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範文(通用13篇)

校園 閱讀(1.86W)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範文(通用13篇)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 篇1

高爾基曾說:“世上再沒有比時鐘更加冷漠的東西了,在出生的那一刻,在盡情地摘取幻夢的時刻,它都是分秒不差地滴答著。

13歲,我乘公交車匆匆路過那棟房子,還沒來得及捕捉它的影子,眼前就換成了高樓大廈,綠樹成蔭,淡淡的看了一眼,來不及去想,來不及岑思,就像平靜的湖面上蕩起輕輕的暈圈,不一會兒,就再也沒有動靜了。

14歲,在那個傍晚,似乎夕陽西下的景色就是能給人一番陶醉,晚霞印上了天空,周圍的一切都被印上了淡紅色。此時,那個紅彤彤的太陽像個喝醉酒的笑臉,儘管一臉倦容還是燦爛地笑著,把這最後的餘暉留給我們。我漫無邊際地走過那幢房子,遊人很多,嘰嘰喳喳的鳥語給我帶來另一番的享受,耳邊是人們談笑風生,陣陣笑語像夏日的風拂過兩旁,十分舒爽。我看了一會兒,卻沒有走近它,只依稀聽別人說那是博物館,但我從不知道博物館的含義,幼稚的小腦袋裡只是認為那不過是裝著陳舊物品的小屋子,就這樣,博物館行色匆匆的埋沒在記憶力,風沙掩蓋了它。

15歲,我又來到了這幢房子前,那是個清晨,一切都充滿了無限的希望與興奮。早起的鳥兒,嘰嘰喳喳地歡叫。人依舊是那樣的多,耳邊還是陣陣鳥語和人們的談笑風生。可我卻不再是那個幼稚的女孩。我滿懷激動地走進了這個無錫的文化中心——博物館。因為我終於明白了博物館的含義。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人們可以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它是源遠流長的地方歷史的重要見證,這是維繫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博物館不單純是一個市民文化補習的地方,更重要的,它應該成為市民休閒的主要場所之一。走進這滿懷期待的地方,看著兩邊的陳列物,心裡是無限的自豪。看著磁州窯龍鳳紋罐,我感嘆古人的心靈手巧。看著《煙波獨釣圖》,我驚歎古人的畫意非凡,畫技高超。看著“天子駕六”,我不禁拍案叫絕,古人的遺骨仍是完整地儲存著,那氣勢不減當年,他們永遠屹立在時代的長河中。美侖美奐的東周瑰寶,細緻體現青銅時代晚期的金屬之美……都讓我不為之驚歎、佩服。

我深深感受到無錫博物館不僅是陳列文物的地方,更是一個心靈的棲息處,這便是我心中的無錫博物館。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 篇2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瀏覽了無錫博物館。

一走進博物館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熒幕。熒幕上正播放著近幾年來無錫的市容市貌變化。在熒幕下方,還有一個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蔚藍色的海寶好像正在向人們揮手,歡迎大家來參觀無錫博物館呢!

我和媽媽乘坐觀光電梯到了五樓的書畫展廳。一進門,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鼻而來。這裡的國畫各式各樣:有的是畫人物的,畫中人物動作自然,栩栩如生;有的是山水畫,畫中的遠山,飄渺的雲霧,給人一種清幽曠遠的感覺;有的是花鳥畫,畫中的鮮花爭奇鬥豔,鳥兒躍然紙上,活靈活現……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葉逸的風景畫《松下觀景》。畫紙上,一棵棵挺拔的松樹長在陡峭的山崖邊。那松針是作者一筆一筆,細細勾勒出來的。在畫的左邊,有一條從山頂上一瀉而下的瀑布。仔細聆聽,那瀑布的嘩嘩聲好像真的在耳邊響起,彷彿我自己正站在這條瀑布邊,欣賞著這壯觀的景象。在一邊的山上,有一位路人正凝望那條瀑布,好像也被這壯麗的景象給吸引住了。我看著看著,不禁想起了李白寫的《望廬山瀑布》,竟低聲讚歎起來,心裡對葉逸這位畫家敬佩不已。

