿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和人生中不可缺少的老師,他們互相學習指點共同努力。一起向成功邁步。

總而言之這對父子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當向他們學習作為父親要學習他們的教育方式,然而作為兒子要理解父親,尊重父親,以及配合父親。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20

一封封質樸的信,蘊含著父子間最真摯的感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話語背後,是父親包容又嚴苛的愛;一次次不厭其煩的教誨,是父母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這就是鋼琴家傅聰與父親傅雷書信的點點滴滴。這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的教子篇,一部嘔心瀝血的成長記錄。

《傅雷家書》是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期間傅雷夫婦與在波蘭求學的長子傅聰的書信。記錄了傅聰由鋼琴學童到世界矚目的鋼琴家的成長過程。書中有傅雷夫婦對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千個叮嚀萬個囑咐,有親情間的心靈溝通,是傅雷夫婦留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當時,通訊根本不發達,遠隔重洋的他們,只能憑家信慰藉思念之情,“家書抵萬金”,見字如面,書信讓他們近在咫尺。這些紙上的家常話如涓涓清泉,滋養著這個學童;如冬天的陽光,溫暖著這個學童。讓身在異鄉的他,感受到親情的溫度。

1955年,傅聰在第五屆鋼琴大賽上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成為第一個在國際性比賽上獲獎的新中國音樂家。傅雷給傅聰的信中寫到:“但願你做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在傅雷的影響之下,少年傅聰就有一顆赤誠中國心。在波蘭鋼琴獨奏會之後的傅聰寫信給父母:“能夠讓人家對我最愛的祖國產生這種景仰之情,我真覺得幸福。”傅雷給傅聰的做人原則是:“先要學做人,次為藝術家”。

《傅雷家書》突出體現“傅雷精神”,傅家門風,是傅聰成長必要的精神鈣片。在這樣的家風中,走出了一位世界級鋼琴家,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嚴苛的家庭教育讓傅聰養成勤奮的好習慣,同時他也有常人不具備的品德和毅力:一個人獨自在海外生活,每天堅持練琴至少十二小時;在榮譽和成功面前,不驕傲自滿,所以造就了這位世界級的鋼琴家。

不管我們的父母是多麼平凡,抑或普通,他們一生都在勤勤懇懇地為孩子們付出。寸草難報春暉啊,你看,每一個熱氣騰騰的早晨,每一桌豐盛的晚餐,每一次披星戴月的上下學接送……都有父母忙碌的身影。作為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要理解並接受父母的嘮叨,“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把父母對你的種種嘮叨當做愛的絮語,不要辜負父母對你的無私奉獻,不要荒蕪了這份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21

樓適夷曾經說過:“《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空閒之餘,我再次從書架上抽出這本書,摩挲著封面想再次感受家書的溫情與厚重。

萬水千山也無法阻隔這種陪伴,直至傅雷離開這個世界,其實,他並沒有離開,至少在傅聰心中,至少在喜愛他的讀者中,他從未離開。那一封封書信給我的震撼如同海面上的滾滾波濤——洶湧澎湃,經久不衰。

“赤子之心”是貫穿全書的精神,同時也是傅雷先生做人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傅雷先生雖然家教嚴格,但他的教育方式也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改進,父子關係愈發和諧,他們在對藝術的切磋交流中成了知心朋友,他在孩子面前從來沒擺出過高高在上的姿態,他是一個性情中人,他的感情總是溢於生活的細節之中。同很多父親一樣,愛子之心猶如大海,澎湃而深沉。對藝術無上的追求,真摯的感情流露,心繫民生的家國情懷,這三者拼在一起便是傅雷父子,便是——赤子之心

當今社會,如傅雷父子一般的人很多,留守兒童就要面對這種父子聚少離多的情況,由於缺少父母的陪伴,留守兒童成為問題兒童的機率很大。父母怕缺席孩子的成長過程,便試圖用錢來彌補。假如他們像傅雷先生一樣,用書信的方式陪伴孩子的成長,也就不會留下遺憾了……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多麼深刻的一句話啊,當我們面對成功時,要謙虛坦然,面對失敗時,要積極進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對,才能真正幸福。這句話給了深深的啟迪,我一定會永久銘記。

《傅雷家書》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汙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群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掩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22

《傅雷家書》是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寫給他的兒子傅聰的信集合而成,它包含了為人處世的道理,彈奏音樂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一個父親偉大而又深沉的愛。

