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第二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習題和講解

校園 閱讀(2.74W)

第二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習題和講解

  第二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習題和講解

第一節物質的分類

1.“白馬非馬”的論斷正確性的原因( )

A.矛盾的對立統一 B.事物總存在共性和特性

C.論斷隨時代而變 D.物質分類的結果

2.給物質分類時由於標準不同往往會出現( )

A.樹狀分類法 B.環狀分類法 C.球狀分類法 D.交叉分類法

3.人們把球分成籃球、排球、羽毛球等屬於( )

A.樹狀分類法 B.環狀分類法 C. 球狀分類法 D.交叉分類法

4.給物質分類的好處在於:( )

A.有利於認識事物 B.有利於彌補事物的先天不足

C.有利於人們開拓視野 D.有利於發現事物的特性

5.根據分散劑和分散質的狀態不同可以組成( )種分散系

A. 3 B. 11 C. 9 D. 6

6.下關於列關於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溶液都是無色的 B.由分散質和分散劑組成的分散系一定是溶液

C.、均一穩定的液體是溶液 D.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

7.下列物質①過濾後的天然水 ②變渾濁的石灰水 ③石蕊試液 ④牛奶 ⑤鹽酸 ⑥碘酒,其中屬於溶液的是( )

A.①③B. ②④C ③⑤⑥D ①③⑤⑥

8.下列物質中屬於溶液的是( ),屬於濁液的是( ),屬於膠體的是( )

A.將少量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後得到的混合物 B.液氮 C.碘酒 高三 D.煮沸的FeCl3溶液

9.下列關於膠體的性質敘述正確的是( )

A.只帶正電荷 B.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C.相當穩定 D.都是透明的

10.從一杯蔗糖溶液的上部取一些溶液,測定它的密度為a g/cm3,再從下部取一些溶液,測定它的密度數值應為( )

A.大於aB.小於aC.等於aD.無法確定1 2 3 下一頁 尾頁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

點總結: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

(1)根據元素的化合價

物質中元素具有最高價,該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質中元素具有最低價,該元素只有還原性;物質中元素具有中間價,該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對於同一種元素,價態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強;價態越低,其還原性就越強。

(2)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則其對應的還原產物的還原性就越弱;還原劑的還原性越強,則其對應的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據反應的難易程度

注意:①氧化還原性的強弱只與該原子得失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而與得失電子數目的多少無關。得電子越強,其氧化性就越強;失電子越強,其還原性就越強。

②同一元素相鄰價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常見氧化劑:

①、活潑的非金屬,如Cl2、Br2、O2 等;

②、元素(如Mn等)處於高化合價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

③、元素(如S、N等)處於高化合價時的含氧酸,如濃H2SO4、HNO3 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處於高化合價時的鹽,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過氧化物 大學聯考,如Na2O2、H2O2等

高中化學一元弱酸判斷方法歸納

一元弱酸,指理想狀態下一分子一元弱酸可以電離出一分子氫離子,由於是弱電解質,則無法完全電離。在中學化學的學習過程中經常遇到一元酸強弱的判斷,下面就一元酸(HA)強弱的判斷方法歸納。

一、通過pH判斷

(1)測定已知物質相同濃度的HA和一元強酸的pH,若HA的pH大於同濃度一元強酸的pH 高中語文,則說明HA為弱酸。

(2)取一定體積的HA溶液,測定其pH,再稀釋100倍,若pH增大的程度小於2個單位,則HA為弱酸;若pH增大的程度等於2個單位,則HA為強酸。

(3)取HA溶液,測其pH,然後加熱,若pH變小,則說明HA為弱酸(易揮發和易分解的酸一般不用此法);其原理是加熱,能夠使電離平衡正向移動。

(4)取HA溶液,測其pH,然後加入NaA固體少許,若pH變大,說明HA為弱酸。其原理根據勒沙特列原理,電離平衡逆向移動。

二、通過生成氣體判斷

(1)通過生成氣體的速率判斷

取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HA溶液和鹽酸,分別加入顆粒大小相同的鋅粒,若開始時鹽酸中產生的氣泡比HA中產生的氣泡快,說明HA是弱酸。

(2)通過生成氣體的量判斷

取體積和pH均相同的HA溶液和鹽酸,分別加入足量的顆粒大小相同的鋅粒,在相同的時間內,若HA中收集到的氣體比鹽酸中收集到的氣體多,則說明HA為弱酸。

三、通過中和反應判斷

取相同體積,相同pH的HA溶液與鹽酸溶液,分別用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中和滴定,如果滴定HA溶液用的氫氧化鈉溶液體積大於滴定鹽酸的,說明HA為弱酸。

