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黃昏讀後感

校園 閱讀(1.69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昏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黃昏讀後感

黃昏讀後感1

季羨林先生散文《黃昏》,寫於1934年1月4日。拜讀過後,本人以為,在季羨林先生筆下,“黃昏真美呵”。至少,季羨林先生從以下四個方面描述、描摹、描繪了黃昏之美。

一是黃昏的恬靜之美。黃昏是安靜、恬適、謐淡的。季羨林先生寫道:“彷彿一點也不多,一點也不少,優美的輕適的闃靜軟軟地黏黏地濃濃地壓在人們的心頭,灰的天空像一張薄暮;樹木,房屋,煙紋,雲縷,都像一張張的剪影,靜靜地貼在這幕上。這裡,那裡,點綴著晚霞的紫曛和小星的冷光。”

二是黃昏的'淒清之美。黃昏是悽爽、淒亮、悽秀的。季羨林先生寫道:“黃昏真像一首詩,一支歌,一篇童話;像一片月明樓上傳來的悠揚的笛聲,一聲繚繞在長空裡亮唳的鶴鳴;像陳了幾十年的紹酒;像一切美到說不出來的東西。說不出來,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會;意會之不足,只能讚歎。”

三是黃昏的動感之美。黃昏是流動、遊動、走動的。季羨林先生寫道:“黃昏從哪裡來的呢?”從北方遙遠的地方“蛻化出來麼?”“蛻化出來了,卻又擴散開去。漫過了大平原,大草原,留下了一層陰影;漫過了大森林,留下了一片陰鬱的黑暗;漫過了小溪,把深灰的暮色溶入錚樅的水聲裡,水面在闃靜裡透著微明;漫過了山頂,留給它們星光和月的光;漫過了小村,留下了蒼茫的暮煙......給每個牆角扯下了一片,給每個蜘蛛網網住了一把。”

四是黃昏的神祕之美。黃昏是神妙、神奇、神韻的。季羨林先生寫道:“黃昏是神祕的。只要人們能多活下去一天,在這一天的末尾,他們便有個黃昏。”“這黃昏,像一個春宵的輕夢,不知在什麼時候漫了來,在他們心上一掠,又不知在什麼時候走了。”“黃昏走到哪裡去了呢?”“到非洲森林裡去了。再到,再到哪裡,誰知道呢?”

李商隱先生在《樂遊原》詩裡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拜讀季羨林先生散文《黃昏》,我感到:“夕陽無限好,黃昏更美麗!”

黃昏讀後感2

《金龜蟲在黃昏飛起》是瑞典女作家瑪麗亞·格里帕的作品,寫了靈安瑞村三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勇納斯、大衛和安妮卡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進入古老的西藍德莊園幫忙照看莊園裡的花,發生了離奇的事。這本書充滿神祕又深刻的意味。但最讓我喜歡的不是跌宕起伏的情節,而是美麗的西藍德莊園和三個好朋友。

西藍德莊園坐落在村外的池塘邊,外面被大片的森林和田野包圍著,裡面的花園也茂盛地長滿了花草。園子裡是一幢高大漂亮的白房子,繞著房子有一圈可以散步的小路。莊園的房子租出去作為客棧,招待到鄉下來呼吸新鮮空氣的城裡人。這麼幽靜的環境和安謐的氣氛讓我想起我的外婆家。

外婆家在鄉下一個很小的自然小村落裡,和其它被拆遷的'村莊相比,它還算幸運地儲存著。村莊周圍都是綠色的田野和一片片波光粼粼的池塘,田埂、池邊小路長滿了青草。家家戶戶的門前屋後都種滿了綠色植物:有矮矮的空心菜、韭菜、莧菜、黃豆……攀爬在竹竿上的長豆、草繩上的絲瓜、扁豆;還有香樟、橘子樹、梨樹、石榴樹……外婆家門前有一口水井,人們在井邊洗碗、洗衣服,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井水都是冰涼冰涼的。井上方是開滿黃色花朵的絲瓜棚,不時有一朵朵小黃花掉下來。絲瓜鍥而不捨地向河邊的水杉樹爬去,爬得高高的,似乎要眺望村莊。小河緩緩地繞著村子流過,澆灌著稻田。稻田裡有五六隻白色的大鳥在覓食、嬉戲,時而展翅飛翔,時而駐足凝思。大池塘中養殖著澳龍、刀魚、夏花等,池塘四周開滿了各色的野花,在這裡看雲散雲聚、看夕陽晚霞特別有詩意。

