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

校園 閱讀(1.95W)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

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1

方程是處理問題的一種很好的途徑,而解方程又是這種途徑必須要掌握的。這節課上學生是帶著上一節課的內容來學習的,現對這部分內容總結如下:

本節課的整體過程是這樣的,通過三個例題讓學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及根與係數關係的應用,總的來說,雖然課堂上同學們總結錯誤不少,總結的不錯,但學生對解方程的掌握仍浮於表面,練習少了,課後作業中的問題也就出來了。學生一節課下來還是少了練習的機會,看來對求解的題目,課堂上需要更多的練習,從題目中去反饋會顯得更加適合。在新教材的講解中,有時還是要借鑑老教材的一些好的方法。

另外,本節課沒完成的任務,希望能在下面的時間裡儘快進行補充,讓學生能及時對知識進行掌握。

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2

  1.注重知識的發生過程與思想方法的應用

《用函式的觀點看一元二次方程》內容比較多,而課時安排只一節,為了在一節課的時間裡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本節課給學生布置的預習作業,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引發學生觀察、分析、類比、聯想、歸納、總結獲得新的知識,讓學生充分感受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的思維狀態中,對新的知識的獲得覺得不意外,讓學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探究拋物線交x軸的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之間的關係及其應用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圖形,從圖象與x軸交點的個數與方程的根之間進行分析、猜想、歸納、總結,這是重要的數學中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的是類比思想方法。這些方法的使用對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終身發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2.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提供問題串、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活動空間、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學生則在老師的指導下經歷操作、實踐、思考、交流、合作的過程,其知識的形成和能力的培養相伴而行,創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課堂境界。

  3.強化行為反思

“反思是數學的重要活動,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融入反思的環節,用問題的設計,課堂小結,課後的數學日記等方式引發學生反思,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領悟解決問題的策略,積累學習方法。說到數學日記,“數學日記”就是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述學生在數學學習和應用過程中的感受與體會。通過日記的方式,學生可以對他所學的數學內容進行總結,寫出自己的收穫與困惑。“數學日記”該如何寫,寫什麼呢?開始摸索寫數學日記的時候,我根據課程標準的內容給學生提出寫數學日記的簡單模式:日記參考格式:課題;所涉及的重要數學概念或規律;理解得最好的地方;不明白的或還需要進一步理解的地方;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所學內容能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舉例說明。通過這兩年的摸索,我把數學日記大致分為:課堂日記、複習日記、錯題日記。

  4.優化作業設計

作業的設計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鞏固本課基礎知識,基本要求;選做題屬於拓廣探索題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冊。

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3

一元二次方程是學生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之後所接觸的第三類方程,所以對於的它的概念,學生很容易理解。這裡我通過兩個實際問題,一個是求長方形的面積問題,另一個增長率問題,讓學生經歷了二次項的產生過程,之後讓學生來歸納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三個特點①只有一個未知數;②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次③方程兩邊都是整式。那麼針對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練習,如若關於x的方程(m+1)x|m|+1-2x+3m=0是一元二次方程,求m的值,學生的出錯率也不低;如果再問m為何值時這個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正確率就會很低,所以可以說學生對此類考察方程概念的題型掌握得還不是很好。本節的第二個知識點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學生在理解起來是比較容易的,但在練習中也會有不少學生會把二次項和一次項位置寫反掉,或是在寫係數時沒有帶上符號。本節的第三個知識點就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課件上關於這個知識點設定了兩個練習:

  練習1:判斷未知數的值x=-1,x=0,x=2是不是方程x2-2=x的根?

  練習2:已知關於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a=0的一個根是3,求a的值。

對於這兩個練習學生在課堂上都回答得很快,但在課後的作業中發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學生他知道要用“代入檢驗法”來判斷一個值是不是方程的根,但對於如何書寫這個判斷過程卻沒有任何思緒,以致於在作業中很多的同學或是直接下結論或是在判斷時都沒有分開“左邊=”“右邊=”,這塊書寫的過程是我教學的一個疏忽,所以很多學生沒有掌握。此外,對於“一元二次方程的根”這個知識還有一類這樣的提高題,如: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若滿足a+b+c=0,4a-2b+c=0你能通過觀察知道這個方程的根嗎?實際上這類題目中有著一種逆向的思維,所以學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4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是國中數學教學階段重難點,仍運用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而抽象出數學模型——方程解決、驗證實際問題這一重要的數學思想,而且,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熟練靈活程度直接體現學生的基本解題素養,因此,學會分析問題審清題意、佈列方程解好方程就成了本節課、本階段的重點。而學生經四五年方程訓練,已有運用方程解題的意識和技能,所缺的是分析問題、解決題解的自主思維能力、靈活的解題技能,所以也成了教學難點。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1)採用抓住關鍵條件即處於變化中的數量及其關係,進行具化——“物”化,假設聯想,從而發現數量間變化關係,佈列出方程。例如在講習題:某京劇團準備在市歌舞劇院舉行迎春演出活動,該劇院能容納800人。經調研,如果票價定為30元,那麼門票可以全部售完,門票價格每增加1元,售出的門票數目將減少10張。如果只想獲得28000元的門票收入,那麼票價應定為多少元.?