四、通過鹽的水解判斷

看HA對應強鹼鹽的水溶液的酸鹼性,如果NaA溶液的pH>7,則說明HA為弱酸。

五、通過導電能力判斷

分別取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HA溶液和鹽酸,測其導電能力,若HA溶液的導電能力弱於鹽酸,則說明HA為弱酸。

總之,只要能說明該物質(HA)是不完全電離的,即存在電離平衡,也就是說既有離子,又有分子,就可以說該物質(HA)是一元弱酸。

高中化學複習從自身做起

一.學科特徵和課程目標:

化學是一門基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學科,是一門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科學,是研製新物質的科學,是資訊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環境科學、海洋科學、生命科學和空間技術等研究的重要基礎。

1.與技能:認識幾種常見物質的性質、製法,掌握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理解物質的多角度分類,認識化學變化的多樣性和規律性,能分析簡單化學問題,並用化學語言表達。能分析化學問題中量的關係,學會簡單的化學計算。認識常用化學問題的方案設計、操作和完成實驗報告。

2.過程與:瞭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初步學會科學研究的一般。認識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規律,瞭解現代化學肩負的使命。具有為解決化學問題進行專題資訊收集、加工和輸出的。學會通過獨立和合作相結合來提高和實踐活動的.,培養團隊合作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現代化學和化工的發展,瞭解化學知識在解決生活、生產和社會問題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習化學的自覺性,具有參與化學科學實踐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瞭解科學方法在化學研究中的重要性,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認識化學與生活改善、生產發展、社會進步和自然生態保護的關係,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感。

二.化學與化學相比有下述幾方面的特點:

⒈概念抽象

是化學的啟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為主,從具體、直觀的自然現象入手和實驗入手建立化學概念和規律,使掌握一些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型,欠缺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習慣於被動接受的方式獲取知識。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還有定量分析,除形象側重抽象,在抽象思維基礎上建立化學概念和規律,使主動地接受和自覺獲取知識,發展智慧。如氧化——還原反應有關概念既抽象,理論性又較強,第二章摩爾概念一個接一個,一時不適應,這是學生進入高中所面臨的挑戰,給教與學帶來一個十分尖銳的矛盾。

⒉進度快,反應方程式複雜

國中進度相對高中較慢,要領定律學習鞏固時間較長,在往後的學習中有較充裕的時間加以消化,而進入高中以後,教學內容的深度、廣度、難度顯著增加,進度加快,化學方程式增多,多數反應失去了國中掌握的反應規律,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難度,如果不及時消化,就會在以後的學習中相當被動,如 Cl2的實驗室製法,Cl2與水、鹼的反應,NaCl與濃硫酸微熱與強熱制氯化氫反應的不同情況等,學生一時難以理解,深感難掌握、難記憶,不太適應。

3.內涵深,聯絡廣

如摩爾使微觀與巨集觀聯絡起來,滲透在高中教材的各個章節,對整個化學計算起著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是整個化學的重點,學得好可促使學生對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概括、綜合,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並能使學生以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為理論指導,探索、研究後面的化學知識,培養分析推理能力,為今後進一步學好化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⒋抓典型,帶一族

國中化學只是具體介紹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質,瞭解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鈉、硫、氮為重點,詳細介紹它們的物質及重要化合物,通過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結構的相同點和不同研究它們在性質上的相似性和遞變性;運用歸納、對比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這是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與國中不同的一個特點。

三.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國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礎知識,理論性不強,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與國中教材相比,深廣度明顯加深,由描述向推理髮展的特點日趨明顯,知識的橫向聯絡和綜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問題常常涉及到本質 高中物理,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現了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飛躍。有的內容如:“摩爾”、“元素週期律”、“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理論性強,抽象程度高,這些內容歷來被認為是造成學生分化、學習困難的重點知識。

2.的原因

由於國中化學學習時間短,造成教師側重向學生灌輸知識,抓進度,而沒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造成高分低能;常識性介紹及選學部分沒有講述,造成知識缺陷;高中教師對國中教材的特點了解不多,往往未處理好與高一銜接,就開快車,抓進度。有的把教材過度深化延伸,對化學知識講得面面俱到,欠活躍,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3.學生的原因

