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告別不良生活習慣》政治教學反思

校園 閱讀(1.41W)

今天下午,是我跟崗學習上的第三節課,粵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6課《告別不良生活習慣》,綜觀整個教學過程,基本達到預設教學目標,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我用特別關注學生“自主合作”。

《告別不良生活習慣》政治教學反思

一、自主

在《告別不良生活習慣》一課的學習中,我佈置學生在課前向父母、親戚、朋友瞭解身邊存在的不良生活習慣的種類,調查人們對浪廢糧食、玩電子遊戲、同學之間互相攀比、抽菸、喝酒這幾種不良生活習慣的態度,以及人們反對這些不良生活習慣的原因。在課堂上,學生向大家彙報自己學後的`感受。從這些親身感受中,學生自然而然瞭解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

二、合作

在教學中,我們就應該注意培養學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傾聽他人的意見,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教學《告別不良生活習慣》一課時,我把學生組合成四個合作學習小組,由組長帶領各位組員收集、選擇、處理資料,並進行交流、彙報不良生活習慣產生的危害,以及杜絕它的方法。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把自己和組內同學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歸納、篩選,取長補短,並設計了講解、展示、表演等彙報形式,效果就比個體學習要好得多。

我的導師陳校長的總結點評,非常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中,我們要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在《告別不良生活習慣》的教學活動中要有效把握是使用教材

(一)從點到面讀教材,由面及點用教材。

(二)設身處地看教材,推己及人用教材。

(三)以事論理挖教材,合情合理用教材。要增強品德教學實效,促進學生由“知”向“行”的轉化,就必須轉變教學思路:由“傳授—給予”轉變為“探究—佔有”;由生搬硬套轉變為靈活多樣;由重結論轉變為重過程。陳老師的精彩點評,使我感悟到,很多的道理,不一定要從學生的嘴裡說出來的,在思想上洗禮,精神上灌輸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