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學好英語口語抓住兩個點

校園 閱讀(1.97W)

學好英語口語抓住兩個點 科學聊天與句子庫

學好英語口語抓住兩個點

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了,可實際生活中,由於對口語、聽力訓練不夠,大部分高中畢業生、非英語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生口語發音不準、說話不流利且聽力太差,無法用英語進行交流。這裡我向大家介紹學習英語口語的兩大法寶:科學聊天法與句子庫法。

日常會話屬於非正式口語。平時多去英語角,多與人用英語聊天,是練習英語會話的不二法門。可聊天畢竟是為了學習口語,當然也要注意方法,即科學聊天法,方法實際上也很簡單:

(1)方法:a.聊天前做好主題準備工作,包括瞭解話題、查詢所涉及的單詞、準備能套幾十個常用句型備用。b.身上裝上一本15000詞左右的英漢小詞典和一本1萬詞條左右的漢英小詞典。c.聊天過程中不要怕在對方面前查字典。無關緊要的話可以想法用其它句子說清楚,關鍵的詞則一定要查字典。d.聊完天后應對從今天聊天中學到的單詞、表達法、句型進行登記總結,並背下來。

(2)注意事項:a.複習預習工作一定要做,只有這樣每一次聊天才會有較大的收益。b.不要怕丟面子。成年人學英語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尤其是自己的“面子”。c.自我對話與口頭作文也是一種很好的口語訓練法。

一般會話,非正式口語就足夠了,可要參加技術交流、商務會談、正式會議等,練好正式的口語就很有必要了,這就是句子庫法。方法如下:a.在閱讀過程中、從書本例句中、從對話中看、聽到地道、標準、典型、或優美的句子摘抄下來。b.將每一個摘抄的句子分別記在不同卡片或紙條上隨身攜帶。c.隨時取出儘量做到大聲、快速、清晰地讀幾遍。d.經常回憶所記的句子。e.積累到一定量後分類總結設立“自己”的句子庫。

注意事項:a.一定要是“自己”的句子庫,現有的這類辭典由於你未背熟所以不是你“自己的”,不過可利用它來對句子進行分類摘抄,以便查詢。b.一定要對句子達到隨口而出的地步。c.背誦的詩歌、文章也屬“句子庫”範疇。d.對自己背的句子、文章還可採用複述的方式來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這對自己的語法、單詞量、反應速度都是很好的考驗。

在實際生活中,在各種不同的情景或場合、對不同的物件表達某一意念時常使用的習慣用語並不太多。這些用語大多具有固定的句型,往往不能用漢譯英的方式直譯出來。一個對口語句型熟練的人,只要掌握了2500~3000個常用詞和短語,就能較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在學漢語時,我們知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英語學習也是這樣,可以這麼說,如能熟背英語三百句,口語交流基本沒問題。更何況那些優美的句子還會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呢!還需要注意的是,為了很好地進行口語會話,需要記憶一些過渡性、裝飾性詞語和插入語句。

對話總是雙向的,除了說得出,還要能聽得懂。想練好聽力,只有靠多聽。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於英語已經成為一種國際性語言,大多數國家的商務、技術人員都會說,可是由於受母語影響,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人發音並不很準確,甚至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也有地方口音——就如我國各地的方言一樣。例如,蘇格蘭人通常會吞掉一些音節,澳大利亞人常將“today”說成“todie”;不少紐西蘭人把“set”說成“sit”;拉丁語系的人說英語,有r結尾的單詞往往加上小舌顫音;日本人說英語r與l分不清;東南亞的人說英語往往夾雜著本國母語的語調,而且t音常用d來代,等等。在對話時應注意,而且平時也應適當聽聽這些國家的英語臺作為練習。

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口語能力差會使你不敢與人對話,從而無法交流。希望大家能運用好本文介紹的兩大法寶,把口語學好。

