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觀潮》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

校園 閱讀(1.36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潮》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潮》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

  《觀潮》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3—5自然段,瞭解錢塘江大潮洶湧而來的壯觀氣勢,領略這“天下奇觀”。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4、體會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之情,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潮來之時”是全文的重點,作者寫得特別細緻。“浪潮越來越近……顫動起來”,是全文的重點句,充分表現了大潮非凡的氣勢。

2、啟發學生根據課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的活動畫面,從而形成再造想象的能力是教學的難點,同時要注重感情朗讀。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講講課文按什麼順序記敘了哪些內容?

二、講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生自由朗讀兩遍後告訴老師大潮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師適時發問:你們從哪些地方看出大潮雄偉、美麗、壯觀呢?

引導學生說,同時指導朗讀。

3、師小結:這些語句都從聲音方面寫出了潮的壯觀,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讀出潮的壯觀來。

4、師啟發:課文除了從聲音方面寫潮的壯觀,還從哪些方面寫?怎麼寫?請同學們自己找一找,說一說,讀一讀,可以小組討論。(生自學)

5、學生交流學習情況。

6、師小結:剛才同學們找的這些句子從顏色、形狀兩方面寫出了潮的雄偉壯觀,作者採用了比喻的手法,這樣寫使我們很真實、具體、生動地認識了大潮的壯觀。

7、怎樣讀好這些句子呢?請同學們試著讀讀,特別要讀好你喜歡的句子。(學生試讀後指名讀,並交流。)

三、講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找出寫潮壯觀的詞語,要求標上“”。

2、交流並板書:漫天卷地、風號浪吼、兩丈來高。

3、有感情朗讀這一自然段。

四、寫作方法指導,習慣培養。

1、學完課文,你覺得文章寫得怎樣?

2、知道作者為什麼會寫得這樣好嗎?

3、師小結:是呀,正是因為作者細緻地觀察了錢塘江大潮到來之前、到來之時、到來之後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斷變化的樣子,又留心了江潮發出的聲音,既留心了江潮的氣勢,又留心了觀潮人群情緒的變化,因此,讀了這篇課文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有如置身與觀潮人群中間一樣。

五、總結。

1、錢塘江大潮真是雄偉壯觀,難怪作者在文章一開始就說“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相機板書“天下奇觀”)

2、觀看錄象,領略大潮雄偉壯觀的氣勢。

六、練習。(略)

  板書設計:

13

觀潮

聲音

潮來之時

顏色

形狀

天下奇觀

漫天卷地

潮來之後

風號浪吼

兩丈來高

  《觀潮》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通過,聯絡上下文等方法掌握本文生字新詞。

2、認識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3、理解作者聽其聲、觀其形、感其受、思其序的觀察方法,從而掌握事物的觀察規律,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5、給課文分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潮去時”的壯觀景象,學習作者有次序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事物的習慣;理解一些重點詞句。

  教學準備:

小黑板、燈片、有關錢塘江潮的資料帶。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落;學習課文1一2自然段。

第二課時:

重點理解課文3一5自然段,指導朗讀背誦。感知作者邊看、邊聽、邊看的觀察方法,總結深化課文。

一、匯入。

1、師啟發談話:第一教時,我們已經初步感知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是按“潮來前一潮來時一潮來後”的順序來寫的,並且知道潮來之前的情景:一是目之所及的景物描寫,給人以平靜而帶有幾分神祕的感覺;二是寫前來觀潮的人之多,寫出了人們焦急等待的心情。這一段從側面渲染了錢塘江大潮的“奇”。那潮來時,潮來後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2、學生質疑:可圍繞文後的“思考練習”提出不懂的問題。

3、燈片出示學習目標。

①學習課文3一5自然段,理解重點詞句;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小節;

③學習作者邊看、邊聽、邊想的觀察方法,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二、學文A、學習3、4自然段。

1、整體感知

①師:文章三四小節,

a、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大潮的?

b、作者從哪些方面來寫大潮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②自由朗讀。

③討論、感知、(板書:聲音、樣子、情緒;解決a、b)

④欣賞錢塘江潮錄相。(解決c)

2、細讀理解。

①默讀3、4自然段,用[]標出表示聲音的詞、用()標出表示樣子的詞,用“△△”標出人們情緒變化的詞。

②師生小結:作者聽江潮的聲,越來越大;見江潮的形,是越來越狀。作者既留心了聲音,又留心了江潮不斷變化的形;既留心了江潮的氣勢,又留心了人群情緒的變化。作者這種邊看、邊聽、邊想的觀察方法,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值得我們學習。

