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九日》原文及賞析

校園 閱讀(2.87W)
《九日》原文及賞析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九日》原文及賞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藝術力量。這種藝術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藝術概括。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裡面。“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佔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採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盪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一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也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就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好象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

《九日》原文及賞析2

原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①

獨在異鄉為異客②,

每逢佳節倍③思親。

遙知④兄弟登高⑤處,

遍插茱萸⑥少一人。

——唐·王維

註釋

①九月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即重陽節。憶:想念。山東:指華山以東一帶。寫這首詩時王維客居在長安,他的家在華山以東的山西永濟。

②異客:在外地生活的人。

③倍:加倍,更加。

④遙知:遙遠地料想到。

⑤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⑥茱萸(zhūyú):一種有濃香的植物,即草決明。古代風俗,重陽節時在身上佩戴這種草,可以驅邪避惡。

解讀翻譯

獨自一人在外地生活,

每到歡慶佳節就更加思念親人。

我在遙遠的異鄉想象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

大家都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17歲時寫的,表達了他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感情。“獨在異鄉為異客”,一個“獨”字和兩個“異”字寫出自己舉目無親、孤獨寂寞的感受。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了節日這種思念就更加深沉。“倍”字寫出了思念之深、思念之重。詩的後兩句是詩人的想象,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卻唯獨少了我一個人。這兩句是全詩感情的最高潮,詩人想象著親人們歡聚重陽節時,一定會想起他這個遊子,實際是寫他一直在思念家鄉,一直在想象著家裡的情況。全詩語言樸實,非常感人

《九日》原文及賞析3

摘星樓九日登臨原文

作者:姜塘

重陽佳節意休休,與客攜壺共上樓。

滿目山河增感慨,一時風景寄遨遊。

武公不但歌淇澳,賢女猶能唁衛侯。

更有三仁忠與孝,高名千古出人頭。

摘星樓九日登臨註釋

摘星樓:樓名。傳說為商紂王所建,極高峻。又名妲已臺。在河南省淇縣(朝歌)城西北隅,高十三米,面積為1500米平方米的土臺。相傳殷紂王在上建一摘星樓而名。所謂摘星樓,言其極高,站在上邊能伸手摘下星星。後為紀念比干被紂王摘心而改為摘心臺。

休休:悠閒的樣子。

攜壺:指行醫。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在賣藥,賣好藥後就跳進壺裡。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豐盛。費於是向他學道。事見《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後以“攜壺”指行醫。清侯方域《贈武林陳文學》詩:“遠志分明為採藥,攜壺不盡是逃名。”

後四句:憶朝歌名人:不但有被《詩經·淇奧》歌詠的衛武公;還有作《載馳》一詩,詩中載有“唁衛侯”情節的“賢女”許穆夫人。更有既忠又孝,被孔子贊為“三仁”的比干、箕子、微子。

《九日》原文及賞析4

  賀新郎·九日 宋朝 劉克莊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蕩、千崖秋色。白髮書生神州淚,盡淒涼、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雲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賀新郎·九日》譯文

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織著斜風細雨。實在令人難以忍受,我的心中紛亂如麻,千絲萬縷的愁思如織。我平生就喜歡登高臨遠眺望四海,幸虧現在高樓百尺。放眼望去,千山萬壑盡現於點點秋色裡,我胸襟博大滿懷情意。雖然只是普通的一個白髮書生,流灑下的行行熱淚卻總是為著神州大地,絕不會像曾經登臨牛山的古人一樣,為自己的生命短暫而悲哀飲泣。追憶懷念以往的榮辱興衰,一切都已經杳無影跡了。

少年時我風華正茂,氣衝斗牛,自以為身上負有凌雲健筆。到而今才華如春花凋謝殆盡,只剩下滿懷蕭條寂寞的心緒。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愛說南朝文人的疏狂舊事。每當重陽吟詠詩句,動不動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讓人感到有些厭煩。如果對著菊花而不飲酒,恐怕菊花也會嘲笑人太孤寂。只看見鴻雁向北飛去,一輪昏黃的斜陽漸漸向西邊沉了下去。

  《賀新郎·九日》註釋

賀新郎:詞牌名之一。此調始見蘇軾詞,原名“賀新涼”,因詞中有“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句,故名。