我們都不難發現,每封家書開頭都在表達對傅聰的思念,甚至因為沒有按時收到回信,而憂愁半個月。家書中的日常瑣事,沒有華麗詞藻,但經過閱讀,你的心靈彷彿有溪水流過,被沖洗乾淨。

傅雷父子二人都對藝術很熱愛,傅雷對此有很高的見解,他認為要藝術有一個純潔的心靈,需要苦思冥想,他希望傅聰可以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在傅聰的為人處世方面,傅雷也為他考慮的面面俱到,無論是傅聰關於愛情的苦惱,還是關於怎樣辭別曾經的音樂老師,亦或是怎樣在自己學習的時候婉言謝絕別人出去娛樂的邀請。每一次傅雷都是抱著商量的口氣與傅聰交談。我們都能讀出一個父親對兒子獨自一人在外邊的那份關心與不捨,都能讀出身為一個父親希望自己的兒子少走彎路,堅強健康的成長的那份體貼與呵護。

傅雷總希望傅聰有一顆赤子之心,“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他希望傅聰具有純潔高尚的心靈。在與傅聰的家書中總唸叨著要他為國爭光,當他聽說傅聰代表中國獲勝,更是激動萬分,言語中難掩心中的自豪。在教導傅聰時說道,“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這是傅雷對兒子真切的期望。

我們不禁佩服傅雷對傅聰的教育總是循循善誘,在傅聰成功取得成就時,告誡他戒驕戒躁,提高警惕,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危懼、戒備的感覺;在傅聰遭受挫折時,總是為他打氣加油,令他對未來充滿希望;在引領傅聰走上正確道路的同時,又讓他有選擇的空間。傅雷好似一個老水手教導著傅聰駕駛著人生的這艘船平穩駛過波濤洶湧的江面。

讀到這我們也會感慨傅雷對傅聰無微不至的關愛,我們也不禁感慨父愛的偉大。其實不只是傅雷,每個人的父親都具有傅雷那樣對孩子的一片真心,只是也許他們並不會表達只是在背後默默支援你。

這家書不僅給傅聰,也給我們,讓我們體會到父親的艱辛與用心良苦。也給我們告訴年輕一代,做人做事要有條理,不激進,先成人,後成才,在學習上下苦功夫,不負眾望,做新時代的棟樑之才。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23

第一次看到《傅雷家書》是在父親的書架上,那時我正要上高三,父親只是簡單的給我說了一下內容,要我好好的把它看完。在我的藏書中,《傅雷家書》是我多年來翻閱次數最多的一本書,它雖然裝裱陳舊,且從第一頁到後記都有自己當年用筆畫下的重點感悟印記。

猶記得當時讀完家書,思緒萬千,心情極不平靜,為人之父的傅雷先生,它規定孩子該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麼、吃什麼,不能有所逾越。大氣之成,有待雕琢。在長子傅聰長大成才的道路上,我們看到了作為父親的傅雷所傾注的心血……

傅雷先生告誡在異國求學的傅聰:“單純的樂觀是有害的,一味的向前看也是危險的。古人說‘鑑往而知來’便是教我們檢查過去,為的是要以後生活得更好。”這段話給了當時正要的我感觸很深,幾次向父親討教:“我是否已走出單純的樂觀?我是否已知道去回顧自己的不足?”‘鑑往而知來’幾乎就成了我初涉世事的座右銘。

在我反覆多遍的閱讀中,這段話給了我無限的感慨和激情,也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衝破了一些艱險與磨難。與人為善,快樂求生。傅雷先生是這樣說的:“儘管人生那麼無情,我們本人還是應當把自己儘量改好,少給人一些痛苦,多給人一些快樂,說來說去我仍抱著‘寧天下人負我,毋我負天下人’的心願,我相信你也是這樣的。”

傅雷先生在婚戀觀上,亦對傅聰有多番指教:“對終生伴侶的要求上,正如對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樣不能太苛,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實際,而主要還是本質的善良,天性的溫厚,開闊的胸襟……相互尊重、諒解、寬容當是最重要的……”這封家書對我影響之深,是我一生都為之欣慰的。在我還是年少輕狂,對愛情懵懵懂懂的時候,這番話給了我一個明確的交友方向,讓我不會再愛情這條道路上走上歧路,找到適合自己的男朋友或丈夫,這怎能不讓我對《傅雷家書》感懷、難忘……

