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通用16篇)

校園 閱讀(4.09K)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通用16篇)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1

20xx年11月12日下午,我們參加全國學術會的代表們來到了廣東省博物館,當我一眼看到博物館的整體外觀時,就覺得它的樣子大氣磅薄、別具一格。繁華都市裡,在高樓大廈“小蠻腰”前,博物館顯得十分普通。但平凡中卻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外觀牆壁上凹凸有致的浮雕藝術,就更加展現出了它的與眾不同。再進入大廳,就像走進一座華麗的金色皇宮,別出心裁的設計真讓人眼前一亮啊!大家似乎都有一種被震撼到的感覺,我們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想要到每一個展廳進行參觀,好好的去瞧一瞧、看一看,究竟有什麼寶貝在博物館裡面?

首先來到廣東歷史文化陳列展廳。雖然沒有講解員跟我們一步步進行講說,但我們還是對一些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文物仔細的觀看。

廣東人的風俗習慣在每個地方是不一樣的,如生子、嫁娶、祭祀,在什麼時候不同的日子會有不同的禮儀。或許有的還看不太明白,不過這足以讓我瞭解廣東的特色。

一到海洋展覽館,就像進入到海底世界一般美麗。千千萬萬的海洋生物模型懸掛在高空中,再加上藍色燈光,展現在我眼簾的是一幅壯觀的場景。讓我感受到海底世界是這麼的有趣喲。

我以前就有去過很多的海洋館,看到活靈活現的海洋生物,但都不太齊全。這裡展現的5000年以前的化石都讓人歎為觀止。最先開始有生命的物種就在海洋裡,然後一步一步演變,直到我們現在的人類。這一切的一切,歷史都在見證海洋的改變,不過有新物種的產生就有瀕臨物種的滅絕。現在,由於溫室效應的危機越來越嚴重,海平面逐年上升,南極冰川都開始融化…所以,我們要愛護我們的地球,不要讓我們的明天失去溫暖的陽光。

轉到這個恐龍展覽廳,龐大的恐龍高大威猛、霸氣凌風。可以說我們的祖先就是恐龍,它們在人類未出現之前就開始生活,直到隕石撞地球、火山爆發,才使它們滅絕了,成為現在的化石。

最後,我走進潮州木雕展廳。廳內陳列著各種各樣、美輪美奐的木雕。潮州木雕以飽滿繁複、精巧細膩、玲瓏剔透的藝術風格而著稱於世,流光溢彩的漆金技術更讓人讚不絕口。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每一件木雕都雕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當你全神貫注看著木雕時,如身臨其境,木雕中的人物彷彿在向你娓娓講述著、表演著那一段段潮州歷史故事。這些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術讓我不得不為之驚歎。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先要設計起稿,再到選材、貼上稿樣,還要打坯、修光、打磨、貼金等複雜程式才完成。我心不禁被這小小木雕竟要經如此多程式才完成而震驚!我望一望雕木前的石塊,又看一下雕琢後的木雕,呀!簡直是天壤之別啊!……漸漸領悟出了古人所云“玉不琢,不成器”之意,是無數次雕琢成就了這近乎奇蹟的成功。沒有一件“器物”不由雕琢便能成品的,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自以為是“玉”,不願去“雕琢”,持有傲慢態度的人,終究不能成“器”。即使是塊寶玉、寶石,不通過挖掘、雕刻,也只能是一塊爛石頭;即使你是個人才,不願付出汗水,也絕不能成功。相反,你付出努力,即使是爛泥,也能成為價值連城的陶瓷;即使是木頭,也可成為精美絕倫的木雕;即使是白紙,也能成為聞名世界的名畫。玉不琢,不成器。木願雕,便成品。人更如此!

匆匆而來,亦匆匆而別。由於時間的原因,我總共參觀了4個展廳,珍品雖琳琅滿目,但也無暇顧及,所有美麗也僅是隨眼而過。

給我的感覺是:每個展廳都非常的獨具匠心,讓我從知識的海洋裡暢遊了一圈歸來,深深地存在我的腦海裡難以忘懷。這一趟沒有白來,真是讓我受益匪淺,非常地心滿意足,愉快地滿載而歸。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2

有朋友告訴我新建成的廣東省博物館有新意,有特色,去那裡可以感受到廣東的歷史、風土、民俗和文化,應該去看看。

這次來廣州,好多次去海心沙,知道在花城廣場東面的新建成的廣東省博物館外觀像個寶盒,也經常看到好多人在排隊參觀,就是沒有進去參觀過。朋友的告知,激起了我的參觀願望。於是在參觀了海心沙亞運公園後,我也排隊參觀了位於珠江新城花城廣場東面的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新博物館展館包括歷史館、自然館、藝術館3大部分和臨展館。我去的這一天人不太多,我是隨著肇慶一群國小生排隊領票進館參觀的。進館後乘坐電梯上了四層,在解說員導引下依次參觀了自然館中的地質地貌、動植物、礦物、古生物等,這個展館展示了廣東的自然風貌和自然資源,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美的孜孜追求,以強化人們的生態觀念,提高環保意識。還參觀了藝術館裡的“翰墨流芳———宋元繪畫與歷代書法精品展覽”、“土火之藝———館藏曆代陶瓷展覽”、“漆木精華———潮州木雕藝術展覽”和“紫石凝英———歷代端硯藝術展覽”部分。

