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中資訊科技課的教學反思總結範文

校園 閱讀(2.39W)

資訊科技課的培養目標:

國中資訊科技課的教學反思總結範文

資訊科技課是技術課,目的是培養學生技能。同時這種技能不是計算機本身,而是使用計算機去處理資訊的技術和能力,是適應資訊化社會的必備技能。高中的資訊科技課不是專業的計算機課。高中技術性課程與學術性課程協調配合,最終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適應資訊時代的發展需要的合格的公民。

我認為認清本學科在新課程中的地位,和本學科的培養目標非常重要。他是我們進行教育、教學、教研的根本指南。

根據以上的定位和培養目標,結合現階段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來談談反思。

 一、抓住核心內容,把握好教學難度。

資訊科技基礎部分涉及內容多,如:程式設計、統計圖表、視音訊編輯、資訊的整合、影象數字化加工、文字資訊的加工等多個方面多個層次內容。涉及軟體也非常多,如:Word、Excel、Pointpower、VisualBasic、Acdsee、CoolEdit、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Flashget等幾十個軟體。比如Vb過去是用一個學年的2/3時間來學習的,word過去是用1/3學年學習。如果還用過去的方法,按照過去的難度一步步來教,其他不說,就時間上顯然不夠。如果簡單降低難度,每個內容、每個軟體,都走馬觀花一樣,讓學生隨便用用,淺嘗輒止,則顯然實現不了教學目標。我認為可以採取的策略是,核心內容不降低難度,而把一些細節部分一筆帶過,我稱為“忽略技術細節”的策略。

為什麼可以忽略技術細節?這個問題比較麻煩,簡單說,首先就是根本上認為技術思想重於技術細節;其次就是細節的技術比較容易獲得幫助;最後就是技術細節隨著技術發展,變化最快。

舉例:VB程式設計。基礎部分中這一內容,一定要讓學生感受到通過程式可以進行自動化資訊處理,這個是關鍵。至於裡面的排序演算法、介面設計、面向物件的理解等都是次要內容。關鍵是能讓學生感受到,通過程式可以實現自動化資訊處理,程式設計的目的讓計算機高效完成資訊處理,並在學習過程中,大致瞭解程式設計的步驟就可以了。所以把一個學期的課用三節上,就必須剪除繁瑣的基本知識,建立好良好的學習環境,以讓學生跳出具體技術的框框條條,直接進入核心內容學習。

 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建立好的幫助系統。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體性的發揮非常重要,一定要避免教師滿堂灌,要啟發學生多思考,多討論,多嘗試,多動手。不能以講代思,不能僅僅讓學生停留在照貓畫虎的模仿層次。

舉例:Excle中的圖表加工。這裡的核心內容是如何用直觀的、形象的圖表去表示資料。因此教學一定要圍繞讀懂圖表,並在此基礎上學會選擇合適的圖表去展示資料資訊來開展。我認為這個圖表應該先在頭腦中建立,然後才是通過工具(計算機、Excel軟體)來幫助分析和表達某種資訊。

這就要求教學中分析資料處理的需求,組織討論,加強引導。

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還要特別注意幫助系統的支援、小組協助的'培養,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學習環境的建設。特別是幫助系統的支援,我認為在教師備課時候要特別注意。因為新課程內容面廣、難度大,如果沒有很好的幫助機制,僅僅靠老師主導課堂,學生必須跟教師走,那樣的學習一定是低效率的。幫助系統可以是文件資料、網頁連結、動畫、錄影、還有教材的使用等。檢查自己有沒有好的幫助系統,只要留心觀察完成任務階段,學生是不是一直舉手詢問就可以了。如果一堂課下來,自己累得疲於奔命,恨不得分成三頭六臂去解決學生各種各樣的簡單問題,這不是學生笨,這是自己幫助系統沒建好。

