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通用10篇)

校園 閱讀(1.15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1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受粽子的特徵,體驗吃粽子的快樂。

2、知道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

活動準備:

每組桌子放上大小形狀味道各不一樣的粽子一盤,溼巾紙若干。

活動過程:

1、猜猜摸摸今天老師在桌子上的盤子裡放了一樣好吃的東西食品,猜猜看是什麼?

——幼兒聞一聞是什麼味道的,猜猜會是什麼?

——幼兒摸一摸,是什麼感覺?是什麼形狀的,再猜猜會是什麼?(是什麼形狀的,像什麼?)

——這一會兒像……有一會兒像……會是什麼呢?

——哇,原來是是香香的粽子

2、嚐嚐說說——好香的粽子,你吃過嗎?什麼味的?你們還想不想吃?

——幼兒吃粽子

A、每位幼兒拿一個小粽子,自己來剝,剝下的粽葉放在盤子裡。粽子外面衣服叫什麼,你知道嗎?

B、幼兒邊吃粽子邊隨機問:你的粽子是什麼形狀的?吃的是什麼味道的粽子?

C、吃完後提問與小結:

——吃粽子的時候先把什麼解開。(繩子)然後剝開什麼?(粽葉)

——你剛才吃的粽子是什麼味道的,粽子外面是什麼?粽子裡面有什麼?

——我們吃到了各種味道的粽子,有的小朋友吃的是鹹鹹鮮鮮的肉粽,有的是甜甜的豆沙粽,有的是淡淡的白米粽、赤豆粽。

3、介紹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我們為什麼要吃粽子?什麼日子才會吃粽子呢?

——端午節是幾月幾號呢?

——原來端午節大家都要吃粽子。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會有什麼活動呢?(遷移活動:瞭解端午節的傳統風俗)寫王字掛香袋

4、拓展遊戲

——QQ粽子店環境創設:QQ粽子店;材料:QQ粽子、各種可以做餡的圖片;玩法:幼兒剪下做餡的圖片,貼在QQ粽子上,送到粽子店,講講它的味道。

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瞭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3.讓幼兒瞭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30號;《小朋友的書·我愛夏天》

2.ppt,粽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為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瞭解端午節有關物品。

師:(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麼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

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麼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裡見到的?

幼:見過。家裡,商店裡

師:現在,我們在家裡,店裡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裡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

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麼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麼時候?

幼:6月6日(公曆)五月初五(農曆)(給幼兒分析公曆,農曆)

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幼:屈原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教師講故事完)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為什麼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師:因為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裡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麼樣啊?

幼:很偉大

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訊息,他們怎麼做的?

幼:劃小船,拿粽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裡。

師:人們划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粽子、雞蛋扔進河裡,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裡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師:因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為了懷念他,以後農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粽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麼時候?

幼:農曆五月初五師:我們都要幹什些什麼事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

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

課程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中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本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龍舟、香袋等,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然後活動的主要部分就是以屈原的故事為主展開從而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屈原這個人物對於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瞭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活動中看來,孩子對於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為了使活動更加有效,我還給幼兒豐富了一些其它的經驗: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鱔、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孩子整堂活動還是比較投入的。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世界,他會用自己獨特的心去感悟事物,形成自己獨特的心靈世界。新課程提倡個性化閱讀,“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閱讀過程中,同樣也會有自己獨特的感悟。作為教師應珍視學生的這種的感悟。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到屈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例,學生通過對“忠誠愛國,很有才幹”,“在他的輔佐下……也得到改善”等語句的感悟,從而也使學生受到愛國的情感教育。達到情的激發,智的啟迪,美的薰陶。

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家鄉龍舟的特點。

2、知道龍舟競渡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通過遊戲感受賽龍舟時的激烈氣氛,體會團隊合作精神。

3、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4、參與節日遊戲。

活動準備:

龍舟、競賽中的龍舟競渡、普通的船的圖片;鼓,紙棍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競賽中的龍舟競渡圖片,引導幼兒瞭解這項活動。

1、圖上的人們正在開展什麼活動?他們劃的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小結:圖上的人正在開展龍船競渡比賽,龍船競渡的船是一條龍的形狀,我們平時見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過圖片讓幼兒瞭解龍舟競渡的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龍舟競渡的傳說》。

現在你們知道龍舟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嗎?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討論回答。

三、通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幼兒瞭解龍舟的特徵。

1、大家見過龍舟嗎?它有什麼特點?龍舟的中間是什麼樣子的?兩頭呢?龍頭在哪裡,像什麼?