近2個多小時的參觀下來,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班的觀看,我是一路邊聽講見邊用數碼相機左攝右拍,試圖補充記憶。這裡的內容有一些比較熟悉,感覺到最為震撼的是自然資源展廳的新穎展示方式。我們步入到展廳,往上看,一條條鋼絲吊著一隻只鯨魚模型,藍色的燈光照映著它們,似乎是1個奇異的海洋,許許多多的魚在海洋看快樂地玩耍著。此時,我似乎也來到〔〕這美麗的海洋裡遨遊。再看下面,有兩隻高達十多米的巨大的恐龍化石,高大的身軀穩穩地立在那裡,真是壯觀!

而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則是我所喜歡的祖國的中草藥,即館內“嶺南本草——中草藥館”。該館通過百餘件各類標本,展示了作為全國中醫藥材主產區之一的廣東所擁有的嶺南道地藥材和民間藥材,使觀眾初步瞭解何首烏、巴戟、沉香、春砂仁、廣陳皮、廣佛手、廣藿香、穿心蓮和化州橘紅等獨具特色的“南藥”,並通過廣東醫事、百草堂等場景使觀眾瞭解廣東獨特的中醫藥文化,以及廣東中藥老字號企業文化,反映了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由於去的時間太晚,臨近閉館時間,我沒能參觀歷史館。據說歷史館立足於“從世界看廣東,從廣東看世界”的歷史視野和文化廣角,用豐富的物證和文獻重點展示廣東3大民系、海上貿易歷史、廣東華僑史和近代史。展現了廣東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和創造智慧。以後我會再去參觀,補上這一課。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3

關於博物館,在我的腦海中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我概念中的博物館應該就是博覽群物的一個地方吧,而這個地方大概與我這種毫無藝術細胞的生物一點關係也沒有,頂多是在外出旅遊時多了一個可去的地方罷了。所以,在平時我就算百無聊賴,也不會去這種高大上的地方尋找所謂的“精神上的寄託”。不過這次我終於有機會了,我還是帶著目的去了一次博物館。

這次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因為美術鑑賞的一個作業,我需要到博物館去參觀。聽了老師的建議後,為了方便省時,我找了一個比較近的圖書館,它就是廣東省博物館。後來在網上查了一下才知道,我去看的是新館,廣東省博物館新館位於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的文化藝術廣場,而舊館館址在廣州市文明路215號中山大學舊址。就這樣,我便開始了這次的尋館之旅,這次同行的還有我的舍友們。

對於路痴的我來說,找到它的地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還好有好夥伴在,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我們終於來到了文化藝術廣常令我驚訝的是,我竟然一眼就認出了這座博物館。博物館的建築設計十分的新穎獨特,從遠處看就像是一個“寶盒”。這有點顛覆了我印象中的博物館,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它的藝術氣息,寶盒的外圍外觀設計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寶盒周圍是很多凹進去的鏤空,而它的形狀就像是俄羅斯方塊裡面的“L”一樣,但是這些方塊並不是整齊的排列,應該說是無規則的排列,但是就是這種無規則讓人覺得恬適和自然。當我還驚訝於它的外觀的時候,我的夥伴已經迫不及待的走進博物館了。我也只好緊跟著上去。

經過安檢之後,我們便進入了博物館的內部。圖書館的大堂是明亮的,陽光透過“回”字形的天窗射進來讓人覺得很是舒服。我們看到了很多放於玻璃內的館藏品,我一個個地去看它們上面的標籤,看它們的介紹。

走著走著我們就到了二樓的展覽廳,我們剛好碰上了廣東省博物館舉辦的“廣彩瓷器300年精華展”,我們的周圍都陳列著一系列的展覽品。這個以“重彩華章”為主題的精華展覽中,200餘件精美的廣彩瓷器,再現清代以來逾300年廣彩瓷器的精彩記憶。這些廣財瓷器包括有廣彩人物紋盤(清.雍正)、廣彩人物紋八稜形盤、廣彩西洋人物秋收圖紋章紋果酒壺、廣彩花卉紋章紋獅鈕八角形帶蓋湯盅、廣彩墨彩描金耶穌受難圖盤、廣彩人物紋章醬汁蓋盆連託碟等等。我又瞭解了運送這些廣彩到外國銷售的歷史,其中“中國皇后”號帆船的首航掀起那時的廣彩交易熱潮。我覺得廣彩或者說那時候的藝術設計都是有寓意的,比如說象馱寶瓶,它是以大象為原型的燭臺瓶,寓意著天下太平。當然其中也有很多以人物彩繪為元素的彩瓷。雖然對於藝術價值這方便不是很懂,但是看完這麼多的美麗的廣彩之後,還是感覺到有一點審美疲勞。於是我們便離開了這個展廳。