《傅雷家書》中上百封指點子女的家書隨著我年齡的增長,角色的變化,不同時期給予我許多不同的人生指南。雖然著名翻譯家、藝術家傅雷先生在家書中傳授深奧的哲理及一些言傳身教的範例,是我等平凡人難以企及、並未和汗顏的,但是這本好書中一些淺顯易懂的做人準則確實讓我終生受益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24

從古至今,皆說父愛如山。可我卻想,父愛,未嘗不可是那淙淙流水,用那溫情的叮嚀,將我們溫暖環繞。它伴隨著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一路奔流。

在我讀過《傅雷家書》一書後,這種思緒又加重了幾分。

“在外倘有任何精神苦悶,也切忽隱瞞,別怕受埋怨。一個人有個大二十幾歲的人代出主意,絕不會壞事……孩子,我真恨不得天天在你身邊,做個監護的好天使,隨時勉勵你,安慰你,勸告你,幫你鋪平將來的路,準備將來的學業和人格。”

這封信修於一九五四年七月底。當時傅雷的兒子傅聰剛剛出國,掀開了他人生的新篇章,開始了自己的藝術生涯。

傅雷曾在外國生活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對國外的情況有所瞭解。他不僅密切地關注著兒子的動向,還未雨綢繆地對兒子囑託著遭遇不測時的應對方法。他用發自內心的文字,細細叮囑著自己的愛子。

儘管傅雷一家都是書香門第,但他對兒子關心的細緻入微首先從生活開始,洋溢在字裡行間。“你現在住哪裡,食宿是否受招待,零用錢是怎樣的”是父親首先關注的話題。

當然,作為藝術家的傅雷亦很注重兒子精神上的修養。

“你記住一句話:青年人最容易給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其實他是眼睛望著前面,飢渴一般地忙著吸收新東西,並不一定是‘忘恩負義’;但懂得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萬別讓人誤會。”

作為藝術家,傅雷自然閱人無數、閱歷廣播。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同時,他也敏銳地意識到,人們對傅聰的評價褒貶不一。在傅聰自認為事業、生活一帆風順的時候,父親用一句叮嚀,敲響兒子心中的警鐘。

“孩子,這些話千萬記住。爸爸最不放心的就是這些。”

讀到這裡,我的眼眶溼潤了。眼前模糊的文字中,浮現出了無比熟悉的畫面。

“八面玲瓏而立於亂世。”酈道元的父親奄奄一息,臥於病榻上告誡兒子。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朱自清的父親依依不捨,立於人潮中囑咐兒子。

“作業按時交,上課認真聽講。”我的父親不厭其煩,站在車窗邊叮嚀著我。

讓我們聽聽父輩的叮嚀吧,驀然發現,父愛無處不在。它一直伴隨著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一路奔流,從未斷歇。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25

讀這本《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傅雷夫婦對兒子孜孜不倦的教導,同時我彷彿感受到了自己的父母正在與我交流,不時地提醒我、鼓勵我、教導我……

給我印象很深的是傅雷一家人的優秀,無論是在藝術上的造詣,還是對國家民族的榮辱感,對人格尊嚴的的高度要求,這些都從書中字裡行間體現了出來。

這是在上世紀前期的中國,當時我國國力不足,一時不能滿足學生的高效學習,但是傅雷卻適時地為國人翻譯了很多的世界名著,在藝術上也體現很深的造詣。傅雷的長子傅聰,彈了一手好鋼琴,多次在國際大賽上獲獎,並努力鑽研多種語言……這需要多強的毅力才能實現呀!我得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致敬!

給我感受最深的是傅雷對兒子的愛,他與兒子的書信往來一直不斷,每一封都體現了傅雷對兒子的牽掛,他的每一封家書都十分認真地完成,毫無草草了事的意思,這使我看到了傅雷成熟穩重的一面,也看到了傅雷對兒子深深的愛。

傅雷在這些家書中強調了一些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中的問題等一系列問題,其中,傅雷對兒子的日常行為十分看重,如傅雷在家書中說“你車上的信十分有趣,可見只要有實情、實事,不會寫不出好信”,爸爸經常告訴我寫文章要透露出真情實感,老師也強調寫實,我突然覺得他們就在我的面前

