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社會心理學經典書籍讀後感心得

校園 閱讀(9.75K)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科學,是一門關於社會的科學。平日無事,我收集了很多社會心理學讀後感。以下是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社會心理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社會心理學經典書籍讀後感心得

  社會心理學讀後感篇1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行為背後的社會心理過程及其規則性,具體地說,它研究社會心理現象是怎樣產生的,怎麼可能產生,它的變化過程是怎樣的,它的作用又是怎樣的。

社會的主體是人,我們每天都在與別人打交道,因此,讀了《社會心理學》後。我明白了一些生活中感受深刻地事例。如:中國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型別中談及中國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型別分為情感性親系、工具性關係與混合性親系三種類型,在不同的關係中,遵循不同的交法則。情感性親系通常存在於家人、親密朋友之間,是一種長久,穩定的關係,它可以滿足個人在親愛、溫情、安全感、歸屬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人們本著“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則”交往的。工具性關係在在於陌生人之間,是一種短暫的、不穩定的關係。人們與他人建立工具性關係的目的是發這種關係作為達到其他目標的手段或工具,通常按照“公平法則”交往。

混合性關係界於情感性關係與工具性關係之間,雙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關係,如:親戚、鄰居、師生、同學、同事等關係就屬於混合性關係,人們通常遵循“人情法則”,這種法注重均等與互惠。現實中確實是這樣的,平時家人之間,父母與我們交往中,只要他們力所能及,他們都會互相幫助,不求回報,只想對方開心就滿足了,然而在工具性關係中,我們是以公平法則進行交往,在商店裡,我們付出金錢,售貨員就給我們提供等價的商品,雙方情感的需要很少,當他們不在商店相遇時,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相互問候,但在混合性關係中,雙方都是彼此認識,有一定的接觸,在親戚交往中,雙方都會有來往,有時候會互贈物品,當一方送物品給另一方,另一方一定會回贈一些東西,如果一方打破了這法則,會令他們的關係出現衝突,所以他們會遵循循“人情法則”。

我們與別人交往,第一次按觸對方,別人給我們的印象源於外表。一個人的外表常常是我們最先處到的資訊,而且也常常是我們能得到的惟一線索。我們常常對外表美麗的人作出一系列的正性評價,而外表不好的,就被作出負性評價。有時第一印象並不可靠,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與工作中都有相當大的作用,即所謂的“先入為主”。“新官上任”之所以要點好“三把火”,踢好“前三腳”,就是要給下屬留下深刻的、好的第一印象。當然,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總是最先鮮明的、最牢固的,並非決定著以後的交往;如對某人一開始就有好感,人們就願意再和他接觸。當然,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變的,常言說得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正是因為這樣,產生了“暈輪效應”,別人的第一印象對我們留下的影響。

某人做了一件好事,我們就認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相反,如果他做了一件壞事,一切都是不好的。如:男女青年在擇偶方面,對外表英俊、美麗的,就會做出好的評價,認為他(她)的一切都是好的;相反,如果外表很醜的,認為都是不好的。在生活中,我們往往都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讓別人產生“暈輪效應”認為自己具有相似的好特徵,雖然這種是不好的行為,但對我們去面試,有一定的幫助。在與別人交往要避免“暈輪效應”產生的影響,誤交損友。這樣令我們十分矛盾,所以要客觀理智地對待第一印象。

我們對一個陌生的人或群體認識,會使用刻板印象。它能幫助我們快速瞭解一個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體的特徵。如:我的同學對我的認識,他們知道我是虎門人,他們立刻會想到虎門人富裕之類的特徵,他們就把這些特徵強行加在我身上,但我個人認為這樣是錯誤的,我雖然是虎門人,但我不認為自己比別人很富裕,甚至我覺得自己很窮。所以我們認識別人,一定客觀對待,不要輕易做出評價。

人與人之間交往,我們要對別人、群體進行來往時,要避免做出“暈輪效應”,濫用刻板印象,長時間的來往,才能可以真正瞭解別人。

  社會心理學讀後感篇2

為什麼品德高尚學識超群心地善良的人,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也會做出非常愚蠢甚至道德敗壞的事情?如德國納粹分子屠殺無辜的人群,僅僅是因為他們是不同的族群,有著不同的信仰。為什麼競技體育比賽的觀眾對自己支援的隊伍那樣瘋狂痴迷?僅僅是因為把自己支援的隊伍看成自己的族群,定位是我們,這樣族群的獲勝代表著自己個體的勝利。為什麼人們的思維認識往往產生偏見?如地域歧視,文化歧視。為什麼人們喜歡認同和自己價值觀相同或者相似的人交往?如在一個群裡不同價值觀的人很難聊得來,很快就分道揚鑣。為什麼過度害羞的人時間久了會產生焦慮?很多時候我們十分在意別人關注我們,其實那只是自己的想象。為什麼恐怖分子利用人體炸彈發動恐怖襲擊?實施前他們都會留下映像資料,留下遺言,為了族群和所謂的理想信仰義無反顧的走向死亡。所有這些社會現象,由美國學者戴維·邁爾斯撰寫的《社會心理學》,用一個個實證實驗驗證了這些社會現象,並解讀了它們產生的原因、活動的機制、變化的途徑、干預的方法、解決的可能。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我們周圍情境影響力的科學,尤其關注我們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響他人。即研究人們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響他人,以及如何與他人互相關聯的科學。

