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集錦15篇)

校園 閱讀(2.5W)

在學習中,看到知識點,都是先收藏再說吧!知識點是指某個模組知識的重點、核心內容、關鍵部分。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生物知識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集錦15篇)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1

食醋:它能對抗和緩解酒精的抑制作用,增加胃液分泌,擴張血管,利於血液迴圈,提高肝臟的代謝能力,增強腎臟功能,加快利尿,促進酒精從體內迅速排出。

荸薺:荸薺具有清熱生津、止渴解酒毒的作用。酒精中毒輕者,可生吃50—100克,若中毒嚴重,將荸薺洗淨去皮,搗爛擠汁200毫升,加少量冰糖溶化1次灌服,解酒立竿見影。

藕:藕性味甘、平、澀,有解渴解酒的功效。酒精中毒中度者,可將藕洗淨削皮切成薄片100—200克,放入滾沸的開水中一會兒,將藕片撈出放入少量白糖攪拌,待涼後一次食完。若中毒重度昏迷不醒,可用100—200毫升的涼藕汁灌服;

芹菜:芹菜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能分解酒精。

西紅柿汁:西紅柿汁富含特殊果糖,能促進酒精分解。一次飲用西紅柿汁300毫升以上,能使酒後頭暈感逐漸消失。

葡萄: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的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達到解酒目的。如果在飲酒前吃,還能預防醉酒。

香蕉:酒後吃一些香蕉,能增加血糖濃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達到解酒目的。同時,它還能消除心悸、胸悶等症狀。

橄欖:橄欖自古以來就是醒酒、清胃熱、促食慾的“良藥”,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燉。

食物的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食物在口腔內以機械性消化(食物被磨碎)為主,因為食物在口腔內停留時間很短,故口腔內的消化作用不大。

食物從食道進入胃後,即受到胃壁肌肉的機械性消化和胃液的化學性消化作用,此時,食物中的蛋白質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在胃酸參與下)初步分解,胃內容物變成粥樣的食糜狀態,小量地多次通過幽門向十二指腸推送。食糜由胃進入十二指腸後,開始了小腸內的消化。

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食物在小腸內受到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化學性消化以及小腸的機械性消化,各種營養成分逐漸被分解為簡單的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在小腸內吸收。

總結:因此,食物通過小腸後,消化過程已基本完成,只留下難於消化的食物殘渣,從小腸進入大腸。大腸內無消化作用,僅具一定的吸收功能。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2

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1)生長:指生物體體積由小到大,也就是細胞數目增多和體積增大的結果。

(2)發育:指生物體中各種器官逐漸達到成熟,並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體產生下一代的現象,通過繁殖保持種族的延續。

6.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除外)

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它是由蛋白質和遺傳物質構成的。但病毒作為一種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徵。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3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斷從外界獲得營養物質,維持生存。

2、生物能進行呼吸。絕大多數生物需要吸入氧氣,撥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生物還具有其他特徵。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4

1、植物主要通過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積,因而具有強大的吸水能力。

2、導管(屬於輸導組織)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通道

篩管: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莖的結構包括木質部和韌皮部。

在二者之間有形成層,形成層向外分裂形成韌皮部,向內分裂形成木質部。有些植物莖中沒有形成層,因而不能長得很粗。

莖從外到裡:樹皮;韌皮部(有篩管);形成層;木質部(有導管)

葉片的結構:表皮(分上下表皮)、葉肉、葉脈

氣孔的結構:氣孔由兩個保衛細胞組成,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蒸騰作用的意義:

①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

②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③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

促進生物圈水迴圈。

3、蒸騰作用:水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主要通過葉片實現

4、葉片由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葉肉與葉脈三部分組成。表皮分佈有氣孔,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視窗”。氣孔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保衛細胞圍城的空腔,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張開;當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時,氣孔關閉。

5、蒸騰作用的意義:

①拉動水分與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動輸;

②通過蒸騰作用能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

③提高大氣溼度,增加降水。

6、綠色植物在水迴圈中起作用:

①植物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溼度,增加降水。

②植物的莖葉承接著雨水,能夠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

③樹林中的枯枝落葉能夠吸納大量的雨水,補充地下水。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1、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實驗步驟:暗處理、遮光處理、酒精脫色、漂洗葉片、滴加碘液、清洗葉片、觀察葉片顏色。

實驗注意事項:

①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處一晝夜原因是使葉片中原來貯存的澱粉轉運和消耗掉,

②實驗中要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遮蓋起來。

原因:為了做對照實驗。

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實驗得到如下結論:

①澱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②光是綠色植物製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③葉綠體既是生產有機物的“車間”,也是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的“能量轉換器”。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實驗(P117)

①天竺葵放黑暗處一晝夜:將葉片內原有澱粉轉運消耗掉

②葉片的一部分用黑紙片從上下兩面遮住:對照實驗

③為什麼要用酒精隔水加熱:酒精只能隔水加熱,否則將發生危險!