這世界上的感情不侷限於那信中,全世界的父親都是這樣。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父親在細緻的呵護著我的生活。就像那時我考試失利,他就對我說:“孩子,不要怕我門要勇敢的面對一切困難,不論那困難有多強大。我相信你,因為你可是我的孩子啊!”他還在我學習過程積極的幫助我。他教育我,讓我更加堅定的在學習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我知道他總是和我並肩前行,這樣我的心裡總會多了那種令你安下心來的保護感陪我漸行漸遠……是他讓我挺起胸膛大踏步的向前走,綻放出最燦爛的自己。

用心詮釋什麼是父愛,用文字詮釋父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如此父愛,但是我想他說出了世上所有父親想說卻又埋藏在心裡的那份濃濃的真愛。

父愛就是一本書,值得你一輩子用心去讀。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26

有一種愛叫父愛,他不同於母愛,他沒優柔綿長。他更像是一杯溫開水,雖平淡無奇,可又叫你渾身溫暖,倍感熱血。

《傅雷家書》網站收錄了國內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其夫人於1954—1966年間寫給兩個兒子的家信,總共186篇。傅雷在信件中和兒子論藝術,論音樂之美;聊兒子的比賽、生活;說我們的處境,講社會、國家。日常大大小小的事都寫在信中,充滿了爸爸對兒子的愛、期望。

每一封家書都值得我細細地品、慢慢地研,它擁有著文學價值與人間美好的情感。傅雷深愛著小孩,“親愛的小孩,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天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何。”為何?由於爸爸在思念著、愛著小孩。“自己責備自己而沒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這是做人的基本作風,不只對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說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這是一位爸爸講給兒子的生活大道理。

傅雷對兒子說“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爸爸媽媽又何嘗不是如此需要大家。傅雷給兒子深沉的愛,把兒子當作朋友,討論藝術上的問題;指導端正著兒子的品格;讓兒子產生我們的思想,有獨立的觀念。正是人世間最珍貴的寶藏。

讀完《傅雷家書》,我想了想自己,也不禁一觸。天下爸爸媽媽之愛都一樣深沉。記得我國中一年級住校時,約定天天與爸爸媽媽打一通電話,爸爸媽媽千叮嚀萬囑咐,給我指明學習技巧,提醒我注意身體,認真學習。一次週末回家,看到一個小本,本上密密麻麻的字,原來是爸爸媽媽天天接我的電話前,先記下要和我說的話。天天雖時間不長,可在這一句句話中夾著愛。我瞭解了要與爸爸媽媽多交流、交流、推薦我們的想法,互相理解。

爸爸媽媽的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傅雷教他的兒子做人、做學問、愛國,言傳身教,影響著兒子的一生。而大家的爸爸媽媽也用他們的愛,他們的言行舉止感染著大家,扶著大家走向正確的.道路。爸爸媽媽的話,大家要用心去聽,去領會。由於,他們是世界上最愛大家的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27

“親愛的小孩:你並不是是一個不知感恩的人,但你極少向人表達謝意。朋友對大家的幫忙、照應與愛惜,不必必須要報以物質,而總是僅需寫幾封親切的信,使他們快樂,感覺生活充滿溫暖。既然這樣,為何要以沒時間為推搪而不聲不響呢?你應該瞭解我兩年來沒跟勃隆斯丹太太通訊是有充分的原因的。沉默比較容易招人誤會,以為大家冷漠忘恩,你非常懂這部分做人之道,但卻永遠不可以以此來改掉懶惰的習慣。每人都多少有的惰性,倘若你的惰性與偏向能受道德約束,又如何可以達成大家教育你的信條: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

我感覺,傅雷教育小孩並非站在一個“旁觀者清”的角度指責和批評小孩,更趨於從小孩的角度考慮,對小孩感同身受的出發點去向傅聰提出建議,進而結合作為長者的智慧與忠告來使他更深刻的理解傅雷所教的用意。假如作為家長,雖然瞭解道理,擁有更多的閱歷,卻只不過將做人之道強行灌輸給小孩,棍棒教育只能讓小孩對其產生“不要做”的畏懼,而非理解“應該做”的依據,他在你不監管他時還會“明知故犯”的。“知”沒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就大概“犯”。傅雷的育子之道,好在它貼近小孩,也不離根本。