整個暑假,我天天在這裡盡情玩耍。我和鄉下的好朋友捉蟲子、烤山芋、玩滑板、騎自行車、打球……

我愛這美麗的莊園!

黃昏讀後感3

《黃昏》這一文是季羨林先生早期的作品,寫於他大學畢業前夕的1934年1月14日,本文是以作者獨特眼光來審觀生活中的黃昏的匆匆流逝以及作者對黃昏的來和去提出了提問。

窗外紅彤彤的落日染紅了天際,燃燒的激烈,卻又帶上幾分美豔。此情此景,恍若畫卷,卻又更勝一籌。只是,這緋紅撩人的黃昏,又有誰真的有所在意?眾人都只是在對的時間幹錯誤的事情,然後又在錯誤的時間,在豔紅轉而黯淡之後,才會無比嘆惋,搖頭直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季羨林的`《黃昏》是絕美中帶著窒人的嘆息。在溫馨美麗愜意的黃昏面前,我們顯得是那麼的渺小,卻又也是那麼的可悲。我們不曾有過欣賞黃昏的經歷,卻也不曾珍視過這些機會。這些排山倒海般向我們襲來,讓我們措手不及,應接不暇。

總有人愛推遲,總會滿不在乎地說:“這事等明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日日月月,歲歲年年。明明覆明日,明日何其多?殊不知我們自己口中的明日,就足以將你我推入地獄!

曾經有過這麼一道益智題:“什麼一直在到來卻從來也未曾到達?”我一度為想出答案而傷透腦筋。然而,答案出來卻讓我啼笑皆非——明天。是啊,我們是否對黃昏就如同對待明天一樣。知道它會到來,卻從沒重視過它的到達。有人說,不要只看重結果,重在過程。可是,沒有希望沒有目的的等待難道不是一種摧殘嗎?

一天的黃昏有一天的美麗。夏日裡看牆角漸暗,看四周的白牆也布上一層陰影,一直看到暗灰的天空裡嵌上閃著眼的小星。在冬季,黃昏來得早了,是寒風吹走了它的光和熱嗎?光禿禿的樹枝在風中顫抖,漸漸地它的身影也模糊了。

黃昏真美麗,可他不能久留。當日子悠悠流走,你是否留夠時間體會人生的美好,別被太多的夢牽絆,別讓這關在門外。

黃昏讀後感4

這幾天我看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書名字是《金龜蟲在黃昏飛起》。

這本書的作者是瑪利這本書的作者是瑪利麗亞·格里珀。他出生於1923年7月25日,20xx年4月5日去世,他是瑞典,他是瑞典為兒童創作的作家風格相當獨特的一位。作品充滿神祕,深刻的意味。這本書曾榮獲國際安徒生獎這本書曾榮獲國際安徒生獎。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勇納斯,大衛和安妮卡是安瑞村三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次偶然的機會,三人進入古老的西一次偶然的機會,三人進入古老的西藍德莊園。幫忙照看莊園裡的花幫忙照看莊園裡的花,在夏天房間,他們發現了兩捆18世紀的書信,從而引出了安德里和艾米麗的愛情故事,也使一樁關於埃及雕塑的奧祕漸漸浮出水面。

《金龜蟲在黃昏飛起》透過作者獨特的想象,製造了一種無形,卻有力的氣息。一個個神祕的情節。自始至終在一種我們無法說清來由的空間展開。你無法擺脫這種力量,隨著他走完了整個過過程。我想,如果我是三個孩子中的一個,會發現那麼多的異樣嗎?會經歷了一次次堅持不懈的找下去嗎?會足夠細心的關注每個細節嗎?大多的否定使我對孩子們充滿了敬佩。瑪麗亞·格里珀尊重的年輕讀者,她告訴我們創造力的流淌。除了自然的存在,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去開拓,我們應該用求知慾,感知力和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一追到底的解決方法來感知世界。正因為如此,瑪麗亞的作品不僅吸引兒童 也深深吸引著成年人身體裡的那個兒童。