九日:指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

湛(zhàn)湛:深遠的樣子。

空四海:望盡了五湖四海。

高樓百尺:指愛國志士登臨之所。

白髮書生:指詞人自己。

牛山:在山東臨淄縣南。

凌雲筆:謂筆端縱橫,氣勢幹雲。

南朝狂客:指孟嘉。晉孟嘉為桓溫參軍,嘗於重陽節共登龍山,風吹帽落而不覺。

拈(niān)出:搬出來。

岑(cén)寂:高而靜。岑音此仁反。

匿(nì):隱藏。

  《賀新郎·九日》賞析

首三歌先以“湛湛長空黑”烘托出胸中塊壘,通過對昏黑風雨交加的烏寫,表達出詞人憂慮國事、痛心神州陸沉的悲憤之情。滿天密佈深黑的烏雲,再加上陣陣斜風細雨,使人心亂如麻,愁思似織,“亂愁如織”點出全篇主旨。重陽本來是登高之人節,由於風雨悽悽,只能登上高樓,放眼遙望千山萬壑,浩蕩秋色。但“千崖秋色”,寂寞淒涼,會使人淚水滂沱。“白髮”四歌直抒“老眼”登覽之所感。“神州淚”說明詞人是為神州殘破沉淪的“往事”而極度傷心灑淚。“神州”二字曾在詞人詞中反覆出現,說明恢復中原是他念念力忘的頭等大事。

“少年”三歌遙接“老眼平生”,折筆追敘少年時代的豪興與才情。但是目前卻青春已逝,壯志成空,進一步突出瞭如今的家國之恨。“常恨世人”三歌則有更深寄託。詞人慨恨文士力顧國家多難,只想效法魏晉名士風流的狂客行徑,每年在重陽節登高,總喜歡提起東晉孟嘉落帽的故事,把它稱揚一番,毫無現實意義。“若對”兩歌,是說如自己這樣的憂國志士,併力追慕魏晉風度,但對國破家亡的現狀憂心如焚卻又無能為力。詞意至此急轉直下,壯志未酬,詞人在感憤之餘,覺得自己既力能改變這種局面,在此人節也只能賞黃花以遣懷,借酒澆愁了。“鴻北去”,目送飛鴻北去,抒發對故土的思戀。“日西匿”暗指南宋國勢危殆,振興無望。以天際廣漠之景物作結,與首歌呼應,意餘言外。

上片寫重陽節登高望遠所引起的感喟。下片批評當時的文人只知搬弄典故的浮泛文風,表達出詞人對國事和民生的.極端關注。全詞寫景寓情,敘事感懷,以議論為主,借題發揮,感慨蒼涼。主旋律是英雄失路融家國之恨的慷慨悲歌,意象悽瑟,既豪放,又深婉。

  《賀新郎·九日》創作背景

這首詞為詞人於重陽節登上高樓之作。重陽本是登高遠眺的好時光,但詞人卻遇到了烏雲密佈、陰雨綿綿的糟糕天氣,詞人由淒涼的天氣聯想到自己報國無門的苦悶,於是借景抒情,寫下了這首詞。

《九日》原文及賞析5

九日齊山登高 / 九日齊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霑 同:沾)

譯文及註釋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盛開的菊花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 與朋友帶上美酒一起登高望遠。

翠微:這裡代指山。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塵世煩擾平生難逢讓人開口一笑的事,滿山盛開的菊花我定要插滿頭才歸。

但將酩(mǐng)酊(dǐng)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只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 不必懷憂登臨嘆恨落日餘暉。

酩酊:醉得稀裡糊塗。登臨: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遊覽山水。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zhān)衣。(霑 同:沾)

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不必像齊景公那般對著牛山獨自流淚。

牛山:山名。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春秋時齊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 與朋友帶上美酒一起登高望遠。

塵世煩擾平生難逢讓人開口一笑的事,滿山盛開的菊花我定要插滿頭才歸。

只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 不必懷憂登臨嘆恨落日餘暉。

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不必像齊景公那般對著牛山獨自流淚。

註釋

九日:舊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舊浴登高飲菊花酒。

齊山:在今安徽省貴池縣。杜牧在武宗會昌年間曾任池州刺史。

翠微:這裡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裡糊塗。這句暗用晉朝陶淵明典故。

登臨: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遊覽山水。

牛山:山名。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春秋時齊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創作背景

