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精選】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彙編七篇

校園 閱讀(1.1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彙編七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並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提供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辨認方向。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經歷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2、探索複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3、能有意識地根據統計圖對資料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進一步感受

教學重點:

根據統計圖提出和回答問題並能根據提供的資訊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教學難點:

自主探究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指導學生完成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節約時間,保證教學目標的實施)

一、情景引入

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多少人嗎?你還知道哪些與人口有關的資料。下面是某地1985—20xx年城鎮和鄉村人口的統計表,(課件出示)我們這節課就一起來整理和分析這些資訊,看看能有什麼收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製作單式條形統計圖(課前預習完成)

師:在製圖時要注意什麼?生答後師簡要小結:作圖時要注意線條要直,畫完後要標上資料。

2、自主探究

①學生觀察單式條形圖(課件分別出示城鎮人口統計圖和鄉村人口統計圖)。

②設疑問難:

統計的現實意義,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③生嘗試自主完成複式條形統計圖(可根據書上99頁完成)師巡視並輔導個別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說一說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學生繪製的複式條形統計圖。生互評後教師點撥:這就是複式條形條形統計圖。(出示製作好的大幅條形統計圖並板書課題)

②討論交流:複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區別?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然後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

③全班彙報、交流

④提出數學問題,並解決問題

⑤聯絡實際激發情感小組討論交流,分析人口逐年變化情況。

三、鞏固應用

1、出示某超市兩種飲料月銷售情況統計圖,回答

①從統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資訊?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闆,下個月應該怎樣進貨?

2、出示1997-20xx年我國廢水排放量統計圖,觀察並回答問題。

工業廢水排放在逐年?生活廢水排放在逐年?

從圖中你想到了什麼?(滲透環保意識)

四、拓展應用

1、請你調查你們小組同學一週內爸爸媽媽每天的睡眠時間,製成統計表。

2、根據複式統計表製成複式條形統計圖。

3、你發現了什麼資訊?

五、回顧總結,展示個性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想法和體會?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牢記所有公式。

2.通過複習,發現學生以前知識中的問題,及時改正。

3.通過複習,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絡和區別,形成知識網路

重點難點:

通過複習發現學生以前知識中的問題,及時幫助學生糾正,加深記憶教學目標

一、複習公式。

師:想一想你都學習過哪些運算定律和性質?

1.加法交換律:a+b=b+a

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2.加法結合律;(a+b)+c=a+(b+c)

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

3.乘法交換律:a×b=b×a

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4.乘法結合律:(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不變,這叫做和乘法結合律。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運用:a×c+a×b=(a+b)×c或a×c-b×c=(a-b)×c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6.減法不變性質 :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等於第一個數減去後兩個數的和。 a-b-c=a-(b+c)

7.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數(零除外),商不變。a÷b=(a×c)÷(b×c)=(a÷c)÷(b÷c) (c≠0)(b≠0)

8.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差,等於先減去第一個數,再加上第二數,即:a-(b-c)=a-b+c

9.某個數先減去第一個數,再加上第二個數,等於某數減去這兩個數的差:a-b+c=a-(b-c)

二、總結

這些定律和性質,大都可以推廣,

加法交換律結合律:推廣到多個數相加。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推廣到多個數相乘。

乘法分配律:推廣到幾個數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個數。

請同學們再記一下公式。

三、解題思路。

公式記熟了,遇到簡算題,選擇合適的.方法是關鍵。(板書:方法是關鍵)

一般來說,連加算式中,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連乘算式中;應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津;在除法算式中,應用商不變性質;連減或加減混合算式中,應用減法的性質。

四、鞏固練習

1.判斷下面簡算各題是否正確。

(1)99×4.4 (2)45÷2.5

=(100+1)×4.4 =(45×4)×(2.5×4)

=100×4.4+1×4.4 =180×10

=440+4.4 =1800

=444.4

(3)25×(0.4×9)