④為什麼要漂洗葉片:洗去多餘的酒精才不會干擾試驗效果

⑤綠葉在光下製造的有機物是:澱粉

2、光合作用實質: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澱粉),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3、綠色植物製造的有機物意義:

①滿足植物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

②綠色植物作為生物圈中的生產者,製造的有機物,通過食物鏈、食物網,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5

1、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於生物圈中。

2、生物圈的範圍:

生物圈以海平面為標準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氣圈的底部:大氣圈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大氣圈中的生物主要有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2)水圈的大部: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數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中。

(3)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也是人類的“立足點”。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4、收集和分析資料

收集和分析資料是科學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收集資料的途徑: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搜尋。

(2)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資料、音像資料等。

(3)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或者發現探究的線索。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了。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6

植物是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多細胞真核生物。

植物距今二十五億年前(元古代),地球史上最早出現的植物屬於菌類和藻類,其後藻類一度非常繁盛。

直到四億三千八百萬年前(志留紀) ,綠藻擺脫了水域環境的束縛,首次登陸大地,進化為蕨類植物,為大地首次添上綠裝。三億六千萬年前(石炭紀),蕨類植物衰落,代之而起是石松類、楔葉類、真蕨類和種子蕨類,形成沼澤森林。古生代盛產的主要植物於二億四千八百萬年前(三疊紀)幾乎全部滅絕,而裸子植物開始興起,進化出花粉管,並完全擺脫對水的依賴,形成茂密的森林。

在距今1億4千萬年前白堊紀開始的時候,更新、更進步的被子植物就已經從某種裸子植物當中分化出來。

進入新生代以後,由於地球環境由中生代的全球均一性熱帶、亞熱帶氣候逐漸變成在中、高緯度地區四季分明的多樣化氣候,蕨類植物因適應性的欠缺進一步衰落,裸子植物也因適應性的侷限而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這時,被子植物在遺傳、發育的許多過程中以及莖葉等結構上的進步性、尤其是它們在花這個繁殖器官上所表現出的巨大進步性發揮了作用,使它們能夠通過本身的遺傳變異去適應那些變得嚴酷的環境條件,反而發展得更快,分化出更多型別,到現代已經有了90多個目、200多個科。

總結:正是被子植物的'花開花落,才把四季分明的新生代地球裝點得分外美麗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7

1、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著、支援、貯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無機鹽。

莖:支援、貯藏、營養、生殖、輸導水和無機鹽還有有機物。

葉:接受陽光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花:進行傳粉和受精,發育成果實。

果實:保護種子,並貯藏營養物質。

種子:是植物傳宗接代的工具,發育成新植物體的幼體。

2、根及根系的概念和分類

一株植物體上所有的跟的總和叫做根系。主根和側根區別明顯的根系是直根系;主根不明顯,主要由不定根組成是須根系

3、變態的概念及意義

植物的莖和葉因適應某一特殊環境而改變了它原有的形態、結構,甚至功能,這種變化叫做變態。

4、莖的主要特徵

莖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節和節間。

莖上著生葉和芽的部位叫做節,兩個節之間的部分叫做節間。

5、風媒花和蟲媒花的區別

蟲媒花以顏色鮮豔的花冠、芳香或獨特的氣味來吸引昆蟲來採蜜傳粉;風媒花則沒有鮮豔的花冠和特殊的氣味,花多而密集,花粉輕而乾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風吹送傳粉。

6、雙子葉和單子葉植物的區別

單子葉

雙子葉

子葉個數

1

2

根系

鬚根系

直根系

葉脈

平行脈

網狀脈

基數

3、4或5

7、蔬菜的分類及糧食作物的分類

蔬菜分類:根菜類、莖菜類、果菜類、葉菜類、花菜類

糧食作物:穀類、豆類、薯類

8、雌蕊子房的結構及子房和果實的關係

子房 → 果實

子房壁 → 果皮

胚珠 → 種子

文字框: 種子植物

9、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徵

裸子植物:根和莖都很發達,沒有真正的花和果實,胚珠裸露,沒有子房壁,形成的種子裸露出來,沒有果皮包被,適宜生活在乾旱、貧瘠的土壤中。

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果實和種子,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報被著,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

文字框: 孢子植物10蕨類和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

蕨類植物:植物體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不開花,沒有果實和種子,主要是靠孢子繁殖後代,多生活在陰溼的環境裡。

藻類植物:由固著器(跟狀物)、柄、葉狀體三部分組成,沒有根莖葉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8

▲生物圈概念:

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地球表層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環境構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範圍:海平面上、下約10千米,共20千米左右的圈層

▲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

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1.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空氣….