上篇書摘中,非常好得講解了當代年輕人人不善社交的問題,並不是不懂道理,而是礙於表達。語言的表達雖然不如物質上贈禮的直截了當,卻是一個人對一件事情親身負責,不把其轉移的最好辦法。語言的表達也是最真摯,最不可替代的。即便有的時候向人道謝有礙於面子,難以說出口,卻可以換來交心的溫暖。當大家由於惰性將一件事一拖再拖,就會拖到它日漸淡化了。掌握瞭解感恩,更要掌握表達感恩。不是你感覺你對一個人有感激之情,其他人就理所當然的會領到你的情了。藏匿我們的情感,也就無人看得到了。這也印證了最後一句話,傅雷教育傅聰的生活信條“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從大層面到小層面,從概到細。做很大的方向,守我們的準則,才能層層遞進,步步深入,達到最後的目的。正如學習,先掌握做人之本,後掌握常識。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28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今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什麼。” ——《傅雷家書(節選)》

“最深的愧疚往往來自最深的愛。”傅雷,作為一名文學泰斗,在文學史上必然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時,他在教育事業上也有著不可忽視的責任,他是兩位孩子的父親。

他的兩位孩子,一位是傅聰,著名的鋼琴大師,一位是傅敏,英語特級教師。在現在看來這兩位都是人上人,都是令人尊敬,他對這兩位孩子的愛與指導,我們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傅雷家書》中主要是寫了傅聰漂泊海外,在外學琴。傅雷對他的指導以及生活人生上的教育,生活上的開支和衣食冷暖,成了傅雷最大的擔憂,我作為一個讀書者,能夠發現字裡行間都透露出對他兒子的不捨,以及對孩子人生上的指導與鼓勵。

在我眼中的傅雷,好似拋棄了他那外表的嚴肅古板,文學大腕的身份,變得十分的和藹可親,循循善誘,他對待自己的孩子如春風化雨般,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的去加以指導,在取得了成功的時候去告訴他,不要驕傲,他作為一個父親,但卻似朋友一般的對待他。

我眼中的傅聰,他是優秀的,初去波蘭時,境況不佳,但由於他的瘋狂戀情,然後青雲直上,開啟了他的傳奇之旅,同時,他也是幸福的,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一直用書信與父母交流。從留學結婚到生子,直到_爆發傅雷夫婦雙雙自盡,傅雷一直同兒子傅聰保持聯絡每當傅雷空閒下來,便是寫信。傅雷的每一封家書中都包含著深深的父愛,追隨他們飄向遙遠的波蘭。

彷彿傅雷和傅敏,這對良師益友有著無形的紅線,將他們捆綁在一起,他們總是會一起交談愉快的話題。比如說,一起討論昨天看的戲劇……傅雷將每一次的回信都深藏了起來,用黑布包了起來,最後,被當作遺物發現。

《深夜食堂》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上一代的期望往往家住在下一代身上。這種期望最終是希望孩子能夠走上無憂的道路,或許方法過於嚴苛,但都是因為有一份真正的愛。”

傅雷,以百篇家書為情思千里傳情,望子成龍。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29

我感恩有你——《傅雷家書》。在你那無聲的悄然訴說裡,我茁壯成長。

封封家書,傳達的不只是技巧與禮節,更是深沉的父愛。“但若你缺少勇氣的時候,儘管來信告訴我,我可以替你打氣。倘若你心緒不好,也老老實實和我談談,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決一些或大或小的煩惱。”我萬分感動於傅雷先生對子女的關愛。讀著《傅雷家書》,我想到了你——我的父親。

窗外,如濃墨般黑漆;窗內,如白晝般明亮。我正為數學題而煩惱,筆尖在紙上渲染著墨跡,然後再草草劃掉,反覆幾次依舊如此。我懊惱地搖了搖頭。“吱呀—”門悄然而開,父親來到我的身旁,默默坐下靜觀,然後對我說:“要靜下心來,細心、耐心!”此時我想起傅雷先生曾對傅聰說:“你在考慮這許多細節的時候,必須心平氣和,精神上很鎮靜,切勿煩躁,也切勿焦急。”我冷靜,再冷靜,執起筆開始再一次地驗算,終於,柳暗花明!我欣喜地望向父親,帶著些許自豪。父親的嘴角微微上翹:“凡事都要細心、靜心、耐心,就一定能成功的!”白熾燈靜立於桌上,散發著溫暖柔和的光。