=25×0.4+25×9

=10+225

=235

2.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1)13÷2.5 (2)3.2×12.5×25

(3)(44×4)×25 (4)999×9

教學反思:

這堂課我設計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放手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相互探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完全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是輔助性的導,包括後面例題的教學都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本堂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發。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p2---4及相應的練習。

二.教學目標:

1.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使學生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係。

2.幫助學生建立有關數的概念,掌握-系列的計數知識,從而培養

3.突出我國四位一級的計數規律,鼓勵學生在科學領域中研究與創新。

三.重點難點

1.計數單位以及各計數單位間的關係。

2.數級,數位,計數單位的.區別以及“位值”的理解。

四.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儀。

創新點:注重以舊知帶新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答

(1)一千里面有()個百,一萬里面有()個千。

(2)()個一百是一千,()個一千是一萬。

2.口述萬以內的數位順序

5.自由讀一讀下面的話。

P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資料。)

6.我們已經學會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還經常用到比

萬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認識。並進行板書

(二)講授新課

1.教學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

(1)觀察板書:個、十、百、千、萬,想一想:它們之間有什麼規律?

四人小組計論,再彙報。

你能按這樣的規律繼續往下讀呢?

(2)教師撥算珠,讓學生觀察,思考能得出的規律是什麼。

根據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的規律自己數出:10個

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lO個一百萬是一千萬,lO個-千萬是一億。

(3)結合板書指出:個、十、百、千......等都是計數單位。

(4)億以內的計數單位有哪些呢?

(5)從剛才數數的過程中,你發現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麼關係?

(6)引導學生明確: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足10,即:十進關係。

2.教學數位和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

(1)引導學生觀察計數單位之間是怎樣排列的?

(2)師生共同完成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重點提示億位前面要加“...

(3)分清數位與計數單位的聯絡和區別。

引導學生明確個位上的計數單位是一,十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十,......

千萬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千萬;幾個一寫在個位上,幾個十寫在十位上......

幾個千萬寫在千萬位上。同一個數字,把它寫在不同的數位上,它表示的計數單位就不同。

(4)認識數位分級。

為了便於讀億以內的數,我國沿用了四位一級的計數規律,即:從右

起每四位為一級。個、十、百、幹是個級,表示多少”個“;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萬級,表示多少個”萬“。

看書質疑。

問:本節課你學習了什麼?

(三)利用新知,解決問題。

1.回答下面的問題。

(1)萬級的數位有哪些?

(2)每相鄰的兩個單位間有什麼關係?

(3)說說萬級中各個數位的計數單位。

(4)有34560783中,各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2.課本p4頁的做一做。

3.判斷題:

(1)十個一千是一萬。()

(2)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3)5050中這兩個5表示的數值是一樣的。()

(四)課後延伸

看書:p2---4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除法的意義,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探索並理解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觀察、探究、實踐應用等活動中,體會小數除法與生活的聯絡,感受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之間的聯絡,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同學們,在四年級上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整數除法,出示320÷3,你會列豎式嗎?學生獨立完成,一生板演,完成後說出計算過程。

2、還記得整數除法是怎樣計算的嗎?

從高位除起,除數是幾位就看被除數的前幾位,除到哪位商寫在那位上,不夠商1就商0。

3、今天我們就在這個基礎上,一起來研究小數領域的除法計算。

(設計意圖:小數除以整數是在學生學會整數除以整數的基礎上學習的一個新內容,算理與計算方法都是在這一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課前,對這一知識的複習時非常必要的)

二、探究新知,探索演算法

1、冬天來了,天氣比較乾燥,我們都要多吃水果,瞧,媽媽買了好多水果呢!(出示例題)從表格中,你瞭解到哪些資訊?要求單價,可以根據那個關係式(總價÷數量=單價)你會列式嗎?(師板書三個算式)

(設計意圖:在課的開始就創設了媽媽在超市購買水果的情景,並且出示購買水果的情況表,讓學生的除法計算學習置身於一個活生生的生活情景中,激發學生求知的。這裡的情景與計算教學並非簡單的拼湊,而是對學生探索計算方法時起到啟發思維的作用,這一啟用的生活經驗有利於孩子體會小數除以整數的意義和為下面豎式算理的探索活動買下了伏筆,奠定了基礎。)

2、我們先來求蘋果的單價。

比較剛才9.6÷3與320÷3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板書課題:小數除以整數)

①每千克蘋果是多少元?誰知道?