2、請幼兒觀察圖片並回答。

老師小結:龍舟上有龍頭、龍身、龍尾、槳、舵。龍身上會畫有龍鱗,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都有一個長長的龍頸,龍頭裝在長長的龍頸上,龍頭和龍尾向上稍稍翹起,好像一隻野鴨浮游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還會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的龍舟在哪裡嗎?引導幼兒瞭解上饒的龍舟是江西的龍舟。

四、瞭解龍舟競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體性活動。

1、龍舟需要幾個人呢?為什麼一個人不行呢?龍舟上的人怎麼分工才能使龍舟劃得又快,相互之間又不會碰撞呢?

2、幼兒觀察、思考、討論後說出自己的想法。

老師小結:龍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個人沒辦法划龍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進行的比賽。人們在划龍舟時分工合作,一人當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橈手,隨著鼓聲有節奏地前後用力劃,步調一致,這樣龍舟就可以飛快地前進了。

五、通過遊戲感受划龍舟時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們也來學習大人們划龍舟吧!現在我們來分組玩這個遊戲,我做鼓手為大家助威,你們做撓手,跟著我的鼓聲一起從前向後劃漿。大家動作要到致哦!不然龍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動了。

2、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著老師的節奏嘗試划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才我們在划龍舟的遊戲時,你感覺怎樣才能大家的槳都是一個方向不會碰撞呢?

老師小結:

在玩這個遊戲時,我們一定要聽同一個鼓聲,從一個方向開始划槳,大家的速度、動作都要一致,這樣才能合作完成划龍舟。所以你們看到的划龍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齊心的,才這麼出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說說龍舟的故事,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划龍舟遊戲。

教學反思: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於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同時,"賽龍舟"活動具有民族特點,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4

主題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大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安靜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農曆五月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3、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文化(重點),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難點);

4、認讀字寶寶:"龍舟、艾葉、粽子"。

活動準備:

1、實物:紮好的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香袋,鹹蛋,粽子

2、圖片:賽龍舟,粽子,懸掛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掛香囊,鹹蛋,塗雄黃,字卡

活動過程:

匯入:播放背景音樂,師生律動出場——乘火車(進站)

一、開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遊戲——《手指歌》

二、基礎部分

1、談話匯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呢?(粽子),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鮮肉粽子、鹹肉粽子、紅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歡吃哪一種粽子?

(2)你們知不知道人們在什麼節日裡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嗎?(幼兒討論後,教師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節)

2、欣賞故事(要求幼兒安靜傾聽,理解故事內容)

3、根據故事內容提問,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1)農曆五月五是什麼節?

(2)你們知道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3)為什麼這個節日要吃粽子?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葉等。

4、拓展延伸

(1)瞭解屈原的故事;(通過故事激發幼兒愛國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鹹蛋、塗雄黃、系彩色絲線的圖片,瞭解其用途。

(幼兒討論)師:除了這兩個習俗,你們還知道別的端午節習俗嗎?還有許多習俗就躲在旁邊的小籃子裡,你們去找一找,看一看,說一說,你們認識這些習俗嗎?(幼兒自由分組進行討論)師:哪一組來說說,你們看到的是端午節中的哪個習俗?幼兒邊說邊觀看圖片,說出來給幼兒展示相應的實物。(虛實結合,加深印象)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五索象徵五條龍,民間傳說能降服鬼怪。

