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三國演義》諸葛亮讀後感(精選6篇)

校園 閱讀(3.19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諸葛亮讀後感(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國演義》諸葛亮讀後感(精選6篇)


  《三國演義》諸葛亮讀後感 篇1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羅貫中所編選的歷史小說。這本書的人物非常吸引人,其中最令我欣賞的是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蜀國的丞相,他字孔明號臥龍。記得在劉備“三顧茅廬”時曾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有了水。因此更加說明了諸葛亮在當時的地位。

為什麼我那麼欣賞諸葛亮呢?是因為諸葛亮是一個國家統治需要的忠臣,是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並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這些都是令人歎服叫絕,意想不到的。

諸葛亮的計謀成功不光是因為他的神機妙算,還因為他的心中只有一個願望“為劉備統一三國,永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因此他才能成功。

記得杜甫在《詠懷古蹟》中寫道“諸葛大名垂宇宙,宗巨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這首詩讚頌了諸葛亮的意志堅決,遇事鎮定自容,但是因軍務繁忙而鞠躬盡瘁,終於積勞成疾。詩的第一句是指諸葛亮的英名千古流芳,永遠留在天地之間,表現了人們對他無限的崇敬。

我以後也應該奮發向上,努力為祖國和人民作貢獻,爭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中華兒女。

  《三國演義》諸葛亮讀後感 篇2

說起諸葛亮,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如此一個熟知天文地理,通曉古今,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甚至能呼風喚雨的軍師,可以說是主導曹劉爭霸勝敗的重要籌碼。如今來看,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可真是慧眼識英才啊。

諸葛亮剛一亮相就令人咋舌,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後人因此讚歎:"豫州當日嘆孤窮,何幸南陽有臥龍。欲識他年分鼎處,先生笑指畫圖中。"這似乎註定了諸葛亮的存在必然會對將來天下三勢造成下小的影響。

果然,諸葛亮剛出茅廬便立了功,火燒新野,打得曹軍焦頭爛額。這此旗開得勝,使原本對諸葛亮的才智有懷疑的關羽,張飛敬佩不已。隨著諸葛亮立功次數的增多,招來的嫉妒之心也越來越多。例如周瑜,他百般刁難諸葛亮,卻都被諸葛亮超人智慧一一化解。比如草船借箭之事。諸葛亮早料到三天後有大霧,借霧之利輕而易舉得了十萬餘箭。使一向自大的.周瑜都不得不稱羨道:"先生神算,使人敬服。"剛借完箭,使曹操後悔不已,諸葛亮又生一計,火攻曹軍。諸葛亮真可渭無所不通,競然能夠呼風喚雨,借來東南風,助周瑜火攻曹軍,燒得曹軍損失慘重。曹操僥倖逃脫,卻又中了諸葛亮之計。各處埋伏的兵馬一批又一批地衝殺出來,曹操眼看命將不保,幸而得關羽放行才能夠死裡逃生。孔明這一連串的計謀,把同樣善於用計的曹操害得狼狽不堪。其深謀遠慮足以令人畏懼。

至於後來孔明三氣周瑜,更是突出了孔明的謀略過人。周瑜氣量狹小,自以為是,自己智不如人,便把諸葛亮看作眼中釘,恨不得將其置於死地。誰知諸葛亮聰明絕頂,周瑜害其不成反遭其害。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自討沒趣,到最後連自己也被諸葛亮氣死了。以致於周瑜死前還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

後來陸遜在虎亭大破蜀軍,乘勝追擊殘軍。諸葛亮卻早已擺好了八陳圖等陸遜上鉤。若不是諸葛亮的岳父帶路,陸遜恐怕早就死於陳中。之後,孔明遇到蠻橫無禮的南蠻王孟獲,孔明不但不加害,反而以禮相待,使孟獲最終心悅誠服。

諸葛亮不但計謀多端,且口才了得。罵死王朗便是最好的例證。王朗本欲使諸葛亮拱手而降,不戰自退。誰知沒有說退蜀軍,自己反被諸葛亮說得理屈詞窮,最後甚至被諸葛亮罵死,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後人說得好:"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諸葛亮在有生之年為蜀國立下無可比擬的功勞,甚至在死去之後,還能以木偶退兵,用錦囊計殺死魏延,其洞察天機的能力有如天神,怪不得魯迅先生說"狀諸葛之多智近妖"呢。

