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關於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彙編八篇

校園 閱讀(2.4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彙編八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設計說明

小數乘法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材通過創設給希望國小買文具和書的情境提出問題,通過讓學生解決問題體會到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1.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

本節課開始,以觀察希望國小的學習環境匯入,出示一些反映貧困地區孩子們艱苦的學習環境的圖片,使學生的心靈受到觸動,激發學生的同情心,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需要關愛,培養學生富有愛心和同情心的美好品德。

2.注重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在教學時,儘可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討論交流,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在比較不同方法的'過程中,使學生認識到整數的運算律在小數運算中也同樣適用,並會運用整數的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練習卡

教學過程

⊙激趣匯入

1.課件出示反映希望國小學習環境的圖片。

談話:看到以上圖片,你有什麼感想?

學生觀察圖片,暢談感想。

2.引導:雖然希望國小學習環境艱苦,但是那裡的學生對學習卻有著強烈的渴望。通過對比,我們學校有多媒體等教學設施,我們好幸福啊!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我們又要做些什麼呢?

3.引入:同學們都很有愛心,這節課讓我們和希望國小的同學們手拉手,奉獻我們的愛心吧!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給希望國小的同學們買一些學習用品和課外讀物吧。(板書課題:手拉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反思自我,激勵孩子們更加努力地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應用數學的能力。

⊙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44頁情境圖。

(1)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仔細閱讀上面的文字,說一說圖上提供了哪些資訊。

(2)課件出示相關資訊:①1本練習本2.8元,一個鉛筆盒6.1元。淘氣要給希望國小3名同學分別買1本練習本和1個鉛筆盒,一共要花多少元?②1本練習本2.8元,1本《數學家的故事》7.2元。笑笑要給希望國小5名同學分別買1本練習本和1本《數學家的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

2.小組討論,解決問題①。

(1)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題意並列式解答。

(學生試做,教師巡視檢查,請用不同方法解題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演算法)

(2)指名板演。

方法一:2.8×3=8.4(元) 6.1×3=18.3(元)

8.4+18.3=26.7(元)

方法二: 2.8×3+6.1×3

=8.4+18.3

=26.7(元)

方法三:2.8+6.1=8.9(元) 8.9×3=26.7(元)

方法四: (2.8+6.1)×3

=2.8×3+6.1×3

=8.4+18.3

=26.7(元)

(3)觀察這四種方法,其中兩種是分步計算,兩種是列綜合算式計算,你發現了什麼?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8~109頁的第3~6題練習二十六的第5~9題

教學目的: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計算比較容易的三步式題

2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分析數量關係,能夠比較順利地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個已知條件和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混合運算

1做第108頁的第3題

先出示第1小題,讓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然後再出示第2小題,也讓學生說說怎樣脫式計算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練習機會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5題

讓學生獨立做,先審題,再填空可以讓比較好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能夠按圖示的每一步計算正確就可以了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集體訂正訂正時對有錯誤的學生,讓他們找出原因並改正

二、複習應用題

1做第108頁的第4題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應用題的數量關係。

然後讓學生改變題目的問題,口頭改編成一道兩步應用題

2做第108頁的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題目裡的數量關係,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然後,讓學生改變第三個條件口頭編成不同的兩步應用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改編,並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學生口頭改編的應用題的要點寫在黑板上如:

(1)一個糧倉存小麥85噸,存大豆60噸,存的玉米比小麥和大豆的總數多38噸,存玉米多少噸?

(2)總數多38噸

(3)存的玉米是小麥和大豆的總數的2倍

(4)存的小麥和大豆的總數比存的.玉米多38噸。

(5)存的小麥和大豆的總數比存的玉米少38噸

3做第109頁的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做完後說一說是怎樣分析的,先算什麼,再算什麼並畫出線段圖加以說明

然後讓學生把問題和已知條件調換,變成不同的兩步應用題。改編後,可以再讓學生說一說線段圖怎樣改,再解答出來

三、作業

練習二十六的第7~9題

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做第21*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口算,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正確地口算幾千幾百減幾千幾百的不退位減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技能

4、培養良好的檢驗習慣。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78-40= 46-20= 86-30= 78-40=

38-2= 26-5= 56-4= 86-34=

(1)、先口算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一組3道題之間有什麼關係?

