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政治必修四基礎知識點總結

校園 閱讀(1.24W)

高中政治學習要比國中政治學習複雜的多,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講,最難掌握的就是必修四的哲學內容,你知道自己掌握了得怎麼樣了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重要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必修四基礎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識

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1、什麼是聯絡?聯絡的特徵是什麼?

所謂聯絡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特徵:

(1)聯絡具有普遍性

(2)聯絡具客觀性

(3)聯絡具有多樣性

2、聯絡的普遍性是什麼?

聯絡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聯絡

3、聯絡的客觀性及其要求是什麼?

(1)含義:聯絡的客觀性是指聯絡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要求:一、聯絡的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絡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二、但是,聯絡是客觀的,並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絡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的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絡,建立新的聯絡.

(3)根據聯絡和實踐的關係,聯絡可以分為:自在事物的聯絡和人為事物的聯絡.

4、聯絡的多樣性及其要求是什麼?

(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絡也多種多樣;

(2)聯絡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運用自身的主觀條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內部條件,又要關注事物的外部條件;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條件,又要重視事物的不利條件.總之,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5、什麼是整體和部分?它們之間的辨證關係是什麼?

(1)含義:整體是指事物的全域性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區域性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

(2)關係:

(1)區別:整體居於主導地位,整體統帥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於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於整體;

(2)聯絡:整體由部分構成,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6、掌握整體和部分的關係有什麼重要意義?

(1)應當樹立全域性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域性,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之和;

(2)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區域性,用區域性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7、發展的普遍性是什麼?

(1)自然界是發展的.整個自然界經歷了一個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無生命物質到生命物質,從生命物質到人的漫長的前進和上升過程;

(2)人類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表明,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

(3)人的認識是發展的.認識沒有終點,任何理論都在不斷髮展.人的認識的積累都會經歷一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對事物的認識也都有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

8、發展的實質是什麼?

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9、判斷新舊事物的標準是什麼?

根本標誌在於是否同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相符合.

10、為什麼說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而舊事物違背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而,最終會走向滅亡;

(2)新事物克服舊事物中消極、腐朽和過時的東西,汲取了其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並增添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因而具有舊事物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3)在社會歷史領域,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援和擁護;

(4)因此,新事物必然代替舊事物.

11、為什麼說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發展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

(2)新事物本身存在弱點和不完善的地方;

(3)人們對新事物的認可也有一個過程;

(4)舊事物在開始時往往比較強大,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

(5)所以,新事物戰勝舊事物要經歷一個漫長和曲折的過程.

  高中政治哲學易錯知識

1.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科學。)

2.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改造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

3.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改造客觀世界)

4.任何真理都是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主觀與客觀)

5.事物的聯絡是普遍的、客觀的、無條件的。(有條件的)

6.哲學是具體科學的基礎,具體科學指導哲學。(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7.世界是物質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的觀點)

8、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物質的(實踐的)

9、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此觀點是正確的)

10.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11.意識的形式和內容都是客觀的。(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

12.所有正確的意識都是相同的;正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錯誤的意識、神話、傳說是人創造出來的。(認識角度、知識構成等差異決定形成的正確意識不盡相同;)

13.聯絡是客觀的,人們無法改變。

(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絡,創造條件建立新的聯絡)

14.聯絡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相互聯絡。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聯絡)

15. 量變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總和。

(量變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16.任何事物都存在兩個方面,即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17.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就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共性和個性)

18.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決定的'。(主要方面)

19.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最根本分歧,就在於是否承認事物的發展。

(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20.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鬥爭來實現的。

(在階級社會裡,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鬥爭來實現的)

21.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

22.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作用的人們。(推動作用)

23.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24.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於普遍性之中。

(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

25.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觀點)

  高中政治知識

國際社會的成員

1.主權國家

地位

最基本的成員,國際關係的主要參加者

型別

國家性質

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

經濟發展程度

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構成要素

人口、領土、政權、主權(最重要、生命和靈魂)

權利

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

義務

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國家主權

①主權作為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表現為對內的至高無上性和對外的獨立自主性。

②殖民地因為其領土被侵佔,政治、經濟由殖民國家支配和控制,喪失了獨立和主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形式上獨立,實際上在政治、經濟上受到列強控制,不擁有完全獨立的主權。

③聯合國是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臺灣不能加入聯合國的根本原因是臺灣不擁有獨立的主權,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國際組織

含義

一些國家、地區或民間的團體,出於各種特定目的,通過簽訂條約或協議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規章制度的團體,這就是國際組織

地位

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

依據

正式條約或協議

型別

按主體分

政府間的和非政府的

按地域分

世界性的和區域性的

作用

具體分析

有其侷限性,有的國際組織受某些大國控制

發揮著重要作用:促進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係;調解國際爭端,緩解國家間的矛盾,維護世界和平(維和促發)

國際組織的分類

①按主體分:政府間的(聯合國、歐洲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非洲聯盟、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和非政府的(國際奧委會、國際紅十字會、博鰲亞洲論壇等)。

②按區域分:世界性的(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國際奧委會、國際紅十字會等)和區域性的(歐洲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非洲聯盟、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博鰲亞洲論壇等)。

3.聯合國

(1)聯合國的性質、宗旨和原則

產生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鬥爭取得勝利的產物

性質

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機構

大會、安全理事會等六大機構

宗旨

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原則

各會員國主權平等等六大原則

作用

具體分析: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實行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也有其侷限性

聯合國會徽的象徵意義:世界地圖象徵國際性組織;橄欖枝象徵和平,表示聯合國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2)中國與聯合國

地位

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