看完這本書後,有一句話我感覺寫的很好,大家來到花園,櫻桃樹都被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腰,她們說著話,摘著櫻桃,時間飛快地過去了。

黃昏讀後感5

人生中的那個“人”,我們必須相識。

它叫困惑。

有一天,我們變得沉默了。因為,那個叫困惑的陌生人,就站在我們面前。

它讓我們猜疑,它讓我們費解,它讓我們無所適從。

面對它,我們收斂了往日的笑容,還有無所顧忌的驚聲尖叫。

又有一天,當我們坦然地從它身邊走過,我們可能已經長大……

我們會跟比我們小一些的朋友說:“我想讓你認識一個‘人’,它的名字叫困惑。”——《麥山的黃昏》

面對如此深沉的寄語,我感到疑惑。那個名叫困惑的“人”我何時能面對它?我該如何面對它?我又將怎樣坦然地從它身邊走過?只有到那時,我們才算長大了嗎……

而這本《麥山的黃昏》中的故事,主人公也曾經歷過“困惑”,有不瞭解和迷茫,有傷心和憤怒,有不甘和失落……其中,我認為“麥山的黃昏”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主人公在飛機場上碰到的一個不知名的女孩。

主人公給不知名的.女孩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麥芒。主人公和這個女孩在一起,發生了許多有趣事情,直到主人公被麥芒的媽媽誤解。主人公那時也在學著該如何面對困惑。

而另外一個故事“麻煩送我一個妹妹,弟弟也行!”中的潘金陽,也是在家長們的責備與挑剔中長大的孩子。在家長的譴責下,潘金陽已經覺得自己身上沒有優點可尋。潘金陽逐漸變得沒有自信,再也抬不起頭。他很幸運地遇到了陶小莉這樣的同學,陶小莉指出了潘金陽身上不少沒有被人發現、被埋沒的優點。而他卻又因為一次行為,陷入了困惑……我認為,這個男孩子不是完全被埋沒的,因為他的身邊,有這樣一雙明亮的眼睛,帶他找到方向。生活中,同樣是這樣,我們要善於發現別人優點,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別人的缺點。

《麥山的黃昏》是一本給我帶來啟發的書,更是一本令我難忘的書。

黃昏讀後感6

讀過這段文字,心情久久地無法平靜下來,眼前老是浮現出一個瘦弱病懨的老人,倚著欄杆,等待我的出現,臉上才會有一絲絲的歡愉,那是見到朋友的或是一天中能夠說話人的僅有的快樂時刻吧。

誰能理解體會一個孤獨的老人的感受,當我看到三毛寫的《黃昏的`故事》中的那個老人,叫做水腫的,每天病得不能出門,只能中途趴在家門口的欄杆旁,苦等著黃昏的時刻,我經過他家的門口,喂喂地叫著我,當我走過去,拉著我不放,而我又是那麼的驚懼,內心又是何等的充滿憐憫。我的心心靈一顫,有幾人能讀懂別人內心的孤獨和難過,頭一天黃昏的時候我見過,老遠的看著他,沒敢靠近,第二天早上聽說半夜死了,第二天早上就搬出去葬了,好像這個人從來就沒有來到世上一般,人真的是一個過客,好像從來就是等著死一樣,在他的身後是一個高大的洋房,房子裡剩下個和他一樣的病得不成樣子的兒子,當我第二天晚上路過那裡的時候,他的兒子代替了父親的位置,把半個身子探出欄杆外,喂喂的叫著我,我的頭髮都豎了起來,嚇得逃開了,看到這裡,我禁不住大笑起來,是悲哀的笑,悲涼的笑,悲慼的笑,人生你可能有很多金錢,有取之不盡的物質財富,但是沒有健康,沒有朋友,只能孤獨地等死,那麼多東西,沒有人一起分享,自己也無力享受,又有什麼用呢,每天也許活得和在地獄中一樣,想想內心就跟著難過得撕扯地痛。