公元845年(唐會昌五年)張祜到池州拜訪杜牧,二人命運相仿,皆是懷才不遇,所以在登齊山時有感寫下此詩。

賞析

首聯用白描的手法寫雁過江上南飛,與客提壺上青山的一副美景。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寫的淋漓盡致。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彷彿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懷抱裡,“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傳達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廣,不獨指雁影。“與客攜壺”是置酒會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樂事,“翠微”來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對於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

頷聯為唐詩名句,夾敘夾議,寫出了詩人矛盾的心情。“難逢”、“須插”的言外之意是應把握當前及時行樂,不要無益地痛惜流光,表現了一種通達的生活態度。“菊花”是扣合重陽節的習俗。

頸聯與頷聯手法相同,都採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表達了詩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來酬答這良辰佳節,無須在節日登臨時為夕陽西下、為人生遲暮而感慨、怨恨,同時也表達了及時行樂之意。“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陽節的習俗。頷聯和頸聯都用了對比,一是塵世不樂與佳節盡情快樂的對比,一是大醉無憂與怨恨憂愁的對比。兩聯也多次提到重陽。節日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使人們暫時擺脫日常生活的束縛、拋開日常生活的煩惱,讓自己的心情放鬆片刻。杜牧在這裡所表現的正是趁著重陽節拋開世事、盡情放縱快樂的思想。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尾聯是說,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何必像齊景公對著牛山流淚。這裡詩人進一步安慰自己。春秋時,齊景公遊於牛山,北望國都臨淄流淚說:“若乎滂滂去此而死乎!”詩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齊山,聯想到齊景公的牛山墜淚,認為像“登臨恨落暉”所感受到的那種人生無常,是古往今來盡皆如此的。既然並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像齊景公那樣獨自傷感流淚呢?

有人認為這首詩是將“抑鬱之思以曠達出之”。從詩中的確可以看出情懷的鬱積,但詩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曠達的話,來表現他的苦悶,而是在登高時交織著抑鬱和欣喜兩種情緒。詩人主觀上未嘗不想用節日登高的快樂來排遣抑鬱。篇中“須插”、“但將”、“不用”以及“何必”等詞語的運用,都可以清楚的讓人感受到詩人情感上的掙扎。至於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從抑鬱中掙扎出來,那是另一回事。

詩人的愁悶何以那樣深、那樣難以驅遣呢?除了杜牧自己懷有很高的抱負而在晚唐的政治環境中難以得到施展外,還與這次和他同遊的人,也就是詩中所稱的“客”有關。這位“客”不是別人,正是詩人張祜,他比杜牧年長,而且詩名早著。穆宗時令狐楚賞識他的詩才,曾上表推薦,但由於受到元稹的排斥,未能見用。這次張祜從丹陽(今屬江蘇)特地趕來拜望杜牧。杜牧對他的遺棄是同情的,為之憤憤不平。因此詩中的抑鬱,實際上包含了兩個人懷才不遇,同病相憐之感。這才是詩人怎樣力求曠達,而精神始終不佳的深刻原因。

《九日》原文及賞析6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註釋

(1)九月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很器重這個節日,在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傳說能以此避災。憶:想念。山東:指華山以東(今山西),王維的家鄉就在這一帶。(2)異鄉:他鄉,遠離家鄉。(3) 佳節:美好的節日。(4)倍:加倍,更加。

(5)遙知:遠遠的想到。登高:指民間在重陽節登高避邪的習俗。

(6)茱萸:又名越椒,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重陽節時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譯文 我獨自一人在異鄉漫遊,每到佳節就加倍思念親人。我知道在那遙遠的家鄉,兄弟們一定在登高望遠;他們都插著茱萸,就為少了我而感到遺憾傷心。

韻譯

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 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 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 他們佩帶茱萸,但是少我一人。

