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二政治必修4重點知識框架

校園 閱讀(2.04W)
  必修四的的政治課本內容是非常散亂的,如果光靠看書就想弄點知識點之間的聯絡是不太可能的,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準備一個知識框架。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必修四政治知識

把握思維的奧妙

高二政治必修4重點知識框架

唯物論部分

1、意識的起源、生理基礎和本質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的起源)。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意識的生理基礎)。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本質)。

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無論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的形成離不開社會實踐。

2、意識的能動作用

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能動作用的體現: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目的計劃性(即人們在反映客觀世界的時候,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動機;人們在實施行動之前要預先制定藍圖、目標、行動方式和行動步驟等)。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自覺選擇性(即只有當人們的實踐活動需要時,人們才會去主動地反映它)。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主動創造性(即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既能反映事物的現象,又能反映事物的本質;既能追溯過去,又能推測未來)。

人的意識在改造客觀世界時能動作用的體現:人的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即人們在意識的指導下,通過實踐的環節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人的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即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人的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鬥志)。

3、物質與意識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主觀符合客觀。

【原理內容】人的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

4、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①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

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③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既要反對誇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於現狀、無所作為的思想。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識

一、世界的物質性

1、物質的含義: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注意】物質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間的一切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物質形態。物質和物質的具體形態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係,而不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2、世界的物質性原理: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於它的物質性。

(1)自然界具有物質性。

(2)人類社會具有物質性。

(3)人的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二、認識運動,把握規律

1、運動

(1)哲學上講的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

(2)物質和運動的關係:

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處於運動和變化中,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

②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著,脫離物質的運動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是運動。區別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唯一特性。

(3)運動和靜止的關係: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變化中,沒有不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和永恆的;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形態,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和暫時的。

②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③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是形而上學的不變論,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則導致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2、運動是有規律的

(1)規律的含義: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絡。

(2)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規律。

(3)方法論:

①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違背規律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

②在規律面前,人並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

3、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係

(1)原理: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但人在規律面前又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必要條件。

(2)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必修四政治知識重點

求索真理的歷程

認識論部分

1、實踐的基本含義和特點

實踐是指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活動。

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即實踐的構成要素,實踐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都具有客觀性。)

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即實踐是在意識指導下人的有目的的活動。)

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即實踐是處於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人的活動。歷史上每個階段實踐的內容、規模、水平都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原理

【原理內容】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真理的含義和真理的客觀性、條件性、具體性

真理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錯誤反映。

真理是客觀的。(即真理包含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實踐。對於同一個確定物件的真理性認識是惟一的。)

真理是有條件的。(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範圍。)

真理是具體的。(即任何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4、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上升性原理

【原理內容】認識具有反覆性,人們獲得對事物的正確認識不是一帆風順的。認識具有無限性,人的認識是不斷深化、擴充套件、向前推移的。認識具有上升性,人的認識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