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霧霾和霧霾天氣認識教學設計

校園 閱讀(2.53W)

引導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氣質量卻越變越差了,灰霾天氣橫行,以致於近些年開始把陰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那麼,同學們對於霧霾和霧霾天氣認識又有多少呢?以下是霧霾和霧霾天氣認識教學設計,供大家學習參考:

霧霾和霧霾天氣認識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瞭解霧和霾的概念及其差別,霧霾天氣;

2.情感、態度、價值觀:引起學生對全球性環境問題;

  【課程目標】

1.分別瞭解霧、霾、霧霾和霧霾天氣的定義,霧霾天氣的成因與危害以及應對措施等。

2.認識霧霾天氣的嚴峻性,增強對環境問題的緊迫感、危機感、責任感,認識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

3. 加深人與環境關係的認識,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感。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霧和霾的概念及其差別,霧霾天氣的成因與危害以及應對措施等。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閱讀、分析地理圖表的能力,以及分析各種全球性環境問題的 成因的能力,提高學生蒐集、分析資料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起學生對全球性環境問題的關注,對環境問題的嚴重危害 有深刻的認識,初步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

  【學情分析】

對於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考慮到大部分學生都熟知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離不開環境的,因此不需要首先介紹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而應開門見山,直接介紹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並且為了能夠讓學生有比較詳細的瞭解,不需要概括起來簡單介紹,而是精心選取了當前我們身邊最為突出的霧霾天氣這一環境問題,進行詳盡地介紹。

考慮到大部分學生都討厭空洞說教的方法,所以對每一個方面的介紹,都應利用大量的資料圖片事實進行說明,既增強了說服力,又能使學生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嚴峻性和緊迫性。

對於環境問題,不少學生可能會認為自己勢單力薄能做的太少,實際上,不少環境問題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通過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能夠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也只有認識到這一點,學生才有可能為環境問題獻計獻策,為環境問題的解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所需課時】 1課時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霧霾天氣的成因與危害。

2.教學難點:霧與霾的主要差別,霧霾天氣的成因,對地理資料、例項進行正確的分析與評價。

  【教學方式與方法的選擇】

1.教法:多媒體教學法、問題討論法、自學輔導法

2.學法:討論法、閱讀法 3.教具:多媒體計算機

  【設計理念】

1. 根據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教育的意圖隱蔽起來”的教育思想,在教學設計中大膽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淡化教育痕跡。通過欣賞音樂和實際對照圖潛意識地教育學生,同時又通過觀察破壞環境的漫畫圖片來體會這一社會問題的嚴重性。通過對比,強烈的反差促進學生將知識融入生活,聯絡實際思索環境問題。

2. 通過音樂和圖片的強烈反差引導學生很自然的去問問自己:這是為什麼,從而悄然地實現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目的,便於進行“自主性、探究性”學習。

3. 通過分組合作解決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團體協作精神,實現師生互動的課堂。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教材重點是學生了解霧霾天氣,認識其危害及成因,沒有特別突出的難點。為了體現新地理課程標準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在教學組織上主要採用談話法、討論法,學生可以針對課件中的資料自主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平等的氣氛下交流、討論,得出共識,使學生初步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培養正確的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

為了體現新課程標準中關於使學生學習對終生髮展有用的地理要求,在引導學生分析各地的霧霾天氣問題時,特別注意聯絡學生身邊的實際,引入西安的環境問題案例,如西安的大氣汙染與霧霾天氣、沙塵暴等案例,引導學生展開分析,使學生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識,培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件以超連結形式製作,操作靈活。課件中提供了板書設計幻燈片以及課堂小結幻燈片,供師生共同填空完成,便於建立認知結構,形成知識網路。課件後面還提供了課堂反饋,有選擇題、綜合題兩類,可引導學生分析資料,以鞏固知識,形成能力。

  【教學資源】

1.霧霾發生前後的漢鐵高中圖片對比—來自平時拍照

2. 圖片資料:網路霾前後城市風光對比圖--來自網路

3. 視訊:多項措施預防霧霾天氣---來自網路

4.圖表和表格:

武漢近兩個月PM2.5變化折線圖和空氣質量指數(AQI)--來自網路和自己動手製作

5. 文字資料: 北京市實施第十一階段大氣汙染防治措施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展望年鑑5》 ---來自政府檔案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節 匯入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通過熟悉的校園風光影像從聽覺和視覺感受上去引導學生認識霧霾天氣

展示:圖片霧各地霧霾天氣出現後,網上有網友思考並回答問題 霾前後城市調侃“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在我身邊我卻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