之後我又參觀了其他兩個展覽廳,瀏覽了一些繪畫和書法。我們來到了梅蘭竹菊繪畫展廳,看到了梅、蘭、竹、菊從元到民國共70餘幅以“四君子”為題材的名家佳作。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畫梅的畫。梅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受到人們的讚美和愛戴。而不同作者筆下所表現出來的梅花又是不同的,有的是高傲,有的是驚豔的,有的是淡雅的。看著這一幅幅的梅畫,讓我想起了“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這首詩。這一朵朵的梅花都似乎在爭相鬥豔。

經過了一下午,我們把整個博物館都遊覽了一遍,當我離開博物館的時候,我又再一次仰望它,仰望這個令我感到我也可以與藝術扯上一點點關係的建築。我開始有點明白這個建築為什麼要設計成這樣。藝術本來就是各不相同,每樣東西都有它自己的藝術價值,但是這個博物館可以容納他們,它把不同方面的藝術融合在一起,儘管可能看起來是無規則的,但是就是因為這樣的融合產生了另外的一種“美”。這次的尋館之旅讓我受益匪淺。

回去後,我特意查了一下讓我感到有趣的廣東省博物館的標誌。它的標誌以“植根於粵寓意於博蘊形於館凝神於藏”為設計原則(藏尾:“粵博館藏”),以漢字為設計依託。圖形隱含“廣東”之字形、“博”之字韻,點明廣東省博物館的地域屬性和行業特點。融合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大膽、現代、獨具一格的建築風格。並以歸形於“藏”的點睛之筆,體現粵博的職能屬性和粵博人專精於藏的精神氣質,展現粵博標誌及廣東省博物館海納百川、古今幷包的風格氣度。

其實藝術就存在於我們的周圍,只要我們懂得怎麼去發現藝術,怎麼去欣賞藝術。當你真真正正去接觸這些藝術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自己真的被這些藝術所吸引,被這些藝術所震撼。多點接觸藝術,我們的生活也會因此變得有藝術起來。有機會的話我還會多多去其他的博物館參觀。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4

廣東省博物館是一個雄偉的博物館。外貌像一個月光寶盒,它外面凹凸不平,很不平整。

走進博物館的大門,通過安檢,就來到了寬敞而又美麗的大廳,大廳的一旁陳列著精緻而又漂亮的陶瓷碗和陶瓷盤。

走上右邊通向二樓的樓梯,向右轉就看到潮州木雕館,裡面陳列著一些小巧玲瓏的木雕,它有著各種各樣的型別如:浮雕、沉雕、根雕等……放木雕的旁邊有一張教你怎樣雕木雕的方法,這個展廳裡,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古代時一個有錢人的大廳,大廳裡散放著柔和的光芒,大廳裡還放著一些傢俱,這個大廳裡最好看的是一個供神的神臺,神臺上塗著一層金漆,使得神臺閃閃發亮。

博物館的第四層,有一個海洋館,走近海洋館,繞過貼滿水滴貼紙的玻璃板,就能看到整個海洋館都被藍色光芒籠罩起來了,為什麼整個海洋館都被藍色光芒籠罩起來的呢?因為設計這個海洋館的設計師在海洋館的天花板上裝置裡一些藍色的燈,使人們在海洋館裡遊覽時,就會覺得自己好像遊進了大海里參觀遊覽,這個館裡有許多海洋動物的標本懸掛在天花板上,這些分別有:鯨魚、鯊魚、虎鯨等的一些海洋動物。海洋館裡還有一些美麗的貝殼,真好看!

在這個海洋館的旁邊有一個寶石館,寶石館裡有許多精美的寶石,走進寶石館,你會看到,展示在你眼前的是一個黑漆漆的展廳,成列在你眼前的是一個個玻璃櫃,玻璃櫃裡放著許多閃亮的寶石,這些寶石在黑漆漆的展廳裡顯得十分引人注目,

這些寶石分別有:軟玉、翡翠、海藍寶石、尖晶石等……許多各種各樣的寶石,真漂亮。

博物館裡或許還有著更多神奇值得我們探索的地方,希望你能去遊覽。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5

這個星期六,媽媽為了讓我瞭解更多廣州的知識,就帶我去了廣東省博物館參觀。

廣東省博物館是一個大型的綜合性博物館,外形宛如一個透亮、古樸的寶盒,有“月光寶盒”之稱。博物館集中了3700多件珍貴文物在三、四樓展出,分為歷史館、自然館和藝術館三大部分。

一進博物館,我們首先上了四樓,這裡是“自然資源展區”。在這裡,我首先了解到了“大理岩和大理石”的區別;然後看到了黃金條,原來,黃金是由石頭提煉出來的。其中許多美麗的礦石更是令人讚不絕口。

自然資源廳最吸引人的是海洋動物世界。這裡展覽有大型海洋哺乳動物和海洋無脊椎動物等。空中懸掛著許多海洋動物的標本,看上去如同許多海洋動物正在藍色的海洋裡遊弋。此外,霸王龍骨的複製品也是很雄偉壯觀,不得不讓人驚思:在幾億年前,如此龐大的種族是如何滅亡?