小結:上面兩題是下面這道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過程。

二、引入

1、根據下面有聯絡的'算式合併在一道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題目。

68-30= 53-20=

38-2= 33-1=

2、例1:口算

86-34=

想:把兩位數減兩位數轉化成口算過程

86-30=56

56-4=

3、試一試

8600-3400=

想:869個百-349個百

= 個百

=

4、小結

三、課堂練習

1、49-20-7= 76-50-3= 68-40-5=

49-27= 76-53= 68-45=

談談上下兩題之間有什麼聯絡?

2、速算

73-61= 86-54= 67-25= 76-23=

95-42= 38-21= 89-74= 78-42=

3、計算

4、找朋友

5、綜合練習

四、課堂作業

見課堂作業本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經歷整理加法表的活動,初步瞭解算式之間的聯絡,提高20以內數的加法計算正確率。

2、 在觀察、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熟練計算20以內數的加法。

教學難點 能夠通過觀察思考,在加法表中找規律。

教學方法 嘗試指導,效果回授教學法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20以內進位加法表

教學活動設計 修訂

一、談話匯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20以內的所有加法,今天我們和以前一樣,系統的整理我們學過的所有20以內的進位加法算式。整理成20以內的進位加法表。你們有信心嗎?

(設計意圖:明確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良好的氛圍。)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師:先在小組內把學過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算式寫在卡片上,注意寫得越完整越好。(學生在小組內共同討論寫卡片。)

師:想一想先確定一個標準,按什麼分類整理呢?

學生可能會說:

?找出得數是11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找出得數是12的算式排成一排。

?有些加法算式裡面都有9等。

通過再次引導整理加法表時,引導學生明確整理的依據和標準,並給出部分例子做參考,降低教學難度,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如:學生會發現:

第一行兩個數相加都是11。

師:想一想第二行的算式呢?

?第二行兩個數相加都是12。往下寫8+4、7+5……

師:你還有那些發現?

師:你明白同學們說的`意思了嗎?請和同桌合作,一起仿照上面同學的發現開始整理,完成課本P87的表格吧!(教師巡視指導小組活動,關注學生的合作。 )

組織交流展示各小組合作探究的結果。

2.再次探索規律。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加法表(出示加法表),我們再來仔細看看從中我們都發現了哪些規律?

設計意圖:表中算式的排列有明顯的規律,也有隱含的規律,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歸納、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梳理能力。

三、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你們的表現很出色,學會了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算式,而且還有很多有趣的發現,找到了很多藏起來的祕密,請和更多的朋友分享你的發現和快樂。

板書設計 做個加法表

把加法表填完整。

作業設計 做個加法表

課後反思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課本第33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加深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建立除法的邏輯推算。熟練掌握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

2、方法與過程:經歷自主探究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計算的方法過程,體驗演算法多樣化,發展計算思維的靈活性。會用邏輯推理“因為??所以??”,能進行觀察對比,提高對比能力。感知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索與應用過程中,發展自主探究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並能熟練計算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整十數被一位數除、整百數被一位數除的計算方法。除法算式的不同讀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故事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好不好?請大家仔細聽好。狐狸裝了一筐蘋果,今天它要賣蘋果。狐狸說:我的蘋果可甜了,而且還很便宜呢?2 個蘋果只要12元喲?小熊看見了想買蘋果,它說蘋果價錢太貴了,狐狸就說:那好我再便宜一些吧,20個蘋果只要120元錢,小熊高興地說很便宜了,小猴看見了卻說小熊上當受騙了。

2、啟發提問,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說為什麼小猴說小熊受騙了?

師:請前後四個同學討論討論,說說為什麼?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故事中的條件和問題,學習新知識做準備。)

3、師:哪組同學能說說你們小組獲得了哪些資訊?

生:“2個蘋果只要12元。”

“20個蘋果只要120元。”

4、師:其他小組能否根據他們小組找到的資訊,列出算式嗎?

生:(1)12÷2=6(元)

(2)120÷20=

5、師:在計算120÷20,該怎樣計算呢?

6、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

(板書: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討論演算法

師:先請你們小組一起討論計算方法,並試著算一算。

(核對答案)

方法一:因為12÷2=6,120裡面有12個十,20裡面有2個十,所以,12個十除以2個十的商是6。

師:請和這位同學做法相同的同學舉手。

師:560÷70這道題,誰來說一說“因為、所以”?

生:略

師:還有同學有其他的做法嗎?