諸葛亮自出茅廬之後巧施妙計屢試不爽,指揮作戰無往不利。他的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負劉備所託,竭盡畢生精力效忠蜀國,實在是百年難遇的良臣謀士,得力助手。他用自己傳奇的一生為《三國演義》這部著作添上了絢爛的一筆。

  《三國演義》諸葛亮讀後感 篇3

讀書筆記是關於一本書籍的心得和記錄,這個週末,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寫了一篇讀書筆記。基於對原著的感觸和心得,尤其是對於諸葛亮這個人物,覺得非常佩服,所以這篇讀書筆記裡記錄了很多關於諸葛亮的故事和評價。

諸葛亮的一生可謂充滿了傳奇,28歲出山,在博望坡一戰成名,以幾千老弱殘兵擊敗了夏侯惇五萬大軍,並收復了關羽、張飛、趙雲三大將軍的疑竇之心,讓他們佩服得五體投地。

隨後便遊說江東孫權,以達到聯吳抗曹的目的,最後巧妙的化解了多次凶險危機,避過了東吳大將周瑜的謀害。

自赤壁一戰,諸葛亮以全面的掌控讓劉備為首的集團獲得了荊州這一塊棲身之地。從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隨後便是提議西進謀取西川,最終也成功實現,自此三分天下的計策已經完成。

讓我感到最不安的事情是,諸葛亮謀劃的先伐魏,後取東吳的戰略。劉備為了一己私仇在夷陵之戰(今天宜昌市)中被東吳名將陸遜採用火攻落得大敗,這一次讓劉備元氣大傷,最後才有了劉備的白帝城託孤一事。

我在想,歷史沒有如果,但歷史上很多大事件都發生的很奇妙,若是劉備真能對諸葛亮的戰略言聽計從,恐怕歷史將必然改寫,當然凡是沒有萬一。

劉備病逝以後,諸葛亮殫精竭慮,最後在益州得以短暫的休養生息之後,領兵南征,平定了南方,就是穩定了大後方,於是有了領兵北伐的條件,但是諸葛亮六出祁山但功敗垂成,正所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都在憂慮中度過,令人唏噓不已,這篇讀書筆記可以說是對諸葛亮一生大致的概括,歡迎點評。

  《三國演義》諸葛亮讀後感 篇4

看完《三國演義》以後我覺得諸葛亮確實是一個人才,在他沒出來以前,劉備到處流浪,寄宿人下,後來徐庶的出現,改變了一下劉備寄人籬下,過著漂泊的生活,軍事上的弱勢。可是好景不長,直到諸葛亮的出現,劉備的實力才慢慢好起來,像聯吳抗曹,七擒孟獲,發展農業生產中蜀錦、饅頭,但是在那個軍閥混戰時代,當時社會背景下,一個人一旦有了極高的權利,他就不會滿足現狀。只不過他過早病死在五丈原,沒有兌現當初出山的承諾,人們會說,他怎麼會了,我想不宜建得。向司馬懿

他也不是在那個時候極力維護魏國的統治。後來呢,魏國被他的後代所代替。還有一點他在七出祁連山的時候,一些大臣勸他休養生息,不要年年用兵。他不聽,他的那些什麼為匡扶漢室而戰,只不過是做給別人看的。在玩弄權術上,他弱於司馬懿。諸葛亮不僅獨攬軍權,還獨攬朝綱,即使扶不起的劉阿斗要想他父親

那樣,但諸葛亮不放權,他有能耐幾何。如果諸葛亮適當的放權,說不定朝代就要改寫,也不說定他或他的後代就是皇帝。人無完人,金無赤足,因此也就鑄就了他悲哀的一生。但他對中國的歷史發展是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這一點是肯定的。