接著,我和媽媽又來到了旁邊的紫砂展廳。在這裡,每一件紫砂工藝品都是由藝術家們精心製作出來的。我和媽媽一會兒看看這件,一會兒看看那件,眼睛都看花了。

最後,我和媽媽回到了一樓,去參觀歷史展廳。這裡和其他展廳大不相同,簡實就是一個神奇的世界。在周圍的牆上,投影上牆的“玉飛鳳”正在緩緩飛行。再往裡走,我們又看到了從古猿人時代一直到近代無錫人民的生活方式、歷史名人和一些歷史遺產。我細細地琢磨著,心想:舊時代的人們真是聰明啊!

參觀完了無錫歷史展廳,我們便回家了。一路上我不停地想著無錫悠久的歷史,為自己是一個無錫人而感到無比自豪。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 篇3

8月1日,由我和席依琳帶領的雛鷹假日小隊到無錫市博物館參觀並且拍攝非遺視訊,無錫市博物院位於太湖廣場南側,建築面積共6.7萬平方米。我們站在雄偉高大的博物院前,我覺得它的外形可真有特色,它的底部和頂部的牆面是大大的波浪造型,中間一層有三個金光閃閃的多面體組成,遠遠望去,像金色的水波拍打著白色的太湖石。

有人說:想要了解一個城市,就要去當地的博物館。我們來到了博物館一樓的大廳,只見眼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LED螢幕,不斷地向參觀者播放著無錫美麗風光和民俗風情的畫面。我和同學們進入了大廳的右邊——《吳風錫韻》展廳,我們彷彿走進了一幅講述吳文化歷史的漫漫長卷。從上古時期的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到泰伯奔吳……歷時兩千多年,在我們這片土地上終於有了無錫縣。我還發現,無錫從古代起,就是個“魚米之鄉”,邊走邊看,熱鬧的南禪寺出現在我眼前,鼎鼎大名的“世泰盛”綢布店也出現在我面前,我看見老無錫的水弄堂,挑著擔在小石橋上來來往往的勞動人民,還有古運河邊熱鬧的米市和布碼頭。一幅幅流動的畫面,一張張古老的照片,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塑,一陣陣熱鬧的無錫話吆喝聲,讓我置身歷史的隧道,真實地感受到了幾百前熱鬧繁華的無錫城。

接下來,我們又來到了三樓的泥人展示廳和紫砂展示廳。我們先進入了泥人展示廳,映入眼簾的是泥塑雅韻幾個大字,往前走,只見那些泥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地製作泥人。其他在櫥窗裡的泥人也是神態各異,有我們無錫的大阿福,她神態安詳地端坐著,好像在思考著什麼。還有野豬林等很多的泥人,有的皺緊眉頭,愁眉苦臉;有的滿臉歡喜,有的氣勢雄偉……真是我們無錫一朵散發著泥土芬芳的藝術奇葩啊!

我們又來到了金玉紫砂,一跨進大門,就令我震驚了,天哪,這些有著上百年曆史的紫砂壺,到現在,居然能保留得那麼好,顏色也還是那麼鮮豔,不愧是我們無錫的驕傲啊!這些紫砂壺,有的做工精細,有的顏色鮮豔,令人眼花繚亂。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清朝的松鼠鈕人物紋貼花朱泥壺了,它雖然顏色沒有那麼鮮豔,但它上面的花紋卻十分的精細,壺上的小童子很活潑,頑皮,栩栩如生,彷彿要跳出來一樣。

除了參觀這幾個展示廳,我們還參觀了積體電路體驗館,科學與探索等很多展示廳。

我和同學商量好了,下次我們還來。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 篇4

一座展館在無錫人民的期待下解開了神祕的面紗,沒有一人不被展館的巨集壯外觀所傾倒。它是我們無錫人一座引以為豪的展館,它給千千萬萬的遊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就是我們無錫獨此一家的——無錫博物院。

首先無錫博物院的外觀就能給予我們深刻的印象。它外觀獨特,看起來就像是幾個集合立體圖形堆積在一起,別有一番風味。這樣的結構不僅牢固,而且耗材也很少,非常環保。所以說博物院的外觀既中看,又中用。

