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孔明隆中對讀後感

校園 閱讀(2.95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孔明隆中對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孔明隆中對讀後感

孔明隆中對讀後感1

一提起諸葛亮,大家就會想起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的神機妙算,一提起劉備,大家就會想起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等英雄故事。賢能之主劉備和智慧之士諸葛亮共商國家大事,會是怎樣的情景呢?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隆中對》講的是劉備在第三次造訪諸葛亮的茅廬時,見到諸葛亮後,劉備問諸葛亮說,:現在漢室處在危急存亡之時,但我才疏學淺,又沒有什麼計謀,請問先生您有何高見?諸葛亮展開一張地圖,詳細地分析了天下大事,劉備聽後茅塞頓開,請求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成就霸業,最終諸葛亮被劉備一片誠心打動,隨劉備出山,共同開創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西蜀國。

讀了這篇文章,我被劉備求賢若渴,愛才、惜才、敬才的那一片赤誠之心所震撼。同時,也被諸葛亮忠心扶漢,死而後已的精神所感動。特別是諸葛亮雖然身居茅廬,但仍然苦心鑽研,學習兵法,分析國家大事,正如古人所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諸葛亮辛勤的汗水終於沒有白費,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終於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又一次得到驗證,只要你是金子,只要你潛心學習,總有一天你發光的'。

孔明隆中對讀後感2

關於隆中對讀後感寫作,我認為應該側重在隆中對對於劉備,乃至對於整個三國時代的影響。首先談談我對與隆重對意義的認識,《三國演義》裡,全書的分界點很明顯就是在隆中對與赤壁之戰,隆中對為劉備展示了一幅三分天下的藍圖,赤壁之戰則真正使這份藍圖的實現成為可能,隆中對之於三國演義,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這一段是對於之前故事的一個總結性的概括”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則決定了後面故事的發展,縱觀三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