向幼兒介紹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的含義:在屈原投江的日子裡,人們把米裝在竹筒裡投入江中給他吃,後來人們怕蛟龍吃米,就用粽葉把米包起來,纏上蛟龍最怕的五彩線。還有一種傳說:古代有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設立了"端午節"。"吃粽子"本義是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而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賽龍舟"相傳是為了撈救屈原;香包用紅、黃、藍、白、黑五彩絲線製作,裡面裝有芳香的藥物,寓意是祛毒長命。

三、學習兒歌

1、欣賞兒歌

2、跟讀兒歌

3、朗讀兒歌(集體讀、小組讀、個別讀)

4、認讀字寶寶"龍舟、艾葉、粽子"四、遊戲部分——蘿蔔蹲教師出示圖片,幼兒根據自己手上的字寶寶做出蹲下的動作五、活動結束(播放背景音樂,遊戲退場)師:端午節的習俗還有許許多多,你們喜歡過端午節嗎?假設今天就是端午節了,讓我們也來慶祝一下吧。你們想按哪種習俗過端午節?

師:那就讓我們用最熱鬧的方式來慶祝吧!

帶領幼兒玩賽龍舟遊戲走出活動室(通過遊戲增進對端午節習俗的認識)

四、活動效果與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

首先,幼兒的參與很積極認真,通過談話"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欣賞故事、玩遊戲等一系列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

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龍舟。

2、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飽粽子,瞭解粽子的各種口味。

活動準備:

1、插艾草、划龍舟的圖片。

2、活動前請家長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幼兒用書中划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幹什麼嗎?什麼節日

人們會舉行划龍舟比賽呢?(引導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2、教師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4、教師:端午節為什麼要划龍舟呢?教師講述划龍舟的來歷。

5、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初了吃粽子、划龍舟之外,還有什麼風格習慣嗎?教師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瞭解艾草的原因。

6、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節兒歌。(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龍舟呀真熱鬧。)

三、讓幼兒完整聽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麼人呢?

2、他為什麼要跳江自殺呢?

3、人們為什麼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龍舟呢?

教師小結: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們國家古代的一位偉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心為國家大事擔憂,眼看著國家就要面臨災難卻無法挽救,於是整天憂心忡忡,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跳江自殺了!但是他的屍體一直都沒有找到!他自殺的時候剛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們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趕跑河裡的魚蝦,怕他們吃掉屈原的屍體,在河裡投包子、粽子餵飽魚蝦,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屍體!由此可見屈原他是一位多麼受人尊重與愛戴的人啊

四、請幼兒說說自己過端午節的經歷。

教師:馬上就是端午節了,我們家裡都已將開始包粽子了,你們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準備呢?

教師小結: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葉和糯米,根據個人的口味,人們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豬肉,做成鹹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紅棗,做成甜粽子! 活動結束!

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6

一、活動時間

xx年xx月xx日

二、活動地點

教室

三、活動參與人員

全體小班幼兒,家長及本班老師

四、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五、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自帶水果或月餅

六、活動形式

班級集體活動

七、活動流程

介紹節日——欣賞故事——親子游戲——談話品嚐

注:親子游戲活動可參考幼兒園自身防疫安全政策適時恰當舉辦。

八、活動內容

1、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中秋節的日期。

2、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瞭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討論:為什麼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下文附故事內容)

3、親子游戲

遊戲一:手指遊戲《變變變》。玩法:用小手指做遊戲

遊戲二:韻律遊戲《拍手點頭》。玩法:根據音樂的節奏與歌詞來進行拍手和點頭動作。

遊戲三:粘泡泡糖。玩法:家長和幼兒一起問教師:“泡泡糖,泡泡糖,粘什麼?”教師回答:“兩個兩個粘--”後面主持人可隨機說。

遊戲四:擊鼓傳話。玩法:一人在敲敲,一人用傳花的方式進行,當音樂停止,物品在誰的手上,就由誰來進行表演。

4、談話品嚐

討論:中秋節都吃什麼?