舞臺上,所有燈光匯聚一處,臺下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嘈雜喧嚷。我緊握竹笛的手愈發冰涼,緊張地不停顫抖。驀然,一隻溫熱的手掌輕撫我背,雄厚的男音在耳邊響起:“不必緊張!練習了那麼多次了,就當再來一遍吧!你是在享受它,並不是演奏它。”抬頭,我對上父親深沉的目光。“看譜的時候不妨多哼,彈的時候儘量少哼,尤其在後來,一個曲子相當熟的時候只宜於‘默唱’,暗中在腦筋裡哼。”傅雷對即將上臺演奏的傅聰也是這麼說的。我想,聽傅雷先生的,聽父親的,我肯定可以的!心中的緊張如冰融化。走上臺,舉起竹笛,深呼吸,我開始用不一樣的方式,訴說著故事。人群裡安靜無擾,唯有音符在大廳上方環繞飛旋,深沉而美妙。

《傅雷家書》,感恩有你,謝謝你教會我待人處事的道理,更明白父愛竟如此深沉溫暖!父親啊,感恩有你,讓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勇敢踏出每一步,因為那每一步中,都填滿著你深沉溫暖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30

我們先說說傅雷先生,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以為他是外國人,可他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和和藝術評論家,看來我真是孤陋寡聞這麼著名人的我都不知道!

一開始聽說《傅雷家書》的時候,就特別想看,就買了一本,可是裡面的內容讓我感到枯燥乏味,只是傅雷夫婦寫給他們的孩子傅聰和傅敏的書信而已,沒有什麼吸引人眼球的部分。但是隻要你仔細看傅雷先生及夫人所寫的書信內容你會發現書信中包含著傅雷先生及夫人對兩個孩子深厚的愛。

傅雷先生的教子方法獨特,用書信的方式教育遠方的兒子,當然中間透露出傅雷先生對自己孩子的牽掛和愛。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傅雷先生總是耐心在書信的指導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或許有的人認為這是一種嘮叨,這不是嘮叨,這是愛,是無私的父愛,是不求會好的父愛。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父愛在無形中教你如何堅強、自立。

離別之時,父親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先生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苟,“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裡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

傅雷先生對兒子孜孜不倦的教誨,是許多家長的好榜樣。但我不希望家長不要只學傅雷先生的一個“打”字,那樣光打孩子只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痛苦,要是“打”會有樂觀的結果,那麼孩子們還有什麼生活的餘地。我只希望家長能用平和的口氣和的口和自己的孩子好好談談。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麼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啊!

父愛是一座燈塔,遠航時指引我們衝破迷霧找到正確的道路。父愛猶如母愛,是無言的付出,他默默的關注孩子的的一切,防止孩子迷失在遠方。傅雷先生就是父愛的代表,濯洗我們的心靈。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31

思念,就像鐘錶,只有嘀嘀噠噠的呼喚,沒有日夜與四季的流轉。——題記

“音樂會的成績未能完全滿意,主要是因為根基問題。”這似乎是對傅聰的批評,但又何不是一位父親對孩子的叮嚀與愛呢?傅雷對傅聰用最直接的言語,叮嚀著傅聰。這也是傅雷望子成龍心切的表現啊!

是啊,望子成龍是全天下父母的心聲,總是表現在那聲聲叮嚀。

聖人的父親也是這樣。王陽明的父親王華看到王陽明被嘉靖皇帝封為新建伯、光祿大夫、上柱國,兼任南京兵部尚書時,對王陽明說:這未必會有好結果,你要小心。最後,王陽明聽從父親的叮嚀,終沒有跳進朝臣的圈套。

生活中,何嘗不是這樣,父輩們總在信中叮嚀我們:曾在給我的一封信中,父親寫到:“你這個年齡是一切往前的,但不要太過浮躁,偶爾回頭看看過往,其實也是一種策略。”寫這封信時,我正遇難關,只想硬著頭向前用蠻力開道,只是不能成功。爸爸用這句話提醒我看看克服過的困難,總結經驗。最終我渡過難關。

“朋友對我們的幫助、照應與愛護,不必一定要報以物質,而往往只需幾封親切的信,使他們快樂,使得人生充滿溫暖。”

傅聰這時遠在萬里之外,遇到了友誼問題,向傅雷請教是否一定要以物質報答。傅雷的這句叮嚀如清澈的雨露灌溉給瞭如久旱般的傅聰。友情是很重要的,但友情重情,心到比贈予更重要。