人類是由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產物,生物基礎和生活經驗共同造就了我們。我們對現實的知覺會被我們的情境和文化所左右,我們觀察客觀世界時總是帶著信念與價值觀的有色眼鏡來實施。外部的社會力量和環境因素影響著和塑造著我們的態度和行動。事實上強有力的惡意情緒有時候會壓倒善意,使得人們附和謬誤,屈從殘暴。在納粹的淫威下,許多看上去正直的人變成了屠殺的工具。因為在那種情景下,個人的行為往往自認為是群體的行為,其後果應由群體承擔所致。他們妄想著之所以做出這些惡意的行為完全是對群體的忠誠,或者是為了群體的信念和個人的信仰。

啟示:人類並非時刻保持著理性的思維,不要過於自信自己的判斷,有時候在外界情境的壓力影響下,會做出讓自己都難以相信的蠢事。因此,人要時刻懷有敬畏之心。

我們不僅受外界情境的影響,我們還受信念、態度和價值觀的影響。我們的信念塑造了我們對其他任何事情的解釋。我們越是極力想證明我們的理論和解釋可能是正確的,我們就對挑戰自己信念的資訊越封閉。我們的記憶系統並不是一個可以儲藏過去的事實的地方。我們的記憶,事實上是在我們進行回憶時重構的,它受到所持態度的嚴重影響,並通過當前情感進行檢索。當我們期待發現某種重要的聯絡時,我們很容易會將各隨機事件聯絡起來,從而知覺到一種錯覺相關。假如我們相信事件之間存在相關,我們更可能注意並回憶出某些支援性的證據。我們容易受先入之見和過度自信引導,被鮮活的逸聞甚至不可能存在的虛假相關和控制所說服,我們構建起自己的社會信念並繼而影響他人去確證它們。

啟示:我們所認為的事實並非是真實的事實,人很多時候會受情境外力和自身習慣的影響而使自我認識偏差。一個奴役別人的群體很可能認為受奴役者生來就有受壓迫的特質。正面引導行為會塑造自我。學生每天升旗唱國歌,就是用公眾的一致性來建立個人愛國的信念。這種行為的改變,需要從小處入手,逐漸增加並反覆重複做。對一個小行為的承諾可以讓人們更願意做一件更大的事情。因此,如果讓我們想在某個重要方面改變自己,最好不要等待頓悟和靈感,需要的是我們要及時採取行動。

說服的力量不可估量。群體具有塑造其他成員觀點和行為的力量。邪教組織通常會將成員與其先前的社會支援系統分離,同時也避免他們和其他異教成員相互接觸。這樣就會出現每一個人都只和群體成員聯絡。一旦與家人和朋友失去聯絡,他們就無法進行反駁。這時,群體就會向他們提供認同感並且混淆是非事實。另外,壓力以及情緒的喚醒往往會縮小人們的注意範圍,使人們更容易接受那些毫無根據的觀點,順從社會壓力,並傾向於詆譭本組織之外的人。

心理治療的情境和邪教以及狂熱的自助組織一樣,會提供支援性的相互信任的社會關係。專業知識以及希望。獨特的理念以及信念,用以解釋個體的困難並提供新的視角。一系列的儀式以及學習經歷,以保證獲得一種平靜愉快的新感覺。

啟示:政治家、教育工作者、心理醫生以及其他說服者,他們常常會利用人們固有的這些特質,成功的運用這些策略,說服和改變人們原有的想法,達到說服者的目的。其實教育與蠱惑,啟蒙與洗腦,轉變與脅迫以及心理的治療與精神控制之間的界限並非涇渭分明。說服本身並沒有本質的善惡優劣之分,其作用是建設性的還是毀滅性的取決於我們運用的目的和方法。

人們喜歡用我們的群體來定義自己,球迷通過支援自己喜歡的球隊獲勝,而自認為自己也是優秀的,從而獲得自尊和認同。很多極端的愛國者就是用他們的民族身份來定義自己的。在現實中,很多平庸之人,由於自己的無能或者受到挫折,為了找回自尊,往往利用群體的優勢和力量,變相的自認為群體的優秀就是自己的優秀。因為自己是群體的一成員,其實這是自欺欺人的。