此外,我還參觀了廣東歷史文化展、館藏陶瓷精品展、潮州金漆木雕展、館藏端硯精品展等。館內展廳眾多,展品豐富,若想細細欣賞與品味,不花幾天時間是沒辦法全部看完的,只能走馬觀花大致領略它們的風采。

此外,我還有個意外收穫——竟然親睹了“小蠻腰”,廣州塔那纖纖細腰,真是婀娜多姿。

這一天,我學到許多關於廣州的知識。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6

歷史的痕跡,大自然的作品,人們的巧奪天工……還有很多很多,都記錄在博物館。因此,我今天來到了廣東省博物館參觀展覽。想知道我今天的見聞嗎?那就來看看吧!

剛踏進博物館的大門,我就看到了陳列在地板上的展品。它們都很好看。我想這個博物館裡的物品一定是各式各樣、琳琅滿目的吧!

參觀完這些,我們去三樓看“紫石風流”展覽館,裡面擺放著各種構思新奇的端硯,它們都很精美。那巧妙的構思和精細的做工,真讓人驚歎不已!

接著,我們又去了“漆木精華”展覽館。館內陳列的木雕精巧細膩、玲瓏剔透。所有的動物、人物和花草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這些木雕形象地展示了潮汕人的生活和當地人的文化風貌。

我們還去了了“深海奇珍”展覽館,它使我在書本之外領略了海底世界的瑰麗神奇,還讓我懂得了海洋與人類的知識。

走出“深海奇珍”展覽館,我們又來到了陶瓷館。在那裡各個朝代的瓷器讓我們瞭解了歷代的文化。這些又讓我驚歎於人們精湛的技藝。

參觀完三樓後我們來到了四樓的廣東省自然資源展覽館,它分為礦產、地質地貌等七個主題。展覽趣味盎然、生動活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寶石玉館。展覽的寶石玉琳琅滿目,耀眼美麗。我還找到了我的生日石——海藍寶石,它海水般的藍色非常好看。

最後,我們來到了廣東省歷史文化展覽館。歷史文化館展示了廣東從馬壩人到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文化變遷。展館內的陳列極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大家感受到廣東濃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文化特色。

哦,聽我講了那麼多,你也應該有自己喜歡的展館了吧。來說說,你喜歡哪一個呢?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7

廣東省博物館籌建於1957後,至1959年10月建成,三層陳列樓層場面積為2300平方米,主要收藏和儲存廣東歷史文物(以出土文物為主),舉辦陳列展覽,開展宣傳教育。1992年底又建造一座具有現代化設施的新陳列大樓,建築面積1。32萬平方米,有13個展廳,2個客廳和一個學術報告廳。30多年來,博物館文物藏品從4000多件增至12。4萬件,有陶瓷,字畫,端硯,金木雕,錢幣,出土這物等一級文物300件以上,圖書資料5萬餘冊,舉辦過各種陳列展覽上百次,受到國內外賓客和廣大觀眾的讚賞,在華南及海內外都享有一定的聲譽。

我們聽著解說員的講解,不禁對我們的悠久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追溯到幾千年前的中國,一種榮譽感油然而生。

生命的足跡讓我們冥想,革命先烈讓我們自省,祖先們的智慧讓我們敬畏。遠古的生命雖已遠去,但生命的足跡卻永遠存在,在地球上永恆在存在,各種遠古的生命的化石為現代的我們留下我們那無聲去美麗,永恆的痕跡。

自然界無奇不有,一種種不同的石頭,即美麗又神奇,經過自然界這個美麗的畫筆描繪出了人間最自然,純樸的藝術品。

這就是自然界。生命一代接著一代,不斷地繁衍生息,永恆的足跡讓我們冥想,經過自然界每一分每一秒地衝試,有些事已淡去,但那最自然,最純相樸的藝術品卻永遠會停留在我們心中,永遠綻放著那美好的花朵。綻放著那美好的花朵。

博物這行,收穫挺多,唯一遺憾之處,時間倉促,很多地方都沒細勘察探,只是過了下眼睛的洗滌,心靈的一種衝擊。

這次參觀,真的收穫不少,開拓了我們的視野,大學生活確實豐富多彩,星火學社真的帶給了我快樂,以後我一定會多參加類似這樣的一些活動,增加自己的見識,不斷地提升自己,同時,也希望學院能夠多開展這樣的活動,給我們一個提升自我的平臺。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8

