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

校園 閱讀(7.4K)

孔子世家是司馬遷留給我們最早的,也是最權威的孔子資料,讀完史記後,你對孔子都有什麼樣的瞭解和感想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史記孔子世家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

  史記孔子世家讀後感篇一

太史公以詩讚孔子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太史公曰:“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至於後世,更有所謂“大誠至聖先師”之號。孔氏之學,漸乎後世,不可謂不深遠矣。

然則孔子之不用於當時,何也?

有論者以為其生不逢時,故有不遇。果哉?子貢曰:“夫子蓋少貶焉?”子曰:“而志不遠矣!”以此知孔氏一學者也。學者之為,道也。不容於世,亦宜矣。孔子亦自知也,故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之語。孔子不悅桀溺,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以此知子之執也。孔子自雲:“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憤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誠然一學者之象也。

孔子之學博。楚令尹子西曰:“諸侯之使,無如子貢者,諸侯之輔相者無如顏回者,諸侯之官尹無如宰予者。”然聖者不霸,霸者不聖。所謂“王者”之說,亦宜付諸東流。孔子既以修道不倦而聖,又不降志以求,其不容於世不亦宜哉?世之所求,無非霸也。

春秋之時,諸子紛爭,各以說逞,皆以己學為正道。所言不一,所執亦異。然大道渺茫,實難求索。道有大小之分,有“霸”,“王”之別,有學用之類,以此道論比彼道,不亦怠哉?王霸有道,為政有道,書畫有道,莊子曰:“矢溺亦有道。”

與孔子同時之諸子,名、法、墨、陰陽亦傳諸後世而不絕,唯儒高出諸子而獨尊,何也?無他,時也。

昔孔子生之不遇,後,身既沒而名顯,皆因時也。春秋之時,大禮已壞,而孔子教人以忠恕,克己復禮,期諸侯俱以王室為。秦遵法術而亡,漢鑑前轍而雜儒法,孔學終以“君臣父子”而得顯,豈非無因乎?

  史記孔子世家讀後感篇二

這次讀完之後,我的感覺就印證了司馬遷說的:“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以前看過《禮運》、《易經》、《樂記》、《經解》、《學記》,以及《論語》,這些當然是名著,但這次通過《史記》瞭解孔子的一生後,再與以前的東西結合起來,深刻的感覺到了孔子的悲哀。當然孔子也並非是宋明時期神話後的孔子,《史記》裡的孔子給人感覺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要說《史記》先得從司馬遷的悲哀說起,司馬遷從忍辱負重受宮刑之後,說出了:“人之一生,或輕如鴻毛,或重如泰山。”後面的《報任安書》中有提到只要是傳世之作,必定是上古聖賢發奮才能創作出來的。

孔子的一生分為幾大部分:

1、身世及出生。

2、決心治學。

3、四處求學。(如跟師襄子學琴,向老張問禮,在齊聞韶。)

4、始創儒學,招徒授業。

5、開始為政。

6、周遊列國。

7、刪述六經。

先說身世,司馬評價為:“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至於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與夫子,可謂至聖矣!”

孔子雖然是一個大夫叔梁紇的兒子,但是因為是野合所生,而且父親死時沒有守孝所以沒有人承認他。因為父親早逝,所以孔子的母親承包了家中的一切,所以在孔子十六的時候就死了。

孔子的志學之路還是非常坎坷的,十五歲前和他母親的爸爸學,之後想要去找太史公求學,因為太史公要測試孔子到底有沒有學習的毅力,讓他在門口等了一天,而孔子就在那等了一天不急不躁。於是被太史公收為弟子,其後認真學習六藝,《經解》中有是這樣介紹六藝的:“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宜良,樂教也;潔淨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至於四處求學我想孔子向老子問禮,應該都聽說過,孔子去了以後被老子罵了一頓後,就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跑,這三者皆可捕捉,而唯有龍我不知,今日我見到老子就像見到了龍。有人說這次是兩聖的碰撞,其實當時孔子的思維並不完善,所以我們老師常說如果孔子五十的時候再見到老子,才會是儒家與道家的交流。

孔子最悲慘的時候就是周遊列國了,不被君王接受,被隱士諷刺,還被軍隊圍了三次,但在這途中孔子的體系才真正的創立出來,磨難也不可謂不重要。

最後的刪述六經,就是孔子一生中做的最大貢獻了,當時孔子想幹這件事的初衷是,認為天下已經無道,自己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展現給後人。孔子刪了《詩經》,整合了《尚書》、《禮記》,寫了春秋。

關於最後死時見到的最後一個人就是子貢,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史記原文:

明歲,子路死於衛。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於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因而涕下。謂孔子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於西階,殷人兩柱間。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間,予始殷人也。”後七日卒。

春秋年間,天下無道,禮崩樂壞,智者無用武之地,賢人空懷興國之志,君王毫無勢力,孔子窮其一生不能把禮義推行,到了人生的最後,孔子發出了最後的感慨。

子路因為衝動死在了衛國,孔子一聽,一下氣血上湧,帶動以前的憂愁就病倒了。子貢來看望,孔子勉強裝作很悠閒的樣子,說:“賜呀,你也太晚了吧!”孔子哀嘆一聲,唱到,支撐天地的太山已經摧毀,支撐房屋的主樑也已經被摧毀,領導人心的賢人呀,也已經不管用啦呀!哭了起來。過了一會跟子貢說:“天地之間沒有道德的約束已經很久了,我的主張一直不能夠推行,悲催呀!那曾興盛無比的夏王朝如今已經被葬在了東邊,那禮樂盛行的周王朝也被葬在了西邊,昨晚我夢到我坐在祠堂裡,我是殷人呀!”七天後仙逝了。

孔子的一生充滿了悲歡離合,又擁有一段悠然自得的時光,死而無憾呀!

  史記孔子世家讀後感篇三

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主張。董仲舒認為,“道之大原出於天”,自然、人事都受制於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應該是統一的。而《史記》的編撰者司馬遷生於公元前145年,離世於公元前90年,公元前91年,55歲的司馬遷就完成了《史記》。這就是說,司馬遷生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那麼,關於孔子的事蹟自然要符合漢武帝的要求,符合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了。可據說西漢初年,雖說“焚書坑儒”的時代結束了,但漢高祖並不喜儒學,使得儒生的學術源流幾乎斷絕,可正是漢武帝,才令孔子及其主張起死回生,並逐步邁向至高無上的聖人地位。

不過有一點應該清楚,孔子去世於公元前479年,到了公元前91年《史記》成稿,已相距388年啦!如果以現在作比較,就相當於今人搬出公元1624年的人物,即明朝天啟四年的事情。要知道,孔子時代那可是中華文明史中相對比較愚昧落後的階段,那麼,就孔子的事蹟的真偽也就難免令人起疑嘍。試想,就連相對文明程度較高且為歷史記載主角的明朝皇帝,其事蹟都疑點重重,孔子?貴族都沒混上,又怎麼可能存有真實的歷史,還流傳了近400年呢?那可是戰亂不斷的400年哪!

關於《孔子世家》的記載,這裡不便列出,僅將於此相關的質疑和初步看法暫列如下,以求進一步明辨是非。

一、關於孔子的出身。孔子一直不知其父葬處,“丘生而叔梁紇死”嘛,並沒有說明其父的享年,卻明確記載著“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可孔子的祖先卻清清楚楚,以下便是後人列出的孔子祖上名單:宋湣公→弗父何→宋父周→世子勝→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祈父→孔防叔→伯夏→叔梁紇→孔丘。太不可思議了,當時的孔子家族究竟何德何能,竟能儲存並延續如此詳細的祖譜?後來還有人考證出,孔子乃商朝的宗室,到周朝時被封於宋國,如果孔子明知自己是宋湣公的後代,就憑孔子終生渴望“克己復禮”的品行,他會情願以孔為姓嗎?再看看孔子所謂祖先的名字,大部分都有個“父”字,沒有“父”字的也有伯和叔兩個與父稱兄道弟的稱呼,這也能叫人名?還有世子勝又是怎麼回事?稱呼與姓名是一回事嗎?尤其是那個“正考父”,“考”原指的就是父親,後多指已死的父親,生為父,死為考嘛!

更不可思議的是,當孔子十七歲時,就被一位即將離開人世的士大夫認準了,他深知孔子祖先,就因為孔子“年少好禮”,即斷定孔子將來一定是位才德顯達之人。這也太有先見之明瞭,居然後知數百載,乃至數千載。

《孔子家語》可信嗎?此書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志》,東漢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所撰,比《史記》晚了180多年。不過,有一點不可不服,凡能修史者,都必須屬於儒家,而且一定是大儒!