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競爭意識不強,思想鬆懈,學習缺乏緊迫感;堅持已有的學法,相信自己的老習慣,過多地依賴,學習的自覺性、自主性較差;不遵循學習活動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忽視學習過程的基本環節。如:獨立作業總結評估等。時,把握不住知識的重難點,理解不透。有的知識印象不深,造成知識缺陷日積月累;

高一化學教案 氮和磷

教案 氮和磷

氮和磷(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目標

(1)掌握氮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遞變性。

(2)掌握N2的分子結構、性質、化學性質、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瞭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義。

2.和方法目標

(1)通過“位、構、性”三者關係,掌握利用元素週期表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方法。

(2)通過N2結構、性質、用途等的學習,瞭解利用“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等線索學習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氮氣的化學性質。氮族元素性質遞變規律。

[教學過程 ]

[引入]投影(或掛出)元素週期表的輪廓圖,讓從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並填寫氮族元素的名稱、元素符號。根據元素週期律讓通過論分析氮族元素在結構、性質上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引導]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學生總結]最外電子層上均有5個電子,由此推測獲得3個電子達到穩定結構,所以氮族元素能顯-3價,最高價均為+5價。最高價氧化物的通式為R2O5,對應水化物通式為HRO3或H3RO4。氣態氫化物通式為RH3。

氮族元素的遞變性:

氮 磷 砷 銻 鉍

非金屬逐漸減弱 金屬性逐漸增強

HNO3 H3PO4 H3AsO4 H3SbO4 H3BiO4

酸性逐漸減弱 鹼性逐漸弱增強

NH3 PH3 AsH3

穩定性減弱、還原性增強

[教師引導]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學生總結]+5價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較強的氧化性,但+5價磷的化合物一般不顯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種價態,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種氧化物,但磷主要顯+3、+5兩種價態。

[教師引導]氮族元素單質的物理性質有哪些遞變規律?

[師生共同總結後投影]課本中表1-1。

[引入第一節]

第一節 氮和磷

氮氣

佈置學生閱讀教材第2-3頁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邊提問邊總結]

(一)氮的存在

遊離態:大氣中N2的體積比為78%、質量比為75%。

化合態:無機物中(如硝酸鉀等),有機物中(如蛋白質、核酸等)。

[引導]請學生觀察周圍空氣並通過聯想分析氮氣的物理性質。

[學生總結]

(二)氮氣的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難溶於水(1:0.02),比空氣稍輕。

[投影]常見氣體在常溫常壓下的溶解度,讓學生進行比較。

難溶氣體:N2(1:0.02);H2(1:0.02);

微溶氣體:O2(1:0.2)

可溶氣體:Cl2(1: 2)、H2S(1:2.6)

易溶氣體:SO2(1:40)

極易溶氣體:HCl(1:500)

[思考]實驗室制N2時應該用什麼方法來收集?

(三)氮氣的化學性質

[引導]結構決定性質,先研究N2的結構。

1.N2的結構

電子式: SPACE PREFIX =O />;結構式:N≡N。氮氮三鍵的鍵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穩定,通常情況下,性質很不活潑。

2.氮氣的化學性質

(1)與氫氣反應

(2)跟鎂反應:3Mg+N2 Mg3N2

(3)與氧氣反應:N2+O2 2NO

引導學生從氧化還原反應角度分析上述三個反應。進而得出“氮氣既能表現氧化性,也能表現還原性”的結論。

[引導]中國有句農諺,叫做“雷雨發莊稼”,誰能解釋這句話的含義?請大家閱讀教材第3-4頁內容,再來理解這句農諺。

[學生總結]

[補充演示實驗]教師事先在一燒瓶內充滿一氧化氮氣體,讓學生觀察一氧化氮的顏色等。開啟瓶塞,讓學生觀察變化。

[學生觀察結論]一氧化氮是一種無色氣體、二氧化氮顯紅棕色。通常條件下,一氧化氮易轉化為二氧化氮。

[教師引導]請用雙線橋法標出以上三個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學生活動]完成以上作業 ,教師根據學生作業 情況加以說明。

(四)氮氣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2.用作保護氣:焊接金屬、充填燈泡、儲存糧食和水果。

[教師引導]請學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氣哪方面的性質。

(五)氮的固定

將遊離態的氮轉變為氮的化合物的過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徑:自然固氮(雷雨固氮、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工業。

教師向學生介紹人工模擬生物固氮這一世界性研究課題的現狀和前景,鼓勵學生獻身科學研究為人類作出貢獻。

[小結]

結構、性質和具體反應之間的聯絡:

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關係:

[隨堂練習]

