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15篇

校園 閱讀(2.75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15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1

最近讀了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書裡有一句話,我感覺說的很好,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

人的品德應該是由習慣組成的。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影響很大,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的品德,左右著我們的成敗。書中強調品性修養的同時,還介紹了為人處世的技巧。其中有兩個習慣卻在一旁觸動我、提醒我,值得我去為他深思。那就是“積極主動”、“要事第一”的習慣。積極主動,就是對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懇主動。高效能人士為自己的行為以及一生所作的選擇負責,他們致力於實現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的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我以後在工作中要採取主動,化消極為積極。我們應該認識自己,有時問題的反面是契機,學會成功地與人合作的習慣。

“要事第一”是一種自我管理的原則,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自己以前在工作期間,感覺到在工作中常常難以避免被各種瑣事、雜事所糾纏。由於沒有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經常被這些事弄得筋疲力盡,心煩意亂,總是不能靜下心來去做最該做的事。有時候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矇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應該做的事,結果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致使工作效率不高。學習了“要事第一”這一章後,我認識到工作是要有章法的,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分輕重緩急,這樣才能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節奏、有條理,達到良好效果。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前人和他人的經驗,是為了把握更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只有把從書中學來的東西用到實踐中,才能真正達到讀書的目的。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會通過不斷的努力,通過培養這七個習慣,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不斷的進步,逐漸成長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員工。還有一點我要說的就是,團隊的協作能力,如果能在工作中體現出來,我相信我們公司的發展一定會蒸蒸日上,生意越做越火。因為團結就是我們最大的力量!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2

我不是一個太愛讀書的人,很多時候讀書對我來說都是在煎熬,但是在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時候,卻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直至讀罷回味無窮卻又若有所失,。《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講的道理通俗易懂,字裡行間都帶著闖勁和拼搏精神,大力宣揚個人的命運控制受自己控制。在讀完這本書後,我自己最大的收穫是深刻地認識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從改變自己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對事物的認知方法以及對競爭環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時輔助一些必要和實用的有效方法。

關於成長的三個層次:依賴、獨立、互賴依賴使個人失去價值;獨立比依賴成熟得多;互賴才是圓滿生活的終極目標。個人的成功一定先於人際關係的成功,光有技巧而沒有良好的品德,不可能培養良好而長久的人際關係。第七項準則均衡發展涵蓋了其他六項準則,賦予其新生命,督促我們日新月新,永無止境。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給人們提供了實現成功的輔助方法,對於渴望成功的人而言,“渴望”的程度和決心至關重要,要按照書中所寫去做還是很難的。做事的恆心和毅力,決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決定命運,如果你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性格。本書沒太多提及性格,但頻繁的用了“習慣”二字。作者認為習習慣是知識、技能和意願的交匯。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清楚應該怎麼做,更有這個意願去做,三者的交匯構成個人行事做人的習慣。通過改變個人的習慣,實現個人性格的改變,最終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3

今天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覺得受益匪淺。《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一本帶有典型的美國精神的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為渴望成功的人給出了方法,這本書讓我學會做事的恆心和毅力,決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決定命運,如果你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書中講述了一下7個習慣;

習慣一:積極主動

主動積極即採取主動,為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為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

習慣二:以終為始

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麼人,想做些什麼,要擁有什麼,並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並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

習慣三:要事第一

每個人的〖要事〗都不一樣,因為〖要事〗是因使命,價值觀來定的,所以〖要事〗是因人而定的,而且事情的重要性是大於時間的,所以緊急不緊急是時間管理的事,而〖要事〗的完成是與〖以終為始〗的延續。

習慣四:雙贏思維

多數人的性格是做不到的,少數性格類似的人努力後會做到,所以〖雙贏思維〗是我成熟所追求的目標,是對自己,社會了解的更深的表現,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是七個習慣中最難作到的,也直接影響著"統合終效"。

習慣五:知彼解己

〖知彼解己〗需要的是主動,如果單方面去做是沒有效果的,所以瞭解到此習慣的人一定要拿出誠意來,畢竟大多數人還是使用過去的觀念去處理問題

習慣六:統合綜效

習慣七:不斷更新

習慣是可以養成的,相信有恆心就會養成書上所說的著7個習慣。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不斷的進步。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4