分析:“如果人數多於30人,那麼每增加1人,人均旅遊費用降低10元”是指“(30+1)時人均旅遊費用(800—10)元;(30+2)時人均旅遊費用(800—10×2)元;(30+3)時人均旅遊費用(800—10×3)元;(30+4)時人均旅遊費用(800—10×4)元…自然增加X人,即(30+X)時人均旅遊費用(800—10X)元。根據基本數量關係式,不難得到[800-10(x-30)]·x=28000或(800-10x)·(x+30)=28000。”

(2)反覆提煉、對比優化思考過程,經過思、說、辯,從而內化為解題圖式,學生因成功體驗的累積產生解題自信心,有為的動力。如就同一方程創設了不同的問題情境,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視野,同化了不同問題情境的題,增強了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解題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解方程要因題而異,先化簡再轉化為一般形式的方程,不要匆匆地展開,展開時做一步驗一步,最終結合實際情況取捨方程的解。

儘管細緻引導,不激勵,不讓其自圓其說,學生自我矯正系統掌握還是比較困難的。把課件當作激勵啟思載體,教學案當作技能形成的`礪石,是我教學主要風格,本節課充分體現這點。

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5

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是在學習了前面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問題,討論瞭如何分析數量關係,利用相等關係來列方程,以及如何解答。

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最重要的是審題,審題是列方程的基礎,而列方程是解題的關鍵,只有在透徹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才能恰當地設出未知數,準確找出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等量關係,正確地列出方程。

在本章教學中我注意分散教學難點,比如說,在學習增長率問題時,我先設計了這樣一組練習:一個車間二月份生產零件500個,三月份比二月份增產10%,三月份生產-----------個零件,如果四月份想再增產10%,四月份生產零件-----------個。如果增產的百分率是x,那三月份和四月份各能生產零件多少個?通過分散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從而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在本章教學中我還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比如說,在做習題7.12第2題時,有的同學想象不出圖形,就應引導他們畫出示意圖;在比如學習最後一個例題時,面對那麼多的量,並且是運動中的量,許多學生無從下手,此時就要引導學生把量在圖形中先標示出來,在慢慢分析題中的數量關係。在分析問題時,要強調當設完未知數,那它就是已知數,參與量的標示。

總之,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小組間的合作交流、教師的及時點撥,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6

  一、教學之前的思考

基於對教材的分析,我把重心放在關注學生的學法上。通過分析本章的難點和所教班的實際情況,我認為教學的難點在於如何理順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應用題。

  二、實施教學所遇到的難點

在把握了本章的重難點之後,我把教學中心放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三種方法之間的聯絡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雖然已經清楚三種方法之間的內在聯絡,但同時也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第一、基本運算不過關。絕大多數同學都知道解方程的方法,但卻不能保證計算的準確性。這裡也透露出新教材的一個特點:很重視學生思維上的培養,卻忽視了基本計算能力的訓練,似乎認為每個學生都能達到一學就會的理想境界。第二,解方程的方法不靈活。學習了三種方法之後,知道了公式法是最通用的方法,所以也就認為公式法絕對比配方法好用多了。但實際並非完全如此,通用並不意味著簡單。

  三、教學後的及時改進

為了解決"配方法、公式法"誰更好用?很多學生都明白公式法是在配方法上基礎上的推匯出來,並且有一個通用公式可算,所以學生潛意識已經認為公式法更簡單

通過現場測試,很多同學又一次回到首先移項,接著只能用公式法的做法上。其實,在這裡學生讓沒有抓住配方法的精髓。這兩題依然是可以用配方法,而且很快就可以解出來。

  四、反思

1、備課應該更加務實。

在以後教學中,我要吸取這一章教學的有益經驗。不僅要抓整體,更要注意一些重要細節,及時發現教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隱性問題。例如:按照慣例,對於應用題學生的難點都在於如何找等量關係和列方程,故最容易忽視的是解方程的細節。例如上文中的例4,很多學生在學習公式法之後,都會很自然將方程的左邊展開,繼而使用公式法,從而解方程會變得十分複雜。

2、在教學中如何能夠使學生學得簡單,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

  五、教材的獨到之處

教材有很多閃光點,讓人耳目一新,極大調動了學生創造熱情。例如課本上很多應用題都來源生活,貼近學生實際,增強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例如1:新華商場銷售某種冰箱,每臺進貨價為2500元。市場調研表明:當銷售價為2900遠時,平均每天能銷售8臺;而當銷售價每降低50元時,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臺。商場要想使這種冰箱的銷售利潤平均每天達到5000元,每臺冰箱的定價應為多少元?