分享:共同品嚐自帶的月餅和水果,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傳、統”等15個生字,會寫“貼、街”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瞭解傳統節日的時間順序。

3、聯絡生活,選一兩個節日,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過節日時的趣事。

[教學重難點]

1、識記生字詞,背誦課文。

2、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能按時間順序排列。聯絡生活,選一兩個節日,說說自己是怎麼過節的。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匯入

1、出示:春節、端午、中秋三個節日的情景圖片。

2、同學們,你們從圖片中看到了什麼?知道圖中分別是什麼節日嗎?(學生自由討論)這些節日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哪些?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學習“傳統”二字的讀音。(傳:三拼音節,翹舌音;統:後鼻音)

二、讀兒歌,隨文識字

1、請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兒歌。

注意:引導學生體會節日傳遞的歡快情感,另讀清明節時,應聲音低沉,讀出緬懷之情。

2、自讀檢查。

(1)指名輪流讀,一人一句。教師相機正音。(2)同桌對讀,正音。

3、出示帶生字的詞語,認讀字詞。(課件出示)

(1)帶拼音讀詞語。打亂順序讀詞語。

(2)去拼音讀詞語。

(3)保留生字,讀生字。

4、教師教學重難點字詞。

(1)統、巷、堂、郎、餅、賞:都是後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節。

(2)菊:注意音節的拼寫,“ü”上兩點要去掉。

(3)熱鬧:讀rè nao,“鬧”字聲母是“n”,兩個字連讀時,“鬧”要讀輕聲。

5、齊讀兒歌。

三、認識中國的傳統節日

1、指名讀兒歌,其他學生畫出文中出現的傳統節日的名稱。

2、文中一共介紹了幾個傳統節日?分別是什麼?(七個: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

3、這幾個傳統節日中你最喜歡哪一個節日?為什麼呢?(學生自由回答)

4、你知道這些傳統節日的具體時間嗎?(出示達標檢測第2題)

重點提示:這些節日裡面除了清明節,其他節日的時間都是農曆日期,大家記住了嗎?

四、學習傳統節日中的風俗習慣及中國的傳統文化

1、出示: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

(1)畫出句子中春節的活動。(貼窗花、放鞭炮)

(2)春節裡還會有哪些活動?(守歲、貼對聯、拜年……)

2、出示: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

(1)元宵節的風俗有: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

(2)“人如潮”是什麼意思?(展示圖片,結合圖片理解詞語意思)

3、出示: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

(1)講述清明節的習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掃”所表示的含義。

(2)補充古詩《清明》來理解這一句內容。

4、出示:過端午,賽龍舟,粽香艾香滿堂飄。

(1)請同學講述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

(2)“粽香艾香滿堂飄”,從這句話中你看出了什麼?(端午要吃粽子,插艾草)

(3)總結:端午的習俗有賽龍舟,插艾草,吃鹹鴨蛋、粽子,喝雄黃酒……

5、出示:七月七,來乞巧,牛郎織女會鵲橋。

(1)播放牛郎織女的動畫片,講述七夕的來歷以及七夕節為什麼又叫乞巧節。

(2)理解“會鵲橋”的意思。

(3)拓展:牛郎星和織女星的知識。

6、出示:過中秋,吃月餅,十五圓月當空照。

(1)中秋節的習俗:吃月餅、賞月。

(2)為什麼中秋節的時候我們要回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閤家團圓)

(3)拓展:中秋節那天月亮為什麼是圓的?

7、出示: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

(1)為什麼叫作“重陽節”?

(2)重陽節有哪些習俗?(踏秋、賞菊、登高)

(3)“要敬老”這句話怎麼理解?

