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臺北故宮觀後感

校園 閱讀(2.55W)

十二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臺北故宮》終於看完了,對於我這個不常看電視的人來說,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連著兩星期,只要沒事,每天晚上十時三十五分我都會準時的來到電視機前觀看cctv1播放的這部紀錄片,即使有時忘了,第二天也會在網上補看。

臺北故宮觀後感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好,我最喜歡片中對那些濃縮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青銅,書畫,瓷器,玉器,珍籍,珍玩的介紹,看著,聽著,我彷彿穿梭了時空,暢遊於千年文明之中,我的心隨之遠去,如痴如醉,如沐春風。我看到了曲水流觴之雅緻,清明上河之繁榮,真卿祭侄之悲憤,徽宗棄國之無奈。

我更對護送這些國寶而顛沛流離的那些學者和工作人員產生了崇高的敬意。他們從北京到臺北的路是那樣的遙遠,那樣的艱辛,但他們伴隨著古老的中國文明一路走來,幾十年始終如一。我想,中華文明之所以延續與這種貫穿五千年的精神是分不開的吧。

唯一令我感到遺憾的是片中帶有的政治色彩,儘管不濃,但好比一杯清香的好茶飄進了一片蔥葉,雖無大礙,但破壞了品茶的心情。兩岸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種文明,這是不可變更的事實,兩岸的統一是我們不可變更的理想,何必處處顯示,這樣富有感染力的題材拍成純藝術的不是更好嗎。那樣才會感染更多人,特別是引起臺灣同胞更深的思考。

片子的最後,北京故宮的院長鄭欣淼先生期望“三希”重聚,哪怕是短暫的重聚。這也是我的`期望,但願這一刻來臨時,少一些政治評論,多一些藝術交流,因為它們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擁有的文明。

最近央視9套在播一部紀錄片叫《臺北故宮》前幾年拍的,我看了幾集。感覺既親切又憎恨。親切的是,當初故宮文物遷臺的時候,帶走的都是各個門類的精品。看了介紹之後感覺真是好東西,很多名畫、有名的瓷器玉器,我以為都是在北京故宮收藏,但現在才知道49年全遷臺了。我就感覺,其實當時去臺灣的那些人,尤其是那些去臺灣的故宮館員,其內心和骨子裡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因為他們對那些文物的摯愛和感悟是外國人絕對體會不到的。這種文化上的共同感是任何人都抹殺不掉的,雖然日本人和朝鮮人的文化很多也源自中華,也很推崇中國文化,但他們對中國文化最多是推崇、融合或者是借鑑,中國人與中國人之間的那種對自己文化的共鳴他們是很難體會到的。

那片子做的很好,能讓你體會到宋元書畫的意境,讓您瞭解到宋人對青瓷的欣賞理解,讓您感受到宣德皇帝對青花的鐘愛、雍正對北宋官窯的痴迷,以及乾隆對富足奢華的瘋狂追求。總之,看了這個片會讓你真正喜歡上這些文物。但每當片子一結束,我就會立刻產生這麼一個想法,這些東西全在臺灣,但他們原本都在離我家不到600公里的北京故宮。很明顯,當初去臺灣的那批故宮館員精心挑選,帶走了故宮館藏中各個門類的精品去了臺灣。我能感覺到,他們帶走黃金是想帶走財富,帶走文物則是想帶走文化。就像南宋人一樣,他們感覺北方,已經是故國,中華道統被他們帶到了江南。但每當我參觀遼寧、河北、山西的遼代、金代、元代古建築時,我就覺得,雖然當時南宋人覺得北方已經被夷狄佔據,但中國的文化分明就凝聚在這些建築當中,就好像,無論誰得到了那些臺北故宮的古畫,但畫中的景物卻仍然刻畫的是江南的煙雨、中原的風光。就好像無論誰得到了北宋四大書家的名帖,但這些書家的蹤跡還停留在中原一樣。有些人要帶走文化,但他們帶走的僅僅是果實,哪怕是最飽滿豐潤的果實,但這果樹卻還留在原地,哪怕這樹老死了,那它的根也深深紮在原來的土地裡。相對於胡適、李濟這些去往臺灣的學者,我更佩服樑思成。有人問他為什麼不走,他說,我人可以走,但古建築沒法搬走,我得留下在守著這堆古建築。雖然後來樑先生眼睜睜的看著這些東西被一座又一座的拆除,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我最後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兩岸統一,兩處故宮早日和並。畢竟,我們其實有著共同的藝術審美和追求。大陸人覺著是藝術精品的文物,臺灣人也這麼認為。比如《富春山居圖》定窯孩兒枕、宣德年制的官窯青花和乾隆朝的宮廷玉器。很多大陸人不知道好在哪的外國文物,比如蒙娜麗莎、大衛雕像我估計很多臺灣同胞照樣不知道好在哪.

最後說一個我看到的片段吧。臺北故宮的一位女士叫廖寶秀,他前幾年來北京故宮,發現很多被修復的清代瓷器與臺北故宮的很多清代宮廷瓷器是一對。原來當年國寶遷臺的時候,本來是一對的瓷器,另一隻已經由於歷史原因打碎了,所以他們就只帶走了完好的另一隻,而殘破的那隻就留在了大陸。建國後,故宮博物院修好了那些殘破的瓷器,但另一隻已經被帶到臺灣了。為此,廖寶秀女士還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臺北故宮的機關刊物上。我看到這段的時候,心理頭啊很不是滋味。

今天這帖子牽扯到了兩岸,可能有點敏感,但我只是想說我們在文化上確實是同根生,就好像是南北-韓,儘管他們自己認為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但全地球的人都統稱他們為朝鮮民族或者高麗人。長白山和泡菜是這些人的共同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