2、如圖,在一塊長92米、寬60米的矩形耕地上挖三條水渠(水渠的寬都相等),水渠把耕地分成面積均為885平方米的6個矩形小塊,水渠應挖多寬?

3、某農場要建一個長方形的養雞場,雞場的一邊*牆(牆長25米),另三邊用木欄圍成,木欄長40米。

(1)雞場的面積能達到180平方米嗎?能達到200平方米嗎?

(2)雞場的面積能達到250平方米嗎?

如果能,請你給出設計方案;如果不能,請說明理由。

在這裡我重點談談第3題;這是一個很現實的生活問題,很能調動學生的創造熱情,但同時很容易被生活中的經驗所矇蔽。很多同學認為,要使雞場的面積最大,當然要把25米的牆完全利用起來,所以最大的面積應該是平方米,故很快可以解決問題,雞場的面積能達到180平方米,不可能達到200平方米。實際上當真如此嗎?這時引導同學利用數學知識,構建數學模型來解決問題。問題中設問"能達到的200平方米嗎?"。設這時的養雞場寬為X米,則養雞場的長為(40-2X)米,根據題意,可得到,經過計算,,從而得出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不僅能達到200平方米,而且養雞場的牆體不需完全利用,只需要它的一部分,這時學生體會到,即使整面牆都用上,它的面積並不是最大的。

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7

1. 教學計劃中,原是考慮把探究1和探究2作為一個課時的,但是在學習了探究1後,發現我們的學生對應用題的解題分析,依然是個難點,很多同學分析題意不清,也有不少同學解方程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而這類“平均變化率”的問題聯絡生活又非常密切,是一元二次方程在生活中最典型的應用,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的重要性,決定把探究2問題作為一個課時來探究。

2、在教法、學法上我採用“探索、歸納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法,採用嘗試法、討論法、先學後教引導式講授法等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不但讓學生“學會”還要讓學生“會學”

3、以導學案的形式,創設由特殊性到一般性的實際問題為情境,讓學生感受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習題緊扣生活,難度不大,增加學生的自信及探究的積極性。通過學生討論交流,歸納出一般的規律。

4、學生通過由特殊到一般的實際問題的探究後,及時讓學生歸納,形成知識與方法。

5、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理解教材。採用學案問題設定的方式對問題進行分解,最後師生共同完成。由於是例題,所以注重板書格式。

6、學案的設定,具有層次性,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結歸納。有梯度的設定習題,讓學生去挑戰會考題,感受會考的難度,體會成功的喜悅。並且注重問題及考察需要,體現先學後教、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課改精神。

7、在時間的安排上,教學環節(一)、(二)部分計劃讓學生展示後簡單點評,但是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不光是要結果,囫圇吞棗,所以做了詳細的推導,用了不少的時間,這樣導致了教學程式的不完整,挑戰會考題沒能在課堂上完成。環節(一)、(二)的習題設定有點多和重複,使得環節(五)中的綜合練習沒有在課堂中探究和展示,所以在習題的選擇上還要多加精選,力求做到精選精煉。

8、生生交流活動少,學生大多數都是各自為陣,沒有發揮小組的作用,在教學環節(三)的自主學習中,如果能發揮小組的帶動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想會更好一些,在引導學生討論上做得不夠,不能兼顧全體。

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8

學好一元二次方程,重要的是要學會背公式。除了最主要的求根公式你要背熟外,就是要學會總結不同方程解決形式。形如x+2bx+b=0,你要能熟練的將其變為(x+b)=0這樣的形式;形如x+(a+b)x+ab=0的形式,你要熟練將其變為(x+a)(x+b)=0;再高階的,二次項前面也有係數的,你也要學會變形。總之掌握將普通二項式變為兩個一項式的乘積是你必須要掌握的。當你變不了的時候,你就要使用求根公式來解決。

方程類問題都是如此求解的。二次方程求解方法的核心,是使其轉變為一次方程來求解。三次方程這是轉變為二次方程與一次方程的乘積求解。越往後越是這樣。求解的主旨是降冪。使高次項變為多個低次項的乘積是求解方程的指導思想。可能你只是一個國小生或是國中生,你不一定明白這個道理,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你要去思考。我給出瞭解決的一般路徑,但要熟練的掌握仍舊需要不停的解題做題,通過練習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並不難,相信以你的聰明與勤奮一定會早日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