博物院的內部更是氣勢輝煌。大理石的地板,高高的天花板,琳琅滿目的展品讓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許許多多展品都是開採出的古代文物,例如說那些各式各樣的陶瓷、書畫、寶劍……少說也有幾百年的歷史。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展館門前的惠山泥人。雖然它不能算得上是文物,但也值得我們去欣賞。

只要一走進大廳,就能看到這個別出心裁的作品。整個作品有惠山泥人組成,主要描寫的是舊時代的惠山步行街。整個主題就是我們這兒的民族風情。一看到它就能想到當時的場面……

在惠山前的石路上,車水馬龍,人多如浪湧。路邊的小賣部都在吆喝,招呼著客人。有小餛飩攤兒,有賣油條大餅的小店兒,有賣惠山泥人的作坊,雜貨店兒,米店兒,小吃店兒中還有幾個老人抽著菸袋兒,談笑風生,好不自在……各式各樣的的店鋪,各式各樣的商品一一映入眼中。路兩旁還有一些小地攤兒,瞧!那裡有個小孩在玩兒套圈,這裡還有個盲人在拉二胡,說不定他就是無錫民間藝術的“領頭羊”阿炳呢!不論是人物的神態和表情還是古建築的獨特外觀,都刻畫得恰到好處,簡直沒有任何缺陷!多麼美妙的作品啊!它給我帶來的印象不僅僅是美妙,還含有我們無錫風情。那整排整排的店鋪與人頭攢動的景象,不正是突出了我們無錫那副欣欣向榮,飛黃騰達,越來越興旺的幸福景象與無錫人民的美好未來的嚮往與憧憬嗎?不但外觀美妙,內容別出匠心,還寄託了我們無錫人民的美好祝願,這就是它留給我的印象,所以,我最熱衷這幅作品。

無錫博物院,是我們無錫人民向興旺邁出的`一大步。所以我才說它是我們無錫人最引以為豪的建築!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 篇5

在無錫風景秀麗的太湖廣場南側,矗立著一座造型獨特,金銀相間,金碧輝煌的建築物,那就是無錫博物院。今天我在爸爸的帶領下,有幸來到博物院參觀。

一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無錫博物院”這五個大字。隨後,我們向右走直接進入第一層展區。這裡陳列品有幾百件,輔以照片、圖片、模型和文字說明集中反映無錫古代時的生活環境以及在無錫出土的一些古代的陶瓷、玉器、青銅器等物品,讓我感受到在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情況。那時人們生活簡單,質量低,生活困難。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美好,幸福。我應該珍惜這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將來為無錫的騰飛做貢獻。

二樓展廳,陳列的是一些金銀器、漆木器、雕塑、書畫、織繡等。向人們展示古代至近代無錫人民的聰明才智。我更加了解無錫的發展概況,獲取了一些歷史知識。我更加熱愛無錫,喜歡無錫了。

三樓展廳,陳列的是近代革命文物。為了無錫的解放,多少革命人物拋頭顱,灑熱血,貢獻了自己的一切。他們的豐功偉績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另外還展示了無錫的一批名人,他們不光為無錫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為無錫出了這麼多名人感到無比自豪,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

四樓展廳,主要展示的是無錫的民間藝術。無錫的惠山泥人,色彩炫麗,栩栩如生,其藝術手法讓人歎為觀止。宜興的紫砂壺造型各異,蜚聲海內外。真讓我大開眼界。

通過這次參觀,我覺得我們無錫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作為一個無錫人,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我一定要刻苦學習,絕不能給我們無錫抹黑。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 篇6

吳文化是氏族文化,也稱江南文化。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張其昀先生說“東南文化,不在蘇杭,不在京鎮,在無錫之梅里。”吳文化的前身,是古老的民族文化,是陝西“蠻民”從中原遷徙至長江三角洲所帶來的中原先進的文化和江南地域“土著夷民”之風俗融合而產生的氏族文化。泰伯、仲雍兩兄弟是吳文化的締造者。而我們尋訪吳文化的第一站不是梅里,而是無錫博物館,因為我們覺得博物館應該是一個城市的文化積澱,那裡不僅是展示了一個城市的外在形象,同時也是城市精神文化的體現。懷著對吳文化的好奇之心我們開始了我們的旅程。