今天是20xx年12月19日,寒流過後,天氣晴朗,很適合戶外活動,我也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跟著法學院黨支部和班集體一起去參觀省博物館,瞭解學習我們廣東獨有的嶺南文化的同時也隨便放鬆一下六級考試後的心情,就暫且把其當做是一次愉快的集體旅遊活動吧。

省博物館新館址位於舉辦今次亞運會的海心沙,在寬闊的廣場上還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亞運會舉辦後的情景,綠樹紅花,環境優美,博物館左手邊便是著名的“小蠻腰”。博物館西面是廣州歌劇院和廣州市第二少年宮,北與廣州圖書館新館相鄰,南瀕秀麗的珠江,隔江與海心沙旅遊公園相望,所處位置十分具有人文氣息。

新館建築結構新穎,設計獨特,總體來說呈現長方體,牆面用的是凝重的墨灰色,在白天裡給人一種古樸、冷靜、沉穩、久遠的感覺,就像經久不衰的歷史一樣。外牆上隨處可見霓虹的裝飾,雖然在早晨顯得不那麼的明顯,不過我可以想像其在晚上將會展現如何的一種光彩,因為有霓虹的映襯必定會使得黑色的博物館不至於隱退於黑夜之中,它依然散發著自己應有的活力,就像我們廣東文化一樣,不會因為黑夜而失去其本身應有的光華。

館內的設計寬廣而大方,預示著包容與海納百川,色澤依然選擇有色凝重、悠久的硃紅色木質顏色,也像歷史一樣莊重而沉穩。館內常設展覽分為三篇——藝術篇、歷史篇、自然篇。

藝術篇又分為:一、《翰墨流芳:宋元繪畫與歷代書法展覽》;二、《土火之藝——館藏曆代陶瓷展覽》;三、《紫石凝英——館藏端硯精品展覽》;四、《漆木精華——潮州木雕藝術展覽》。

歷史篇又分為:《廣東歷史文化陳列》第一篇;“南粵源流”第二篇;“揚帆世界”第三篇;“繼往開來”第四篇。

自然篇又分為:《自然資源展覽》第一篇“我們的家園——地質地貌館”;第二篇“我們的寶藏——礦產資源館”;第三篇“石之精靈——寶石館”;第四篇“嶺南本草——中草藥館”;第五篇“陸生的動物居民們——陸生野生動物館”;第六篇“海洋動物世界——海洋館”;第七篇“探尋消失的生命——古生物館”。

雖然藝術篇與歷史篇都讓我沉浸於我們廣東省深厚的人文氣息當中,但是真正讓我著迷的是自然篇的景象,我承認我高中時是以地理為專業科的,我對自然與地理有著濃厚的興趣,我沉浸於美麗誘人的礦產資源館以及寶石館當中,那些被精雕細琢過的抑或是最原始的石頭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也沉浸於虛擬的`陸生野生動物館當中,即使那些都不是真的,甚至連標本都算不上,但是卻引來了很多人的駐足逗留,細細觀看逐一評論,其次海洋館與古生物館也同樣地吸引人,因為雖然不知道那些大型的動物骨架是真是假,但是真的有被壯觀和震撼到。

最後這次參觀真是收穫良多,獲益匪淺,以後也要多參加這些活動,開開眼界增進自己的見識。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9

一個炎炎的夏日,我早早地起床,趕到了我早就想去參觀的廣東省博物館。我剛到廣東省博物館門口外,一股喜悅之情便湧上心來,笑容也隨之浮現臉上。雖然廣東省博物館剛開館,但是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了。於是,我匆匆地趕去排隊,沒想到,不到十分鐘我就進了門口。

剛到門口,我就看到了藏族人民們在膜拜的場景,這時我才知道什麼是五體投地。接著,我又發現了廣東省博物館仿如一個古時完美及精雕細琢的透雕寶盒,裡面盛滿了各種珍寶,吸引著觀眾揭開寶盒裡面的祕密。

進了廣東省博物館,我參觀了全部展館,其中我覺得最好的展館就是端硯藝術展覽。

筆墨紙硯被譽為“文房四寶”,其中端硯也被譽為“群硯之首”。端硯又名端溪硯,因產於古端州,也就是現在的廣東肇慶市,而得名,其色紫質潤,素有紫石、紫玉、紫雲、紫英之美稱。端硯石質細膩、石品絢麗、易發墨且貯水不耗,賞用兼優。

剛進端硯藝術展覽,我便覺得端硯被譽為“群硯之首”實在是當之無愧。各式各樣做工精緻的端硯令我應接不暇,也使我驚歎、佩服。端硯也有許多的石質,有的像瀑布一樣的石質;有的有著許多像蘑菇的小點的石質;還有的有像流星劃過的石質。要製作如此精緻的端硯也不簡單,從鋸石到退蠟,足足有十道工序。

參觀完端硯藝術展覽,我卻還意猶未盡,總想再來參觀一次,細細感受端硯的文化底蘊。

端硯從實用至上到賞用並重,由書寫良友到案頭清供,其藝術價值被逐步提升,真可謂彰顯了詩、書、畫和金石的造詣,堪稱我國傳統工藝中的一朵奇葩。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10

