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名著紅樓夢優秀讀後感心得感悟

校園 閱讀(2.88W)

相信大家對名著《紅樓夢》是非常熟悉的了,《紅樓夢》是我國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不朽之作。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名著《紅樓夢》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名著紅樓夢優秀讀後感心得感悟
  名著《紅樓夢》讀後感篇一

我讀了《紅樓夢》一書,書中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用賈府的興衰作為背景,寫出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悲劇。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腐朽封建社會,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生來嘴銜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了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雖然她的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就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最讓我欣賞的還是她詩情畫意,聰慧靈秀。黛玉每次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居於首位。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唯一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

在一個封建社會裡,大觀園中的男男女女們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雖然林黛玉琴書畫無不精通,才情氣質人人稱讚,可到頭來,年紀輕輕就鬱郁而死;寶釵凡事穩重,識大體,詩詞也樣樣精通,原是金玉良緣,可是因為木石前盟,使她一人獨守空房,誤了終生;迎春才貌雙全,卻嫁給孫紹祖,被丈夫折磨而死……

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與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制度的人,同情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在他們心中,一邊是封建社會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自由之身的追求始終不棄。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文學的真諦就在這裡。

  名著《紅樓夢》讀後感篇二

最近又開始看《紅樓夢》,當看到薛寶釵為博得別人一個讚賞的眼神,連過生日看戲也得“撿賈母喜歡的點”,處處以別人為重,最終忘卻了自己,真切地體會到她其實多麼的可憐可悲。也曾經用“現代”的眼光看林黛玉,覺得她孤傲清高,不合群,真的是個活在海市蜃樓裡的無用女子。然而,她的玲瓏心思,於花開之時便見花落之悽,那份明瞭、心氣、才華,在芸芸大觀園裡,猶如一枝傲雪寒梅,獨立於世。在一次又一次的品讀中,從單純的瞭解情節,到賞佳句美言,到品意境,到看字句背後的作者匠心,析人物性格命運,書中的人物,如同我的朋友,越走越近,逐漸為我瞭解,為我好惡。

書如人,人亦如書。

友誼就像釀酒,經年愈久,味道越濃。第一眼的印象不過是大致分類,如書的體裁,有散文、詩歌、小說、隨筆,也有說教八股文。這第一眼,極為淺近,卻又非常重要。喜歡小說的人看到詩歌,必然少一份深入品讀的熱情,而熱衷政事的人看到說教八股文,則會有莫大的興趣。沒有熱情,也許會錯失一生的緣分;擁有興趣,也許就握著了開啟一個世界的鑰匙。

然而,僅憑第一眼,我們無法瞭解一個人。一本包裝精美的書,裡面也許全是空言濫言妄言,甚至謊言。人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書亦有斯是陋書,唯其言馨。要真正瞭解一個人,還得花時間讀他。正所謂觀其言而察其行,要像讀書那樣,靜靜地用心讀一個人,讀外表,也讀言行,還讀內心。有的人,第一眼很“對眼”,然而相交下來越走越遠,最後甚至避之不及;有的人,第一印象不過如此,慢慢交往卻發現他的眾多好處,心中不免竊喜幸好未曾錯過;也有的人,從見面的那一刻,恍若隔世重逢,從此相知相惜……好書難求,好友難得。

讀書,必須要讀細節,細節處可得文章之真義。讀人,最好和他共過患難,患難時方可見人之真情。你生病的時候陪伴在你身邊噓寒問暖、端茶遞水的那個人,你失落的時候體貼問候、盡心開解的那個人,在凌晨兩點還為你開著手機、肯聽你嘮叨的那個人,欣賞你的理想同時會提醒你踏實前進的那個人……這些,都是你應該要珍惜的人。

人格是用一筆一畫寫成的。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生活中,許多感人的東西都來自細節;校園裡,許多偉大的力量都來自細節。人格濃縮在細節裡,學校的精神和風貌也可以通過細節處透視。

生活和工作也是如此,贏得別人對自己的信任不容易,但如果你注重細節,也許你已經贏得了一半。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長期培養,嚴於律己,從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一樁樁具體小事做起,我們的人格才能高尚,我們的校園才能美好,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希望。

鉛華洗盡,本色方露。狂沙吹盡,金玉始現。書亦如人,彷彿千變萬化。人亦如書,其實萬變不離其中。讀書,就靜靜地讀,直到看書不是書,看它物卻見書的境界。讀人,也靜靜地讀,讀出真性、真情、真義。

  名著《紅樓夢》讀後感篇三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盪漾在我心裡,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裡是她傷感的容顏,帶著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為只有放縱的哭過後才會更舒展,笑容才會更加綻放。閉上眼彷彿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著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為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麼認為!因為在這背後,只是因為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為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鬱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凶凶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為太難受,於是她只有用詩來發洩內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裡,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願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著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為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痴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著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