每個人對同一事物都會有不同的觀點,我大概看了看這本書,其中有一小部分對我感觸很深,那是習慣一——積極主動。

剛剛畢業找工作的時候,面對強大的競爭壓力,我開始不知所措,開始迷茫自己的未來,常常想偌大的一個鄭州,唯獨沒有我的一個位置。我開始抱怨、滿腹牢騷,覺得不如自己的人都能找到工作,唯獨自己找不到,我抱怨自己沒有好家庭,沒能給自己安排好的工作,我憤憤不平,有些人什麼不需要努力就能輕而易舉得到很多東西,而我們這些人還沒有稍微怠慢便迷途找不到路了,我覺得這所有的一切好像冥冥之中已有註定,該是什麼命就是什麼命,你該是有車有房的人,不用你住大街、擠公交,你該是有好單位好工作的人,即使你現在不學習,什麼都不幹,畢業後還是能找上好工作,機會是給那些有關係的人的。

我開始想走一下捷徑。後來我慢慢認識到,自然的成長過程不容違背、忽略或縮短,那隻會讓你平添失望和挫敗感。成長的過程是要一步步腳踏實地的經歷的,看到這本書後,我開始認識到,之所以自己會有這麼邪惡的思想,是因為自己態度的問題,對事物常常是消極、悲觀,遇到事情態度不端正,不積極。凡事都往壞的地方想,不積極主動,以後我要克服這缺點,使自己的為人處事、個人行為都積極起來。無論眼界多高,都必須認真地採取積極的態度腳踏實地的度過每一天,只有付出,才能索取。把態度放端正,積極主動的做事,相信自己的人生會有所改變!!這是我對這本書的一點點感受,希望大家一起加油!!加油!!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5

在春節期間能和LP8的領袖們一起讀這本書,覺得非常有意義。從三階段已經出來三年多了,仍然不能忘記三階段內的高節奏、高效的生活,此刻重新回來做三階段的教練,讓我重新又走了一次三階段,自己走三階段時覺得每天都是被教練拿著鞭子走過的每一天,覺得每一天都過得很痛苦,此刻自己在教練的位置看的更清晰了,團隊的位置,每個人的位置,每個人的盲點,每個人要突破的,我需要支援團隊的…都展現在眼前。

春節期間讀了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受到很大的啟發。這是本很值得讀的書,書中強調品行修養的同時,還介紹了為人處事的技巧。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習慣組成的。俗語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

書中鵝生金蛋的故事讓我明白,惟有產出與產能取得平衡,才能達到真正的效能。,但這的確是效能原則的精髓所在。這讓我對自己的事業有了一個新的看法,以前總覺得在公司裡只有自己是最努力的,總是覺得員工不夠負責任,不夠努力,殊不知是自己只注重產出而不注重產能,現在明白想要一個好的產出也得尊重產能,實時的維護產能,就像書中說的"你希望員工怎麼對待顧客,就怎麼對待員工"。這讓我對20xx年員工的工資結構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尊重產出與產能的平衡原則。效能在於平衡,可以買到員工的雙手,卻買不到他的心,而心才是忠誠於熱忱的根源;可以買到員工的身體,卻買不到他的頭腦,而頭腦才是創造力於智慧的源泉。

曾經有位朋友跟我說過一句話"除非你願意,否則沒有一個人能傷害你",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是消極被動的態度來回應這個社會的,曾經還一直為自己總是受環境影響情緒而苦惱,今天終於找到了原因。看了這本書的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後,讓我明白,為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為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創造改變,積極面對一切。

從這本書中,我學到很多東西。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把要事時刻作為第一位,避免被偏見、情緒所左右。另外要有雙贏的思想,做到誠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與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兩人意見不同時,要多與人溝通,在分歧中尋求收穫。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6

它幫我解答了許多困惑。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也一定會遇到不順心或壓力大的時候,通常我們會因此而抱怨周遭的事物。但抱怨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眼前的問題,反而會使我們變得更加消極和悲觀。可是為什麼成功人士們從來都不怨天尤人呢?因為他們能夠以一種積極的、客觀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遭遇,用實際行動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圈,掌握行為的主動權,而不受制於外部環境。

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會有一定差距,就像我們所從事的工作通常不是自己最喜歡的,而處於這種狀態的我們就像迷失了方向的帆船,對工作失去了興趣和動力。可是為什麼成功人士們總能生活地很充實呢?法國的思想家蒙田曾說過:“如果一艘帆船沒有明確的航行目標,那任何風向對它來說都不會是順風。”我們的人生就好比在大海中航行,我們不知道明天會遭遇什麼樣的風浪,但如果我們有明確的人生目標,那麼任何風浪都會讓我們更加接近目標。任何工作都有相通的地方,也許我們不能幹一行愛一行,但我們卻可以幹一行專一行。