高效學習方法全集

應屆畢業生學習頻道推出了高效學習方法全集

硬啃猛攻學習法——勤能補拙,水滴石穿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門知識乃至一種學說的掌握理解,如同人與人相遇、相知需要很長時間一樣,通常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初看一本經典的書或接觸一門新學科時,它不是可以一下子理解明白的,這時就需要你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抓住問題不放,用心去攻讀,即識別出不易理解、完全不懂的東西,反覆去揣摩或檢視有關書籍、工具書等,直到弄明白弄通透為止。這就是硬啃猛攻讀書法。

我們看到一些成名的學者、專家博聞強記,講起艱澀難懂的書中內容也是召之即來、侃侃而談。其實他們在學成之前,何嘗不是發揮出異於常人的鑽研,付出了堅持不懈的努力來攻讀這些書籍的。

讀書有略讀、閱讀與攻讀之分。工作之餘,看看小說,翻翻畫刊,屬於略讀;一般的書籍、報紙和雜誌。內容淺顯易懂,又未必事關緊要,看一二遍就夠,這是閱讀;至於攻讀,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攻”常常表現為難點、難題、不容易理解的道理。攻堅之法,一在於鑽研,二在於堅持。長期圍困而且炮火猛烈,何愁攻城不下?何愁擊石不開?

“勤能補拙,水滴石穿”的“硬啃猛攻學習法”對打基礎的讀書人來說,是最務實最樸素的讀書道理。

創造學習法——取百家之長,走自己的路

俄國劇作家克里雅日寧曾經把讀書分為三種: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又懂;還有一種是能讀懂書上沒有的東西。讀而不懂,不如不讀;既讀又懂,只懂得書本上的知識,也是不夠的;只有通過讀書本上的知識再經過綜合分析,創造出自己的東西,這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創造讀書法。

大多數人讀書僅僅滿足於只瞭解書本上是知識,把自己變成一座儲存知識的“倉庫”,而沒有把讀書作為提高主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創造過程。如果我們鑽進書裡一味死讀書,過分迷信書本上的知識,不敢有任何自己的見解,就等於把自己完全禁錮在書本里,那樣就會讀書越多,把自己“錮”得越緊。

掌握創造學習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首先必須處理好繼承和創造的關係。創造並不是憑空想像,它是在繼承前人知識的基礎上得來的。知識積累的越多,就越容易發現其中合理與不合理的成分,從而產生創造的想法。

其次,要克服自卑、自怯的情緒,要珍視自己的獨立見解。創造力是每個人都有的,千萬不要輕視自己的獨到見解。儘管有時它可能很虛幻。

再次,要有打破傳統,敢於向權威挑戰的勇氣。科學上新理論的產生,無不都是對舊傳統理論的否定。

最後,要分清創造和模仿。宋朝著名的文學家歐陽修,非常喜歡唐朝文人韓愈的作品,並且反覆研讀他的作品竭力向他學習。結果,他的文章雖頗負盛名,而詩卻沒有什麼成就。因為歐陽修學韓愈文章時,有創新,有發展,所以成為後來的八大家之一;而在學韓愈詩時卻採取了亦步亦趨,墨守成規的方法,一味的模仿,因此,毫無發展,毫無創新,當然在詩歌方面也就不能自成一家了。

要想熟練的掌握創造讀書法,還需要很多條件,如:好奇心,遠大的.抱負,對圖書的濃厚興趣,善於思考等等。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備的,需要我們不斷在讀書的實踐中摸索和總結。

如果書使我們不能、不敢去創造,那就失去了讀書的意義。

國中學習方法:習慣比聰明更重要

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內容 國中學習方法:習慣比聰明更重要,希望能給您帶來一定幫助。

進入國中,學習習慣比聰明更重要,你知道嗎?它是學習成績優秀的最有效保障。習慣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人們通常只把習慣和人的一些行為舉止聯絡在一起,而卻很少把習慣和成功關聯在一起。但是,當你去了解許許多多的成功者成功的原因時,你會發現習慣幾乎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有些習慣是從小養成的,有些習慣是在後來的學習、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出來的。比如,一個人從小就養成了當天事當天畢的習慣,他成年後,在工作中就會成為一個計劃性很強的人,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