作品賞析

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衷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獨無親。 詩的第一句用了“獨”、“異”兩個字,分量下得很足。詩人對親人的思念,對他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裡面。“異鄉為異客”,不過是說在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佔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詩人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描寫就顯得十分自然。這種體驗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用的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會顯得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詩人採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盪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詩人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也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就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重陽節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他自己不在內。好像遺憾的不是他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他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中有“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的句子,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維的詩似乎更不著力。 這首詩中,“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於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別敏感。“異客”則更強調了遊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裡,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倍”字用得極妙,是聯絡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這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 清代沈德潛認為詩的後兩句“即陟岵詩意”(《唐詩別裁集》卷十九),二者在表現方法上頗有相似之處。《詩經·魏風·陟岵》末章裡說:“陟彼高岡,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夢想親人,轉而擬託親人也想念作者自己。王維詩中也用了這種表現方法,以“遙知”使詩意的發展來個急轉,轉到從親人的角度來加深表現兩地相念之情。“遙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這重陽佳節到來之時,親人們定同往年一樣登高飲酒。這緊扣了詩題,也點明瞭第二句提到的“佳節”的具體所指了。詩人料定,當親人團聚在一起歡度重陽節而“遍插茱萸”之時,會記起他這客處異鄉的遊子的。結句將全詩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親,而其情自見,給人留下想象的餘地,最後兩句運用對寫法寫詩人自己的想象,更突出他的思念。

《九日》原文及賞析7

原文: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詩詞賞析:

此詩題一作《九日藍田崔氏莊》。藍田,即陝西藍田。九日,即重陽節。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人已老去,對秋景更生悲,詩人只有勉強寬慰自己。到了重九,興致來了,一定要和友人盡歡而散。這裡“老去”一層,“悲秋”一層,“強自寬”又一層;“興來”一層,“今日”一層,“盡君歡”又一層,層層變化,轉折翻騰。首聯即用對仗,詩句宛轉自如。

“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人老了,怕帽一落,顯露出他的蕭蕭短髮,作者以此為“羞”,所以風吹帽子時,笑著請旁人幫他正一正。這裡用“孟嘉落帽”的典故。王隱《晉書》:“孟嘉為桓溫參軍,九日遊龍山,風至,吹嘉帽落,溫命孫盛為文嘲之。”杜甫曾授率府參軍,此處以孟嘉自比,合乎身份。然而孟嘉落帽顯出名士風流蘊藉之態,而杜甫此時心境不同,他怕落帽,反讓人正冠,顯出別是一番滋味。說是“笑倩”,實是強顏歡笑,骨子裡透出一縷傷感、悲涼的意緒。這一聯用典入化,傳神地寫出杜甫那幾分醉態。宋代楊萬里說:“孟嘉以落帽為風流,此以不落帽為風流,翻盡古人公案,最為妙法。”(《誠齋詩話》)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按照一般寫法,頸聯多半是順承前二聯而下,那此詩就仍應寫嘆老悲秋。詩人卻不同凡響,猛然推開一層,筆勢陡起,以壯語喚起一篇精神。這兩句描山繪水,氣象崢嶸。藍水遠來,千澗奔瀉,玉山高聳,兩峰並峙。山高水險,令詩人只能仰視,讓他感到振奮。用“藍水”、“玉山”相對,色澤淡雅;用“遠”、“高”拉出開闊的空間;用“落”、“寒”稍事點染,既標出深秋的時令,又令讀者有高危蕭瑟之感。詩句豪壯中帶幾分悲涼,雄傑挺峻,筆力拔山。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當他抬頭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壯觀,低頭再一想,山水無恙,人事難料,他自己已這樣衰老,不能生活得長久。所以他趁著幾分醉意,手把著茱萸仔細端詳:“茱萸呀茱萸,明年此際,還有幾人健在,佩帶著你再來聚會呢?”上句一個問句,表現出詩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廣的憂傷,含有無限悲天憫人之意。下句用一“醉”字,妙絕。若用“手把”,則嫌笨拙,而“醉”字卻將全篇精神收攏,鮮明地刻畫出詩人此時的情態:雖已醉眼矇矓,卻仍盯住手中茱萸細看,不置一言,卻勝過萬語千言。

這首詩跌宕騰挪,酣暢淋漓,前人評謂:“字字亮,筆筆高。”(《讀杜心解》)詩人滿腹憂情,卻以壯語寫出,詩句顯得慷慨曠放,悽楚悲涼。

《九日》原文及賞析8

秋豫凝仙覽,宸遊轉翠華。呼鷹下鳥路,戲馬出龍沙。

紫菊宜新壽,丹萸闢舊邪。須陪長久宴,歲歲奉吹花。

註釋

宸遊: 帝王之巡遊。

萸:〔茱~〕見“茱”。

註釋

1、宸遊:(chén yóu) 帝王之巡遊。 宸,①屋簷。②帝王住的地方,宮殿。引申為王位,帝王的代稱。

2、宸(chén)1.屋宇,深邃的房屋。2.北極星所在,後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為王位、帝王的代稱。