有時候在沸騰的生活中,常常忘了我是誰,有時候在忙碌的生活中,常常不知道誰是我,一份糾結的感情,一份易感的情懷,熱愛生活,感恩生活,奉獻生活

珍惜此時,珍惜擁有。

黃昏讀後感7

最近,我讀了一本《金龜蟲在黃昏飛起》的書。看到標題我原以為這是一篇比較溫情的小說,但看到下面的兩行字後,我的好奇心立刻來了:兒童版的《達芬奇密碼》!金龜蟲帶你揭開一個個祕密!於是,強大的.好奇心帶我翻開了這本書。

等我已經把書翻到最後一頁,看完了最後一個字,我知道了這其實是一部推理小說,一個個謎題,環環相連,剛剛解開了這一個問題,又發現了另一個難題,層層疊疊,迴圈反覆,不一而足。而這一切的起因,則都是發生在一個古老莊園裡,讓人有很想到那個莊園裡一探究竟的衝動。最後,一樁關於埃及雕塑的祕密終於浮出水面。

故事的主人公是三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勇納斯、大衛、安妮卡,一次偶然,他們闖進了雕塑的祕密中,三個朋友用他們自己的勇敢、智慧和探索精神,並在他們的叔叔、大記者等人的幫助下解開了祕密。當然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金龜蟲!它總是會在不經意間出現,而每次出現,都會為三位朋友幫一個大忙。

在這篇小說中三個好朋友在困難面前始終互幫互助、團結一致,所以才可以通過努力揭開祕密,也才得到了金龜蟲的“不經意間”的幫助,這讓我想到,我們在生活中也要有這種互幫互助、團結一致的精神,這種堅持不懈、做事細緻謹慎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像小說中描述的那樣去揭開一個個“祕密”、攻克一個個困難,並在“不經意間”得到貴人的幫助。我感覺,雖然這只是別人寫出來的小說,我在讀時卻感覺都是一個個鮮活的事實在我身邊發生,讀到主人公在討論,我也彷彿看見他們席地而坐,圍著一些殘破的信紙說著什麼......讀著讀著,我也好像走在了和勇納斯他們一起尋找雕塑的路上,等到看完後才突然回到現實中,也許,這就是讀書較高的境界吧。

雖然那座雕塑最後沒有找到,但我希望,如果有一天我到英國時,能在黃昏時找到一隻飛起的金龜蟲,跟著它,找到那座神祕的雕塑。

黃昏讀後感8

讀過這段文字,心情久久地無法平靜下來,眼前老是浮現出一個瘦弱病懨的老人,倚著欄杆,等待我的出現,臉上才會有一絲絲的歡愉,那是見到朋友的或是一天中能夠說話人的僅有的快樂時刻吧。

誰能理解體會一個孤獨的老人的感受,當我看到三毛寫的《黃昏的故事》中的那個老人,叫做水腫的,每天病得不能出門,只能中途趴在家門口的欄杆旁,苦等著黃昏的時刻,我經過他家的門口,喂喂地叫著我,當我走過去,拉著我不放,而我又是那麼的驚懼,內心又是何等的充滿憐憫。我的心心靈一顫,有幾人能讀懂別人內心的孤獨和難過,頭一天黃昏的時候我見過,老遠的看著他,沒敢靠近,第二天早上聽說半夜死了,第二天早上就搬出去葬了,好像這個人從來就沒有來到世上一般,人真的是一個過客,好像從來就是等著死一樣,在他的身後是一個高大的洋房,房子裡剩下個和他一樣的病得不成樣子的兒子,當“我”第二天晚上路過那裡的'時候,他的兒子代替了父親的位置,把半個身子探出欄杆外,喂喂的叫著我,我的頭髮都豎了起來,嚇得逃開了,看到這裡,我禁不住大笑起來,是悲哀的笑,悲涼的笑,悲慼的笑,人生你可能有很多金錢,有取之不盡的物質財富,但是沒有健康,沒有朋友,只能孤獨地等死,那麼多東西,沒有人一起分享,自己也無力享受,又有什麼用呢,每天也許活得和在地獄中一樣,想想內心就跟著難過得撕扯地痛。