二、為何要提“野合”呢?為何要探尋貴族祖先呢?為什麼孔子得到老子教誨之後,才“弟子稍益進焉”呢?其實,記述一位頗具影響的歷史人物,往往應該取長補短、歌功頌德,根本沒必要提及“野合”二字,很顯然,這兩個字的使用是必須的,是有其深意的。同時,在孔子的出身中還要極力標榜為周室宗親,這不能不讓人立刻想到漢武帝的出身,這就明白無誤地告訴世人,帝王或聖人都是可以“野合”的,而且正因如此才不同凡響呢。至於別人,尤其是老百姓嘛,那就婦孺皆知嘍!正應了那句話叫,“英雄不問出處”,還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惡霸邏輯。

至於老子的`地位在漢武帝那兒是絕對不可撼動的,因為他的列祖列宗大多是信奉老子的,即使要樹立孔子,也只能屈居第二了,而且還要教導孔子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就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在很多歷史偉人中,也包括孔子,他們的很多話語都是如何得來的,真不知道,這些珍貴的語言究竟是怎麼流傳下去的,難道孔子拜見什麼人,身邊總有自己的弟子嗎?

三、孔子與晏子的關係如何?據記載,晏子生於公元前578年,逝世於公元前500年,這就是說,晏子比孔子年長27歲。那麼,齊景公問政孔子時,晏嬰大概已經62歲了。請看看晏嬰給齊景公的進言:“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遊說乞貸,不可以為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這段經典論斷不可不為切中要害、一針見血!這至少說明,孔子與晏子並沒有共同的政治主張,可後世儒生們硬說晏子也是儒家!厚顏無恥,無以復加。

可歷史畢竟不可假設,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文明,不還是按照晏子所指出的那樣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的嗎?不幸的是,晏子所擔心的庸俗竟然成了中華歷史發展的主流趨勢。據說後世不少大儒對他們的老祖師爺在世時的“喪家之犬”之遭遇憤憤不平,尤其是晏子,竟斷言孔子在齊的不得其志,一定是晏子對孔子才華的嫉恨。真是有趣,一位威震華夏的60多歲的老齊相,會嫉恨四處求官的年輕人?另外,晏子真的很還小嘛?孔子都快兩米啦!

四、子不語怪力亂神嗎?那麼,仲尼曰:“以丘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夔、罔閬,水之怪龍、罔象,土之怪墳羊。”是怎麼回事?還有仲尼曰:“禹致群神於會稽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節專車,此為大矣。”“僬僥氏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之極也。”這些都是說什麼呢?如今看來,無異於信口齒黃!此外,整個《孔子世家》通篇內容,原本就不缺少怪力亂神,一位精通喪葬禮儀的專家,離開了那四個字,還拿什麼來征服別人?

也不知從何時開始就有專家解釋說,“不語”指的是不議論,“不爭論”。的確,本來就子虛烏有,或者唯恐躲之不及,誰還有資格議論那些聞所未聞的奇事?難怪有人盛讚孔子“真乃聖人也”,無所不知,無所不懂,當然除了那些下賤的常識之外。這樣一位語不驚人誓不休者,也不可能是凡人了。但是!這與招搖撞騙、故弄玄虛、蠱惑人心那可是兩碼事兒。

五、孔子的教育事業成就究竟如何?在《孔子世家》中,孔子一生追求仕途的脈絡清晰可見,期間也斷斷續續做了幾年弱小諸侯國的小官,也是處處碰壁,儘管終生不得其巨集大之志,仍四處奔走呼號,僅所謂的“周遊列國”就耗費了十四年時光,即使相信孔子27歲開始興辦教育,到孔子去世也不過46年,那麼,孔子從政及遠離本國的時間就理當不再辦學之列吧,說孔子一生從事教育顯然誇大其詞。這樣看來,不足30年的辦學經歷就已經很了不起啦,其弟子竟達3000餘人,每年平均新增學生100餘人,“有教無類”好像還可以,那又如何“因材施教”?難怪說孔子為聖人,的確不是常人哪!

還有所謂的七十二位賢人,據說至今都沒能弄清這些優秀學子的基本情況,如此令人“高山仰止”的大教育家,優秀率才2。4%?更何況,也沒幾位真正曾為某小諸侯國的棟樑之才的。僅就最賢的顏回來說吧,終生不離孔子左右,在孔子哪兒的確很賢,可為社會又做了些什麼呢?說穿了,大凡孔子的得意門生,最擅長的就是攀附權貴、巧舌如簧、欺世盜名,最擅長的就是為自己歌功頌德、樹碑立傳!“獨尊”之前的遭遇正因如此,“獨尊”之後的待遇更是如此!

總之,如果我們探究《孔子世家》出品的時代背景,明確出品人的政治立場,那也就不難理解孔子的偉大了,也正因為孔子的“仁義道德”,才造就了“男盜女娼”猖獗,才造就了層出不窮的霸氣與奴性完美結合的芸芸眾生。也不知從何時開始,在中華文明發展程序中居然夾雜著一個威力無比的暗示,祭拜孔子,似乎可以升官,祭拜關羽似乎可以發財,而升官發財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人生最大追求了,也許正因於此,文聖與武聖才香火最旺,才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