②誰來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a、把9.6元分成9元和6角

9÷3=3(元) 6÷3=2(角) 3元+2角=3元2角 3元2角=3.2元

b、9.6元是96角 96÷3=32(角) 32角是3.2元

c、9個1除以3等於3個一也就是3,6個0.1除以3等於2個0.1,也就是0.2,3加0.2是3.2

d、9.6表示96個0.1,吧96個0.1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32個0.1也就是3.2

e、列豎式。(利用小數的組成和小數本身的計數單位(9.6可以分成9個一和6個十分之一,9個一除以3得3個一,6個十分之一除以3得2個十分之一,3個一和2個十分之一合起來是3.2))

③剛才有些同學們利用元、角、分間的進率還有小數的組成算出了蘋果的單價,除了這樣我還發現有同學是用豎式計算的。請那位同學彙報一下計算的過程。

a你是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的呢?(先算9個一除以3等於3個一,3商在個位上;再算6個十分之一除以3等於2個十分之一,2商在十分位上)

b那小數點呢?你為什麼將小數點點在這裡?(指名回答)

(指著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問:同學們認真觀察小數點點在這裡也就是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怎樣了?(對齊)誰願意再來說一遍商的小數點為什麼要點“3”和“2”的中間也就是為什麼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這位同學非常了不起,自己用豎式計算出了9.6÷3=3.2,現在你也會用豎式計算了嗎,請同學們說一說用豎式是怎樣計算的。請一生完整地把過程說一遍,課件演示。強調小數點對齊。

④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整個的計算過程。(邊板書豎式,邊回顧)9.6÷3先算? 3商在?計算時為了避免漏掉小數點,通常我們在算出商的個位上的數之後,就在商裡點上小數點。接下去再算?2商在?)

(設計意圖:周玉仁教授曾說:“學生能探索得知的教師不要替代,能獨立思考的,教師不要暗示,要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空間。因此我就這一環節我提供了充分的時間與空間給學生在小組裡說出自己是怎樣想的,通過學生積極的思考,主動探索,說出的理由百花齊放。足夠的探索空間使學生真正的研究知識本身的特點,學生的這些想法正正是為豎式計算的探索活動“蓄勢待發”,在學生充分地說明理由後再說豎式的寫法,學生對豎式每一步的理由,每部分的意義就清晰明瞭多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整個活動學生把精力集中到探索算理本身中去,真正地提高探索發現的價值與有效性,也為後面學習12÷5和5.7÷6的計算奠定了豐厚的算理基礎。)

3、下面我們來研究香蕉的單價。

①估算香蕉的單價應該在什麼範圍之間?

②估算對嗎?讓我們用豎式算一算(巡視後,指名板書豎式)。

③我們一起來看這位同學算的。

12個一除以5得2個一,還餘2個一。在整數除法中,算到這兒就行了。但今天我們研究的是小數除法啊,算完沒有?該怎樣繼續除下去呢?(停頓,生答:添0再除)

④0添在哪裡?(2後面)

添0後的20表示20個?(20個十分之一)

這個0在什麼位?(十分位)這樣添0的根據什麼?(小數的基本性質)

⑤能繼續往下算了嗎?(生口述,師板書)

⑥2.4元的確是在估算範圍之內。

⑦小結:這題與以前學的整數除法有什麼不同?(出示:有餘數,添0繼續除)

4、最後讓我們來看看橘子的.單價。

你認為橘子的單價會在什麼範圍之內?(學生估算)

是嗎?讓我們用豎式來算算。(指名板書)

②反饋:5.7÷6,除數6是一位數,看被除數的前一位,5除以6個位不夠商1,怎麼辦?(在商的整數部分寫0,點上小數點,再繼續往下除。)

③小結:,通過這題我們又發現在小數除法中,個位上不夠商1,該怎麼辦?(出示:個位不夠商1,商0)

5、檢驗:

剛才我們分別求出了蘋果、香蕉、橘子的單價,做的對嗎,可以怎樣檢驗?

