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向沙漠進軍》第二課時教案

校園 閱讀(1.13W)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竺可楨寫的《向沙漠進軍》,既然作者把征服沙漠看作是一場戰爭,那麼戰場上就不能容許絲毫的馬虎,要對自己和敵方都有準確地瞭解,才能取勝,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作者是如何體現這一準確性的。

《向沙漠進軍》第二課時教案

  (一)明確目標

1.學習恰當使用詞語,準確說明事物的有關知識。

2.瞭解人類征服沙漠的業績,樹立改造大自然的決心。

  (二)整體感知

作者抓住向沙漠進軍這一中心,採用了邏輯順序和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等說明方法,深入淺出的展開說明,並使用恰當的詞語,準確地說明事物,使得讀者對沙漠有更準確地把握。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複習提問。

  (1)作者如何構思本文的?

作者緊緊抓住向沙漠進軍這一中心,從為什麼向沙漠進軍,怎樣向沙漠進軍,向沙漠進軍的`前景如何三個方面加以闡述。

  (2)本文的說明順序是什麼?

本文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

  (3)本文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有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2.同學們速讀課文,再一次感知課文。

  3.比較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看看它們有什麼特點。

(1)但是兩三千年來,這個區域不斷受到風沙的侵佔,有些部分逐漸變成荒漠。

(2)由於長城外的風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襲擊,到解放前,榆林地區關外30公里都變成沙漠了。

(3)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4)所以要取得向沙漠進軍的勝利水源。

侵佔侵入襲擊都是貶義詞,都是沙漠進犯人類所使用的動詞;征服進軍勝利都是人類向沙漠進軍所使用的詞語,這和作者把人類征服沙漠比作一場戰爭相符合,體現語言的準確性。

  4.指導同學在文中找出類似的動詞。

沙漠進犯人類的動詞有:打死、摧毀、埋葬,人類向沙漠進攻的動詞有:征服、收復、開闢等。

  5.把課文第1自然段與下面這段文字比較看看它們的不同點。

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人類自從有歷史以來就同沙漠作鬥爭,從流傳下來的傳說和記事看來,人類總是失敗時候多,勝利時候少;偶而獲得幾個據點,不久又前功盡棄了。亞非兩洲沙漠所佔面積龐大,從北非洲、大西洋海岸起一直到中亞,幾乎成一條沙漠帶。此外南北美洲和澳洲都有沙漠。世界六個大沙漠的面積合起來可達地球上全部大陸面積的1/10。以往的歷史上,人類沒有徵服沙漠,若干地區反為沙漠所吞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