我們站在無錫博物館的大門外,感嘆著它的雄偉與華麗,同時我們也感受到了它的深沉,向我們傳達著歷史變遷帶給它的滄桑。進入無錫博物館以後,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它的大氣,還有它的與時俱進。在大堂裡有一個非常大液晶電視在不斷播放著博物館的每個角落,同時大廳的另外一個液晶電視在介紹著無錫風景如畫的景區和飛躍發展中的繁華城市。我們此行的目的是尋訪吳文化,因此我們將一樓和三樓作為重點來觀看。

此次博物館之旅中,令我們印象最深的是一樓的無錫城市故事,《吳風錫韻——無錫城市故事》,它在光影的奇幻空間裡,在投影機的照射下,我們彷彿走進了一幅講述吳文化歷史的漫漫長卷。從上古時期的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到泰伯奔吳……歷時兩千多年,在我們這片土地上終於有了無錫縣。一幅幅流動的畫面,一張張古老的照片,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雕塑,一陣陣熱鬧的無錫話吆喝聲,讓我們置身歷史的隧道,真實地感受到了幾百前熱鬧繁華的無錫城,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吳文化的魅力之大。各種各樣的石器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不得不被的製作工藝所折服。

參觀完了一樓,我們來到了三樓展廳—惠山泥人展區和紫砂藝術展區,剛進門就看到了兩邊的八個大字—泥塑雅韻、紫玉金砂,讓我們頓時融入了吳文化的世界。從中我們知道了紫砂陶藝是一門點石成金的藝術。傳說中有異僧呼賣“富貴土”,讓當地人發現使用了紫砂陶土。千百年來,他們用粘土來製陶器,到了明代,他們開始有意識地使用生坯強度更高,燒成收縮率更小的紫砂泥來製陶,並獨創性地使用打身筒和鑲身筒的手法來成型制壺,可以說,陶瓷藝術發展至明代紫砂器的出現,無論是在原料、造型、成型手法還是實用性、觀賞性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另一方面,中國茶文化的發展連帶起茶具的不斷更新,明代飲茶方式有了變化,變煮茶為沏泡茶,正是這種新形式飲茶方式的呼喚導致了紫砂壺的出現和風靡一時,而紫砂陶的良材也使茶葉的天然美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可以說,紫砂壺是陶文化、壺文化、茶文化高度結合的產物,也是中國陶器發展史上的總結性產物,紫砂器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製陶業巔峰時代的到來。同時我們也瞭解到在江南名城無錫,有一朵散發著泥土芬芳的藝術奇葩,它就是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秀民族傳統工藝——惠山泥人。有著千年文化傳統的惠山泥人,自誕生之日起,便滲透著江南特有的風土人情,在其發展過程中,除受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外,無錫惠山的寺廟、園林、祠堂、街坊和戲文、雕刻、廟會、香會以及與之溝通的京杭大運河及無錫古運河兩岸的“米市”,更對惠山泥人的藝術特色產生了特殊而又廣泛的影響,使其形成了由俗而雅、大俗大雅、粗中有細、甜而不膩的地方特色。讓我們對吳文化的認識又更深了一層。

參觀完有關吳文化的展覽以後,我們還去了五樓—血與火的城市記憶以及肩負民族復興希望的無錫人,讓我們感受到了歷史的凝重意義和深刻的現實意義。最後我們又來到了位於負一樓的《虛擬西方藝術館》,這是我國唯一的一座虛擬藝術館,它能讓我們不出無錫就能感受到西方藝術的獨特魅力。一走進展廳,我們就被藝術館裡金碧輝煌的建築,琳琅滿目的藝術珍品給吸引了。我看見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的世界名畫,名雕塑,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羅丹的《思想者》,莫奈的《日出印象》,我們走進了“維也納金色大廳”,並且還在多媒體畫框上過了一把“名畫修復”的癮。這些地方雖然與吳文化沒有關係,但是它能開拓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知識,讓我們感受到與吳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西方藝術。