指名說,你是根據什麼數量關係來檢驗的?(單價×數量=總價)

下面我們分工合作,第一組檢驗蘋果,第二、三組檢驗香蕉,第三組檢驗橘子。它們的單價對嗎?那我們就可以將答案填入表格中,同學們一定要養成及時檢驗的好習慣,這樣可以大大地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6、比較:

大家看黑板,讓我們再來觀察這3道豎式,你發現它們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同:①都是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②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異:①直接計算;②有餘數,在後面添0繼續往下除;③個位不夠商1,在商的整數部分寫0,點上小數點,再繼續往下除。)

(設計意圖:通過3道例題的教學,學生在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時常遇到的情況基本在這裡講到了,,這裡的教學能從一般到特殊逐步使學生掌握計算過程中的具體技巧,突破難點,最後通過引導學生對3題式子的比較,初步領會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三、再次探索,理解演算法

1、過渡:學到這兒,老師有理由相信我們五(4)班的每個同學都能獨立地進行計算了,你們有沒有信心來“試一試”嗎?

①在書本第73頁上獨立完成試一試。

指名板演筆算過程,集體交流。提問:個位不夠商1怎麼辦?計算到被除數的十分位還是不夠商1,怎麼辦?

比較兩題與例題的異同。

2,觀察例題和試一試,在小組說說:小數除以整數應該怎樣計算。

①預設:(①都是從高位算起;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③除的時候不夠商1就商0)其實同學們說的這些就是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也就是說小數除以整數,首先是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來算,但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學生齊讀)

小結:小數除以整數,先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來算,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你認為在計算時還要提醒同學們注意什麼問題?

四、鞏固內化,熟練演算法

1、P73改錯過渡:相信同學們能正確而熟練的進行計算。

P76/2 : 4.26÷3 0.735÷7 2.76÷6 6÷8

2、五、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小數除以整數”(手指課題齊讀),現在你會計算小數除以整數了嗎?在計算的過程中該注意什麼?提醒大家要注意,個位不夠0補位,餘數添0繼續除。

六、開放練習

廚房準備了72.72千克的香蕉準備放在一些盤裡面,你認為可以準備( )幾個盤,每個盤裡分得( )千克。

七、板書設計

小數除以整數

9.6÷3=3.2(元) 12÷5=2.4(元) 5.7÷6=0.95(元)

八、作業設計

1、計算: 4.26÷3 0.735÷7 2.76÷6 6÷8

2、改錯3、實際應用:廚房準備了72.7千克的香蕉準備放在一些盤裡面,你認為可以準備( )幾個盤,每個盤裡分得( )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

基本技能:讓學生髮現、經歷、探究圖形和數字簡單的排列規律,通過比較,從而理解並掌握找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數學思考: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合理推理能力,併合理、清晰的闡述自己的觀點。

3.解決問題:合作中逐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4.情感態度: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和數字簡單的排列規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體會規律

1.設情引課

師:你們知道嗎,快要過大年了,喜歡過年嗎?知道嗎小博士班的同學們也在高興地期盼過年,他們還要開聯歡會呢,這不已經忙著佈置開了教室,連小青蛙呱呱和小豬哼哼都趕來幫忙。

(電腦分別出示小豬和小青蛙佈置的教室)

師:他們倆都認為自己佈置的漂亮,於是就爭吵起來,小朋友,你們認為誰佈置的漂亮呢?為什麼呢?