1.不屬於氮的固定的變化是( )

(A)根瘤菌把氮氣轉化為氨 (B)氮氣和氫氣在適宜條件下合成氨

(C)氮氣和氧氣在放電條件下合成NO (D)工業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答案:D。

2.在汽車引擎中,N2和O2進行反應會生成汙染大氣的NO(N2+O2 2NO+Q),據此,有人認為廢氣排出後,溫度即降低,NO分解,汙染也就會自行消失,事實證明此說法不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常溫常壓下NO的分解速度很慢

(B)在空氣中NO迅速變為NO2而不分解

(C)空氣中N2與O2的濃度高,不利於平衡向左移動

(D)廢氣排出後,壓強減小,不利於平衡向左移動

答案:AB。

3.利用下列方法,可以在實驗室裡從空氣中製取氮氣的是( )

(A)把空氣液化, 然後分離出氮氣

(B)把空氣緩緩通過加熱了的銅網

(C)把空氣緩緩通過加熱了的鎂粉

(D)把空氣通過裝有氫氧化鈉的洗氣瓶

答案:B。

4.現有M、R兩種第ⅤA族元素,下列事實不能說明M的非金屬性比R強的是( )。

(A)酸性:H3MO4>H3RO4

(B)氣態氫化物穩定性:MH3>RH3

(C)氣態氫化物還原性:MH3>RH3

(D)含氧酸鹽的穩定性:Na3MO4>Na3RO4

答案:C、D。

5.在F、P、Si、Fe這四種元素中,每種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區別於某它三種元素。若從中選出氟元素,選擇的理由中正確的是( )。

(A)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最強

(B)單質與冷水反應最劇烈

(C)單質固態時為分子晶體,熔沸點較低

(D)在氧化物:OF6、P2O5、Fe2O3中,OF6最穩定

答案:BC。

6.在標準狀況下,將O2與NO按3:4體積比充滿燒瓶,將燒瓶倒置於水中,最後燒瓶內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約為(單位:mol·L-1)( )。

(A)0.045 (B)0.036 (C)0.026 (D)0.018

答案:B。

7.1898年,曾有人發明了固氮的一種方法,該法以石灰石、焦炭、空氣為原料。第一步反應是石灰石分解;第二步是使第一步反應產物和焦炭反應,在電爐中的高溫下製得第三步反應起始物;第三步反應中另一反應物是空氣,該反應也是在電爐中完成的,生成一種固體;第四步是使該固體和水蒸氣反應制得氨氣。又知該固體中有與N3-互為等電子體的離子。

(1)試寫出四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試簡評該固氮方法。

答案:(1)CaCO3 CaO+CO2↑; CaO+3C CaC2+CO↑;CaC2+N2 CaCN2+C ; CaCN2+3H2O(g)=CaCO3+2NH3↑。

(2)這種方法,需要消耗大量電能,原料眾多,裝置重,生產成本高。

8.有A、B、C、D四種氣體,能發生下列變化

A+D E+H2O, E+O2 D,

C+D B+F, B+O2 C。

且已知其中:C為紅棕色,D能使石灰水變渾濁,E常溫下是固體,F是一種酸酐。

(1)寫出四種氣體的化學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寫出C+D B+F所表示的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D使石灰水變渾濁的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2S、NO、NO2、SO2。

(2)NO2+SO2=NO+SO3。

(3)SO2+Ca(OH)2=CaSO3↓+H2O。

高中化學實驗複習資料大全

收集整理實驗,如有紕漏,將盡快補上

1、常見物質分離提純的10種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裡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後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10.紙上層析(不作要求)

2、常用的去除雜質的方法10種

1.雜質轉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化為酚鈉,利用酚鈉易溶於水,使之與苯分開。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2.吸收洗滌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的溶液後,再通過濃硫酸。

3.沉澱過濾法: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加入過量鐵粉,待充分反應後,過濾除去不溶物,達到目的。

4.加熱昇華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採用此法。

5.溶劑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採用此法。

6.溶液結晶法(結晶和重結晶):欲除去硝酸鈉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鈉,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溫度,使硝酸鈉結晶析出,得到硝酸鈉純晶。

7.分餾蒸餾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採用多次蒸餾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將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分離,可採用此法,如將苯和水分離。

9.滲析法:欲除去膠體中的離子,可採用此法。如除去氫氧化鐵膠體中的氯離子。

10.綜合法:欲除去某物質中的雜質,可採用以上各種方法或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實驗中導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許多化學實驗中都要用到導管和漏斗,因此,它們在實驗裝置中的位置正確與否均直接影響到實驗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實驗中具體要求也不盡相同。下面擬結合實驗和化學課本中的實驗圖,作一簡要的分析和歸納。