方法二:因為

20=120,所以120÷20=6。

師:這位同學想到了“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出示題目卡片200÷20、490÷70、300÷50、240÷30)

師:像這組同學這樣計算,你們會嗎?能不能說出思考過程?

200÷20=? 因為__×20=200 所以200÷20=

490÷70=? 因為__×70=490 所以490÷70=

300÷50=? 因為__×50=300 所以300÷50=

240÷30=? 因為__×30=240 所以240÷30=

師(小結):結合剛才兩組同學的做法,在計算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時,同學們可以根據

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來計算;也可以用推算的方法,根據12÷2=6,求出120÷20=6;在做題目的時候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師:老師和這兩位同學的做法都不一樣,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是怎麼做的?

(板書:120÷20=6 被除數、除數同時劃去一個0)

師:有沒有同學能說說老師是怎麼做的?

生:略

師:好,現在老師就來教你們一個方法:被除數、除數同時劃去相同個數的0,劃0的個數根據除數。

師:再看剛才那4道題,誰來說說該怎麼劃0?

生:略

2、講解讀法

師:哪位同學來讀讀這個算式?120÷20

(板書:3種讀法)

生:120÷20 讀作:120除以20

師:這個算式還有其他讀法嗎?

生:還可以讀作:20除120

或:120被20除

師:這位同學非常好,已經在上課之前就做了預習,老師要表揚他。

(出示題目卡片:630÷7 400÷80)

師:請同桌兩位同學小聲地說一說這兩題可以有哪幾種讀法?

生:略

師:(出示題目卡片)

選擇:算式24÷3,下列讀法錯誤的是( )

A、24除以3 B、24被3除 C、3除24 D、3被24除

師:請同學們手勢準備、出

(檢查手勢答案,是否有同學錯)

師:同學們已經很好地掌握了除法算式的幾種讀法。

3、鞏固練習

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課本第33頁,看例題;看完的同學完成練一練的'1計算 師:做得快的同學,第一:請你仔細檢查

第二:請你任選2題說說你是怎麼做的?

(核對答案)

師:全對的同學請舉手(看沒有舉手的同學,問他錯在哪)

師:挑選200÷2、400÷8這兩題,請同學說說他是怎麼做的?

三、應用提高

1、第33頁的練一練的第2題

師:小巧和小丁丁和學會了“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後,來到超市裡買雞蛋,發現有兩位同學利用假期時間,在超市裡幫忙分雞蛋,將210個雞蛋平均裝入3只塑料桶。那麼沒只塑料桶要裝多少個雞蛋呢?

師:同學們能否列出算式,並試著算算結果。

生:210÷3=70(個)

師:如果要平均裝入30只塑料桶呢?又該怎麼列示呢?

生:210÷30=7(個)

師:請同學們比較這兩個算式210÷3和210÷30的異同,並說說做法

生:略

師:210÷3 我們可以先算21÷3=7,再添一個0

而210÷30 我們可以先各劃去一個0,再用21÷3=7

師:(出示題目卡片)請一組同學來開火車

180÷2= 160÷40=

270÷30= 400÷8=

四、歸納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以及“除法算式的不同讀法”,請同學們回去認真複習!

540÷9= 500÷50=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第P50—51頁“體積單位的換算”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結合實踐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1.展示問題:

①常用的長度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②常用的面積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順式匯入新課。

2.板書課題。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師出示一個稜長1分米和1釐米的正方體、提出問題。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

3.出示例題:“體積單位的改寫”

4.學生交流後,引導學生小結。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題

2.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2題。

3.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3題。

四、小結評價佈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全課小結。

2.佈置課外預習:教材P54-55:有趣的測量。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第一學段裡初步教學了軸對稱圖形、平移和旋轉。本單元繼續教學軸對稱圖形,採用對摺等方法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繼續教學平移,要把簡單的圖形在方格紙上連續平移兩次;繼續教學旋轉,要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在內容的編排上先教學對稱,再教學平移,然後教學旋轉。單元結束時有一次操作型的實踐活動。

1、 以折和畫為學習活動,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學生已經知道什麼是軸對稱圖形以及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還知道長方形、正方形都是軸對稱圖形。第62頁例題以這些作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生用一張長方形紙折一折,畫出它的對稱軸。通過折和畫再次體會什麼是對稱軸以及它的位置。學生對摺長方形會出現兩種折法,理解長方形有兩條對稱軸不會有困難。例題兩次安排學生畫長方形的對稱軸。第一次沿著自己對摺的長方形紙的摺痕畫,只畫出1條對稱軸。第二次在長方形上畫,要畫出2條對稱軸。這樣循序漸進地安排,有利於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教學時要注意兩點: 一是引導學生體會對稱軸的含義,它是對摺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直線;二是對稱軸一般畫成點劃線,即一條短線、一個圓點,一條短線、一個圓點