啟示:個人和群體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在強大群體的庇護下,只滿足於被群體罩著,俺耳盜鈴是不利於自己的成長和強大的。因為你的群體強大和群體中別人獲得冠軍與你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你就是你,只有依靠自己,提升自己,才能讓別人敬重你。

抑鬱症患者其實是由錯誤的思維方式導致的。他們的思維方式取決於他們對責任的歸因模式。這種消極的過度泛化的和自我責備的思維,其結果就是一種令人沮喪的絕望感。抑鬱症患者的負性自我形象,歸因和期望是由負性體驗引發的`一種惡性迴圈。這種負性體驗能催生出一種能夠極大地改變人們思維和行為方式的抑鬱心境,而這種心境又進一步激發之後的負性體驗、自責和抑鬱情緒。

害羞是一種社會焦慮形式,其特點是過度的自我意識以及過度擔心他人的想法。害羞的人他們不以自我為中心,並且謙虛、敏感和謹慎。害羞的人還會把情境過分個人化,這種傾向會導致焦慮的產生。他們常常會高估他人對自己的關注和評價。

啟示:對於我們平凡之人,在正常工作和生活中,是沒有那麼多的人關注我們的,我們往往過分在意別人的關注和看法,其實別人並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很多時候我們的焦慮都是自己給自己施加了過多的枷鎖,是自己束縛了自己。

  社會心理學讀後感篇3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群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等。群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群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徵,如群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群體決策等。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受到來自兩個學科的影響。在社會心理學內部一開始就存在著兩種理論觀點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謂社會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在解釋社會心理現象上的不同理論觀點,並不妨礙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特點。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相處等方面來體現個體社會心理現象。例如:如何成為受別人喜歡的人。

人人都希望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被他人讚賞和喜歡,能夠讓一個人感受到更為強烈的成就感。哲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人性中最強烈的慾望便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慕。”被人喜歡和尊重,可以激發一個人做事情的無限熱情和精力。如何成為一個討人喜歡,並受人尊重的人呢?答案簡單而複雜,因為大家都是同一個屬種的人,感覺其實在很多時候都是相通的。我們很容易得到這樣的結論,那些只知道關心自己的人,人們會不屑地認為他們自私,他們難以成為討人喜歡的人;而那些只喜歡自己的人,也同樣難以成為討人喜歡的人。

喜歡和尊重應該是相互的,當一個人對自己給予過度的關注和愛護,那麼他有限的精力用於真正關心他人的必然少了許多,當另一雙目光希望得到你的關注和愛護時,卻沒有得到滿足時,你又如何期盼在自己希望的時候得到他人的關心和喜歡呢?喜歡和尊重還應當是真誠的,而不是為了某種目的的逢迎和討好,那種虛偽而不真實的感覺總是難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當你驀然回首時,卻發現自己總是生活在一種虛假的感情中時,往往會將真實的自己一同喪失了。努力做一個討人喜歡的人當然很好,然而,凡事過猶不及,過分關注他人,希望被他人讚賞和認可,還需要在一個人獨立自尊的前提下。否則,一個失去自我的人,只能夠生活在他人的影子裡面。

不瞭解自己的所需所求,不能體會自己真正的需求,只是為了讓所有滿意和喜歡自己,可能那種付出是真誠而單純的,但是這種付出的過程和最終的結果對於個人而言往往是非常辛苦的,這是同樣不可取的。無論是對朋友還是對親人,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為最好。“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說,你在什麼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做一個討人喜歡的人,做一個真誠獨立的人,而決非一箇中庸的和事佬。其實一個真正討人喜歡的人,也必定是一個招致一部分人厭惡的人,明白了這一點,我們或許能夠更為自如和自由看待如何討人喜歡,以及如何去做一個純粹的人。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於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社會心理學讀後感篇4

社會心理學現代心理學的支柱之一,它與人格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一起構成了心理學的基本框架。其研究領域設計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學科生命力寓於全社會不同個人和由這些人組成的不同群體的需要和應用中。研究社會心理學不僅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也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所以,當我閱讀完《社會心理學》後,第一個感受就是不僅要吸收其中包含的理論意義,更要實踐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讀了這本書,也讓我對視窗的服務工作有了一些更深的認識,下面我就談談在視窗服務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接觸到《社會心理學》這本書後,我發現將心理學引入到行政服務視窗工作有利於提升服務質量。在嚴格執行行政服務系統工作人員文明服務手冊的同時,我們視窗還實行微笑式服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對各種不同型別的服務物件,如果都搞一刀切式的服務態度,產生的效果未必好。看了《社會心理學》這本書後,掌握各種不同型別的服務物件對各種服務態度、服務方法對我能正確理解服務物件的心理需要,並進行鍼對性的和周到的服務有很大的幫助。