廣東省博物館籌建於1957後,至1959年10月建成,三層陳列樓層場面積為2300平方米,主要收藏和儲存廣東歷史文物(以出土文物為主),舉辦陳列展覽,開展宣傳教育。1992年底又建造一座具有現代化設施的新陳列大樓,建築面積1.32萬平方米,有13個展廳,2個客廳和一個學術報告廳。30多年來,博物館文物藏品從4000多件增至12.4萬件,有陶瓷,字畫,端硯,金木雕,錢幣,出土這物等一級文物300件以上,圖書資料5萬餘冊,舉辦過各種陳列展覽上百次,受到國內外賓客和廣大觀眾的讚賞,在華南及海內外都享有一定的聲譽。

我們聽著解說員的講解,不禁對我們的悠久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追溯到幾千年前的中國,一種榮譽感油然而生。

生命的足跡讓我們冥想,革命先烈讓我們自省,祖先們的智慧讓我們敬畏。遠古的生命雖已遠去,但生命的足跡卻永遠存在,在地球上永恆在存在,各種遠古的生命的化石為現代的我們留下我們那無聲去美麗,永恆的痕跡。

自然界無奇不有,一種種不同的石頭,即美麗又神奇,經過自然界這個美麗的畫筆描繪出了人間最自然,純樸的藝術品。

這就是自然界。生命一代接著一代,不斷地繁衍生息,永恆的足跡讓我們冥想,經過自然界每一分每一秒地衝試,有些事已淡去,但那最自然,最純相樸的藝術品卻永遠會停留在我們心中,永遠綻放著那美好的花朵。綻放著那美好的花朵。

博物這行,收穫挺多,唯一遺憾之處,時間倉促,很多地方都沒細勘察探,只是過了下眼睛的洗滌,心靈的一種衝擊。

這次參觀,真的收穫不少,開拓了我們的視野,大學生活確實豐富多彩,星火學社真的帶給了我快樂,以後我一定會多參加類似這樣的一些活動,增加自己的見識,不斷地提升自己,同時,也希望學院能夠多開展這樣的活動,給我們一個提升自我的平臺。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11

放寒假的一天上午,託管老師帶著我們去到了廣東省博物館參觀,裡面可供參觀的文物真多呀!看得我眼花繚亂。

我們首先去了玉器館,館裡有許多用玉雕刻、精美絕倫的展品:玉雕象牙十分精緻,我最喜歡的是玉雕成的老鷹,它正在展開翅膀,飛向天空。整個雕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簡直和活的一模一樣,令人對我國古代精巧的玉器製作工藝驚歎不已。

接下來去的是硯館。有一種硯摸上去就像是嬰兒的面板,十分滑嫩,如果向上面吹一口氣,就會有一丁點墨出來,如果再使勁哈一口氣,它的顏色就會變淡,從非常灰到非常黑都行呢!真是太神奇了!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我們最後去的館恐龍館。一進去,我就眼前一亮,暴龍出現在了我面前,看內容介紹,我瞭解到,它們是非常凶猛的一種恐龍,是食肉的恐龍,身高七、八米,體長五、六米,嘴巴有一、二米長,非常大。奔跑的速度很快,可以算是恐龍的首領吧。我突然感到有點恐怖:它千萬不要突然活過來把我吃掉呀。

接著又看到了馬門西龍,它們非常笨重,也是頸最長的龍,身長約二十二米到三十米,脖子竟然長達十一到十五米,大概是身長的一半,連轉動一下都非常困難。它喜歡伸長脖子吃樹上的葉子,我想它應該是長頸鹿的祖先吧。

我們最後看到的是恐爪龍,它們也是食肉的,和暴龍一樣。不過它的體型不大,只是暴龍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奔跑的速度很快,幾乎是暴龍的三倍。不過它要是和暴龍打架的話,是絕對咬不過暴龍的,所以我覺得它比較適合做恐龍中的副首領。

時間過得飛快,一路參觀讓我收穫了許多。下午兩點,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博物館,踏上了回家的路。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12

今年的大年七年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廣東省博物館參觀遊玩。

那天,天氣晴朗,豔陽高照,到處充滿了節日的氣氛。一路上都有五顏六色的氣球和盛開的鮮花,而且人山人海的。大家都穿得很漂亮,臉上還充滿了歡笑。

我們在博物館門口排了好長的隊才進去,進去後第一個看到的是非洲雕刻藝術展。它們幾乎都是由木頭和骨頭雕刻而成,圖案很抽象,我大部分都看不懂是什麼意思。在裡面,我們還看到了從“南海一號”上面打撈上來的瓷器,十分精美。同時,我還看到了一個波斯帝國的手鐲,我觀察了一下,發現波斯帝國的手鐲上的花紋要比中國古代瓷器上的更細小,也更稠密一點。

