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劉禹錫《烏衣巷》賞析

校園 閱讀(5.34K)

原文:

劉禹錫《烏衣巷》賞析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簡析:

朱雀橋旁、烏衣巷裡曾一度是高門望族的聚集之處,如今時過境遷,昔日繁華已如落花流水不復存在了。

全詩抒發的是一種物是人非、滄海桑田的感慨,詩人選用了意蘊深刻的意象:野草、斜陽,其中最具匠心的是「飛燕」的形象,燕子彼時飛入侯門,如今那侯門深宅已成了百姓家,飛燕成為歷史的見證人。全詩含蓄雋永,耐人尋味。

解釋:

朱雀橋畔長滿了野草,到處盛開著一簇簇的野花。黃昏時刻,夕陽西下,烏衣巷內一片幽暗。那些曾經在王導和謝安的高樓華屋中築巢的燕子,如今都飛到普通百姓家中去了。

詞語註釋:

朱雀橋:秦淮河上的橋名,離烏衣巷很近。

王謝:指東晉大臣王導和謝安。

尋常:平常,普通。

翻譯:

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惟有夕陽斜掛。當年豪門簷下的燕子啊,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裡。

名句賞析——“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平常百姓家。”

賞析一:

這是詩人感慨藏而不露,寄物詠懷的名篇。是組詩《金陵五題》中的一篇。詩人當時還沒到過金陵,始終對這個六朝古都懷著憧憬,正好有友人將自己寫的五首詠金陵古蹟詩給他看,他便乘興和了五首。金陵是東吳、東晉、宋、齊、樑、陳六個朝代的都城,演出了無數歷史故事,唐代詩人遊覽金陵,最易引發盛衰興亡的感慨。烏衣巷原是六朝貴族居住的地方,最為繁華,如今有名的朱雀橋邊竟長滿野草,烏衣巷口也不見車馬出入,只有夕陽斜照在昔日的深牆上。過去棲息在王、謝豪門雕樑畫棟上的燕子,現在都飛到普通百姓的房子裡去了。詩人沒有直接描寫烏衣巷一帶的`蕭條景象,只寫野草、夕陽、燕子,喚起了讀者的想象,從側面暗示了烏衣巷的衰落,而歷史興亡之感也就在烏衣巷的今昔對比中表達出來,筆調含蓄蘊藉,使人讀起來餘味無窮。

賞析二:

這是一首懷古詩。

頭二句以此橋名、巷名為對,實在是妙手天成。妙對更妙在不落痕跡地融入了詩人對世界的感覺:夕陽斜矣,暮氣逼人,在這種冷情調中,野草撒野地開花,似乎在以鮮麗的顏色和蓬勃的生機,反諷著世事的變遷。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著曾經繁華蓋世的這片地方,已是門庭冷落,車馬稀疏,荒草沒徑了。妙處是沒有盡頭的,因為妙處可以改變方向和方式,甚至把原先的妙處變作新的妙處的背景。詩人一點靈感,借一隻燕子閱盡世事滄桑。當然生活中,即使是壽命極長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謝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為候鳥有棲息舊巢的特點,這就足以喚起 讀者的想象,暗示出烏衣巷昔日的繁榮,起到了突出今昔對比的作用。《烏衣巷》在藝術表現上集中描繪烏衣巷的現況;對它的過去,僅僅巧妙地略加暗示。詩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因此它雖然景物尋常,語言淺顯,卻有一種蘊藉含蓄之美,使人讀起來餘味無窮。

憑弔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以燕棲舊巢喚起人們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陽斜”塗抹背景,美而不俗。語雖極淺,味卻無限。施補華的《峴傭說詩》評這首詩的三、四句時說:“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

這首詩據說博得白居易“掉頭苦吟,歎賞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