或許我們會有這種體會:工作是做不完的。每時每刻我們的手邊總會有許多事情需要去處理,比如回郵件、寫文件、編程式碼、學知識、開討論會等等,為此我們常常會忙得焦頭爛額,恨不得自己能夠長出三頭六臂。可是為什麼成功人士們總能有條不紊地工作呢?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發揮自己的獨立意志,如何用科學的個人管理理論來劃分工作的輕重緩急,如何用先進的時間管理方法來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如何使自己工作變得更加有意義。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個人的力量終歸是有限的。可年輕的我們通常意識不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不清楚自己在團隊中需要扮演何種角色,最終導致整個團隊無法高效地運作。可是為什麼成功人士們在團隊中總能與隊友配合默契呢?為什麼成功人士們總能很快地取得別人的信任並在困難中得到別人的幫助呢?因為他們認為圓滿人生不僅限於個人的成功,還要追求人際關係的成功、團隊成員的共贏。只有依靠團隊的力量,我們才能完成個人難以完成的事情。而團隊成員之間的情誼不是靠一時一刻的技巧就能建立起來的,那需要我們開誠佈公的溝通和日積月累的誠信。

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活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我們必須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投資,把身體、精神、心智都保持在健康的狀態,這樣我們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當中。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7

“習慣”這兩個字,看似簡單,卻內涵深刻,回頭仔細想想,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習慣從本質上反映了一個人的內涵和素質,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今日的你是過去習慣的結果。今日的習慣,將是你明日的命運。改變所有讓你不快樂、不成功的習慣模式,你的命運將改變,習慣領域越大,生命將越自由,充滿活力,成就也會越大。《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思想和眼界上了一個新臺階。

我們從來到這個世界,就已開始培養習慣,比如小時候我們會哭著依賴別人,長大以後,我們必須養成更加適應當前環境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會讓我們終生受用。《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從正面反面兩個方向來展示證明每個習慣的重要性,並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和親身感悟闡述了自己對每個習慣的認識。

通過閱讀《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才發現,事業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顧事業、家庭、人際關係、個人成長等人生其他層面和諧發展才是正真的成功。我們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但要做得卓越,不能只是單以行動,而是靠良好的習慣,要提升自我,樹立克服“慣性”的意識,並且“由內而外的全面改造自己”。習慣左右我們的成敗,成功其實是習慣的使然。

讀書使人進步,這本書讓我們學習了很多東西。今天的我們是由無數個過去所組成的,我們重複舊有的習慣,只能得到舊有的結果,我們想要有所突破,就要修正即定的軌跡。就像薩達特在自傳中寫道:“如果一個人無法改變自己的思想構造,就永遠無法改變現實,也永遠不可能取得進步”。所以我們先改變我們的思想,然後讓思想來決定行動,讓行動來決定習慣,讓習慣塑造性格。一個人有優秀的習慣,想不成功都難!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對於個人而言,習慣若不是最好的僕人,便是最差的主人。如果我們能有“積極主動”的`態度。“以終為始”的願景。“要事第一”的把握。“雙贏思維”的互賴。“知彼解己”的溝通。“綜合綜效”的合作。“不斷更新”的創造,我們一定會走向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8

我隱約記得小時候家裡也有一本。但是我已經想不起來,具體裡面的內容。再次開啟,對我也是受益匪淺。作者是美國人。美國人很信奉精英培養,講究效率。所以常常會用很高效能的方式去取得自己的目標。由此總結出一套通用的理論。還附帶了很多的可執行的條條款款。本書還在不斷更新,不斷完善,對讀者而言是極好的。對於我而言,裡面涵蓋的個人,團體,習慣的三個面,是很有幫助的。

迴歸我自己的生活,我很少系統的去迴歸和總結,但是想想身邊認識的事業和家庭做的很好的人。大致也是和書中提及的那樣去做的。在個人的事務中,要積極主動,以始為終,要事第一。在公共關係中,雙贏思維,知彼解已,統合綜效。最後,不斷地回顧,更新完善。形成一系列的習慣,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猛地看上去毫無問題,但我也在質疑。其一習慣是強大的。習慣到了一定的程度,是不是把人變成了機械人。我們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就會變成了機械的應對。會失去很多的樂趣。其二高效能是個悖論。假如生活中只有高效能,木有低效能,地球就要爆炸了。人類的存在本身就是低效能的事情。在慢慢的時間河流中,淡淡的一筆。卻自以為是的高效能,真的很幼稚。所以悠然自處才是生活的意義。