父輩對我們交友時誠懇的叮嚀,可能逆耳,但哲理豐富。

我國小時與我的一個同學交朋友,有一次他幫了我,我認為應以重禮相謝,爸爸告訴我:“朋友需要真情,而不是金錢。”我定要買個什麼禮物,他不給錢,只好作罷。

上了國中,才明白,友情是畫素絲一樣純潔的情誼,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

的確是,頁頁家書,濃濃父愛。密密字跡,個個叮嚀。

父輩對子女的愛和叮嚀,是悠長、深切、卻又不溢於言表的,是發自內心、卻又不言回報的。這種愛,無需明言,卻又從不急於表白,甚至不需要子女去理解,只是默默奉獻著。

是的,父輩的叮嚀,隨時光荏苒,愈顯睿智!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32

說起信件,大夥應該都很熟悉吧!所謂古有《答謝中書書》,今有《傅雷家書》;那樣大夥對後者有哪些知道呢?今天就讓我給大夥說說關於我的唸書心得吧!

這是一本嘔心瀝血的教子名作,一封封家書中透露著傅雷夫婦對兒子深深的愛意,傅雷先生是國內著名翻譯家,作家,教育家。他與傅聰既是爸爸也是老師,更是朋友。其夫人朱梅馥是一個端莊賢淑的東方女人。

因為好奇,我還查了第一篇信件背後的故事:一九五三年正月,傅雷先生和傅聰爭吵,後來在傅雷勃然大怒的狀況下,傅聰離家出走,住在傅雷的好友家裡一個月多。傅雷先生也因此事一直自責,可見他對兒子的愛之深!

其中,我最有興趣的就是那篇《只須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裡面寫出了傅雷先生對兒子的鼓勵,對兒子獲得的收穫感到自豪與欣慰,並且教會兒子不要由於勝利而衝昏頭腦,與讓兒子放寬心,生活沒完美,這部分日常的細則,無處不體現了父愛的重量,一個作為爸爸的矛盾。

文中說“世界上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賞析藝術,更莫過於賞析我們的小孩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這是一種爸爸對小孩的認同,也是小孩們所期待的!“收穫的大小、高低,是不在大家學會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分,但只須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遇到事情沉穩,勝利而謙虛,不驕傲;這便是一種堅強,然而這部分全做到了雖是實屬不容易,但就算孤軍奮戰也無礙,如若做到,便一輩子放了心。

家書中有如此一句話“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很多心靈的朋友”。赤子之心是最為純潔的,它不含私心雜念,沒慾望紛爭,年歲漸長就知曉孤獨常常縈繞於心,與其在孤獨中自怨自艾虛度光陰,不如在孤獨中看向內心,進行自我的對話。這足以讓他不懼身邊的孤獨,永遠感覺不到精神的孤獨!這句話,既是傅雷先生的墓誌銘,也是他一生的縮影。

他也期望傅聰可以成為一個人格卓越的藝術家,並從小教育,所謂“爸爸媽媽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只不過父愛不同於母愛溫順細膩,更多的是深遠而廣闊……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33

讀著讀著,讀到了家人工作的繁忙,讀到了日益減少的家書,讀到了家人對孩子提醒不要被金錢所奴役的話語,句句都是對孩子的愛意。

其實句句都是“廢話”,但是句句又都是那麼的有用,令人在讀書之外心中的溫暖不斷增加,慢慢的就溢位來了。難道不是麼?如果逐字逐句的分析這些話,那麼其中蘊含的道理就浮出水面了。

一封封的家書中多的是對孩子的教育,父親什麼都會管,包括自己的生活,感情,工作……儘管是這樣,卻沒有在家裡對父母嘮叨的煩惱,而是快樂與激動。

“人是最複雜的動物,觀察決不可簡單化,而要耐心、細緻、深入,經過相當的時間,各種不同的事故和場合”是不是家人就會蹦出幾句太飽含哲理的話,令人不禁聯絡現實生活。

想想現在的自己,心中總是會對父母抱怨,可他們是長輩,自己又不能怎麼樣,有時只能憋在自己的心裡。其實我們的父母,何嘗不會從嘴裡說出一些有哲理的話。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34

《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在寫給兒子傅聰書信的全集。整本書充滿著父愛,充滿著父親對兒子的激勵,充滿著各種為人處事的道理及父親在對兒子做事不妥時的批評和教育。

在書中開頭,傅雷寫給傅聰的幾封中就寫到“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儘管我埋葬了自己的過去,卻始終埋葬不了自己的錯誤。”諸如此類的如同對兒子懺悔的話語,可以看出傅雷在傅聰兒時嚴厲的管教。但是如果不是傅雷在傅聰兒時對他的嚴厲管教,哪裡來傅聰長大後的輝煌與成就?