3、萸(yú)〔茱~〕見“茱”。

賞析

趙彥昭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處在於,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九日幸臨渭亭登高的藝術概括。他通過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裡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九日》原文及賞析9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譯文

韻譯

九月九日眺望那故鄉的山川,鄉思歸心飛越那隱約的風煙。

遠在他鄉和大夥喝著菊花酒,身隔萬里傷心望著雁飛南天。

散譯

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遠望山河,迴歸故鄉的心思、迴歸故土的熱望,濃得如眼前聚集的風塵。

身在別人的家鄉我們一起喝下這菊花酒,我們離家萬里,望著大雁飛過的天空,心中有著一樣的悲傷。

賞析

這首七言絕句寫詩人在旅途中過重陽,登高遠望所見所感,抒發濃濃的思歸的情懷。

首句點明題旨: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遠望。九月九日重陽節,自古以來就有登高的習俗。遊子在外,都難免思鄉思歸,登高遠望時,當然會遙望古鄉的山川。這一句非常恰切地寫出了遊子此時此地的望鄉動態。次句由動態轉寫心情,這種“歸心歸望”的情懷,不是直抒胸臆抒發出來,而是寄寓在“風煙”中,一個“積”字很有分量,道出了歸心歸望的程度。風煙有多濃多廣,那麼詩人的“歸心歸望”也就有多濃多廣。這樣表現了詩人的歸思歸望是濃濃的厚厚的。

最後兩句寫詩人遠在他鄉的高山上,和大家一起喝著節日的菊花酒,而這裡與故鄉身隔萬里,只能傷心地望著鴻雁飛向南天。重陽登高喝菊花酒是習俗,飲酒是敘事,而遊子此時思歸,難免多飲幾杯,藉以消鄉愁,這就是事中寓情;飲酒消鄉愁,敘事中寄寓了鄉愁之情。“鴻雁天”是寫景,是鴻雁南飛之景,而詩人是范陽人,雁南飛而反襯人不能北歸,這就是景中含情了。

楊慎舉出此詩與王勃《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人今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認為兩詩雷同。實際上,王詩與此詩正好可以參讀。王、盧的《九日》詩,雖然題材相同,構思相似,但是王詩的結句,問得痴情,問得無理而妙,表現詩入對南方生活的厭倦。而盧詩的結句,是以雁南飛反襯人不可北歸的鄉思.。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但藝術特色不同,非抄襲雷同可比。這兩首詩,立意清新,情感真切,構思細密,結構完整,是唐人絕句中的名篇。所謂“王、揚、盧、駱當時體”也。具實盧照鄰的詩,以“適意為宗”,“不以繁辭為貴”,題材廣泛,深情流麗,雄勁自然,富有奇崛的幻想色彩,無論是在“初唐四傑”中還是在整個害初詩壇,都是十分突出的。

《九日》原文及賞析10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翻譯

重陽節登高眺望家鄉,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只感無限煩愁。

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無法歸去,鴻雁又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註釋

九月九日:指重陽節。

望鄉臺:古代出徵或流落在外鄉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臺,眺望家鄉,這種臺稱為望鄉臺。

他席:別人的酒席。這裡指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鄉:異鄉。

南中:南方,這裡指四川一帶。

那:為何。

北地:北方。

賞析

這首詩前二句以“望鄉臺”、“送客杯”作對仗,用他鄉送客來襯托詩中人思鄉的情懷;後二句用呼告語作詠歎,從北雁南飛著想,反襯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鄉的苦悶。這首詩僅以四句來寫鄉思,卻將鄉愁抒發得淋漓盡致,突破了唐初宮廷絕句多借詠物寓幹進之意的小格局。

詩歌開頭就承題,“九月九日望鄉臺”,點明瞭時間是重陽節,地點是玄武山,此處將玄武山比作望鄉臺,以此來表達鄉愁,思鄉之情倍增。“他席他鄉送客杯”,點明瞭詩人當時是在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倍感淒涼。詩歌的前兩句就勾勒出了一個易讓人傷感的環境,正逢重陽佳節,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濃郁的鄉愁。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北雁南飛本是自然現象,而王勃偏將自己的思鄉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鴻雁,我想北歸不得,你卻奈何非要從北方飛來,平添我北歸不能的愁思。這一問雖然毫無道理,卻在強烈的對比中烘托了真摯的感情,將思鄉的情緒推向了高潮。這兩句是這首詩中的名句,前人在評價這兩句詩時說:“讀之,初似常語,久而自知其妙。”的確,這一問雖貌似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實際上卻是詩人用心良苦、匠心獨具之處。詩人將其懷鄉之情融入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之中,借無情之景來抒發自己內心深沉的情感,開啟了唐人絕句寓情於景的先河。