質疑之後,我也認為在一定的範圍內還是很實用的。至少可以很好地安慰和指導我們自己短暫的地球生存之旅。世界上其實本來就木有什麼規則可言。世界的規則就是現代人類自己的遊戲。參與了這樣激烈的遊戲,我們就要有裝備。這個遊戲中,我們的裝備是什麼呢?

是自己,是家人,是事業。所以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裝備,也就是不斷地完善自己,完善家人關係,完善自己的專業能力。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可以一定程度上可以幫我們提供技術指導。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具備了這些裝備,應該可以活很好的一段旅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9

冰心曾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一本好書對於讀書之人是有很大幫助的。好書使讀者產生極大興趣,也給讀書之人帶來無盡的益處,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也就是這麼個意思。

近日,利用空暇時間,大致閱讀了一本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書,俯卷仰思,感觸頗深。這本書的作者史蒂芬。柯維博士在書裡採用了大量的通俗易懂的生活、工作中的例項和生動形象的圖表,向世人介紹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高效能生活的基本原則,並告誡人們:只有學會並遵循這些原則,把它們融入到自己的人格中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恆久的幸福。

現代社會對人材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當代大學生已經可以深刻體會到現在的本科已經不再吃香,我們以往的地位已經被研究生、博士生所取代。因此,要想立足社會,想當人材,就要順應時代變化而變化,能夠在人才的浪潮中經得住風吹浪打,站住站穩。不僅如此,還要有不斷學習的覺悟,走在思想的前端。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補充新資訊,才能第一時間得到社會發展的最新資料。不至於成為社會的棄兒。讀完此書,我豁然開朗,茅塞頓開,心中有了目標,行動有了指南。

為什麼說前三個習慣,是因為這七個習慣不是並列關係,而是從低到高、從依賴期到獨立期到互賴期、循序漸進的。

習慣一是積極主動,相應的原則是個人願景的原則。主動積極即採取主動,為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為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人性的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人類不僅能針對特定環境選擇迴應方式,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的環境。

積極主動是人類的天性,即使我們的生活受到外界條件的制約,那也是因為我們有意或無意選擇了被外界條件控制。而這種選擇被稱為消極被動。這種人很容易受自然天氣所影響。比如風和日麗的時候就興高采烈;陰雲密佈的時候就無精打采。而我們要爭取成為一個積極主動的人,無論天氣好壞,自己心中自有一片天地,只有自己的價值觀才是關鍵因素,始終認定工作品質是首位,即使天氣再壞,也不會影響到敬業精神。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10

在一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以為這根普通的教育理論是一樣,就是給七個點給我們,然後展開來,讓我們按照這幾個點去學。

“認識不僅是認識外在的世界,更與我們向外看時所透過的“鏡片”有關,因為鏡片(即思維)往往左右著我們對外界的詮釋。“文章一開頭就以一個怎麼看待孩子的故事來引起我們的深思,對待孩子的教育,太多人跟隨世俗的看法了,一個人的成功,也很大原因要歸結與父母或者其他長輩的教育方式。

我們現在的生活太注重成就了,往往忽略了成就背後的品德教育,品德為成功之本,這句話,確實讓我想到了很多。熱誠待人,即使別人不會相同待你,但是吃虧也是佔便宜,人生總會有失有得的!

大學或者是為了,我們不論是在學校的組織,還是在外面的企業公司上班,都會有上司,我們應該牢記機會是自己爭取的,積極主動點,不要總是以為天下會掉下餡餅,因為我們的態度很大的影響我們的工作。很多人,都怕失敗,每次積極主動的去做一件事情之前,都會去考慮這值不值得做,這件事情做了之後,結果對自己的影響,就是因為想太多,就失去了許多的機會,或者是因為太在乎結果,在做事情的時候反而影響了正常的發揮。我們應該放寬自己的心態,坦然的面對每一次爭取下來的挑戰,當你不那麼在乎這個結果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真的做得很好!