8、出示:轉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

春節是全家團圓的節日。今天學習的這麼多傳統節日中還有哪一個節日也是全家團圓的節日?(中秋節)

五、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麼多的傳統節日,接下來就來開展節日故事分享會,哪位同學能給我們講講你是怎樣過節的?(任選一兩個節日來講)課後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

2、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課後同學們去搜集資料,看看每個民族自己的傳統節日都有哪些特色吧。

六、指導寫字

1、看圖識字學詞,認讀詞語,理解字義。

貼窗花掃墓大街小巷龍舟團圓艾草轉眼熱鬧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結構,發現書寫規律。

3、教師重點指導難寫字。

街:“行”字中間加兩個“土”,注意不要寫成四橫一豎,下面的“土”最後一筆改為提。

舟:最後三筆的順序是點、橫、點。

轉:“車”字做部首時,最後兩筆的順序是豎、提;“專”字的筆順是橫、橫、豎折折、點。

4、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體現在以下三點:

1、開篇就將學生帶入到傳統節日的節日氛圍中,使學習充滿了樂趣。

2、在逐句的讀文過程中,讓學生認識了大量生字詞,並且瞭解了傳統節日的來龍去脈及相關習俗。

3、節日故事分享會的開展將課堂引入高潮,學生的表現欲都很強,講故事為後面的寫話打下基礎。

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

教材P12-1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考察探究的方式瞭解我國傳統節日的來歷和風俗。瞭解我國傳統節日在穿戴、吃、住、行方面有哪些風俗

能力目標:

走進我們的傳統節日,親近多姿多彩的民俗,體驗綿延珍貴的節日情懷。情感目標: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各方面的風俗。

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我國傳統節日在穿戴、吃、住、行方面有哪些風俗

教學難點

走進我們的傳統節日,親近多姿多彩的民俗,體驗綿延珍貴的節日情懷。

教學策略

考查探究法、操作法、討論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情境匯入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們的傳統節日,親近多姿多彩的民俗,體驗綿延珍貴的節日情懷,傳承充滿魅力的中華傳統文化.....

任務單:

1.通過考察探究的方式瞭解我國傳統節日的來歷和風俗,蒐集相關的民俗故事、民謠、詩詞、圖片和實物等。

2.時值中秋佳節,請和家人-起度過這美好的節日,-?起聊聊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一起賞月,一起品嚐月餅、吟誦詩詞.....

二、我們來交流

1、說一說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如同花兒朵朵,具有各自獨特的魅力。大家嘗試用各種方法蒐集資料,然後說說各種傳統節日的`來歷。傳統節日有:春節、重陽節、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等。小貼士:民俗採風的方法很多,看書、上網、看電視、聽廣播、採訪等,無論哪種方式,都要用心、用腦,必要時還需用筆及時記錄並整理。

2、講一講民謠真有趣,讓我們一輪-輪接下去......朗朗上口的民謠,道出了民風民俗,讓我們分別從衣、食、住、行幾個方面來分組講講傳統節日的風俗吧!大家可用實物、圖片或視訊助講。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第一組:我們講講“穿戴”方面的風俗。春節時,大家都要穿新衣服,還喜歡挑大紅色,一是要在新年辭舊迎新,二是表示喜慶。

端午節,我們喜歡掛香囊、戴五彩繩,據說這些還可以驅蟲、辟邪保平安呢!

全班同學資訊共享:你還知道哪些節日在穿著上的風俗?第二組:我們講講“吃”方面的風俗元宵節吃湯圓(或元宵)。??中秋節吃月餅。傳統軟糯可口,風味多樣,有團圓??美食,品種豐富,也寓團圓和睦之意。

全班同學資訊共享:你還知道哪些節日在“吃”上的風俗?

第三組:我們講講“住”方面的風俗。

春節時,屋裡屋外貼上福字,不僅吉祥喜慶,更是祝福無限:福泰安康、福星高照、福滿人間.....“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懸掛艾草和菖蒲能驅逐蚊蠅,清潔空氣,起到辟邪、防病的作用。

全班同學資訊共享:你還知道哪些節日在“住”上的風俗?第四組:我們講講“行”方面的風俗。

跟我學學拱手禮:雙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雙手互握合於胸前。男子應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女子則正好相反。春節走親訪友拜年時會用到拱手禮。

重陽節,和朋友相邀,登高、賞菊,愜意至極;去敬老院幫助老人更是傳承敬老美德!