有時候在沸騰的生活中,常常忘了我是誰,有時候在忙碌的生活中,常常不知道誰是我,一份糾結的感情,一份易感的情懷,熱愛生活,感恩生活

黃昏讀後感9

時光逝去,或許有些人再也回不到我們的身邊了,當時陪伴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人,都已經丟下我們那些美好、童真有燦爛的回憶,一走了之了。通真實無邪的,是沒有錯的,反而,是我們聽了大人的話,讓我們失去了原本的童真。

我們可以有一個很好的朋友,雖然你的父母不一定會認識他,不一定會了解他,他也許是一個很善良,很溫柔的人。但是,我們父母已經失去了童真,他們的思想中有很多與我們不同的想法。因為腹部對那個非常要好的朋友感到陌生,而我們也就漸漸的疏遠了她。就是在父母的教述之下,我們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童真是任何一切無可代替的。有些人,還沒有長大,就要下大人一樣沒有時間規律的去工作,去幹活,去學習,他沒有玩的時間,他已經失去了兒童本有的天真,這樣的人大家都會疏遠她的。

這本書告訴我們,兒童是有自由的!

爸爸媽媽的話不應定是對的,對於他們的滿腹經綸,和超乎想象的我們不知道的知識,我們是非常羨慕的,可是,快樂是不能被這滿腹經綸所代替的,快樂代表的'是一種無可替代的天真,屬於發自內心的真是感想。

雖然我們也有叛逆的時候,但是小小的叛逆並沒有什麼,但是為什麼要想打人一樣很嚴肅的去對待這件事情呢?我們還有童年的快樂和自由,我們有無可替代的純真。

這一刻,我想對爸爸媽媽說:在我沒有長大之前,我還是有童真的,不要揹著社會的邪惡,把我們的童真看成了對這個世界認識的簡單。然後我想對所有的同學說:童真萬歲!

黃昏讀後感10

看餘華的書還有他的一些採訪,明白了網友們說的餘華把悲傷留給讀者,把快樂留給自己。

剛看完餘華的《黃昏裡的男孩》,是餘華早期時的作品,共十二篇短篇故事,每個故事間沒有關聯,但是這些故事或多或少都帶些悲傷之感,文章裡那些荒誕的人和事,都讓人有窒息的真實感。

書的自序裡,餘華寫到“寫作使我擁有兩個人生,現實的虛構的',他們的關係就像健康和疾病,當一個強大起來,另一個必然會衰落下去。於是,當我現實的人生越來越貧乏之時,我虛構的人生已經異常豐富了”,“寫作有益於身心健康,因為我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完整起來”。對於自序裡的這些文字,深表贊同。

印象最深的是與本書同名的故事《黃昏裡的男孩》,在這個故事裡,男孩因為偷了一個蘋果,被水果攤販扭斷右手中指,他寫到“他被折斷的中指貼著他的手背”,代入感太強,同理心太強,敏感的人的通病吧,現在心裡還在替文章中男孩的遭遇難受。被扭斷手指的男孩,接著被水果攤販綁在水果攤旁邊不停大聲對路過的人喊“我是小偷”,不然會被扭斷另外的手指,水果攤老闆離開後,受傷的男孩躺在地上,不能動彈,黃昏下的光影在他身上,平日裡在那麼多文人騷客筆下浪漫的色彩,現在看來是悲傷的底色。

水果攤販因為自己的不幸(孩子溺水離開,老婆也離他而去),心中的憤懣,讓他親手毀了男孩的未來。

突然想到“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這句話,羅翔老師也說過,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張三,我們應該要約束自己內心的張三,不要讓他跨越道德的底線。