在視窗工作中,在推行微笑式服務時,如果服務物件屬於活潑型,情緒外露,興趣廣泛,工作人員要熱情接待、周到辦事,做到以熱對熱;如服務物件為安靜型,表現為情緒穩定,自信心較強,這樣的物件不喜歡我們過分熱情,針對這樣的服務物件,我們要做到不卑不亢,熱情適度,以靜對靜;如服務物件為興奮型,語言坦率,喜歡提各種問題甚至意見,對這類服務物件,我們除了熱情接待外,還應以和藹親切的態度,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儘量滿足其要求;如服務物件為抑鬱型,這類物件想得很細微,語言謹慎,我們除了熱情外,還要有耐心,細緻體貼地為其服務,以誠取信。

正是如此,我根據《社會心理學》這本書中的知識和原理,把握服務物件的心理,瞭解服務物件的“需要”,提供服務物件所“需要”的服務,從而全面提高服務質量,提升視窗形象。

  社會心理學讀後感篇5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行為背後的社會心理過程及其規則性,具體地說,它研究社會心理現象是怎樣產生的,怎麼可能產生,它的變化過程是怎樣的,它的作用又是怎樣的。

社會的主體是人,我們每天都在與別人打交道,因此,讀了《社會心理學》後。我明白了一些生活中感受深刻地事例。如:中國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型別中談及中國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型別分為情感性親系、工具性關係與混合性親系三種類型,在不同的關係中,遵循不同的交法則。情感性親系通常存在於家人、親密朋友之間,是一種長久,穩定的關係,它可以滿足個人在親愛、溫情、安全感、歸屬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人們本著“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則”交往的。工具性關係在在於陌生人之間,是一種短暫的、不穩定的關係。人們與他人建立工具性關係的目的是發這種關係作為達到其他目標的手段或工具,通常按照“公平法則”交往。混合性關係界於情感性關係與工具性關係之間,雙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關係,如:親戚、鄰居、師生、同學、同事等關係就屬於混合性關係,人們通常遵循“人情法則”,這種法注重均等與互惠。現實中確實是這樣的,平時家人之間,父母與我們交往中,只要他們力所能及,他們都會互相幫助,不求回報,只想對方開心就滿足了,然而在工具性關係中,我們是以公平法則進行交往,在商店裡,我們付出金錢,售貨員就給我們提供等價的商品,雙方情感的需要很少,當他們不在商店相遇時,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相互問候,但在混合性關係中,雙方都是彼此認識,有一定的接觸,在親戚交往中,雙方都會有來往,有時候會互贈物品,當一方送物品給另一方,另一方一定會回贈一些東西,如果一方打破了這法則,會令他們的關係出現衝突,所以他們會遵循循“人情法則”。

我們與別人交往,第一次按觸對方,別人給我們的印象源於外表。一個人的外表常常是我們最先處到的資訊,而且也常常是我們能得到的惟一線索。我們常常對外表美麗的人作出一系列的正性評價,而外表不好的,就被作出負性評價。有時第一印象並不可靠,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與工作中都有相當大的作用,即所謂的“先入為主”。“新官上任”之所以要點好“三把火”,踢好“前三腳”,就是要給下屬留下深刻的、好的第一印象。當然,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總是最先鮮明的、最牢固的,並非決定著以後的交往;如對某人一開始就有好感,人們就願意再和他接觸。當然,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變的,常言說得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正是因為這樣,產生了“暈輪效應”,別人的第一印象對我們留下的影響。某人做了一件好事,我們就認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相反,如果他做了一件壞事,一切都是不好的。如:男女青年在擇偶方面,對外表英俊、美麗的,就會做出好的評價,認為他(她)的一切都是好的;相反,如果外表很醜的,認為都是不好的。在生活中,我們往往都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讓別人產生“暈輪效應”認為自己具有相似的好特徵,雖然這種是不好的行為,但對我們去面試,有一定的幫助。在與別人交往要避免“暈輪效應”產生的影響,誤交損友。這樣令我們十分矛盾,所以要客觀理智地對待第一印象。

我們對一個陌生的人或群體認識,會使用刻板印象。它能幫助我們快速瞭解一個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體的特徵。如:我的同學對我的認識,他們知道我是虎門人,他們立刻會想到虎門人富裕之類的特徵,他們就把這些特徵強行加在我身上,但我個人認為這樣是錯誤的,我雖然是虎門人,但我不認為自己比別人很富裕,甚至我覺得自己很窮。所以我們認識別人,一定客觀對待,不要輕易做出評價。

人與人之間交往,我們要對別人、群體進行來往時,要避免做出“暈輪效應”,濫用刻板印象,長時間的來往,才能可以真正瞭解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