全班同學資訊共享:你還知道哪些節日在“行”上的風俗?

三、我們來實踐金風送爽、桂子飄香,中秋佳節如約而至!讓我們一起過箇中秋節吧!

1、說一說人們在賞月時都會品嚐哪些美味?有什麼寓意?中秋節,吃月餅,團團圓圓;吃菱角,聰明伶俐……

2、讀一讀嫦娥奔月、吳剛折桂、朱元璋與“月餅起義”、玉兔搗藥。請同學們讀一讀關於中秋節的經典傳說故事,並推選幾名代表上臺講一講。

3、賞一賞讓我們一起來對月吟詩誦詞,體會中秋佳節給人們帶來的美好祝願、美好情感吧!實踐不停步寫一寫多姿多彩的傳統節日,源遠流長的民風民俗,讓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地體驗、不斷地感悟。請把你知道的民風民俗的故事講給低年級的小朋友們聽,並把你講的故事記錄下來吧。

四、課堂小結師:這節課你們都學會了什麼知識?有什麼收穫呢?

板書設計

主題活動三

我們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有:春節、重陽節、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等。

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9

學習目標:

1.通過對我國傳統民族節日的瞭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尊重傳統文化的意識。

2.繼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

3.學習收集、整理、分析資料,培養問題思考和探究的習慣。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難點

重點:瞭解我國民族傳統節日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及象徵意義。

難點:感受中國文化的傳播及其傳承與發展及文化的多元性。

學習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老師這兒有一首詩,你知道是描寫的我國哪一個傳統節日嗎?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展示你的答案!

二、學習春節風俗

師:春節時我國傳統節日,各個地區在春節時都有不同的習俗,那我們淮海地區在春節時,又有哪些風俗習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同學們有興趣嗎?

1、乾乾淨淨迎新年

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進行大掃除,我們淮海地區跟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呢?我們淮海地區在哪一天進行掃塵迎新年呢?它有什麼典故呢?老師這有幾張圖片,請同學們觀察一下,看我們裝點一新的農家小院是什麼樣子?

2、紅紅火火鬧新年

看了剛才的圖片,你在小院的大門上都看到什麼了?它好看嗎?那為什麼要貼這些東西呢?原來它有好多典故的,下面就聽老師來給大家講一講。

(1)倒貼“福”字

(2)貼門神

(3)動手做一做,你能為敬老院的老人們設計幾幅春聯嗎,也讓老人們高興高興。

3、平平安安守新年

除夕之夜,你們家都會做些什麼呢,請大家交流交流,然後,給大家彙報彙報,看看大家有相同點嗎?(暢所欲言)

守歲,包餃子,放爆竹,看春節晚會,打牌,聊天……同學們,你們家都是這樣過春節的嗎?

說一說:你放過爆竹嗎?放鞭炮時很危險,都要注意些什麼呢?

4、團團圓圓大拜年

過年時,在大年七年級你們都幹些什麼呢?拜年時你得到壓歲錢了嗎?

關於拜年和壓歲錢,老師還有兩個典故呢,下面聽老師講一講。

想一想:你得到了壓歲錢,,是怎樣合理地使用壓歲錢的呢?相互交流,請各小組派代表來講一講。

三、活動與探究

1、請結合你的經驗設計一個最佳的歡度春節方案:

請設計一個最具創意的過節方案。

請設計一個最實惠的過節方案。

請設計一個最開心的過節方案。

2、設計一張賀年卡,寄給你的家人和好朋友。

中華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瞭解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

2、明確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習俗以及過節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不同節日中蘊涵的豐富的文化內涵。

3、培養學生珍視和熱愛傳統節日的情感,使學生認識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教學重點:

瞭解我國傳統節日的起源、風俗等,感受我國傳統節日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聽詞猜節日,匯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節嗎?

2、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有關節日的關鍵詞,就請大家來猜猜是什麼節日,在哪一天過節?