希望我們都能帶著善意好好在這個社會生活,不被傷害也不去傷害他人。

黃昏讀後感11

人生中的那個“人”,我們必須相識。它叫困惑。

有一天,我們變得沉默了。因為,那個叫困惑的陌生人,就站在我們面前。

它讓我們猜疑,它讓我們費解,它讓我們無所適從。

面對它,我們收斂了往日的笑容,還有無所顧忌的驚聲尖叫。

又有一天,當我們坦然地從它身邊走過時,我們可能已經長大……

我們會跟比我們小一些的朋友說:“我想讓你們認識一個‘人’,它的名字叫困惑。”

一段寄語,一段開啟我心靈窗戶的文字,一段讓人受益匪淺的話。人生中,總會有許多困惑,每個人的做法總是不一樣的,有的選擇去解決,有的選擇逃避……困惑讓我們猜疑,讓我們費解,讓我們煩惱,常新港的寄語無非就是告訴我們,只要解決了眼前的困惑,人就會長大,人是在無數的'困惑之中長大的,只要能解決困惑,總能懂得許多。

我也面對過許多困惑,但我總是沒有耐心去解決它,只是繞過它,讓它永遠留在我的心裡,永遠留在我前進的道路上,現在,讀了常新港給我們的寄語,我明白了,遇到困惑,要去解決它,人生的道路不一定是平坦的,我們要度過許多難關,其中也有很多令我們費解的問題,也就是困惑,我們要去解決它,讓我們前進的道路豁然開朗。

《麥山的黃昏》中每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都遇到過困難,也有產生過困惑,有的離開了好友,有的被人誤解,有的被人辱罵……他們從未退縮過,儘管這些故事都不一定是真實的,但我由衷的佩服裡面的主人公,因為他們打敗了許多挫折;儘管這些人物都有可能是虛擬的,但我由衷的感謝他們,因為他們讓我懂得了許多。

常新港的書雖然有非常多,我擁有的只是其中的八本,但我讀完三本後,我對常新港同樣非常感謝,他讓我學到了很多在其它書中學不到的,他寫的故事並沒有那麼多的光怪陸離,並不跌宕起伏,但寫的讀起來很真實,讓人猶如身臨其境般。

我感謝《麥山的黃昏》,它讓我對“困惑”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黃昏讀後感12

這本書是在網上買的,原本是給家裡買套電視連續劇《武林外傳》的vcd,之後又想買本書看看,網頁上列著很多本餘華的書可以選擇,比如《許三觀記》,《活著》等,我選了《黃昏裡的男孩》,大概因為題目吧,只簡單看了書摘,就點選確認了。

收到網站兩封訂單確認的電子郵件後,第二天書和vcd就送到了。那天下了很大的'雪,vcd的塑料外盒摸起來很涼很涼,書也是涼的,於是先放進抽屜裡。過了一會兒,覺得可能變暖和了就拿出書來看,不是讀,只是看看封皮,看看序,看看目錄。

封皮是土黃色的,左邊中下方有些許凸起,我死活也看不出來那些許凸起構成了什麼圖案,只得聯想起了畢加索的作品,比如《薩比諾的女人》。

《黃昏裡的男孩》是餘華的短篇小說集,講述故事的語言風格讓我想起《許三觀買血記》和《活著》。《許三觀買血記》是上學的時候從學校圖書館裡借來看的,讀的毛骨悚然,尤其是關於的那些講述;《活著》是我站在三聯書店裡看完的,讓我想起《悲慘世界》,裡面講冉·阿讓的話“他活著,儘管命運離奇多磨難。”

《黃昏裡的男孩》裡的故事的題目很奇怪,我總是讀了幾段或一頁後就忘記了故事的題目,於是往前翻,看了之後就想,為什麼會叫這個題目呢,等看了七八成,卻又覺得那題目再恰當不過,也有的時候讀到了結尾便恍然大悟,題目就自己跳出來了。

故事的內容我看在了眼裡,可還需要我猜猜究竟故事是什麼意思,擺在眼前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其他的只能靠猜測了——幸好《黃昏裡的男孩》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細節,諸多暗示;另外,還需要多讀幾遍,到時其意自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