試一試繼續用折、畫等方法認識正方形的對稱軸。由於對摺正方形的方法比對摺長方形的方法多,所以正方形對稱軸的條數比長方形多。如果長方形有兩條對稱軸是學生在交流中知道的,那麼正方形有四條對稱軸應在自己的活動中發現。

想想做做第1題仍然是折圖形、畫對稱軸。教材把6個圖形既畫在方格紙上,又畫在第119頁裡,要求這道題分兩步完成。先剪下第119頁裡的圖形,折一折並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這一步能加強對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的理解。然後認一認方格紙上的6個圖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並畫出它們的對稱軸,讓學生又一次辨認圖形和確認對稱軸的位置。在教學第4題時,可以告訴學生這4個圖形分別是正三角形、正四邊形、正五邊形和正六邊形,這些名稱有助於學生髮現如果一個圖形是正幾邊形,它就有幾條對稱軸。

2、讓學生運用已有的能力,把圖形在方格紙上連續平移兩次。

第64頁例題教學把簡單圖形連續平移兩次,教學過程設計成兩段: 第一段讓學生體會變換圖形的位置,有時需要把它平移兩次。方格紙上的亭子圖從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如果按斜向既看不清楚、更難以操作。如果沿方格紙的橫線和豎線把斜向平移分解成一次水平平移(即左右平移)和一次豎直平移(即上下平移),容易表達也容易操作。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圍繞怎樣把亭子圖從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這個問題思考和討論,引導他們經歷上述體驗過程。第二段讓學生在方格紙上把亭子圖連續平移兩次,使它從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至於先向右再向下平移還是先向下再向右平移都是可以的。

想想做做第3題的三幅圖是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曾經在四年級(上冊)裡教過,學生能夠看懂這些圖的意思。現在讓他們從平移的視角解釋現象: 三角尺沿直尺在平移,畫出的兩條直線平行。從而充實對平行線的體會,並增加了平移多少距離的知識。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平面圖形的旋轉,主動學會在方格紙上旋轉圖形。

在三年級(下冊)學生只是初步感知生活中常見的旋轉現象,本單元教學把平面圖形旋轉90,這之間的跨度比較大。為此,教材作了十分細緻的考慮和安排。

(1) 首先認識旋轉的方向。第66頁上面的一道例題以公路收費站轉杆的開啟和關閉的照片展現了轉杆兩次旋轉的方向不同,讓學生首次感知旋轉是有方向的。聯絡鐘面上時針的旋轉方向,講解順時針旋轉和逆時針旋轉。

想想做做第1題繼續利用檯秤的指標、轉盤的指標、鐘面的時針等例項鞏固旋轉的方向和度數。教學時切不可草率對待這些例題和習題,它們都是旋轉平面圖形不可缺少的基礎知識。還可以增加一些練習,如下面的線段繞它的哪一個端點各向什麼方向旋轉了多少度?

又如把線段繞A點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90,線段到了什麼位置?繞B點旋轉呢?

(2) 在方格紙上旋轉三角尺,體會圖形的旋轉。第66頁下面的一道例題有兩個特點: 一是把實物(三角尺)在方格紙上旋轉,不是畫出旋轉後的三角尺;二是三角尺旋轉方向是開放的,順時針旋轉與逆時針旋轉都可以。這樣設計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旋轉實物比畫圖形容易,在旋轉三角尺時能體會到實物的旋轉是整體進行的,它的兩條直角邊都繞直角頂點旋轉了90,整個三角尺就旋轉了90;其次是可以比較三角尺順時針旋轉90與逆時針旋轉90後的位置是不同的。教學這道例題要注意五點: 一是為每一名學生都準備一張足夠大的`方格紙,要求三角尺在旋轉前、後都能完全放在方格紙上;二是要幫助學生領會繞A點旋轉90這個要求的意思,並自己選擇旋轉的方向;三是在旋轉前把三角尺放在方格紙上,兩條直角邊分別對齊方格紙的橫線和豎線,直角頂點對齊方格紙的交點,還要在方格紙上沿三角尺的邊畫出它的圖形,便於和旋轉後的三角尺進行比較;四是旋轉以後要分別看一看兩條直角邊原來在哪裡,現在在哪裡,是不是都旋轉了90,整個三角尺是不是也旋轉了90;五是想一想,如果不是旋轉三角尺,而是在方格紙上旋轉三角形應該怎樣畫圖。