③重點解決開課時先提出的有針對性的問題。釋“水天相接”第3自然段中,講到人群又沸騰起來,人們為什麼會沸膝?體會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④作者筆下越來越近的浪潮,如此聲勢浩大,如此雄偉壯觀,那面對這樣的情景,作者為什麼不寫人們的表現?(以此作為創造教育的切入點)

3、細品背誦

①師引:這一見,作者從三個方面寫出了江潮的“奇”。同學們,這就是祖國山河的一個剪影,這就是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帶著對錢塘江潮深深之受,熟讀、背誦3、4小節。

②小黑板出示背誦線索。B、學習5自然段

1、過渡:錢塘江大潮的“奇”,不單單表現在潮來前平靜而又略顯幾分神祕,也不單單表現在潮來時非凡的氣勢。潮來後的情景,我們也能品味出它的“奇”。

2、指名讀。

3、同桌互說:潮來後是一番什麼景象?你能說說它的“奇”嗎?抓“餘波湧”--持續時間長,神奇。抓“江水漲”--上漲兩丈、水量大、雄偉壯觀。

4、小結:這一段,作者用餘波和上漲的江水烘托了江潮的“奇”。

三、深化總結。

1、回題讀12節,體會“天下奇觀”。

2、師:潮來前,江面依然平靜,給人以寧靜而帶有幾分神祕的感覺,你說奇不奇?潮來時,聲音大,氣勢壯,奇不奇?潮來後,餘波還在漫天卷地地湧,江水上漲兩丈來高,你說奇不奇?

3、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作業

1、在下面的詞語中選擇兩個造句。天下奇觀、浩浩蕩蕩、山崩地裂、水天相接、沸騰、橫臥、橫貫

2、寫出帶點字詞的意思。觀潮()觀天下奇觀()

3、讀課文四小節最末句話後填空。

這段話作者是從和兩個方面來寫江潮的。作者把比作。著力描寫了大潮湧來的動感,使人身臨其境,表現了錢塘江大潮非凡的。

  《觀潮》的教學設計3

  一、聽寫詞語

  二、細讀課文,想象畫面

1、默讀第3、4自然段,思考:

大潮來時,江面上出現了哪些驚心動魄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到驚奇?邊讀書邊想象畫面,在課文中適當批註。

2、同桌或合作小組內交流:

說說大潮來時的聲音和形態。

3、全班交流,教師點評,並出示相關課件加深感受。

  三、領悟表達方式

1、畫出描寫大潮來時聲音的詞句:

說說這些詞句用得好不好,為什麼。

2、比較句子:

⑴浪潮越來越近,猶如戰馬飛奔而來。

⑵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飛奔而來。

⑶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第一句把意思說完整了;第二句寫出了顏色和數量;第三句更具體地寫出了大潮發出的巨響和浩大的聲勢。)

  四、熟讀背誦

再讀從大潮來時到潮頭西去這一部分,邊讀邊記憶大潮的變化過程,練習背誦。

  《觀潮》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能力:

①用校園網,互聯網路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逐步培養學生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幫助學習的意識。

②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③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情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難點:學習作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瞭解了什麼?(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二、自主探究,發現問題

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麼?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網路探究、協作商量

(一)老師歸納出幾個問題:

1、課文從那幾個方面寫潮水的特點?

2、課文怎樣寫大潮聲音,形態的變化。

3、課文按什麼順序來描寫大潮的。

(二)分小組協作學習(重點為第二個問題),給出學習方法:

1、讀:找出描寫大潮的優美語句有感情地朗讀。

2、看:利用校園網、網際網路檢視相關圖片、錄象、文字資料。

3、做:小組協作製作電子作品。

4、講:自己來作導遊按江面平靜潮水湧動潮頭西去順序描述出來。

四、彙報表演,解決問題

1、教師指導製作步驟:

網路瀏覽查尋相關資料。複製圖片摘抄文字。利用收集到的資料製作簡報。

2、小組彙報。

五、網路閱讀、拓寬知識。

  《觀潮》的教學設計5

  【課時目標】

1、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形象,體會大自然壯闊的美及無窮的威力。

2、培養學生邊朗讀邊思考的習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3、根據課文表達的情境,用恰當的語音、聲調錶達出來,學習表情朗讀課文。