這首詩的抒情手法亦變化多端,語言簡潔亦是這首詩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語,如“他席他鄉”,“那從北地來”,顯得淺近親切,這也是這首詩流傳廣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時絕句發展緩慢,其表現方式大體上沿襲漢魏和南朝傳統。而王勃的這首詩僅以四句來寫鄉思,卻將鄉愁抒發得淋漓盡致,突破了唐初宮廷絕句多借詠物寓幹進之意的小格局;詩人在詩中還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調,以虛詞遞進的句式做結語,對絕句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

創作背景

王勃一生遭遇坎坷,經常離家為宦漫遊,因此懷鄉送別詩是王勃詩中最常見的一類題材。公元670年(咸亨元年)重陽節,客居西蜀的王勃與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遙望故鄉。時逢重陽佳節,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詩人濃郁的鄉愁,於是作了這首詩。

《九日》原文及賞析11

  原文:

戲馬臺前,採花籬下,問歲華、還是重九。恰歸來、南山翠色依舊。簾櫳昨夜聽風雨,都不似、登臨時候。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

紅萸佩、空對酒。砧杆動微寒,暗欺羅袖。秋已無多,早是敗荷衰柳。強整帽簷欹側,曾經向、天涯搔首。幾回憶,故國蓴鱸,霜前雁後。

譯文及註釋:

作者:佚名

譯文

古老的戲馬臺前,在竹籬下采菊釀酒,歲月流逝,我問今天是什麼時節,才知又是重九。我正好歸來,南山一片蒼翠依舊,昨夜在窗下聽著風雨交加,都不像登臨的時候。我像宋玉一樣因悲秋而愁苦,又像衛玠一般為憂時而清瘦。

我佩戴了紅色的茱萸草,空對著美酒,砧杵驚動微寒,暗暗侵逼衣袖。秋天已沒有多少時候,早已是滿目的殘荷衰柳。我勉強整理一下傾斜的帽簷,向著遠方連連搔首。我多少次憶念起故鄉的風物。蓴菜和鱸魚的味道最美時,是在霜凍之前,鴻雁歸去之後。

註釋

①大有:周邦彥創調。

②採花籬下:用陶潛“採菊東籬下”詩意。

③宋玉情懷:即悲秋情懷,宋玉作《九辯》悲愁。

④衛郎清瘦:見前周邦彥《大酺》注。

⑤“帽簷”句:用孟嘉龍山落帽事。

⑥霜前雁後:杜甫詩:“故國霜前北雁來。”

賞析:

作者:佚名

這首詞寫重陽節有感陰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現今亦是“老人節”了。詞中抒寫了重陽節時傷秋思歸的意緒,滿篇衰颯之氣,有憫時傷世之慨。上片寫重九前夕風雨乍起,興起悲秋情懷;下片寫重九登臨的冷落,抒寫遊子愁懷和懷鄉思歸之情。上片前六句連用兩個與重陽節相關的典故,婉抒內心之棖觸。將兩典釋清,全詞之意脈便可理順。“戲馬臺前”用南朝宋武帝北伐事。東晉末年,劉裕曾統率大軍北伐,一度破南燕,佔領華北大部分地區,也曾收復過洛陽和長安。南宋時期,基本上是投降派佔上風,抗戰派受壓。雖然也有過短時的抗戰局面,但都是雷聲大,雨點稀,或所用非人,或遇挫則退。一次大的勝仗也打過。所以,堅決主張北伐並取得過輝煌戰績的劉裕便成了南宋愛國文人心嚮往之的楷模。辛棄疾便不止一次在詞中歌頌過此人。“採花籬下”用陶淵明毅然歸隱而在重陽日採菊之事。前一典故志在提倡北伐,振興國威,收復中原,重整河山。後一典故則因不得志而歸隱。一入世、一退隱,看似矛盾,實則正是南宋時期許多文人矛盾心態的真實反映。把握信這一點,便可順利理解此詞了。“簾櫳昨夜聽風雨,都不似登臨時候”,兩句有弦外之音,有衰世難以挽回之意。下片開頭兩句切合重九來寫,“空對灑”,寫其心情極主的憂鬱感傷。“秋已無多,早是敗荷衰柳”與上片“都不是登臨時候”相呼應,寫出國勢每況愈下的深愁。全詞情調悽絕,透露出一種末世的哀傷情調。《銅喜鼓書堂遺高》評曰,用事用意,搭湊得瑰瑋有姿,其高淡處,可與稼軒比肩。