2.學生討論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請小組長領導各組進行討論,各自發表不同的意見。

3.彙報結果

請各組派代表來彙報各自不同的想法。

生1:我們認為小青蛙佈置的漂亮,因為這樣看起來很整齊。

生2:我們認為小豬佈置的好,因為花和燈籠放在一起好看。

生3:小青蛙佈置的漂亮,因為它的佈置是花和花,小旗和小旗,我覺得這樣的好。

生4:我們認為小青蛙佈置的漂亮,因為小旗是一紅一黃,燈籠是一紫一黃,很有順序。

師:大家有各種不同的意見,那麼你們喜歡哪一種就可以選擇哪一種,剛才有人說到小青蛙的佈置中小旗是一紅一黃一紅一黃排列的,象小旗這樣一紅一黃一紅一黃的重複出現,我們就說小旗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4.引入生活

師:其實規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會經常遇到的,(隨著教師的語言電腦出示四幅生活中有規律的圖片),比如:樹枝上葉子的排列,媽媽買的花布上花紋的排列,地面上地板磚的排列以及旅行家旅行時用的熱氣球上顏色的排列等等都是有規律的。

5.揭示課題

師:看來規律的用處非常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找規律。(板書:找規律)

二、引導探究,認識規律

1.觀察主題圖

師:其實小博士班的同學也比較喜歡小青蛙呱呱佈置的教室,請仔細觀察(電腦出示書上主題圖),說說哪些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分別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並想個辦法讓我們一眼就看出這個規律。

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討論,找出不同的規律。

3.彙報結果

(隨著學生回答電腦分別出示每一組排列有規律的圖形)

學生每回答一組後,教師引導學生再仔細觀察,加深對每一組規律的.理解。

(如:學生答出燈籠的排列有規律)

師:誰來說說這組燈籠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

生:是一紫一黃、一紫一黃、一紫一黃的排列的。

再指名學生回答,在第二名學生回答的同時,電腦上依次在每組之間加條虛線,引導學生髮現這些都是每兩個為一組的。

師:對,這組燈籠的排列就是這樣一紫一黃、一紫一黃重複出現的。(在教師講解的同時,電腦上一紫一黃、一紫一黃逐個閃動。)

4.同桌說說

四組規律同時在電腦上出現,同桌兩人互相說說他們的排列規律。

三、連闖三關,應用規律

師:小博士班的同學要帶大家一起來這間漂亮的教室裡參加一場智力競賽。

1.塗一塗

由四人小組長給組員每人分配一道,共同完成,實物投影訂正。

2.演一演(用不同的動作或聲音把這些規律表演出來。)

學生獨立表演。

同桌兩人從中任選一組。

3.(1)找一找

師: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身體動作和不同的聲音表演出了不同的規律,看來規律就在我們的身邊,那誰能說說在生活中哪些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呢?

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紋是有規律的。

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磚也是有規律的。

生3:馬路上的斑馬線也是有規律的。

(2)幫幫他

師:老豆博士想請大家幫個忙:他買了一塊花布想做窗簾,但買回來之後又覺得這塊布缺花邊,所以他想請大家用今天所學的規律幫他設計一種花邊,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

學生積極性很高,有用彩筆畫的,還有拿各種形狀的紙片貼的。(用實物投影展示一部分作品,學生互相評價。)

四、全課結束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操作的活動中,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發展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5、引導學生關心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數學。

教學重點:

1、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瞭解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教具準備:各種秤、各種實物

教學過程:

(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吃爸爸媽媽做的什麼菜?老師最喜歡吃糖醋排骨,你們喜歡吃嗎?老師剛才從一位有名的廚師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說這樣做肉香味美,你們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樣配料的?

2、你們從配料表中得到了什麼資訊,誰願意來說一說?