我最喜歡的是自然資源展館中的古生物館。裡面擺滿了很多動物的骨架,比如恐豬、恐龍之類的。最高的是馬門溪龍的骨架,因為馬門溪龍是脖子最長的恐龍,據說它的脖子最長的可達15米,而其餘的身長卻只有10米。它生活在中國的雲南地區,屬於植食性恐龍。馬門溪龍雖然身體巨大,它卻仍然會成為比它小三倍的永川龍的獵物,因為永川龍是群居的。

裡面還有似鴕龍的骨架,而在現實中,它的腿很長,身體很苗條。因為這些特點,它才是跑得最快的恐龍。

我很喜歡去廣東省博物館!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13

今天,天藍藍,雲淡淡。真是一個外出的好日子。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廣東省博物館。

早就聽老師講,廣東省博物館是地誌性的綜合省級博物館。它通過徵集、收藏文物、標本,進行科學研究和形式設計,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陳列展覽,形象地宣傳歷史唯物主義、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是愛國主義宣傳的重要陣地。因此我們對它早已是心馳神往了。

一進博物館的大門,只見館內人頭攢動,彩旗飄揚,南獅勁舞,編鐘齊奏。首先展現在我眼前的是鹿角立鶴。它造型怪異,屬於國寶級文物。它有著像鹿一樣的尖尖角,像鶴一樣細長的脖子,整個造型是用銅做的,優美、流暢……

我們往右走,看見了第二件國寶——“越王勾踐劍”,它被譽為中華第一劍。鑄造工藝十分精巧、高超和神祕。據介紹,現在國內儲存下來的“越王劍”共有10把左右,但作為越王劍中極品的“越王勾踐劍”卻是惟一的。它不單記錄著臥薪嚐膽典故中歷史人物的真實存在,更記錄著二千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偉大工藝製作水平,因此我對它是神往已久。我聽解說員說,這把劍的劍套、劍繩已經在土下腐爛了,但是那劍還是鋒利無比、光潔如新。如果你用手指輕輕地碰它一下,你的手指就沒了;如果你把紙輕輕地滑過那把劍,那張紙就分開成了兩半了,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對它的威力有了一定的瞭解了呢?

接下來,我經過了一塊盾牌,我猜這個一定是古代打仗時,用來擋箭的。但我的同學告訴我:“這個盾牌其實是給人跳舞用的!”我真是覺得太詫異了。祖國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呀!

下面的東西也是精彩紛呈,比如秦王卑命鍾、鳥形骨扳指、彩繪豬形盒……讓人流連忘返。

此次觀賞,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省博物館集歷史性、知識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規格之高、規模之大,精品之集中,地域之廣泛,令人歎服。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14

這個暑假,我來到廣州遊玩,參觀了廣東省博物館。

在車水馬龍的都市裡,在廣州大劇院前,這座博物館顯得十分矮小,活像一塊扁平的“水豆腐”,可它那灰紅相間的顏色,卻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

我和媽媽、弟弟、奶奶一同走進了這別具一格的博物館。我們看完介紹後,就開始參觀第一個館—書畫館。這裡陳列著大部分國畫,從古至今,栩栩如生。然後是陶藝館,這裡展示由全國各大窯口出產的精美陶藝文物,以明清時代景德鎮出產的瓷器為代表,聯想所學過的歷史知識,頗有一番趣味。隨後還有石硯館、玉石館、自然館、歷史館等,藏品美輪美奐,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其中的恐龍館更是讓我震撼,那裡十分具有奇幻色彩。逼真的恐龍化石好像在對我說:“要愛護大自然!!”

最令我耳目一新的非木雕館莫屬了。之前我對木雕並不瞭解,單單以為它只是一門藝術。可來到這裡後,才發現它還是一種文化—潮州木雕文化。

剛走入潮州木雕館,就被它那精巧細膩、玲瓏剔透的木雕風格吸引住了,細細一看,那木雕就好像在為你講述著一段段趣味橫生的潮州故事,每一件木雕都惟妙惟肖,令我為之驚歎。

走著走著,就來到了木雕的製作展廳。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木雕從設計到完成是一套十分複雜的程式:首先由能工巧匠著手設計;然後是精心的選材,選擇那些質量優異的木頭;接著是粗雕,就是在胚子上雕出大概的輪廓;然後就是最重要的一環——細雕,要刻出人物或是物什的外貌、形態甚至是舉止表情;最後是貼金,為了讓木雕美觀,工匠們要在木雕上塗上一層金漆,這樣,潮州木雕就完成了。

這次參觀使我受益匪淺,開闊了我的視野。廣東省博物館給了我們一個瞭解廣東,瞭解中國的平臺。我希望株洲也可以在規劃展覽館的基礎上,建造一座博物館,讓世人更好的瞭解株洲,加入株洲,建設株洲!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15