  《三國演義》諸葛亮讀後感 篇5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每句話都是描寫公瑾的,身為主將的公瑾,手搖羽扇,頭戴儒帽,指揮若定。哦!英姿瀟灑,年輕有為的周瑜哦!竟然活活被諸葛亮氣死了。周瑜對於諸葛亮,簡直是:猛虎盯野兔,蛟龍持明珠,諸葛亮雖身在虎口,卻安如泰山。

諸葛空城計最為有名:馬謖失陷街亭,司馬懿率大軍來到西城,諸葛手下個個驚慌失措,諸葛沉著冷靜,喚來各個士兵叮囑幾句,士兵無不服從,但心裡莫名其妙。原來諸葛讓十來名老士兵扮作老百姓,在門口旁若無人地掃地,城內士兵,不許大聲喧譁,自己面帶微笑地彈琴,旁邊立兩個小童,一個小童手捧寶劍,另一個小童,手持麈尾。司馬懿遠遠望見,心中疑惑,親自上前去看,果真如此,急令前隊換後隊,後隊換前隊,望山北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此必諸葛無兵,故打扮成這樣。”司馬懿曰:“吾素知諸葛,此人一向謹慎,從不冒險,此樣必有伏兵。”空城計是諸葛迫不得已而用的,不然,他怎麼肯冒那麼大的風險呢?此表現了諸葛亮過去未來無所不知。

要說他胸懷大志嗎?巧擺八陣圖,這八陣圖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開。裡面有家家戶戶,要不是諸葛亮的嶽老太爺相救。陸遜恐怕會死在裡頭。

諸葛亮事際完。

  《三國演義》諸葛亮讀後感 篇6

“亂石穿空,驚濤怕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三國演義》中,再現了無數英雄在戰場上臨危不懼,通往直前的形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論諸葛亮,必先提到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劉備們一行聽說有個叫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就請諸葛亮出山幫他統天下。劉備兩次請諸葛亮都未請到,劉備第三次請諸葛亮時,終於如願以償。自從諸葛亮加入了劉備集團,劉備集團的勢力越來越大。諸葛亮的計謀屢屢成功,成為劉備手下一股強大的力量。

有的人拿諸葛亮當神仙,這是個大錯。世上沒有神仙,諸葛亮也是人。他為什麼能在戰役中屢屢獲勝?這靠的是學問。當然,諸葛亮用的最多是心理學。在草船借箭中,諸葛亮識周瑜的詭計,什麼?嫉妒。他知道如果不答應,周瑜會另想出計謀陷害他。他也瞭解曹操深信多疑,所以在大霧天行船靠近曹軍水寨,結果曹操損失了十多支箭,讓周瑜自嘆不如。諸葛亮識人心的準確,他的計謀鄧得了成功,既然周瑜心服口服,又為劉孫聯軍增加了十萬多支箭,真是兩全其美!

“空城計”這個策略家喻戶曉,諸葛亮因城中空虛,司馬懿大軍趁機來攻打西城,諸葛亮急中生智,讓剩餘官兵先躲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自己則坐在城樓上,一邊彈琴一邊悠閒自在,城樓下自有二三十名百姓低頭掃地。司馬懿大軍來時,看此情景,司馬懿覺得不對勁,趕緊收兵回去,就這樣,他不花一兵一卒就保住了西城。其中,諸葛亮這次計謀像一次生死賭博,他在彈琴時也害怕和緊張,但都忍住了。這種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不畏犧牲的謀士,才能稱得上是“忠”。司馬懿再能鬥,也敵不過諸葛亮的計謀,若不是諸葛亮去世,三週必定歸蜀了。

諸葛亮最終死於五丈原,他舊病復發,吐血不止。他說:“如果七日之內主燈不滅,我壽可增加十二年,如燈滅,我必死矣。”可到了六夜,只見魏延稟告,並把主燈滅了,諸葛亮無奈,把自編的著書與一些計謀給了他最信任的人。傳授之後,於建興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後人評價他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死的可悲啊!苦不是他早先去世,三國就歸蜀了!

諸葛亮,他神機妙算,識人心,知天文,曉地理,他的智慧一直知古流傳!我雖比不上他的智慧,但敬仰他諸葛孔明!在學習中也要像他那樣,遇到困難時,冷靜思考,多讀多分析,這樣一定能解開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