3、對呀!克與千克都是用來表示物體輕重的單位,我們把它叫做質量單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兩個質量單位:克與千克(揭示課題)

4、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的質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單位的,誰願意把你收集的資訊和大家說一說。

(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A、感知1克的重量

(1)看來同學們對克與千克瞭解得可真不少,那麼下面你們來猜一猜你們桌面上的哪個物體大約是1克呢?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它大約就是1克呢?

對了,我們可以來稱一稱。

(2)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常見的秤?

(出示盤秤、檯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

師:你在哪見過這些秤?

師:同學們都沒見過天平,下面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天平。(介紹天平的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體來天平上稱一稱(師邊幫助邊講解稱的方法)

同學們你們每個人都有一枚2分硬幣,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說說感覺怎麼樣?(很輕)稱比較輕的物體的時候,我們通常用“克”作單位。

(3)操作實踐:小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幣,輪流用手掂一掂體會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大約重1克?

(5)拿一袋鹽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個重一些?不許用秤稱,用手來掂一掂感覺一下你判斷的正確嗎 ?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學們,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用克來表示嗎?對了,還有千克,下面請小組內用手來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體。

那麼重1千克的物體還用天平來稱合適嗎?

(2)認識盤秤、彈簧秤:當指標指向1時,表示1千克,指向2時表示幾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稱幾千克的'物品?指標指向小1,應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後的小5呢?( Kg表示什麼?g表示什麼?)

(3)用準備好的秤,小組來秤一秤1千克鹽後彙報,任意稱你身邊的物體。指名再來秤1千克的水果,裝在塑料袋裡掂一掂,再數一數有多少個?

(4)下面每個人都一手拿鹽,一手拿2分的硬幣,掂一掂感覺有什麼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訴小組同學。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個國際質量單位克與千克,知道了稱較重的物體一般用千克作單位。小明卻遇到了一道難題,你們願意用你學的知識幫幫他嗎?

(5)出示練習十八的第一題和第四題

C、千克與克的關係。

同學們猜一猜老師手裡拿的一袋精鹽是500什麼?再拿一袋,現在是多少克?一袋醃製鹽是1什麼?那麼我們可以說一袋醃製鹽和兩袋精鹽是什麼關係呢?他們之間加上什麼符號呢?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等號左右兩邊表示的質量相等,但單位不同)那麼現在你說1千克裡有多少個1克呢?

小結:克與千克有著這樣的關係,下面我們就來腦筋急轉彎

出示練習十八的第五題

(三)鞏固練習、解決問題

1、判斷

(1)一個乒乓球約重15千克( )

(2)小胖今年7歲,約重2千克。( )

(3)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

(4)小紅的體重是35Kg。( )

(5)一箱蘋果重300g。( )

(6)克和千克都是長度單位。( )

2、稱一稱

同學們,稱體重要用什麼秤?猜猜它以什麼作單位?(千克,人比較重)你知道自己的體重嗎?我們來稱一稱吧!

請三名同學上來,猜猜誰最重,誰最輕。分別稱出體重,找出最輕和最重的。

老師建議:希望瘦小的同學不要挑食,過胖的同學要科學飲食,人人爭取有個健康的身體,好嗎?

4、同學們的精彩表現吸引來了一頭可愛的小豬,緊接著來了一隻大公雞,大公雞還下了一個大雞蛋,它們來是想讓你們幫助它們解決一件它們的煩心事,你們願意嗎?一位糊塗的小朋友把他們的體重給弄混了,你們能為他們找到合適的重量嗎?

(四)質疑小結、概括評價:

1、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得高興嗎?,你有哪些收穫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2、概括:今天我們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比一比,認識了質量單位“千克”和“克”,而且能運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那麼除了今天認識的克與千克,你還知道哪些質量單位嗎?(可以向學生介紹斤、兩、公斤、噸)

(五)課後實踐

同學們回家後,量量你的身高和體重,再問問媽媽你出生時的身高和體重,製作一個自我小檔案,體會一下媽媽養育你所付出的艱辛,讓我們用成績來回報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