《九日》原文及賞析12

九日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古詩簡介

盛唐杜甫的七言律詩。抒寫自己九月九日重陽登高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藝術造詣。

賞析/鑑賞

此詩是大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詩人聯絡兩年來客寓夔州的現實,抒寫自己九月九日重陽登高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藝術造詣,都遠在一般登高篇什之上。

首聯表現了詩人濃烈的生活情趣。詩人在客中,重陽到來,一時興致勃發,抱病登臺,獨酌杯酒,欣賞九秋佳色。詩人酷好飲酒、熱愛生活的情態,便在詩行中活現。

頷聯詩筆頓轉。重九飲酒賞菊,本是古代高士的傳統,可是詩人因病戒酒,雖“抱病”登臺,卻“無分”飲酒,遂也無心賞菊。於是詩人向菊花發號施令起來:“菊花從此不須開”!這一帶著較強烈主觀情緒的詩句,妙趣神來,好像有些任性,恰好證明詩人既喜飲酒,又愛賞菊。而詩人的任性使氣,顯然是他艱難困苦的生活遭遇使然。這一聯,杜甫巧妙地使用借對(亦即沈德潛所謂“真假對”),借“竹葉青”酒的“竹葉”二字與“菊花”相對,“蕭散不為繩墨所窘”(《詩人玉屑》),被稱為杜律的創格。菊花雖是實景,“竹葉”卻非真物,然而由於字面工整貼切,特別顯得新鮮別緻,全聯遂成為歷來傳誦的名句。

頸聯進一步寫詩人矚目遐思,因景傷情,牽動了萬千愁緒。詩人獨身飄泊異地,日落時分聽到一聲聲黑猿的啼哭,不免淚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來,更容易觸發詩人思親懷鄉的感情。詩中用他鄉和故園的物候作對照,很自然地透露了詩人內心的隱祕:原來他對酒停杯,對花輟賞,並不只是由於病肺,更是因為鄉愁撩人啊!

尾聯以佳節思親作結,遙憐弟妹,寄託飄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來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嘆自己身遭戰亂,衰老多病。詩人一邊詛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連發生,一邊惋惜歲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對造成生活悲劇的根源──“干戈”,發洩出更多的不滿情緒。這正是詩人傷時憂國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此詩由因病戒酒,對花發慨,黑猿哀啼,白雁南來,引出思念故鄉,憶想弟妹的情懷,進而表現遭逢戰亂,衰老催人的感傷。結尾將詩的主題昇華:詩人登高,不僅僅是思親,更多的是傷時,正所謂“杜陵有句皆憂國”。此詩全篇皆對,語言自然流轉,蒼勁有力,既有氣勢,更見性情。句句講詩律卻不著痕跡,很象在寫散文;直接發議論而結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寫景、敘事又能與詩人的憂思關合很緊。筆端蓄聚感情,主人公呼之欲出,頗能顯示出杜甫夔州時期七律詩的悲壯風格。

《九日》原文及賞析13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譯

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註釋

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佳節:美好的節日。

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茱萸: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賞析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獨在異鄉為異客”,開篇一句寫出了詩人在異鄉的孤獨之感。詩人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用了一個“獨”、兩個“異”字,可見詩人在外強烈的異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獨,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強烈。在當時封建社會裡,交通閉塞,人們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間的往來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們在風土人情、生活習慣、語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所以,詩人離開生活多年的家鄉到異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單。詩人平淡地敘述自己身在異鄉,但是其中卻包含著詩人質樸的思想感情。

