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物理課觀後感

校園 閱讀(1.2W)

今年的省優質課是在章丘四中舉行的,為期4天共有24名教師參賽,這次的課型是複習課,內容是魯科版的第一章、第二章分為兩個專題來複習,比賽分為兩組,第一組共12人講的是《靜電場 電勢能和電勢差》第二組的專題是《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我有幸參加了這次省優質課的聽課,近4天的聽課雖然比較累,但是真如現今的流行語所說,累並快樂著。

物理課觀後感

我接到通知屬於比較早的,當然關鍵是因為教科研的領導比較關注這些資訊,並且把前期的一些工作都做了安排,所以我的出行才如此順利。我首先於17號下午抵達章丘四中對面的魯克賓館,登記住宿後,利用吃晚飯的時間大體看了一下第二天的聽課地點。從18號到21號我就基本泡在了章丘四中安排的階梯教室了,聽課期間我認真的做了記錄並且把所有參賽教師的課都錄了像,因為機會非常的難得,自己也覺得這些資料很值得收藏和品讀。在此想把自己的一些感想和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由於我的能力有限,我僅把自己的一些見聞和感想說出來,不當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感想之一:優質課是教學理念先進的課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新課程改革的'亮點是教師授課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教與學方式的改變同時伴隨著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地位的改變。

一節課好不好,主要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程度如何,主要是看課堂活動中是以學生為主還是以教師為主,具體要看一節課中學生學習的自由度、能動度、時間度和創新度。小組合作學習效度如何,主要看分組是否合理;是否互賴互動;是否有預設有生成。小組的成功是建立在每個人成功的基礎上的,有一個人不成功,小組就沒有成功;互動強調的是面對面的交流、幫助、支援。探究學習的深度,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科學研究的情景,通過學生蒐集、分析、處理資訊,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得知識進能、形成感情態度價值觀的探究活動。

縱觀這次的優質課,每節課都是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學生回答問題,學生之間通過自查、自己評價,他人評價等方式展開和進行。有些教師還採用了男女PK、小組競賽、評出最優小組發獎品、角色扮演等方式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探究的深度和廣度。

感想之二:優質課是符合生本教育的課。

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生本教育特點:

1.突出學生。在教與學這對關係之中,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依據;教必須通過學才能發揮作用,生本教育的課堂完全改變傳統教育中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在老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規定每堂課老師講話時間不超過十分鐘,其餘時間都交給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上臺發言、交流體會、自主學習。

2.突出學習。基本過程是:(1)課前的學習準備;(2)上課時的小組討論;上臺發言與座位上聆聽、質疑、探究;(3)課後的追根究底,處處突出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比學到知識重要千萬倍。

3.突出合作。強調學生小組學習。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4-6人,無論是課前準備還是上課時的學習每位學生都必須在小組內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生本教育強調讓學生自己主動的進行學習,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讓每個學生都有話說、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穫;老師在認真傾聽學生討論、發言的基礎上進行“點火”,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讓智慧之火熊熊燃燒、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發揮與拓展。

所有的參評課都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無論是對知識的梳理,對例題的分析,對做題方法的總結,對一題多解的探究,還是對某節課學習收穫的總結,都表現的非常自信、積極,而且不得不承認學生的聰明真的有時候遠超出教師的預設,在聽課的過程中,不少來學習的教師都對學生的精彩表現流露出一種讚美和不敢置信。

感想之三:同課異構,百花齊放

同一個課題共有12個教師來講授,聽來卻沒有重複、厭煩的感覺,而是每一節課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每個教師對教材的分析、學情的分析、教學目標的重點和難點的分析是大同小異的。但是對同一個課題的教學程式設計卻是各有千秋,無論是教學的順序、例題的選擇、練習的方式和題目,幾乎沒有重樣的。課件的設計也是教師們下足了功夫的地方,當然課件跟教學設計相輔相成,無論從聽覺還是視覺都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受。傳統意義上的知識梳理成了學生的課前展示;例題的講解變成了學生講,學生評,而且小組競賽,大家都競爭、都參與;教師的精彩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