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七年級下冊《土地的誓言》教案

校園 閱讀(2.22W)

無論是時間的流逝,社會的變遷,還是思想的轉變,我們的心中都有一塊地方,每次觸碰時都能讓我們備感溫暖,而對於遠離故土的遊子來說,這份溫暖一定就來自於對家鄉的懷念。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去感受一位遊子對故土濃烈而深切的愛。

七年級下冊《土地的誓言》教案

  【學習目標】

1.紮實字詞,增加詞彙積累。

2.品味文章蘊藏的複雜情感。

3.揣摩、品味文章具有激情的語言。

4. 培養、強化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感。

  【學習重點】

作者情感的把握。

  【學習難點】

揣摩、品味文章具有激情的語言。

  【課前準備】

發放預習任務單,學生在此指導下進行預習。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師: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感受著腔腔愛國心。其實,記住每一個國恥日也是我們愛國的表現。在我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日子。(幻燈片投示)

2.投示:1931.9.18

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歷史上的九·一八事變.

1931年9 月18日,日本侵略者炸燬南滿鐵路,挑起事端,並於當晚10點20分突襲東北軍北營駐軍,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

3.(播放圖片)

師:“九一八事變”, 使東北遼闊美麗的江山沃土盡陷日軍鐵蹄之下,一時民生凋蔽,四野荒蕪,淪亡是他們唯一的選擇,無數百姓為免遭日軍的蹂躪而逃離家園。十年之後的1941年,也就是“九一八事變”過去整整十週年之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流亡在關外的東北人依然無家可歸。作家端木蕻良懷著痛失家園,渴念故土的強烈感情寫下了這篇激情澎湃、感人肺腑的文章。

板書: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二、預習交流,自學生疑

1.作者簡介

學生交流,教師歸納: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漢文,遼寧省昌圖縣人,現代作家,先後畢業於南開和清華,學生時代即開始創作,是東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

補充筆名由來。

  三、整體感知,師生釋疑

聽讀課文,思考感知:

1.關注重點字詞。

2.認真體會,你發現文中都蘊涵著哪些情感?

(注意教師朗讀時對語氣、語速、重音等的把握和處理。)

學生聽錄音感知,之後進行交流。

1.字詞檢測

字詞檢查

A讀準字音

1)對於廣大的關東原野,我心裡懷著熾痛的熱愛。

2)在那亙古的地層裡,有著一股燃燒的洪流,像我的心噴湧著血液一樣。……它們從來沒有停息,它們的熱血一直在流,在熱情的默契裡它們彼此呼喚著,終有一天它們要匯合在一起。

3)而我將用我的淚水,洗去她一切的汙穢和恥辱。

B寫對字形

4)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群,深夜( háo míng )的蒙古狗,我聽見皮鞭滾落在山澗裡的脆響;……我想起悠遠的車鈴,晴天裡馬兒戴著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著,狐仙姑深夜的( lán yǔ ),原野上( guài dàn )的狂風。

C選好詞語

5)在那田壟裡( )過我的歡笑,在那稻顆上我捉過蚱蜢,在那沉重的鎬頭上留著我的手印。A 迴響 B 飄蕩 C埋葬

6)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湧著熱血,因為我常常感到它在( )著一種熱情。A澎湃 B 湧動C氾濫

2.懷念、讚美、憂傷、憤怒等

  四、問題引領,合作探究

1.主問題研討

文章中哪些語言最能表達作者的情感?請勾畫出相關詞句並賞析。

1)學生研讀文章,之後交流。

重點語句賞析示例:

A當我記起故鄉的時候,我便能看見那大地的深層,在翻滾著一種紅熟的漿液,這聲音便是從那裡來的。在那亙古的地層裡,有著一股燃燒的洪流,像我的心噴湧著血液一樣。這個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會感到她在跳躍,和我的心的跳躍是一樣的。它們從來沒有停息,它們的熱血一直在流,在熱情的默契裡它們彼此呼喚著,終有一天它們要匯合在一起。

(這塊廣大的'關東大地'因為這些擬人化的描寫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於是可以像母親一樣召喚著我、激勵著我為之奮鬥、為之犧牲!→擬人手法——失去土地的痛苦 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B 在那田壟裡( )過我的歡笑,在那稻顆上我捉過蚱蜢,在那沉重的鎬頭上留著我的手印。A迴響 B 飄蕩 C埋葬

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湧著熱血,因為我常常感到它在( )著一種熱情。A澎湃B 湧動C 氾濫

(充滿感情色彩的詞語→喪失土地的悲憤、屈辱和仇恨。富有情感表現力。)

C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漂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群,深夜嗥鳴的蒙古狗,我聽見皮鞭滾落在山澗裡的脆響;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賓士的鹿群,帶著松香氣味的煤塊,帶著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遠的車鈴,晴天裡馬兒戴著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著,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這時我聽到故鄉在召喚我,故鄉有一種聲音在召喚著我。

(這些形象都是關東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著關東大地的特徵,它可以使讀者充分了解關東大地的美麗富饒,也可以喚起讀者的想象。更能體現作者對故土家園的深深眷戀之情。→形象的疊加——對土地深情的讚美,深切的懷戀 排比——連貫的`逐漸增強的語勢,加強情感表達)

……

2)教師點撥,歸納文中表達感情的手段

A超常規的詞語運用。

B運用排比、比喻、 擬人等修辭表達,加強情感的衝擊力。

C選取有特徵,有意味的景物,通過景物的密集疊加,展現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

2.質疑交流

學貴質疑 善於提出問題的孩子才是最聰明的!

問題示例:

A你怎樣理解本文標題——“土地的誓言”?

B文章前後人稱的不一致,你是怎樣看待的?(為什麼文章起初寫“關東大地”用“她”來稱呼,而到了後面時卻又改口說“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用“你”來稱呼呢? )

  五、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背景介紹:《我愛這土地》作於1938年11月,其時正值國難當頭,飽經滄桑的祖國又一次遭受日寇鐵蹄的踐踏。作為詩人的艾青,堅定地匯入民族解放鬥爭的洪流中,併成為時代的“吹號者”。

我愛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六、課堂總結,收穫盤點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學生聽歌,進一步體會文章中蘊涵的思想感情。

教師激情結束語——不管是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還是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永遠昭示我們:對國家、民族深沉強烈的愛以及廣博的襟懷、火熱的心腸,才是作為一箇中國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