1.氣體發生裝置中的導管;在容器內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許或與其平行,不然將不利於排氣。

2.用排空氣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氣體時,導管都必領伸到集氣瓶或試管的底部附近。這樣利於排盡集氣瓶或試管內的空氣,而收集到較純淨的氣體。

3.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導管只需要伸到集氣瓶或試管的口部。原因是“導管伸入集氣瓶和試管的多少都不影響氣體的收集”,但兩者比較,前者操作方便。

4.進行氣體與溶液反應的實驗時,導管應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這樣利於兩者接觸,充分發生反應。

5.點燃H2、CH4等並證明有水生成時,不僅要用大而冷的燒杯,而且導管以伸入燒杯的1/3為宜。若導管伸入燒杯過多,產生的霧滴則會很快氣化,結果觀察不到水滴。

6.進行一種氣體在另一種氣體中燃燒的實驗時,被點燃的氣體的導管應放在盛有另一種氣體的集氣瓶的中央。不然,若與瓶壁相碰或離得太近,燃燒產生的高溫會使集氣瓶炸裂。

7.用加熱方法制得的物質蒸氣 高中物理,在試管中冷凝並收集時,導管口都必須與試管中液體的液麵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防止液體經導管倒吸到反應器中。

8.若需將HCl、NH3等易溶於水的氣體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須在導管上倒接一漏斗並使漏斗邊沿稍許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應器而導致實驗失敗。

9.洗氣瓶中供進氣的導管務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雜質氣體與溶液充分反應而除盡。供出氣的導管則又務必與塞子齊平或稍長一點,以利排氣。

11.制H2、CO2、H2S和C2H2等氣體時,為方便新增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裝一長頸漏斗,且務必使漏斗頸插到液麵以下,以免漏氣。

12.制Cl2、HCl、C2H4氣體時,為方便新增酸液,也可以在反應器的塞子上裝一漏斗。但由於這些反應都需要加熱,所以漏斗頸都必須置於反應液之上,因而都選用分液漏斗。

新高三化學指導 勤于思考嚴格訓練

南京一中 李寧吾 備課組長

高三複習已經開始,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複習過程就是應對大學聯考策略的實施過程。夯實基礎,強化雙基,發展能力是近期複習的目的。勤于思考,嚴格訓練,總結提高是近期複習的有效方法。建議儘可能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根據自己現有的學習成效和學習能力特點,綜合其他學科的複習計劃,以一週為一個時間單位,劃分出化學科複習的用時和時間段。如果自己沒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好聽從任課老師的複習建議,並根據任課老師的複習進度,定好每週複習的內容,保證達成複習目標。

其次,在複習內容上依靠老師指導,但不依賴老師。立足於教材課本,把近期複習的知識點在課本上梳理一遍,尋找自己在高一、高二期間學習遺漏的知識點。由於高一、高二階段的學習屬於知識形成性學習,知識點之間難免有聯絡不暢,孤立零碎的感覺。要通過現階段的系統複習,讓各知識點的聯絡暢通,網路支幹脈絡清晰,用理解記憶代替機械記憶。

針對自己學習上的不足之處,有選擇地做一些能糾正概念理解有偏差,促使理解能力能夠到位的訓練題。在做題時,要求自己審題不僅要讀出表面條件,更要領會題面下的潛在條件以及條件表述的常見形式。為樹立答題的自信心,必須學會引經據典和依法解題。不能溺於題海。適量的練習,是確保消化吸收課本知識,並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素養,發現解題思路和方法,提升解題能力的必要保證。要避免只看書不做作業,或只聽、看老師講例題,自己不去消化例題的現象。要知道,聽懂看懂的內容,永遠比不上經過獨立思考且自己動手做出來的內容深刻、理解到位,更不能催生自己的舉一反三能力。

重視簡答題,實驗題。要使自己身臨其境地感受實驗步驟中的細節和設計要點,努力弄清每一步實驗操作、每一套實驗裝置的作用。學會用規範的語言簡練地表述出實驗原理、操作、步驟、現象、結論,儘量讓此類答題內容不丟分。

