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中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

校園 閱讀(4.43K)

面對七年級的生物,同學們要思考的物件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係,這些知識點都是必須要掌握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生物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國中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

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1、呼吸系統的組成兩大部分:①呼吸道;②肺:由大量肺泡組成,氣體交換的場所。

2、呼吸道: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氣管⑤支氣管。課本23頁圖3.2---1

(1)鼻腔:①鼻毛:阻擋灰塵→清潔空氣。 ②黏膜:分泌黏液→清潔、溼潤空氣。

③黏膜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溫暖空氣。

(2)咽:①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②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共同器官。

(3)喉:發聲器官 (4)氣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3、肺: ②肺泡數目很多,②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有利於氣體交換。

4、⑴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

呼吸運動:胸廓有節律的擴大和縮小,從而完成吸氣和呼氣。

⑵呼吸肌兩大類:①肋間肌和膈肌

過程

肋間肌

膈肌

膈頂

原理

吸氣

收縮

收縮

下降

肋骨向上向外移動,胸廓前後左右徑增大、胸廓上下徑增大

肺容積增大,

肺內氣壓低於大氣壓

呼氣

舒張

舒張

回升

肋骨向下向內移動,胸廓前後左右徑縮小、胸廓上下徑減小

肺容積縮小,

肺內氣壓高於大氣

5、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兩大部分:(1)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組織裡的氣體交換。

(2)原理:通過氣體擴散作用來實現;

氣體交換

交換部分

交換過程

血液變化

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肺泡與血液之間

O2擴散到血液,CO2擴散到肺泡

靜脈血變動脈血

組織裡的氣體交換

組織細胞與血液之間

O2擴散到細胞,細胞中CO2擴散到血液

動脈血變靜脈血

5、呼吸的四個環節:課本28頁圖3.2---10 ①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②肺泡內的氣體交換;③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④組織裡的氣體交換。

6、課本29頁第一題圖

(1)、AB段:①表示肺內氣壓小於外界氣壓; ②表示吸氣; ③肋間肌和膈肌:收縮;

④肺內容積:增大。

(2)、BC段:①表示肺內氣壓大於外界氣壓;②表示呼氣; ③肋間肌和膈肌舒張;

④肺內容積縮小。

(3)A和C點:表示呼氣結束,吸氣開始的瞬間;

(4)、B點:表示吸氣結束,呼氣開始的瞬間;A、B、C肺內氣壓等於大氣壓。

  七年級生物知識重點

1、 顯微鏡的結構:課本P36

光線經過顯微鏡的路線:

最早發現光學顯微鏡的是英國的科學家羅伯特.虎克。電子顯微鏡是利用高速運動的電子束代替光學顯微鏡的光線觀察物體的細微結構的。

2、顯微鏡的使用注意事項

a.使用顯微鏡觀察時,為什麼在下降鏡筒時眼睛要注視物鏡?

避免物鏡與玻片標本相撞,防止玻片標本損壞和劃壞物鏡鏡頭。

b.在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c.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d.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該是物像往哪偏,標本就應該往哪移。

3、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以下三種:切片、塗片、裝片。

4、臨時裝片製作過程:“擦”、“滴”、“取”、“展”、“蓋”、“染”、“吸”

注意:a.製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清水;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生理鹽水,為了避免細胞吸水膨脹。

b.染色時用稀碘液。

c.顯微鏡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汙點,怎樣判斷這個汙點的位置?

先轉動目鏡,如果汙點跟著轉動,該汙點在目鏡上;如果汙點不跟著轉動,再移動玻片標本上,如果汙點跟著轉動,該汙點在玻片標本上;如果轉動目鏡和玻片標本汙點都不跟著轉動,則汙點在物鏡上。

d、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和氣泡的區別:氣泡邊緣是粗黑的',中間沒有細胞核,用鑷子輕壓蓋玻片氣泡會變形。

5、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結構的區別: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都有線粒體。

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6、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能量和資訊

7、細胞中的物質有:有機物(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和無機物(水、無機鹽、氧等)

8、一般細胞中的帶酸味和帶甜味的物質存在於細胞的液泡中的細胞液

9、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和選擇透過性)

10、細胞質中有能量轉換器:(線粒體和葉綠體)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轉換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將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機物,並釋放氧氣。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把貯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動、植物生活所需。

11、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在染色體上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叫做基因。遺傳資訊的載體是DNA的有機物。

多莉羊的例子p55,57頁1題

12、植物體由小長大的原因是:細胞的生長和細胞的分裂。

13、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先複製加倍在平均分配在兩個細胞中。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14、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15、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七年級生物必背知識

1、生物圈(定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

生活環境:生物的生存空間和它周圍的各種影響因素。

2、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佈的因素。

分類:①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溫度、水、土壤性質等 ②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問題的一般過程:①提出問題②作出假設③制定計劃④實施計劃⑤得出結論⑥討論和交流。

4、光對鼠婦生活影響 設計對照試驗幾點注意事項: ①實驗結束後把鼠婦放回適合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中②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物件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對照實驗中只能有一個變數③只用1只鼠婦做實驗,結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婦做實驗,可以減少偶然因素。

5、生物與生物之間關係

捕食關係(兔以某些植物為食,狼以兔為食)

競爭關係(水稻和田中雜草爭奪陽光、養料、水分等)

合作關係(螞蟻、蜜蜂等群體生活的昆蟲)

寄生關係(蛔蟲、豬肉絛蟲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動物的體內)

6、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生物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和改變著環境。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溼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7、生態系統: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8、生態系統組成:⑴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等

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9、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於吃與被吃的關係而形成的鏈狀結構。食物網: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許多條食物鏈,彼此交錯連線。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最高階”動物。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10、物質和能量沿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能量流動: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物質迴圈:全球性、反覆出現、迴圈運動

11、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積累得越多。

12、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從總體看,一個生態系統中,植物多於草食動物,草食動物多於肉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