今天到省博物館參觀,感受廣州大變的新元素。作為廣東省“十五”期間十大重點工程專案和文化大省建設三大文化設施之一。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坐落於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的文化藝術廣場,新館址西面是廣州歌劇院和廣州市第二少年宮,北與廣州圖書館新館相鄰,南瀕秀麗的珠江,隔江與海心沙旅遊公園相望。環境優美,交通可達性好。

省博物館規劃總用地面積4.1萬㎡,總建築面積6.7萬㎡,累計投資8.842億元。建築設計獨特、結構新穎,外觀猶如一個古代精雕細琢的透雕寶盒。新館建築結構新穎,設計獨特,採用巨型桁架懸吊結構體系,這種懸吊結構體系,在國內尚屬罕見,在境外也只有德國寶馬汽車大廈、香港匯豐銀行等極少個案。內部空間構成和高度根據展覽實際需要設計,擁有智慧化、數字化、安防等先進設施,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型別展覽功能的需求。作為新時代博物館的典型代表。據說,廣東省博物館新館以“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為建設目標,“立足廣東,面向嶺南,走向世界”,力爭成為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心。我在館內參觀約兩個小時,粗略地感受了這裡的歷史,文化和藝術魅力。以後找機會,還會帶上小孫子再來。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16

繁華的都市裡,在高樓大廈、“小蠻腰”前,博物館顯如一個矮冬瓜,十分普通,但平凡中卻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在那灰色的莊容中顯示出與眾不同的韻味。

一入館,引入眼簾的是三面直瀉而落的白紗帷幕,一條襯著紅“扇”的黑色“天橋”橫架在大廳中央的上空。

走進潮州木雕展廳。廳內陳列著各種各樣、美輪美奐的木雕。我曾聽舅舅提及:潮州木雕以飽滿繁複、精巧細膩、玲瓏剔透的藝術風格而著稱於世,流光溢彩的漆金技術更讓人讚不絕口。昔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每一件木雕都是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當你全神貫注看著木雕時,如身臨其境,木雕中的人物彷彿在向你娓娓講述著、表演著那一段段潮州歷史故事。那些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術讓我不得不為之驚歎!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中來到木雕製作部分展廳。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先要設計起稿,再到選材、貼上稿樣,還要打坯、修光、打磨、貼金等複雜程式才完成。我心不禁被這小小木雕竟要經如此多程式才完成而震驚!我望一望雕木前的石塊,又看一下雕琢後的木雕,呀!簡直是天壤之別啊!……

“貞貞!走啦!”容不得我多花半點時間去欣賞,又得急急忙忙走進另一個展廳。先是歷史文化展廳,再是自然資源展廳,後是陶瓷展廳……匆匆而去,亦匆匆而別。珍品雖琳琅滿目,但也無暇顧及,所有美麗也僅是隨眼而過,唯有那木雕。

出館到海心沙公園吃午餐後,漫步於公園中的我仍無法忘記那潮州木雕的製作過程。漸漸領悟出了古人所云“玉不琢,不成器”之意,是無數次雕琢成就了這近乎奇蹟的成功。沒有一件“器物”不由雕琢便能成品的,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自以為是“玉”,不願去“雕琢”,持有傲慢態度的人,終究不能成“器”。即使是塊寶玉、寶石,不通過挖掘、雕刻,也只能是一塊爛石頭;即使你是個人才,不願付出汗水,也絕不能成功。相反,你付出努力,即使是爛泥,也能成為價值連城的陶瓷;即使是木頭,也可成為精美絕倫的木雕;即使是白紙,也能成為聞名世界的名畫。

玉不琢,不成器。木願雕,便成品。

正如當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夢,讓七月南湖航船化作十月泱泱大國。猿人通過“雕琢”——自然災害、風雨洗禮,才有高智慧的人類;華夏曆史通過“雕琢”——朝代變遷、人事更換,才有五千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當今美好生活也通過“雕琢”——抗敵戰爭、改革開放,才有現在幸福生活。

而身處幸福的我們,也不可忘祖先的付出,是他們用鮮血來雕琢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十幾代人的堅持努力才有我們今天的和平國度!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的我們,現在起就應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努力奮鬥。為祖國奉獻出一份力量!

是祖國給了我們和平幸福、舒適的生活,但給與天地之間的這國度,給予我們生命的是地球母親。她曾擁有一塊寶石——自然資源,並將它無私奉獻給人類,但人類通過了無數次“雕琢”讓它成“器”後卻忘記了這塊玉,渾然不知這塊“玉”是萬物之本。在為這惡果付出沉重代價後,人類終於醒悟,面對拯救“玉”的重任,我們就不能責無旁太,我們更要好好學習,將來用我們的智慧讓這塊“玉”再現昔日的生機盎然之景。

讓我們用汗水去雕琢我們的人生,用雙手去彩繪祖國的未來,用智慧讓寶玉重現生機!

時針無聲地指向了“3”字,我帶著快樂踏上了修學遊歸程,也帶著一片赤子情懷,踏上了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