如果說平日裡思鄉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麼強烈,那麼,詩人“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是親人們團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暢談歡笑,而現在呢,詩人隻身客居異地,在代表團圓的節日裡不禁想到了家鄉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詩人在家鄉時的美好回憶,種種回憶觸發詩人無限的思鄉之情,並且越想越思念,以致於一發不可收拾。這句寫得自然質樸,如娓娓道來,也寫出了許多在外漂泊遊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採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盪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遙知兄弟登高處”,詩人從直抒胸臆,轉筆寫到自己對親人團聚的聯想,遙想兄弟們在重陽佳節登上高山,身上插著茱萸,該是多麼的快樂。如果詩人單單是想到親人們的歡樂,倒可以緩解詩人的思鄉之情,但是,詩人在最後寫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來詩人想到的不是歡樂,而是自己沒有在家鄉和親人們歡度佳節,所以親人在插茱萸時也會發現少了一個人,這樣親人們肯定會思念我的。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

創作背景

此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寫下。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九日》原文及賞析14

原文: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譯文

漢文帝築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這天登臨時曙色正要散開。三晉的雲山都向著北方,二陵的風雨從東邊過來。當年守關的令尹誰認識?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來。不如就近尋找彭澤宰,一起暢飲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註釋

①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五十五。九日:指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望仙台:據說漢河上公授漢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後來文帝築臺以望河上公,臺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陝縣西南。

②高臺:指望仙台。

③曙色開:朝日初出、陽光四照的樣子。

④三晉:今山西、河南一帶。北向:形容山勢向北偏去。

⑤此句一作“二陵風雨自西來”。二陵:指餚山南北的二座山。在今河南洛寧、陝縣附近。

⑥關門令君:守函谷關的官員尹喜,相傳他忽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至。不一會果然老子騎青牛過關。尹喜留下老子,於是老子寫《道德經》一書。尹喜後隨老子而去。誰能識:誰還能遇到關門令尹呢?

⑦河上仙翁:即河上公。

⑧彭澤宰:晉陶淵明曾為彭澤令。淵明嗜酒而愛菊。有一次重陽節無酒喝,久坐於菊叢中,剛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後而歸。這裡暗用其“九日”事。彭澤宰借指劉明府。

⑨此句一作“陶然一醉菊花杯”。陶然:歡樂酣暢的樣子。菊花杯:意謂對菊舉杯飲酒。

賞析:

詩人重陽節登臨仙台,描寫了仙台雄偉壯麗的景色,指出就近邀友暢飲要比尋訪神仙暢快舒適。這首詩寫景氣勢雄渾,酣暢淋漓,轉承流暢自然。

望仙台,漢文帝所建。三晉,泛指山西。二陵,漢代皇帝的陵墓。關門,望仙台所在地城關,令尹,地方長官,縣稱令,府稱尹。

此詩格律為平起式首句入韻格,韻合十灰。中二聯對仗半工,風雨對雲山,河上對關門,都不很工。對仗微有不工,可見靈活,不拘泥,唐詩多如此。

此詩主題表達富貴榮華轉瞬即逝,奔波仕途徒勞無功,不如歸隱。首聯言事:在這個早上,作者登上漢文帝修造的望仙台。憑高望遠,看到朝陽,心情頓覺開朗。頷聯字面寫四季變換,“雲山皆北向”,是夏天;“風雨自東來”是春天。從漢文帝修築此臺到作者登臺時,經歷了近千個春夏秋冬。戰國時的三晉,經過秦漢、魏晉、北朝,幾經分合,此時成了一統天下的一個部分。漢代的皇帝,當時多麼顯赫,而此刻只能在二陵中,任憑風雨侵襲了。實際上是感嘆;歷史變遷,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頸聯繼續抒發歷史感慨:望仙台所在地的地方長官,經過多次改朝換代,誰能記住他們一個個的名字呢?當年磻溪垂釣、後來被周文王聘請為宰相的姜尚,也早死了多年,再也不能回來了。真有“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尾聯言志。有了前面的鋪墊,既然功名利祿都是過眼雲煙,那麼就不必拼命走仕途了。不如沿著陶淵明的道路,採菊東籬下,飲酒自娛。

崔曙只有這一首七律,但卻是名作,可見詩貴精不貴多。

《九日》原文及賞析15

原文:

秋豫凝仙覽,宸遊轉翠華。呼鷹下鳥路,戲馬出龍沙。

紫菊宜新壽,丹萸闢舊邪。須陪長久宴,歲歲奉吹花。

詩詞賞析:

趙彥昭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處在於,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九日幸臨渭亭登高的藝術概括。他通過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裡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