半天的博物館之旅,讓我們增長了很多知識,開闊了眼界,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一定還要到這裡再來參觀。不僅是為了完成作業,更是為了欣賞各種文化特色,感受不同的文化韻味,體驗另一種與眾不同的遊行方式。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 篇7

作為小記者,自然不會錯過每一次活動。揚子晚報在無錫博物館組織小記者們進行參觀採訪活動,我和媽媽早早地來到那裡,排隊簽到後,耐心地聽著工作人員的講解。

首先我們跟隨工作人員的腳步來到東區一樓的“太湖與無錫館”。在這裡,我們瞭解到了太湖沿線的人文風貌,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知道“水”資源是我們人類最重要的資源之一,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保護我們的水資源,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當我們來到一處“水簾”前,我們的身體和水簾靠近時,它就會發出各種美妙的音符聲,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我知道聲音是通過感應發出的,就在這時其他小記者也走過來,你一個音,我一個音……慢慢地便共同譜寫了我們歡樂的樂曲。

二樓是“科技與生活館”,這裡的展出,當然都是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東西咯!通過參觀,我知道了我們人的組成部分,包括:肌肉、心臟、骨骼、腸子等等,每一部分都特別重要,都要從小鍛鍊,懂得愛護才是硬道理呀!

三樓是“科技與探索館”:在這裡我瞭解到了與發電的相關知識,還明白了投影的一些科學現象,並且和一些探索儀器親密接觸了一把,增長了不少見識呢……走出這個場館,不由地在心裡許下小小的願望:我想成為一個小小科學家!

東區參觀結束,工作人員又帶領我們來到西區的“陶瓷館”,這個場館裡陳列了來自宋代、明代、清代的具有代表性的瓷器,有人俑,有花瓶、還有碟碗……它們雖然靜靜地在櫥窗裡,但是卻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彷彿在對我們說:古代文明需要大家一起攜手珍藏!

通過參加這樣一個有意義的活動,讓我明白:不管是古代文明還是現代文明,都需要人類好好地珍藏,讓子孫後代銘記,作為國小生的我們更應該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在探索文明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 篇8

其實,去年暑假我就和媽媽乘船遊覽過古運河及周圍有名的景點了,其中也包括無錫窯群遺址博物館,我還在那兒親自做了一塊帶有我名字和生肖的磚塊呢!

上週四,我們五年級的師生一起去參觀了與南長街國小隔著古運河遙對相望的無錫窯群遺址博物館,那天我們的心情像天氣那樣晴朗。

從學校出發沿著南長街一路南行,我們像捉迷藏似的七拐八彎才找到了無錫窯群遺址博物館,這裡的建築與我們生活的城市相比顯得古老陳舊:擁擠的民房、狹窄的弄堂、棄之不用的磚窯。有一位男生情不自禁地說:“好舊啊!”

這次參觀,我觀察得比較仔細。我覺得博物館主體展廳還是挺大的:醒目的序言、寬大的浮雕屏、栩栩如生的窯工雕塑一一展現在我的眼前。據資料介紹,展廳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呢!只見展廳內部由青磚貼面,分展廳之間的門以及陳列區也多設計為窯洞門式樣,一切都形象地為遊客展示了窯群遺址的特徵。我們這些小參觀者看後忍不住嘖嘖稱奇:要是能親眼看看方磚怎樣從窯中誕生那該多好啊!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先後參觀了博物館的各個角落。我印象最深的是參觀一樓“無錫磚瓦史”,這裡陳列著許多房子的模型,房子旁邊有無錫出產的磚製品,包括城磚、方磚、墓磚的樣品。其中一塊80釐米見方和一塊65釐米見方的金磚尤為引人注目,我從其側面能辨認出“江南蘇州府知府李銘皖督造”等字樣。聽說,這類金磚過去是用於皇宮鋪地的,江南民間一般用作桌面磚。