國小常常出現這樣兩種不同型別的學生:一是平時對待學習馬馬虎虎,憑自己的小聰明,學習成績還過得去,有時還會在個別學科上“冒尖”,這種人,自己得意,同學們也羨慕他有個“聰明的腦袋”;二是平時看起來很努力,很少玩,學得很苦,學習成績卻平平,有時還會在學習上出現低潮,這種人,自己著急,同學們看不起,說他“腦袋笨”。隨著學習年段的上升,到了國中,特別是到了八年級、九年級、高中以後,學科增多,難度加大,這兩類學生學習成績每況愈下,“聰明的腦袋”不靈了,“腦袋笨”的則更加困難重重,自己苦惱,家長著急。國中生學習成績不佳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他們的學習習慣不好。事實上,大約有70%到80%的學生在學習習慣方面存在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然而,遺憾的是,問題的嚴重性並沒有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國中階段是各種習慣諸如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尤其是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變成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巨大力量,終生受益;反之,從小忽視良好習慣的培養,而讓不良習慣發展形成惡習,將貽誤終生。錯過了最佳時期,再想改掉惡習,更是十分艱難。

在國中階段,要特別注意培養主動學習、積極進取、善於動腦動手動口的習慣。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得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一、預習 預習是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種學習習慣,幾乎每一個優秀的學生都有良好的預習習慣。預習不是簡單提前看一看書而已,預習能讓同學們在聽課的時候有目的性。預習聽課的重點,可以使同學們更從容地聽課,因為一部分老師要講的內容都已經理解了,聽起課來當然會輕鬆。此外,預習會讓學生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優勢,這種優勢會轉化成為信心,從而超越其他學生。

1、預習時間課前預習所花的時間和預習程度要因人而異。學習較好的同學,只需花少量時間。因為成績較好的同學在聽課過程中很少遇到聽不懂或是不明白的情況,預習的目的只是為了理清知識體系和聽課的條理。所以,抓住每節課的空檔時間預習是基礎較好的同學應該應用的效率最高的方法。對於學習較薄弱的同學,預習應該更細緻和深入一些,應在頭一天進行。

2、預習過程通常都是在上課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上的課程全部預習一遍。把預習的時間排在每天的複習時間之後,因為知識是環環相扣的,把前面的基礎知識掌握好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堅持每天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去預習第二天的學習內容,把書本內容詳細看一遍,插圖、插圖下面的標題或解說、每頁底部的註腳等最好都不要疏漏。在預習的過程中先找出自己認為是重點、難點的地方,這本身就是提高自己分析能力的過程。遇到疑難問題時,力求自己獨立思考、解決疑難,對於無法弄懂的地方,就用鉛筆畫上記號,提醒自己在上課時注意聽老師在這一點上的講解。預習時的思考是預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如果預習不思考就等於沒預習。預習時要把精力投入在對知識的思考上而非僅僅對書上知識的瀏覽、記憶,這樣對知識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在預習的時候,把所有不太懂的地方全部找到,在上課或課下的時候,把還不太懂的地方趕緊找老師或同學詢問,消滅這些學習上的障礙。

3、預習結果怎樣才算預習好了呢?那就是預習之後,對知識的體系和知識本身有一個大體的瞭解,對知識的應用方法也有一個初步的感覺。特別要把難點或不懂之處用彩筆劃出,以便上課時更加註意。每節內容後面的練習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內容,會做80%的練習題。

4、文理科的預習側重點不同文科:對於文科,預習的時候要注意理解,搞清楚問題的實質;例如:語文、歷史、政治要通過看書本,瞭解文章的內容、概要和觀點等實質性問題。象英語的要求就多一些,首先要看、讀單詞表,然後是看課文,在看課文時把本課生詞著重標記出來,在課文中理解單詞的意思。除了看之外還要聽配套的朗讀磁帶,並朗讀課文,雖然一下子不能把生詞記住,但也要達到可以流利朗讀這一標準。另外,要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並能用自己的話來複述,達到靈活應用的程度。

二、理科:理科預習要遵循以下步驟:

⒈預習的內容大約比老師提前一天,這樣有利於靈活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

⒉預習時重點通讀課本,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劃在書上。

⒊不一定要把所有內容完全弄懂,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聽課時要特別注意這些問題,如果上課還沒有解決,要在課下向老師詢問。

⒋對於知識點繁雜的章節,在紙上列一個圖表,分層次地將這章的知識點列舉出來,這不僅可以在聽課時頭腦清晰,還會降低複習時的難度,一舉兩得。

5、對課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識二、聽課聽課是學習的最有效途徑,很重要,而會聽課就更重要了。科學的聽課方式,對比一下自己的聽課方式,從中汲取一些有益的養分,改善聽課效果。

頭科感覺不好別焦慮 家長先穩住

從以往考生那裡瞭解的情況表明,即使頭一科沒有考好,也無須垂頭喪氣。資深大學聯考研究者表示:語文考試的心理分數與實際分數往往存在差異,考生感覺沒發揮好也不必焦慮,把握住後面的科目才是硬道理。另外,家長不要一考完就問有關考試的問題,最好一句也不要問。

原西城區教研中心主任、現任精華教育機構教研總監尹宗禹老師,有著多年研究大學聯考問題的經驗,並實際參與指導西城全區各校大學聯考工作十餘年。他說,如果考生第一科沒考好,也不必自我埋怨。迅速調節自己,迎接後面的考試,把握住後面的考試才是硬道理。

感覺不好不意味著分數不高

有些考生感覺語文沒考好,情緒就不高。其實,往往自己的心理分數與卷面的實際分數會存在差異,有時自己認為寫得不好的作文也有可能成為一類文。另外,國家每年考試都把語文安排在第一門是有其用意的。因為語文是一個比較平緩的科目。語文考試是把考生帶入大學聯考狀態的第一步,考生應試時要做到心態平衡,要釋放自己的緊張和興奮,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考試。

7日開始考試,考語文一般不會對考生心理造成很大壓力,但7日下午的數學,就可能讓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受到挑戰。尤其是碰到題沒做完、沒時間檢查、有題不會做時,考生就會對自己的自信心動搖。其實這都是正常現象。老師在複習時就反覆強調過,“不是每個題都是為考生預備的”,考生必須明確這個道理。有的題會做,有的題不會做,有的會做一點做不下去,都沒關係!大學聯考是選拔考試,每一道題都是將考生的層次區分開。

考生不要因為覺得考試發揮不十分理想,就氣餒。再說發揮不好的也不只是你一個人,別人怎麼樣,你也不清楚。因此不管理想不理想,一定要恢復信心,紮紮實實地答好剩餘每一門的試卷,千萬不要因為一城一池(一門考試)的得失,思前想後、斤斤計較。對於優秀的考生要注意中、低檔題的得分,萬萬不能難題得分了,中、低檔題跑分了,那就太遺憾了。

另外,考試過程當中,最好是每科考前要總結出考試策略:包括時間的把握,答題的順序。考試當天中午要適當休息,保證精力充沛,否則不利於下午的精力集中和考試。

家長要先穩住自己

不要一考完就問考得怎麼樣,題難不難、感覺如何等此類的話,最好一句都不要問。

作為考生來講,不要總想著考過的題目,要儘量放開,考後不要和同學對題,儘快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有時考生心裡總是放不下,尤其對知道做錯了的題一直難以釋懷,這樣會使精神和精力都不易集中,影響到準備下一門功課。可以通過和家長、老師的交流調整一下心態,千萬別一個人悶頭兒亂想。

考生和家長都應該明確,就大學聯考考試這幾天來說,不光是在考查考生的知識儲備,更多的是在考查考生的心理能力和應變能力,就像化學試劑裡的催化劑一樣,好的心理狀態可以使考生的知識儲備和應變等能力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這樣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問題學習法