在整理好自己學習筆記的同時,建立兩種習題集。一為“錯題集”。把作業、檢測中做錯的典型題例收集彙編。寫出詳細的正誤概要。在近期的複習中定時回顧,促進自己的反思。其中的某些題,隨著複習的深入,確定自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時,要及時更換。但不要丟棄,妥善儲存至大學聯考前作回顧之用。另一為“好題集”。把作業、檢測中別人的精彩思路、設計、方法收集彙編。在欣賞的同時,啟發自己的思維,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轉向自己的能力。現在大學聯考在知識深度上的考察難度有所降低,但是對知識運用能力上要求更高。把課本知識與生產實際,日常生活,工業流程聯絡起來,是大學聯考命題的趨勢。從化學原理上看答題的難度不大,但在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資訊能力上卻需要較高水準的自覺提煉、遷移、感悟。如果自己的閱讀能力不佳,理解能力不到位,就會導致看不懂題。因此關注生活,關注實際,也是高三複習中需要踏踏實實完成的專案。 高中化學

最後,不盲目仿效別人的方法,朝三暮四隻會使自己無所適從。更不能撇開復習計劃,隨心所欲地另幹一套,那樣只會更加分散精力,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事倍功半。自己的複習計劃,只要有效果,就不能為主觀或客觀所幹擾。學會堅持,只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複習的成效就不會使你失望。

南京一中 李寧吾 備課組長

高三複習已經開始,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複習過程就是應對大學聯考策略的實施過程。夯實基礎,強化雙基,發展能力是近期複習的目的。勤于思考,嚴格訓練,總結提高是近期複習的有效方法。建議儘可能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根據自己現有的學習成效和學習能力特點,綜合其他學科的複習計劃,以一週為一個時間單位,劃分出化學科複習的用時和時間段。如果自己沒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好聽從任課老師的複習建議,並根據任課老師的複習進度,定好每週複習的內容,保證達成複習目標。

其次,在複習內容上依靠老師指導,但不依賴老師。立足於教材課本,把近期複習的知識點在課本上梳理一遍,尋找自己在高一、高二期間學習遺漏的知識點。由於高一、高二階段的學習屬於知識形成性學習,知識點之間難免有聯絡不暢,孤立零碎的感覺。要通過現階段的系統複習,讓各知識點的聯絡暢通,網路支幹脈絡清晰,用理解記憶代替機械記憶。

針對自己學習上的不足之處,有選擇地做一些能糾正概念理解有偏差,促使理解能力能夠到位的訓練題。在做題時,要求自己審題不僅要讀出表面條件,更要領會題面下的潛在條件以及條件表述的常見形式。為樹立答題的自信心,必須學會引經據典和依法解題。不能溺於題海。適量的練習,是確保消化吸收課本知識,並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素養,發現解題思路和方法,提升解題能力的必要保證。要避免只看書不做作業,或只聽、看老師講例題,自己不去消化例題的現象。要知道,聽懂看懂的內容,永遠比不上經過獨立思考且自己動手做出來的內容深刻、理解到位,更不能催生自己的舉一反三能力。

重視簡答題,實驗題。要使自己身臨其境地感受實驗步驟中的細節和設計要點,努力弄清每一步實驗操作、每一套實驗裝置的作用。學會用規範的語言簡練地表述出實驗原理、操作、步驟、現象、結論,儘量讓此類答題內容不丟分。

在整理好自己學習筆記的同時,建立兩種習題集。一為“錯題集”。把作業、檢測中做錯的典型題例收集彙編。寫出詳細的正誤概要。在近期的複習中定時回顧,促進自己的反思。其中的某些題,隨著複習的深入,確定自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時,要及時更換。但不要丟棄,妥善儲存至大學聯考前作回顧之用。另一為“好題集”。把作業、檢測中別人的精彩思路、設計、方法收集彙編。在欣賞的同時,啟發自己的思維,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轉向自己的能力。現在大學聯考在知識深度上的考察難度有所降低,但是對知識運用能力上要求更高。把課本知識與生產實際,日常生活,工業流程聯絡起來,是大學聯考命題的趨勢。從化學原理上看答題的難度不大,但在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資訊能力上卻需要較高水準的自覺提煉、遷移、感悟。如果自己的閱讀能力不佳,理解能力不到位,就會導致看不懂題。因此關注生活,關注實際,也是高三複習中需要踏踏實實完成的專案。

最後,不盲目仿效別人的方法,朝三暮四隻會使自己無所適從。更不能撇開復習計劃,隨心所欲地另幹一套,那樣只會更加分散精力,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事倍功半。自己的複習計劃,只要有效果,就不能為主觀或客觀所幹擾。學會堅持,只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複習的成效就不會使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