再次來到古窯群,我收穫匪淺。無錫窯群遺址博物館是古代勞動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結晶。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 篇9

大年初四,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無錫博物館觀賞。

我們是乘坐地鐵去的,不一會兒,就到達了目的地。一走進大門,我不禁感嘆了起來:這裡好大啊!我們先去了中區二樓,那裡都是書畫家的作品,每張作品都是非常得漂亮,讓人身心舒暢,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那裡,我還看見了一張我很歡喜的畫——徐悲鴻的《奔馬圖》,讓我領略到了他非凡的畫功。

旁邊的一個展廳,是榮智安的畫,她是無錫榮氏的後人。她的作品顏色非常鮮豔,是西洋油畫的抽象畫派,充分體現出了畢伽索的風格,使我看得陶醉,遲遲不願離開。這展廳雖然不大,但是牆上滿滿的都是榮智安的作品,我對她非常佩服。

隨後我們又去了東區。那裡一下子就吸引住了眼球。它們不是阿福,而是用泥人再現了一個熱鬧非凡的惠山古鎮。裡面的`人物非常多,一個一個經典的場景讓我目不暇接,連忙拍起了照。有的三兩個人聚集在甘蔗攤前,攤主正給客人削甘蔗;接著是一個鞋匠,正在給一個老奶奶補鞋子;再過去一點就是拉黃包車的正在拉著客人飛奔;後面還跟著一個挑著餛飩擔的小販……河對岸是點心店接著豆腐作坊、包子鋪、文房四寶齋……也是人頭攢動,真是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再往裡一個展廳展出的是一件件在我們無錫各地出土的古代文物,我欣賞著,它們也彷彿在訴說著那時候的一個個故事。

後來,我們又去了西區的科技展廳,我在那裡增長了很多知識。我在顯微鏡下觀看了蚊子,微生物……還在虛擬的大運河裡開船遊覽了一番。

終於,在肚子“咕咕”的催促聲中,不得不結束此次行程,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 篇10

在上個月的時候,我的叔叔帶我來到了位於鍾書路100號的無錫博物館。首先在拐彎就可以看到一個長方形的建築物,外觀基本上都是金色的而且上面還是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建築物絕對是符合館內的文化內涵的。進入館內首先看到的就是在幾臺電視機上面迴圈播放的內容,裡面的內容就是關於登月計劃。看得出來在電視機的前面圍著許多的小朋友,這些小朋友以前都沒有了解過這方面的知識,所以忍不住停下來觀看。甚至還時不時發生驚歎的叫聲。

大廳的地面是用大理石鋪成的所以十分的光滑,就連在旁邊電子螢幕上放映的內容都可以清晰地在地面上面倒映出來,整個大廳給人一種十分廣闊的氣勢。我和叔叔在大廳裡面慢慢的參觀四周的內容,裡面有許多關於無錫歷史發展的記錄。甚至有些東西我還根本沒有了解過,只是從一些老人的嘴裡聽說過而已,沒想到在今天終於見到真實的事實資料了。就在我們觀看的時候,有一位解說員向我們這裡走來,他帶我們乘電梯來到了上一層的惠山泥人展廳。惠山泥人我是清楚的,這是無錫的三寶之一。剛進入這個展廳,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個很大的惠山泥人作品-廟會。可你看得出來這個作品製作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

可是我更佩服它的作者,竟然能夠依靠自己的一雙巧手,把普普通通的泥巴竟然能化腐朽為神奇,變成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小人,商鋪。甚至在一些屋子裡面還點燃了蠟燭,在這細節方面更是體現了作者的用心程度。後來解說員跟我們說只有惠山腳下的泥才能捏泥人,因為這裡的泥裡面的鐵和鋅的含量最高,所以捏出來的泥人不易變形。此次去無錫博物館參觀對於我來說簡直就是一次精彩的經歷。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 篇11

週末,我們一家人到博物館裡的科技館去玩。

博物館好大啊,有好多個廳,每個廳都有不同的展覽品,既好看,又好玩。我印象深的有按壓取水器,風力發電機,還有太空梭的模型……,其中,我覺得最好玩的是那個演示水迴圈的裝置。