傅聰出國後,傅雷則是“每天清晨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他為兒子的成功而高興,但又無時無刻不掛念著兒子。從書中也不難看出,傅雷具有很深的音樂造詣,在每次兒子的音樂演奏後,他總能在信中給兒子說出音樂演奏的缺點與不足以及改進的方法。

傅雷還是一位善於傾聽孩子心聲的父親。每次傅聰來信說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坎坷和艱辛,傅雷總是耐心的在回信中告訴他解決的方法和對策。傅雷時常在信中給傅聰指出正確的學習方法,如他擔心在國外的兒子一心投入藝術,不關心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就寫信告訴傅聰“單靠音樂來培養音樂是有很大弊害的。”“你需要多多跑到大自然中去,也需要欣賞造型藝術來調劑。”傅雷的愛子之心在一封封書信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通過《傅雷家書》,我理解到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深愛著自己的孩子的。也許他們不善於用言辭表達,但是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雖然有些舉動微不足道,但是真正的愛並不一定是轟轟烈烈,而是體現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之中。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傳授我們做人的道理,但他們不會叫一聲苦,不會喊一聲累。有時,父母也許對我們嚴厲了點,但是他們對我們嚴厲,其實是為了我們以後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當我們向父母發脾氣時,是否應該想一想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呢?

我明白了,我們應該替父母著想,盡我們所能去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為終日奔波勞累的父母搬個凳子,端杯茶,捶捶肩,讓他們也體會到我們的愛。

父母之愛都在不言之中,為何我們不用心體念父母給我們的愛呢?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篇35

幾組黑白照片,數不清的來往家書,譜寫著傅雷家的情與意。

家書中,傅雷不忘時刻教誨兒子,沒一絲的過分嬌縱,既教他待人處事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樣與兒子閒談,與他交流音樂、文學、藝術等等,飾演著一半爸爸、一半益友的角色。

傅雷非常愛兒子,雖然言語間一直嚴格的苛求,但在嚴肅的面孔下,卻藏著一顆溫順的愛子之心。這絲絲縷縷的愛,不時從嚴肅中流露出來,流淌在字裡行間。在《10月3日》的信中,就有著如此的摯愛與賞析,他不會由於兒子才華出眾就放鬆教會,在兒子獲得收穫時也沒開心得忘我,而是耐心叮囑兒子再接再厲,教會兒子正確對待得失榮辱。傅雷對兒子的愛,像呵護著一件珍貴的藝術品,小心又溫順,動人心腸。

傅雷也常常和兒子討論文學藝術。在信中,他與兒子討論了李白、杜甫詩的異同,剖析了各自的長處、短處,再與蘇軾的詩相比較,不禁感嘆文人墨客高深卻無知己。在《3月27日夜》中,他提到莫扎特,把莫扎特給人感覺描繪得明確、明朗,耐人尋味的文字寫盡了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縹緲虛無、溫順嫵媚。傅雷是循循善誘的爸爸,更是能和小孩的心靈碰撞、靈魂高度融合的益友。

每一個爸爸表達愛的方法不盡相同,傅雷對兒子的愛是諄諄教會,是吟唱在音樂藝術間的愛。而爸爸對我的愛,是不曾言說的安靜的愛。他非常愛我,也非常關心我的學習,但在大家的交流中卻從不提成績。只不過,在我煩躁、迷茫、厭倦時,他會久久地伴隨在我身邊,用他的睿智明晰我前方的路,用他的摯愛溫暖我疲憊的心。他的聲音,總能使我躁動的情緒平靜,想用心去考慮、去檢討,從不安沮喪到振作奮起。我的爸爸,像一盞黑暗裡的明燈,照亮我腳下的路,陪著我一路向前!伴隨,就是他愛我最好的方法。

傅雷深沉的愛,躍然紙上,信中的每一個字都充滿著濃濃的愛意。品讀這深沉的父愛,就像品一杯上好的茶,入口微苦,回味卻是甘甜。一封封的家書,承載著多少的愛與思念,只怕,這張張薄薄的信紙,載不動這跨越大洋的很多的情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