(3) 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想想做做第2題旋轉小旗圖和長方形,題目的要求是做一做,畫一畫,為不同學生設定了不同要求的學習過程: 空間想像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直接在方格紙上畫出旋轉90後的小旗圖和長方形;直接畫圖有困難的學生可以照樣子先做一面小旗和一個長方形,按旋轉要求在方格紙上轉一下,再離開實物畫出旋轉後的圖形。第3題有助於鞏固平面圖形的旋轉,發展空間觀念。每組都有兩個圖形,而且形狀、大小完全相同。完成這道題可以分兩步: 先看圖想一想、說一說,把哪一個圖形、繞哪個點、按什麼方向旋轉多少度就能使同組的兩個圖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再每組各做一個同樣的圖形去轉一轉、拼一拼,驗證剛才的想法是不是正確。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雲鷹友好國小余志明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學生人,這些學生大部分是上過幼兒班,還有些學生是從外地轉入的。他們天真可愛,活潑調皮。據幼兒班老師介紹,這些學生各方面的差異較大。有的活潑開朗,還有個別學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開學初,經過和學生初步接觸瞭解,這些學生由於常規訓練少,一些起碼的常規知識都不懂,他們還像在幼兒班一樣沒有任何約束,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本學期施行的實驗教材,主要是開拓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因此,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四、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五、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知識。

(2)儘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5)聯絡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3、計算教學應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必經驗出發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6、設計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儘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資訊。

8、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六、教學進度安排(見附表)

第一單元:準備課

單元教學內容:第一單元(第1——4頁)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第2——5頁的內容,第2、3頁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圖中有教師、學生、鮮花、樹木、樓房,人和物的數目注意用到10以內的各數。新教材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僅將數擴充套件到20,而且畫面中,每個數量出現了多種角度數的話,還會數出很多,這就給予學生創設了充分觀察、探究的空間。在教學中,注意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數畫中的事物,初步瞭解學生的數數的能力,並不要求都數到,只要教師心中有數,在學生數出以後能給及時正確的評價即可`。

單元教學目標:

1、在和諧愉悅的探討氛圍中,瞭解學生的數數和認數情況。

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

3、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使學生感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充分利用材料資源,滲透思品教育。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學生數數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的的數感。

2、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愛數學的情感。

3、引導組織好學生小組學習,使學生初步感知合作學習的快樂及要求。單元課時安排:約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第2——5頁(數一數)

教學目標:

1、在非常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初步瞭解兒童認數、數數情況。

2、通過觀察等探求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合學生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物快樂,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培養學生會聽、會說、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一臺。

教學過程:

a)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拿出一封一份禮物————金龜子的信,讓學生隨著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聽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為一名真正的國小生了,在學校裡,你們將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到許許多多有用的知識,學會許多的本領,會面為一個對社會有著巨大貢獻的人,你們高興嗎?數學書裡都是一些有趣的遊戲和活動,充滿了神奇,學好數學非常有用,它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難,你們想學習數學嗎?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們的數學陳老師將會把你們帶進數學的王國裡,讓你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到那時,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國小生的,你們有信心嗎?

b)認真觀察,小組討論,瞭解數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書中第2——3頁的畫面。

1、這是什麼地方?你認為它美麗嗎?

2、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麼意思?圖上的物體分別有多少?(先小組討論,互相說,教師深入到小組裡瞭解情況,並且在個別組裡探討數數規律,然後再請小朋友說)

3、評價:你認為你們組有什麼優點,別的組呢?

三、繼續觀察,小組交流,瞭解認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第2——3頁的圖畫

活動形式同第二個環節一樣:觀察——交流——彙報——評價,不苛求學生按怎樣的模式說,讓學生在相互啟迪中自我感知怎樣說好就怎樣說,怎樣說適合自己就怎樣說。

四、操作感知,及時強化

1、數週圍的實物(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數一數學校裡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數字卡片

3、按方位數數

4、開放性練習

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驗一驗

手裡最多能拿幾根粉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