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船長》的教學反思

校園 閱讀(3.93K)

《船長》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寫的一篇短篇小說。課文主要講述了“諾曼底”號在行進中突然遭到“瑪麗”號大輪的猛烈撞擊即將沉沒的時候,哈爾威船長鎮定自若的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秩序井然的脫險,自己卻和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船長》的教學反思

在學完這篇課文時,我問大家對這篇課文是否還有疑問,一個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船長為什麼要與輪船一起沉入深淵,他完全有機會與其他乘客和船員一起安全脫險啊,他的這個犧牲有必要嗎?”說實話我在備課時,也想到過這個問題,也有這個疑問。但此時有學生提出,我正擔心講不好這個問題,會影響到學生對哈爾威船長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時,有個學生舉手回答說“我認為哈爾威船長與諾曼底號之間有很深的感情,也許諾曼底從一開始就是和船長一起出海,在這麼長的時間裡,船長早已把船當作自己的親人,或是自己的孩子,他怎麼捨得拋棄自己的孩子自己獨自逃離呢?”另一學生補充道:“船長的`與船一起沉入深淵,更能使我們感受到哈爾威船長以身殉職、忠於職守的的高貴品質。

對於同學們的回答,讓我感到有點吃驚,原來我“小看”了我的學生,也讓我看到了學生動腦思考、積極向上,他們對文字的認識是我們所想象不到的。同時也讓我明白不能再有老眼光審視學生,應該走進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更多的瞭解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