  【教學教程】

一、新課匯入

作者用筆生動地描寫了他第一次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情景,把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後的景觀寫得有聲有色。

(板書:聲色)

觀潮人的情緒隨著大潮聲和色的變化越發高漲,讀了使人如臨其境。

二、講讀第一段(潮來之前)

1、課文一開頭就把作者觀潮後的感受寫得清清楚楚,齊讀第1自然段,找出寫作者感受的字詞

出示卡片:

天下奇觀

2、大潮的“奇”充分體現在下面的文章中,讓我們細細體會。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訴觀潮的時間和地點外,還交待了作者佔據了觀潮極好的位置。輕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觀察了哪幾處地方?哪個地方最能吸引你?

(板書:寬闊平靜)

4、哪個詞寫出了寬闊的錢塘江平靜的?

出示卡片:

橫臥

5、此時的江面因為在雨後,所以有一層薄霧籠罩著、朦朦朧朧,使江面更美麗了,遠處的小山一會兒好像看得清,一會兒又隱隱約約看不清,文中哪個詞是講這個意思的?

(朗讀“若隱若現”。)

6、此時,觀潮的人應怎樣?

(朗讀:“人山人海”。)

他們的心情如何?從哪些詞可看出?

7、齊讀第二自然段,小結。

三、講讀第二段(潮來之時)

1、各自輕讀:

看看潮是如何來的,“聲”、“色”如何變化的?

分層。

2、講解第一層:

(板書:風平浪靜)

聲音呢?

(板書:悶雷滾動)

這雷聲有什麼特點?圈出表示特點的字,聽到悶雷一樣的轟鳴從遠處接連不斷地傳來,頓時人們怎樣?

(板書:人聲鼎沸)

什麼叫人聲鼎沸?為什麼會人聲鼎沸?

3、講解第二層:

⑴過了一會兒,“聲”、“色”有什麼變化?

(板書:越來越大一條白線)

⑵聲音為什麼會越來越大?

“一條白線”在什麼地方?“水天相接”指哪裡?(指圖)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什麼地方?

(地平線。)

⑶觀潮的人們呢?

(板書:沸騰)

(想象動作。)

4、講解第三層:

(出示小黑板。)

⑴說說“聲”、“色”的變化。

(板書:拉長變粗白色城牆白色戰馬山崩地裂)

⑵拉長到什麼程度:

(理解“橫貫”。)

“城牆”有什麼特點?有多高?有我們教學樓的兩倍那麼高呢!景象多麼壯觀。

(指名讀。)

比較“戰馬”與“馬”,理解“齊頭並進”“浩浩蕩蕩”。錢塘潮開闊、勢猛,要不然,怎麼說它壯觀呢?

此刻,那聲音更是不可想象。什麼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話是寫這個詞的?哪個詞可以與“山崩地裂”相提並論?

(教師給詞。)

大潮發出的聲音如此驚心動魄,真是太雄偉了。

(指名讀。)

5、教師小結,齊讀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觀潮的人呢?為什麼不寫?

作者已是(給詞:目不暇接。),看潮都來不及,但觀眾的表情也一定會有變化。嘴巴張得大大的,眼睛睜大,用哪個詞形容?

(板書:目瞪口呆)

看的人很緊張,大氣都不敢出,用哪個詞形容?

(屏息凝視。)

還可以用許多詞來說,容你去想象。

7、齊讀第二段,邊讀邊想象,讀出大潮的“聲”、“色”,更要注意它們的變化。

四、講讀第三段(潮去之後)

1、可惜,潮頭霎時就奔騰西去了。可是江面上餘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詞寫“餘波未息”?

(理解並朗讀“風號浪吼”“漫天卷地”。)

2、江面何時才平息?停息後江面是否如潮來前一樣?

3、寬闊的大江在短暫的時間裡,江水竟然暴漲了兩丈來高,你想象一下,這時觀潮的人會是怎樣的了?只是作者沒寫而已。

五、總結全文

1、根據板書總結全文。

2、沒讀書前你知道錢塘江大潮嗎?聽到過別的地方或國家有嗎?所以說綺麗的錢塘江,壯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觀”。

3、齊聲朗讀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飽覽天下罕見的錢塘江大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