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內容問題學習法,希望能給您帶來一定幫助問題學習法

帶著問題去看書,有利於集中注意力,目的明確,這既是有意學習的要求,也是發現學習的必要條件。心理學家把注意分為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兩種。有意注意要求預先有自覺的目的,必要時需經過意志努力,主動地對一定的事物發生注意。它表明人的心理活動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問題學習法就是強調有意注意有關解決問題的資訊,使學習有了明確的指向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問題學習法要求我們看書前,首先去看一下課文後的思考題,一邊看書一邊思考;同時,它還要求我們在預習時去尋找問題,以便在聽課時在老師講解該問題時集中注意力聽講;最後,在練習時努力地去解決一個個問題,不要被問題嚇倒,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你進步的過程。

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陸九淵

學習定勢

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內容 學習定勢,希望能給您帶來一定幫助。

經過學習學到的學習方法的態度,又稱學習態度。它屬於一種廣義的訓練遷移,是美國學習心理學家H.哈洛在1949年根據所謂的“問題間學習”的事實提出的專業術語。哈洛雖然也同意傳統的學習心理學認為已有的學習經驗在學習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張,但他卻對這種實際上以短期的單一的學習為重點的實驗表示疑義。他用各種不同形式對同一種類的多數問題依次呈現做了實驗。結果作為被試的猴子經過這種辨別學習使其成績明顯提高,他認為這是“學會了怎樣學”的結果,哈洛認為像這樣的“學會學習”就是學習定勢。

哈洛根據他的實驗結果,把學習分為兩類:第1類是個別問題的學習,稱為問題內學習;第2類為形成學習定勢的學習,稱為問題間學習。哈洛認為這兩類學習有本質區別:①根據個體發展的研究,猴子在出生後60天時雖能進行辨別學習,但卻不能形成學習定勢,學習定勢至少在出生1年以後方能表現出來;②從動物發展體系的位置看,問題內學習幾乎沒有對應的關係,問題間學習卻和對應關係緊密相關。靈長類的動物普遍具有形成學習定勢的能力,而老鼠或松鼠等卻很難形成學習定勢;③根據心理生理學的研究,如果損傷含海馬區或切除新皮層的兩側,對問題內學習幾乎無影響,但問題間學習的能力卻明顯地表現出低劣,低劣程度與損傷程度以及手術前的經驗等密切相關。

根據哈洛的錯誤因素說,在辨別學習時產生錯誤反應的主要原因有4種:①因固執地連續對負刺激反應,從而形成固定性錯誤反應;②因同時強化刺激線索與位置線索,引起分化線索;③一方刺激的選擇在下一次試誤時改變為他方的刺激選擇,從而引起反應遷移;④因連續選擇某一方,養成位置習慣。哈洛認為多數問題的學習經驗可以抑制這些錯誤反應,從而形成學習定勢。

繼哈洛之後研究學習定勢的還有:F.雷斯特勒對數理性學習態度的試驗,發現在解決多數問題時減少對於個別問題不適用的線索,可以形成學習定勢;M.萊文給被試在學習情境中顯示一系列可供選擇的假說,從對全部9種假說的每個消長情況實驗結果看,強化適當的假說可以形成學習定勢;H.W.里斯繼承C.赫爾和K.W.斯彭斯的理論,認為通過多數問題的學習,對所有刺激反應傾向的均等化,加上減少反應變動性的範圍,可以獲得次數少的訓練效果,從而完成學習任務。

學習語言的正確方法

學習語言的正確方法胎兒在母體內聽到母親的聲音,當內耳耳蝸收到聲音以後,相應的神經組織就開始工作,考試技巧,內耳鐙骨的肌肉就會受到影響。同樣地,中耳裡面控制顎的活動的錘骨也會受到影響。鐙骨和錘骨是耳朵的第一扇門,它們把聽到的語言當做體內振動音。語言就是這種與神經學、聽覺神經學有關的東西。學習語言一定要從正確聽音開始起步。但這項工作是非常困難的。正確聽音有兩種方法。第一是通過鼓膜不斷地、大量地聽,就像每天都要洗澡一樣形成習慣。這樣只要3個月就能夠形成新的聽覺神經網。聽覺系統的音韻反應固定下來就能夠形成一種特定聲音訊率的感受性,也就開始具有說這種語言的機能。而這種機能的形成最終不是從掌握語言的正確發音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