生活在競爭如此強烈的社會裡面,我們不能要求社會為自己改變,我們只有不斷的自我學習,自我提升,不斷的改造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才能不被社會淘汰,才能在社會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11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由史蒂芬柯維博士編著的引導人們培養自己的習慣的著作。它的銷量在各大網站的排行榜一直久居高位。此書主要編寫了7個可以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的習慣。

我最喜歡,感受最深的是知己解彼(移情溝通的原則)。知己解彼,換位思考,不僅有利於增強自己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在未來與他人的交往與相處中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我認為我們更需要提高自己這方面的能力,總體來說,我認為主要有四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1、平等原則。是人與人之間建立感情的基礎。交往是平等的,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在與他人進行交往時,要把雙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即不能覺得低人一頭,也不能高高在上。在交往中要對自己有信心,對別人要有誠心,平等互利的交往,才可能持久。

2、誠信原則。誠信包含著誠實和守信兩方面。誠信是處理個人和他人關係的基本準則。誠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應當抱著心誠意善的動機和態度,相互理解、接納和信任,重信用、守信義。

3、寬容原則。寬容和誠實、勤奮、樂觀等價值指標一樣,是衡量一個人氣質涵養、道德水準的尺度。寬容表現在對非原則性問題不斤斤計較,能夠以德報怨,心胸寬廣,大度容人。寬容別人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一種接受、一種愛心,有時候寬容更是一種力量。寬容本身也是一種溝通、一種美德。

4、互助原則。互助表現在交往的雙方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支援,既滿足了雙方各自的需要,又促進了相互之間的聯絡。

可以說,在交往過程中履行了以下的原則,為他人著想,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一定會令雙方都能體會到良好的感受。七個習慣不僅是成年人應該閱讀的讀物,更是青少年需要仔細思考的作品。如今的青少年總是存在種種弊端,這不僅是教育體制的弊端,更是青少年自身的缺點,所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就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12

作者開篇帶領讀者運用想象完成一個概念的詮釋:蓋棺定論。假如我們是已故之人,面對前來參加我們追悼會的親朋好友,我們希望聽到別人給與我們的評價是什麼樣的?回顧我們此生對他人對生活的影響與貢獻有哪些?是否有遺憾或者驕傲之處?由此讓我們真切的瞭解到何為“以終為始”。

讀到此處,我被震撼且認認真真的去想象了一下面對自己“蓋棺定論”時的心情。特別感謝能受教於此書,讓我現在就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目標,認清自己的人生方向,牢記併為之努力。

那麼,我們該如何去找到自己正確的“方向”呢?作者提出一個基礎理論——“任何事都是由兩次創造而成”。一是思想,二是行動。

以建築為例,在開始建造之前,一定是先繪製出設計圖紙,然後再開始施工。這就是兩次創造的含義。所以想要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就要先開始第一次創造。我們要確立自己的願景和價值觀,找到自己的生活核心。

生活核心來源很多,在生活中常見的有工作、家庭、孩子、金錢等。但這些核心是對的嗎?我們要時常反思,假如以工作為中心,那麼這可能會失去我們家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當一個夜以繼日全身心創業工作的男人,經過拼搏到達事業巔峰。此刻他相依濡沫的妻子兒女可能早已離他而去。

由此可見,大多數人的生活核心都是不穩定的,顧此失彼,難以恆定。唯一的恆久不變、歷久彌新的、值得信賴的核心就是原則。它不是存在於某一方面,而是貫穿於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許此時你想問,原則是什麼?原則就是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向具有怎樣的品德,扮演什麼樣的生活角色。原則因人而異,但整體方向都趨於一致。比如:善良的品質、孝順的子女、耐心的父母等等。

史蒂芬博士提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份個使命宣言,對自己的生活核心原則一一作出承諾和宣誓,誓死捍衛,作一名以終為始的人。

以始為終的習慣是自我領導的原則。它不僅適用於個人,也適用於家庭和企業。用撰寫個人宣言的方式尋找人生核心目標同樣可以複製於家庭和企業。而全員參與宣言的制定是保證宣言被始終捍衛的核心,唯有參與,才有認同。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13

書中提到“要提高自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力,務必從改變自我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對事物的認知方法以及對競爭環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時輔助一些必要和實用的有效方法。”這是非常深刻而又見地的理解。

