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讀《目送》有感

校園 閱讀(1.91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目送》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目送》有感

讀《目送》有感1

8月的一天,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一條訊息“璜涇鎮園林橋發現一具浮屍。經網友爆料,浮屍為男子,太倉市雅鹿村人,年僅21歲。因英語六級未過,與家人發生爭執,被家人罵了幾句,便在璜涇老街懷仁路橋北超市旁邊跳河了。”

看到這樣的訊息真是讓人驚愕,讓人痛心。為年僅21歲流失的生命痛心,更為付出21年辛勞的父母痛心。這讓我想到龍應臺女士在《目送》中寫道:“十六歲,華安到美國做交換生一年。他在長長的行列裡,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現在的年輕人,總以工作忙為藉口,長時間不去探望家中年老的父母,老人的健康和心中的那份寂寞有誰能安撫。更甚的是90後,00後的孩子們,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只要不順他們的心,就會以極端的方式報復父母。他們中有幾人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和辛勞,又有幾人能懂得感恩呢?

“百善孝為先”。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應當擺在感恩的首位。有句俗話說:“要知父母恩,除非抱兒孫。”其意思就是,只有在抱得兒孫之後才能明瞭父母的良苦用心和莫大恩情。實際上兒女不知父母恩,並非真的不知恩,而是看問題、想事情的方式方法出現了一些偏差。

雖然有時父母的.方法欠妥,但那絕對不應該成為子女仇視父母的理由和藉口,俗語有云“愛之深、責之切”,就是對父母某些過激言行最恰當的解釋。在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給予我們最多的便是辛勤養育我們的父母。因此,我們先要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把我們帶到人間,感恩父母的辛苦養育,感恩父母的情感支援,感恩父母的無限鼓勵,感恩父母無私的愛。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

龍女士寫得好:“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讓我深深的感到:要善待親情,理解父母的愛,儘可能珍惜每一次相處,不吝嗇付出的每一刻努力。惜以相惜,抱以感恩,而非嘆惋“子欲養而親不待”。

落葉在空中飛舞,是在感恩大地對她的滋養;白雲在天空中飄蕩,是在感恩藍天對她的哺育。有了感恩,才有了這個百花齊放的自然景色;有了感恩,才有了這個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有了感恩,才讓人生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讀《目送》有感2

環境是四面環山的小鎮,這個冬天好像異常的寒冷,寒風凜冽。

懷著怎樣的心情讀這本書呢?

聽見路邊花開啊!

“我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我心同隱;今我看見此花,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

開頭便是如此,像舊年的紅雕花木匣緩緩開啟,像老舊的留聲機緩緩響起,精緻不減當年,講著當年,當年的種種……

龍應臺的《目送》便是一朵這樣的花,開得靜默,也開得驚豔。

我從未真正看過什麼別離的背影,大概是因為成長到如今,我永遠是留下背影的那個人,甚至,像書裡說的,我連回頭,都不曾有過。

龍奶奶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我們為了一個人,可以與一群人產生羈絆。

牽掛她,就會牽掛和她有關的那些人;想到她,就會想到和她有關係的一切;然後各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湧上心頭。

愛情,友情,親情,我們這一生,到底要與多少人發生聯絡,又到底要經歷多少次離別,目送多少個背影漸行漸遠?

在現實中,很多時候,親人之間是隔著的,不只是路途的遙遠。

我是否也在某一時刻,因為父母的著裝,因為父母的老土鄉音而在逛街的時候選擇產生距離?

縱使我懂,那個眼角有魚尾紋的女人當年是多麼的明豔動人;縱使我懂,多年過去她還是愛美如初,和作者的母親一樣,可我卻從來沒有為她寫過一篇文章,我深感慚愧。

昨日走過老街舊巷,看到那棵桂花樹下,擺攤人依舊。想起《目送》裡說的那個賣棉衣棉褲的老人。

我於書中,看到的,怕也就是如此了。

那些泛著時光漣漪的物品,承載著多少人的喜悲歡愁。

最感傷的,是龍奶奶的父親離開時,那句:“老天啊,你什麼都教會了我,可你沒有教會我最重要的一課,就是生死。”

於我而言,花樣少年,鮮衣怒馬,趁一切都還來得及,珍惜眼前的一切。

我應該慶幸,還好還好,他們啊,都在。

“我沒有抹開眼前的茫然,我看見“慢者”繼續無動於衷;我看見“愛生”俱樂部繼續招收著成員;我看見憂傷大地裡成百上千的地雷;我看見貧民窟裡無人安葬的屍體……”

我本來疑惑,為何這樣的一本回憶親情的書,要摻雜進這麼多的人間疾苦?

後來我想,大約是真正有寫出來的必要吧!

三月與我有約,約定桃花盛開,約定洋紫荊將謝,約定又一輪的努力,約定著啊,幸福還是和多年前一樣,沒有恐懼,純潔善良。

我記得奶奶說過:“善良的人兒啊,總不會過的得太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