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必修三政治知識要點彙總

校園 閱讀(1.85W)

在學完高中四本政治書後,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必修三的政治知識是最有趣的,學習難度也是比較低的。那麼你都掌握好必修三的知識了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必修三政治知識要點彙總

  高中必修三必備政治知識

1.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2)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3)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

(4)積極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立活動,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思想道德模範常態化。

(5)公民要加強科學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2.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意義

(1)文化意義

①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發展文化產業可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②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提升我國的文化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③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利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

④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優秀文化塑造人生。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打造良好的文化環境,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經濟意義

①有利於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②有利於增加就業崗位,促進和擴大就業,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

③有利於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④有利於刺激和擴大人們的文化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3.全面把握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1)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公民兩個修養的原因

①思想道德模範總是帶有不同時代的印記;人們對思想道德的評判,總會因為不同的生活體驗而有所差異。

②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和前進方向,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中心環節。

③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這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

(2)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公民兩個修養的措施

國家角度:

①深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立活動,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思想道德模範常態化。

②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

③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以誠信建設為重點,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

個人角度:

①提高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②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逐步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③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

  高中必修三政治基礎知識

文化傳承與創新

(一)橫向:多樣性

1、主要表現:

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標誌,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

2、文化具有多樣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鑑,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的差異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的繁榮進步(原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原則: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4、文化在交流中傳播

(1)傳播的途徑: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

(2)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大眾傳媒(依託電子資訊科技,網路技術等現代資訊科技,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低超越時空的侷限,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日益現實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3)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我們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二)縱向:繼承性

1、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1)繼承性的表現:傳統習俗;傳統建築(凝固的藝術,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傳統藝術(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思想

(2)傳統文化的特點: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

(3)傳統文化的作用:我們要辯證看待傳統文化的作用:在社會發展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礙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4)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加以抵制或剔除。

2、繼承與發展的關係:繼承與發展是統一過程的兩個方面,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3、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a.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發展的方向

b.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c.思想運動往往催生社會變革,促進文化發展

d.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

唯物辯證法的聯絡觀

唯物辯證法的聯絡觀部分

1、聯絡的含義和聯絡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

聯絡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係。

聯絡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

2、聯絡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絡的有機整體,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聯絡具有普遍性。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3、整體與部分辯證關係原理

整體是指事物的全域性,是事物發展的全過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區域性,是事物發展的某個階段。

【原理內容】

兩者相互區別:

①整體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體統率部分,部分服從和服務於整體。

②整體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

兩者相互聯絡:

①整體和部分不可分割。整體是由部分構成,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

②整體和部分相互影響。整體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樹立全域性觀念,統籌全域性,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搞好區域性,用區域性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4、系統優化原理

系統是指由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

【原理內容】系統具有整體性(即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具有它的每一個要素都不能單獨具有的功能)。系統具有有序性(即系統的各要素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向發生作用)。系統具有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即系統內部各要素的結合使系統的功能具有了趨向強化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