2.生物因素:捕食關係、競爭關係、合作關係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現存的每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態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適應性普遍存在。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溼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係。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生態系統的型別p29

森林生態系統:分佈於較溼潤地區,動植物種類繁多,有“綠色水庫”之稱

草原生態系統:分佈於乾旱地區,缺高大植物,動植物種類較森林生態系統較少

海洋生態系統: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組成,植物多為微小的浮游生物,動物種類繁多,大多能在水中游動。

淡水生態系統:由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組成

溼地生態系統:在多水條件下形成,以沼澤為典,具有淨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喻為“地球的腎”

農田生態系統:是人工生態系統,以農作物為主,動植物種類相對較少。

城市生態系統:人類起著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種類和數量少,消費者主要是人類,而非野生動物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9

1.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2.生物的特徵:動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植物通過氣孔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進行呼吸);人出汗、撥出氣體和排尿,植物落葉:(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動物追獵物,含差草葉片合攏:(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植物產生種子,動物產卵、產崽:(生物能生長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3.有時因為調查的範圍很大,不可能逐個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物件作為(樣本)。

4.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將生物歸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也可以按照(生活環境)將生物劃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還可以按照用(用途)將生物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

5.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

6.如果以(海平面)為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處。這個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7.大氣圈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如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

8.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9.(岩石圈)是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10.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動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是(食物),植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是(無機鹽)。

11.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光、溫度、水、空氣等)非生物因素,另一類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草、細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10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物件、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範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係,還有競爭關係、合作關係。

4、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溼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5、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6、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7、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8、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9、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10、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1、生物圈是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態系統的型別: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1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課本26頁。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11

1、花粉成熟後會自然裂開,散發出花粉。花粉從花葯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傳粉的方式多種多樣,桃花、李花、蘋果花、油菜花等色彩鮮豔,氣味芬芳,還有蜜腺,所以都是靠昆蟲傳粉的;玉米、楊、柳的花粉多而輕盈,所以常靠風傳粉。另外,為了彌補自然狀態下傳粉的不足,還可以進行人工傳粉。

2、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後,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移動到胚珠內部,與裡面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精子與卵細胞融合的過程叫做受精。

3、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受精後,花瓣、雄蕊和雌蕊的花柱、柱頭均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最終發育成果實。

【例題】現有3個甘薯、4個馬鈴薯、5粒大米、6粒玉米、7個西瓜、8個桃、9粒花生米,共有果實多少個?

【知識點】本題是一個聯絡實際的題。通過本題,學生能進一步熟悉果實、種子的形成。

【精析】甘薯是植物的根;馬鈴薯是植物的莖;大米是胚乳;花生米是種子;只有玉米、西瓜和桃是果實。所以6+7+8=21。

【答案】21個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12

1、向性運動:是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運動。

2、感性運動:由沒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轉變、觸控等)而引起的區域性運動,外界刺激的方向與感性運動的方向無關。

3、激素的特點:①量微而生理作用顯著;②其作用緩慢而持久。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動物激素。植物激素:植物體內合成的、從產生部位運到作用部位,並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產生顯著調節作用的微量有機物;動物激素:存在動物體內,產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稱為內分泌腺,內分泌腺為無管腺,動物激素是由迴圈系統,通過體液傳遞至各細胞,併產生生理效應的。

4、胚芽鞘:單子葉植物胚芽外的錐形套狀物。胚芽鞘為胚體的第一片葉,有保護胚芽中更幼小的葉和生長錐的作用。胚芽鞘分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產生生長素和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發生彎曲的部位。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13

1、植物的主要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動物的主要類群: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節肢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2、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它們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種是分類的基本單位。

3、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包括三個層次: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的多樣性。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我國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4、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14

1、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2、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

3、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於:

①有些可食用;

②有些可供藥;

③有些可供觀賞;

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4、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脫離開水的環境。

5、苔蘚植物密集生長,植株之間的縫隙能夠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蘚植物對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汙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點,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汙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裡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9、藻類的經濟意義:

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

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藥上使用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15

1、種子萌發需要環境(外界)條件:

(1)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完全淹沒在水中的種子不能萌發是因為沒有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自身條件:

(2)胚是完整的,活得,度過休眠期的。大多數種子萌發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時一定提供適宜的各種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發芽率達到90%以上的種子才能播種。

2、種子萌發時最先發育突破種皮的是胚根發育成根,然後是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線根和莖的部分,萌發需要的營養物質來自胚乳(玉米)或子葉(菜豆),所以貧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種子同時萌發。早春地膜覆蓋是為了提高土壤溫度使種子早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