 三、能夠較準確的評價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怎樣評價才有效,怎麼評價才能做到激勵學生?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這一課題很值得研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是多樣的,有學生自己的評價、有同學之間的評價、有教師的評價、還有考核的評價、社會的評價等。學生完成了一個任務,越多人注意到他,給予的評價越多,那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越好,責任感就越強。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創造條件的不斷的給予學生各種形式的評價。在營造評價氛圍的同時,我們就在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就在養成他們的責任感,就在建立他們的自信,也就鞏固了基礎的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進一步說,資訊科技學的好不好,非常關鍵是學生能不能學會有效的交流、表達,因為資訊科技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表達,這是學科能力核心中的核心,而加強評價是提高交流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注意技術操作的同時,應該加強操作思想的鍛鍊。

資訊科技是技術的課程,但是怎麼理解這個技術?不是雕蟲小技的技術。所以有中科院的秦伯益院士說新課改要“文理交融,多元並舉”,是大技術,大思想的培養。不站那麼高,就我們學科而言,簡單說就是要用技術思想去引領具體的技術實踐。

舉例影象數字化加工。影象加工,有許多概念,如圖層、蒙板、顏色曲線等。如果僅僅通過一個個例項,手把手教,要學生學會用選擇區域,用圖層,用蒙板等都不難。但是一旦有新的問題學生就會茫然。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時候需要用什麼技術去做。為什麼這樣表達?這樣處理?這裡面的思想學生會不會把握?這些其實才是技術的關鍵。在資訊科技領域,其實主要不是會不會做,而是知不知道要做什麼的問題。就

影象加工而言,學會分析,比較,找到更好的方法來完成圖片資訊的加工表達,這是影象數字化的關鍵。其實這就是技術思想問題,他是技術的基礎,也是技術提高的原動力。

基本的技術中,當然也有很多是熟悉滑鼠左鍵、右鍵、拖拉,鍵盤的組合鍵、軟體的介面、軟體的功能等低層次的技術。這些技術的學習,一方面要提供更多的有效的幫助,另一方面要複合到其它綜合任務去學習把握。教學中要避免為了技術而技術,在作品製作階段去拼湊技術、機械的疊加效果,引導學生製作一些沒有思想作品的現象出現。

五、課程的時間分配和節奏把握。

時間分配的問題在資訊科技學科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按照課標要求是30%上機、70%上課,儘量多上機。教學中覺得這個要求真要落實很難。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學校的硬體配置,就全國而言,不可能全部的計算機課都在機房上。其二是教學實際情況,一些理論性強的問題需要討論和講授,機房環境較難控制,不適合講授和組織討論。個人認為“儘量多上機”的認識是不正確的,要注意矯枉過正的傾向,因為實踐是要理論基礎的,有些內容還是適合講授的。特別要防止課堂都在機房,控制不了學生,完全放任自由的現象出現。

實踐中我做了這樣的分配,一節理論課,一節上機課,基本按照這樣的比率來上課。一個學期下來,發現效果比較好。在理論課上,注意講課時間控制在1/2,組織看書,引導討論,請學生小組上講臺完成任務等實踐控制在1/2。在上機實踐課上,教師講授時間1/3左右,包括引入、佈置任務、小節。1/3時間讓上機學生完成任務。1/3時間組織討論,評價,完善任務。這樣總的算下來,課堂上作為教師講課的時間大約是40%,學生活動和上機的時間大約是60%,大致黃金分割律,個人認為還是要力求減少講授時間,爭取做到61.8%的時間給學生活動。這個比率可能比課標要求美些吧。

一堂好的資訊科技課,它的節奏感要強,而且這種節奏最好是在學習中與學生一起配合,逐步建立起的一種相對穩定的教學習慣。具體表現就是,聽課時,學生配合老師認真聽講,瞭解任務,明確技術關鍵點;作品製作時候學生充分利用計算機,帶著技術思想,去完成任務。製作過程遇到困難,學生能夠根據幫助系統獲得快速有效的技術支援,準確、快速的完成任務;在評價交流階段,欣賞時能夠借鑑別人成功之處,指出他人作品中可待提高之處。介紹自己作品時能夠大膽、大方、自信的把自己製作時的問題和創新點與同學交流。一堂好的資訊科技課一定是技術資訊、技術思想,通過各種資訊科技,做到高效的學習、有效的表達和充分交流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