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必修三政治基礎知識點總結

校園 閱讀(2.33W)

高中的政治內容要比國中的豐富,總共要學習四本書,必修三要學習的是文化生活課本,這本書的政治知識點是大學聯考必考的一個部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必修三政治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必修三政治基礎知識點總結

  必修三政治知識

一、文化對人的影響

1.文化對人的影響

來源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表現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特點

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潛移默化≠消極被動,主動地、自覺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過程

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誌,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區分: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

潛移默化強調的是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無形性和非強制性;深遠持久強調的是文化對人的影響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前者強調影響的方式,後者強調影響的時間和效果。

2.文化塑造人生

人和文化的關係: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

文化塑造人生

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側重廣度,強調人格的完善,屬於主觀領域

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側重力度,強調通過實踐轉化為行動的動力

優秀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強調人的核心素質的提高,從而使全面發展成為可能

注意:從性質上看,文化有先進的、健康的和落後的、腐朽的之分,只有先進的、健康的優秀文化才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全面把握文化的作用

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國家

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於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促進社會的發展

落後的、腐朽的文化阻礙社會的發展

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民族

只有物質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強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個人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準確理解文化和政治的關係

①聯絡:文化與政治都屬於上層建築,二者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交融。

②區別: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階級之間的相互關係和相互鬥爭,其核心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

  必修三政治知識重點

文化與社會

1. 文化是什麼?

(1)文化是一種精神現象:“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2)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社會實踐是文化的源泉)

(3)一個人文化素養的形成: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 接受知識文化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

(4)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2. 文化的力量: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這種影響(注意:影響有好有壞),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重大的阻礙作用。

3. 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關係:

(1)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

(2)文化反作用於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響不同民族和國家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4. 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5. 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隨著民主和法制建設的發展,人們為了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文化與國際政治相互交融,成為當代國際政治鬥爭的重要內容。世界範圍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鬥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鬥爭的重要內容。

6. 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如今,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7. 中國如何應對文化發展上面臨的嚴峻挑戰?(從文化角度分析)

答: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優先發展教育和科技,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援。

  必修三政治必背知識

我們的民族精神

1. 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 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1)團結統一: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精神在祖國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進發出強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的企圖都不能得逞。

(2)愛好和平: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勤勞勇敢: 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正是這種勤勞勇敢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鬥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鬥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4)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澱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恆的精神力量。

3. 愛國主義

(1)地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用: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2)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中國,建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就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4. 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繫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靈魂。

5.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弘揚民精神可以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並確保經濟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2)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為表明綜合國力強弱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3)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西方敵對勢力不願意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壯大,加緊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面對這種挑戰,要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