那個裝置是嵌在牆上的,它比我家的衣櫃小一點。它外面是玻璃,裡面有許多管道,樂器,還有石球和運輸裝置。石球代表著水分子。只見它被“蒸發”到上面,然後向下滾。它有四條線路,代表水分子變成雲,然後冷凝之後變成雨,然後落到不同的環境裡,順著不同線路行進。小水滴行進的路線是隨機的,比如沿著最左面的線路,會掉到一面鼓上面,只聽砰的一聲,又滾到一個白槽裡面了。如果往右邊線路,沿著螺旋線路,下面是一面小琴,叮叮噹噹的滾到白槽裡。後面的背景上分別標註著不同線路的名稱,比如地表徑流,排水管道等等,最後這些代表水分子的小球,都會重新彙集到江河湖泊,等待太陽又一次把它們蒸發到雲裡,完成水的一個迴圈的過程。從這個有趣的實驗中,我懂得很多的知識,我好開心啊。

博物館真有趣啊!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 篇12

俗話說,文化是知識的來源,有了文化,才有知識,所以我們今天來到了顧村公園的文化博物館,參觀了各地的文化場館。

首先,我們先來到了大廳,迎接我們的是一個個搶眼的、藍色的小球,在管子裡不停地上下跳動,真是神奇極了!

我們又和導遊來到了中國館,瞭解到中國古代嫁娶的全過程,如:一納彩、二問名、三納吉、四納徵、五請期、六迎親等十二種程式。

隨後,我們來到了中東館,看著滿漢全席的食物,如:焗嫩雞、清蒸蛤蜊肉丸湯、大麻餅、銀耳湯、糯米卷等五十多款所有大大小小的滿漢美食,因而命名為“滿漢全席”。

再往前走,只見一幅滿是黃沙的畫面展現在我眼前,我這才反應過來,非洲館到了,我走進了電影院,講述的是:來到一個非洲城堡,開始了神奇之旅……

最後,我們來到了歐洲館,知道了歐洲是個非常發達的地方,那裡的手錶很出名,還知道當時貓王樂隊的盛行。

哦!短短的兩個小時,可讓我知道了許多國家的文化知識,這是很值得的。

參觀無錫博物館有感 篇13

五顏六色的顏料,構成了我那調色盤似的童年。紅色代表喜悅、灰色代表悲哀、綠色代表驚奇……正是這一種種色彩的出現,使我時常回憶起那像按了錄影帶的後退鍵的往事。那天一大早,我隨著媽媽一同來到歷史博物館。車上有說有笑,好不開心!

這是我對博物館的憧憬度隨之上升。最終到了目的地!哇!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古香古色的三層建築。金色的房頂,紫色的門窗,加上那飛翹著的房簷,顯得十分的典雅壯觀。歷史博物館分上下兩層。館內收藏了超多的古書、古畫、古瓷、古硯……充分的表現出了歷史博物館的長久歷史。“這次我可真是大飽眼福了!”我不緊不慢的自言自語道。

在一樓大展廳的正面牆上,掛著歷代名人像:有南宋理學家朱熹、有明代天文學家齊顏槐,還有中國的鐵道鼻祖詹天佑……畫像的左邊是一排展櫥,展櫥裡擺放著一方方巧奪天工、形態萬千的硯臺,展櫥裡還陳列著牙雕、石雕、木雕和各式各樣的玉器、陶器……我覺得最搞笑的要算一尊彩色的花鳥瓷瓶了。瓶上有幾枝藍色玫瑰和三五隻黃鶯,栩栩如生。忽然背後傳來了一聲“多美阿!”的讚歎。原先,媽媽正在欣賞一尊唐代菩薩像。媽媽拉著我的手,向我解釋著她對這尊雕塑的理解……媽媽說完後,我看看媽媽又看看雕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隨之也擠出“真美!”倆字。原先一尊雕塑蘊含著這麼深刻得內涵。

看來我還真來對了,能夠欣賞到這麼多的歷史文物,讓我的視覺細胞又來了一次衝擊。哈哈!你們也來參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