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考研調劑對特殊群體的要求詳情

校園 閱讀(3.17W)

每年的考試過後,總有一些考生不得不面對考研調劑,考研調劑對特殊群體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考研調劑對特殊群體的要求,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考研調劑對特殊群體的要求詳情

  考研調劑對特殊群體的要求介紹

第一志願報考照顧專業的考生若調劑出本類照顧專業,其初試成績要達到調入地區該照顧專業所在學科門類的分數線。第一志願報考非照顧專業的考生若調入照顧專業,其初試成績必須符合調入地區對應的非照顧專業學科門類的分數線。

體育學與體育碩士,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與醫學臨床碩士中的中醫類專業,工學照顧專業與工程碩士照顧專業之間互調,按照顧專業內部調劑政策執行。

第一志願報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7個專業學位的考生可相互調劑,但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其他專業考生也不得調入這7個專業。第一志願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的考生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其他專業的考生也不得調入該專業。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考生不得調劑到該計劃以外錄取,未報考的不得調劑入該計劃錄取。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不得調劑。

  考研調劑要注意的13個"潛規則"

1.初試成績只是參考,並不是主要標準,調劑單位更看重考生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個人綜合能力等情況;

2.只能從高一級的單位調劑到低一級的單位。如果你第一志願報考是一所普通院校,即使你的初試分數再高,也不可能調劑到自主劃線的學校;

3. 發達地區學校通常不接收第一志願在中西部地區的考生;

4.調劑由二級學院負責。考生應該直接與二級學院聯絡調劑事宜;

5.大學四年,在學習成績、獎學金、課題研究、論文等方面均無突出表現的同學,基本上很難調劑到好學校;

6.母校一般不會嫌棄自己的學生,調劑選擇母校,成功率會高很多;

7.調劑時只要與你報考的專業相關就可以,沒必要完全一樣,這樣可以增大選擇的餘地;

8.調劑時傳送的自薦信不要表現出對發揮失常的懊惱情緒,而是應表明你調劑的希望,儘量不要用“希望”這個詞,可改成“懇請”;

9.老師接電話時回覆“我們學校從不接受調劑生,今年也一樣,沒有名額。”,則表明你進入這家院校的可能性很低;如果回覆是“可能有空缺,請你等網站通知”或者找你索要簡歷,則表明你調劑到這所院校的希望很大,應隔幾天聯絡一次, 不斷強化招辦老師對你的印象,讓他們一有名額就能想到你;

10.走導師路線的時候請注意,不要同時聯絡同一學校同一專業的多個導師,一個拒了你之後再聯絡另一個;

11.不要只聯絡在各種網站上公佈了缺額資訊的學校,這種公開了缺額的學校地球人都知道聯絡,競爭壓力太大。很多學校根本不公開缺額資訊,需要你主動去聯絡;

12.調劑系統開放時不要輕易地填志願,因為志願填報後48小時內不能更改,不要因此而錯過最適合你的`院校。考生應在填寫之前跟院校先聯絡,最好是拿到複試通知後再填;

13.你有可能拿到多所學校的複試通知,只要時間不衝突,你可以去多個學校複試,不要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一個學校上。

  考研調劑過程6步走

1,登入調劑系統

調劑系統考生範圍:

參加網上報名,達到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未被一志願單位錄取的統考、管理類聯考、法碩聯考考生。

使用學信網賬號,登陸研招網

如果登入後不能使用調劑系統,可能因為:

(1)分數未達到初試成績基本要求,不符合教育部調劑政策;

(2)未正常參加網報或非調劑系統適用考生範圍;

(3)加分前沒達到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加分後才達到;

(4)享受少數民族政策。

2,查詢調劑資訊

登入調劑系統,查詢各個招生單位釋出的缺額資訊(注:考生查詢的缺額資訊是動態變化的)

3,報名參加調劑

登入調劑系統根據提示資訊填報調劑志願。每位考生可填報三個平行志願。

注意1:聯絡電話尤為重要,是招生單位聯絡考生的一個重要方式,可以填寫多個,請認真填寫。

注意2:提交後的調劑志願在48小時內不允許修改(三個志願單獨計時),底下藍字部分只是確定調劑資料沒有變化而已。ps我記得可以儲存資訊不提交的,沒必要重新填

4,修改調劑志願

每條調劑志願共有三種當前狀態供檢視:

(1)調劑志願已能被招生單位查詢:即調劑志願提交成功;

(2)調劑志願已被招生單位檢視:招生單位已檢視考生的調劑志願,但尚未傳送複試通知;

(3)招生單位對此調劑志願已發覆試通知:考生需儘快檢視複試通知內容並回復招生單位的複試通知。

注意:

如果距離上次填報或修改不到48小時,那麼志願資訊將顯示為灰色不可修改狀態,頁面顯示不分前後。

5,檢視複試通知

考生提交調劑志願後,要及時登入調劑系統,檢視志願狀態和招生單位的複試通知;

如果收到複試通知,請按照招生單位的調劑要求辦理相關手續併網上回復是否同意參加複試

6,複試之後“待錄取”

關於“待錄取”的說明:考生在複試結束後,如果符合錄取條件,將收到招生單位傳送的“待錄取通知”;考生必須在招生單位要求的時限內答覆是否接受待錄取,否則招生單位可隨時取消“待錄取”;一旦考生同意“待錄取”,在未徵得該招生單位允許的情況下,不能再接受其它單位“待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