放鞭炮,拿紅包(春節,農曆正月七年級)

祭祖、掃墓(清明節,公曆4月3日—5日)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吃月餅,賞圓月(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3、師小結:像這些風俗習慣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併成為中華民族象徵的節日,我們把它們叫做中國的傳統節日。

4、板書課題:傳統節日

師:上課前,老師請大家去收集中國的傳統節日,除了螢幕上的四個傳統節日,你還知道哪些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們分別在哪一天過?

師:在學生回答後再出示其餘的幾個傳統節日,問:從日期上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對呀,中國的傳統節日多數都是按農曆來過的,只有清明是按公曆來過的,它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早在唐朝就有詩人寫下了《清明》這一首詩(引:清明時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自讀要求:

(1)自讀課文,藉助拼音將生字讀熟。

(2)圈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3)把課文讀熟,不重讀,不漏字。

(4)用橫線畫出文中提到的節日。

2、學生自讀課文。

3、彙報自學情況。

(1)同桌互讀生字,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2)交流不認識的生字,重點指導。

(3)指導識字:

翹舌音:傳、舟、賞

後鼻韻:統、巷、堂、郎、餅、賞

乞:它與哪個字相似,它可以組哪些詞?

4、開火車讀生字。

三、送生字進課文,初讀課文。

1、學生齊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2、師生對讀課文,看誰讀得更流利。

3、分小組對讀課文。

4、男女生對讀課文。

5、找出文中所講到的節日。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

6、勾出各種節日的主要活動。

四、暢談春節,匯入課文內容。

1、在眾多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喜慶的是哪一個節日?(春節)

2、春節的濃濃年味至今還讓我們回味無窮,文中介紹了春節的哪些習俗呢?

3、你還能說說春節有哪些習俗活動嗎?

(貼窗花、放鞭炮、貼春聯、貼倒福、吃年夜飯、守歲、給壓歲錢、看春節聯歡晚會、走親戚等)

4、闖年關活動

第一關:年的故事誰來闖關?

第二關:背一幅春聯或一首春節的詩。

第三關:說出一首和春節有關的歌,並唱出一句。

第四關:設計一句春節的祝福語。

五、品讀課文,瞭解其餘幾個傳統節日

1、瞭解元宵節時間習俗(時間在農曆的正月十五。)

(1)元宵節:吃湯圓(元宵)、看花燈

(2)賞花燈的熱鬧場面。

(3)體會“大街小巷人如潮”。(這是一個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說明大街小巷裡的人非常多。)

(4)指導朗讀。

2、瞭解清明節。(時間在公曆的4月3—5日)

(1)清明節:祭祀、掃墓。

(2)介紹掃墓這個習俗,是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3)同學們參加過掃墓嗎?主要準備些什麼?怎麼做?

3、瞭解端午節。(時間在農曆的五月初五。)

(1)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2)觀看賽龍舟的熱鬧場面。

(3)指導朗讀課文中的語句,讀出喜慶的語氣。

4、瞭解乞巧節。(時間在農曆的七月初七,又叫七夕節。)

(1)講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

(2)指導朗讀課文中的語句。

5、瞭解中秋節。(時間在農曆的八月十五。)

(1)吃月餅、賞月亮,歡度中秋佳節。

(2)請學生試著說出有關中秋節的古詩詞。(北宋詞人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3)說說你家裡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

6、瞭解重陽節。(時間在農曆的九月初九。)

(1)講解重陽節的習俗:登高望遠、插茱萸、賞菊、喝菊花酒。

(2)請學生試著說出有關重陽節的古詩詞。(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教育學生學會孝敬親人、尊敬長輩。

六、再讀課文,感受傳統節日。

1、學生齊讀。

2、師生對讀。

3、男女生對讀。

七、拓展延伸。

1、說說還知道哪些傳統節日?

2、這些節日都有哪些主要的慶祝活動?

八、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認識了許多的傳統節日,這是我們的歷史財富,希望同學們能珍視我們的財富,熱愛我們的傳統節日,能夠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

九、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抄寫你喜歡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