解決問題不僅僅要在術的層面想辦法,還要回到道的層面,從價值觀和方法論上去思考,以及從瞭解周圍環境入手,綜合一句話就是提高自身素質。

這七個習慣是一個整體,是“積極主動”的態度、“以終為始”的願景、“要事第一”的把握、“雙贏思維”的互賴、“知彼解已”的溝通、“綜合綜效”的合作和“不斷更新”的創造,它們相輔相成,不管是領導還是職工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成敗得失。

積極主動,就是對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懇主動,勇挑重擔,高效能人士為自我行為以及一生所做的選取負責,他們效力於實現有潛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的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透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充套件自我的影響範圍。

要事第一就是自我管理的原則,也是作為管理者要時刻提醒自己的原則。在有限的精力下要時刻明白要事第一,這也是二八定律的一個現實應用。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領導決定什麼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我們的重點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見、情緒或衝動所左右,從這個好處上說,自我管理的實質就是自律和條理,是對計劃的實施。

總結一下,所謂道理都是相通的,中西方都是一致的,這七個習慣中的前三個: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是從價值觀和工作觀入手,講述自我驅動,自我管理,自我領導,相當於儒家講的修身;七個習慣中的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是從理念、溝通、合作等層面講述處世之道,相當於儒家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當然第七個習慣—不斷更新,相當於道家的應物變化思想,強調我們要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適應,唯有變化是唯一不變的真理。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14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是美國富蘭克林柯維公司創始人史蒂芬·柯維博士所著,書中論述涉及每個人的事業、婚姻、家庭、生活、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據稱此書在美國影響力近次於《聖經》。

如柯維博士在書中所說“人們是如此的相似,又是那樣的不同”。

為了生計或實現自己的理想願望,現代人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可是,如果細心觀察一下身邊的人,每個人的工作效能是不同的,效能差異源於習慣的不同。

柯維博士認為習慣是知識、技巧與意願相互交織的結果,知識是理論範疇,即“做什麼”以及“為何做”,技巧告訴我們“如何做”,意願促使“想要做”。

養成一種習慣,三者缺一不可。要通過閱讀觀察來學習總結規律和方法,同時要通過實踐獲得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思維定式,依照意願去做該做的事。

以下7個習慣原則據說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1、積極主動——個人願景的原則,即採取主動,為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為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創造改變,積極面對一切;

2、以終為始——自我領導的原則,個人、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心投注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

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即實質的創造,是你的目標、願景、價值觀及要事的組織與實踐;

4、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鼓勵我們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一種資訊、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

5、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當我們改變以回答的心態,而以瞭解對方的心態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

6、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統合綜效是創造第三種選擇,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種遠勝過個人之見的辦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

7、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在四個基本生活方面,即生理、社會、情感、心智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它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15

20xx年初,我有幸參加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培訓。曾經在多種不同的場合,我聽過、瞭解過這本書,卻不曾細讀它,得益於學風享活動有緣真正認識它。

這本書入選“中國70年以來最具影響力書籍”,亞馬遜推薦人生必讀一百本書之一。只有認真閱讀它,你才可以感受這絕不僅僅是一本心靈雞湯;細細品讀它,才可以感受它給你帶來的思索。學習這本書,讓我藉此重新審視自我,探索自我,並提升自我。書中的七個習慣值得踐行一生。

在此,我想和各位分享此書的開篇習慣一《積極主動。“關注圈”是不可控的外在因素。而“影響圈”是個人能力範圍內可控的因素。積極主動的人關注“影響圈”,消極被動的人關注“關注圈”。而“影響圈”的最核心就是“我”,一切從我做起,承擔起責任,不要對他人和環境有過多要求。

20xx年,我剛剛參加工作,年輕氣盛的我總是過分的關注“關注圈”,俗稱“憤青”。我總是經常對於“關注圈”的一些無法改變的事實,從吐槽到抱怨,乃至憤憤不平。久而久之,過分關注“關注圈”卻無法改變“關注圈”,導致了情緒上的消極,工作中批評抱怨,挑剔他人。

後來有幸得到黨員幹部的提醒和教誨,明白作為一名黨員,應當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不斷地提升自己,專心做能力所能及的事,從而影響他人和環境,擴大自己的影響圈。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

如果早一點遇上這本書,或許我會在成長路上少走一些彎路。響應此書,給自己定個目標,從我開始:在生活中,積極健身、積極學習,提高個人魅力,為家人和孩子做榜樣。

在工作中,提高工作質量,勇於擔當,為同事做榜樣。謹藉此機會向各位黨員同志推薦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