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餘靖傳二原文閱讀及譯文賞析

校園 閱讀(2.87W)

餘靖傳二

餘靖傳二原文閱讀及譯文賞析

朱 熹

餘靖,字安道,建州人。事仁宗,官至工部尚書。範文正以言事忤大臣,貶知饒州。諫官御史緘口避禍,無敢言者。公獨上書曰:“陛下親政以來,三逐言事矣。若習以為常,不甚重惜,恐鉗天下之口。”書既上,落職監筠州酒稅。尹洙、歐陽修相繼抗疏論列,又以書讓諫官以得罪遠謫。時天下賢士相與惜其去,號為“四賢”。

奉使契丹,入辭。書所奏事於笏,各用一字為目。上顧見之,問其所書者何?靖以實對。上指其字一一問之,盡而後已。

慶曆四年,元昊請和,將加封冊。而契丹以兵臨境上,遣使言為中國討賊,請止毋與之和。朝廷患之,久議未決。公獨謂中國厭兵久矣,此契丹所幸。一日使吾息兵養勇,非其利也,故用此擾我耳,是不可聽。朝廷雖是公言,猶留夏冊不遣,而假公諫議大夫以報。公從十餘騎馳居庸關,見虜於九十九泉,從容坐賬中,辨析往往復數十,卒屈其議,取其要領而還。朝廷遂發冊臣元昊。西師既解嚴而北邊亦無事。

使契丹,能為胡語,契丹愛之。及再往,虜情益親。餘作胡語詩,虜主大喜,還坐貶官。

唐之番舶裝船,舊皆取稅。公奏罷之,以來達商。又請立法,戒當任官吏不得市南藥。及公北歸,不載南海一物。

本名希古,韶州人。舉進士,未預解薦,曲江主簿王仝(tóng)善遇之。時知韶州者舉制科,仝亦舉制科。知州怒,以為玩己。捃其罪無所得,惟得仝與希古接坐。仝坐“違敕”停任,希古杖臀二十。仝遂閒居虔州,不復仕進,希古更名靖,取他州解放及第。範公參政,引為諫官。祕書丞茹孝標喪服未除,入京私營身計。靖上言孝標冒哀求仕不孝。孝標由是獲罪,深恨靖。靖遷龍圖閣直學士,王仝數書于靖求仕,靖不能應其求。孝標聞靖嘗犯刑,詐匿應舉,乃自詣韶州,購求其案得之。時錢子飛為諫官,方攻範黨。孝標以其事詔之,子飛即以聞,詔下虔州問王仝。靖陰使人諷仝,令避去,仝辭以貧不能出。靖置銀百兩於茶篚中託人餉之,所託者怪其重,開視竊銀而致茶於仝。仝大怒,及詔至,州官勸仝對,當日接坐者餘希古今不知所在。仝不從對,稱希古即靖是也。靖遂以將軍分司。

(本文節選自《五朝名臣言行錄》)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諫官御史緘口避禍 緘:閉口

B.又以書讓諫官以得罪遠謫 讓:指派

C.各用一字為目目:綱領

D.猶留夏冊不遣遣:派遣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範文正以言事忤大臣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時天下賢士相與惜其去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C.乃自詣韶州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D.靖置銀百兩於茶篚中託人餉之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6.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體現餘靖“敢於直言”的一組是()(3分)

①不甚重惜,恐鉗天下之口 ②又請立法,戒當任官吏不得市南藥

③餘作胡語詩,虜主大喜 ④及公北歸,不載南海一物

⑤靖上言孝標冒哀求仕不孝 ⑥靖陰使人諷仝,令避去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7.下列對原文的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范仲淹被貶至饒州任知州後,餘靖、尹洙、歐陽修等人上書為范仲淹辯護,因此都得罪當權者而遭到貶官。當時的賢士都為他們被貶出朝而惋惜,稱他們為“四賢”。

B.慶曆四年,朝廷派餘靖以諫議大夫的名義帶著十多個隨從馳往居庸關的九十九泉,見到契丹的國主,並說服了他,從而替朝廷解除北部邊境的危機。

C.餘靖不僅能用契丹語說話,而且能用契丹語作詩。當他第二次出使契丹時,契丹人對他更加熱情,契丹國主也大為高興,但餘靖卻因此而被貶官。

D.茹孝標抓住餘靖隱瞞曾受過刑罰而去參加科舉考試的事,讓諫官錢子飛將餘靖的案子上奏給仁宗,終使餘靖在被貶龍圖閣學士之後又被貶為將軍分司。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若習以為常,不甚重惜,恐鉗天下之口。(3分)

(2)孝標聞靖嘗犯刑,詐匿應舉,乃自詣韶州,購求其案得之。(4分)

(3)靖陰使人諷仝,令避去,仝辭以貧不能出。(3分)

  參考答案:

4.B(讓:責備)

5.D(A項第一個“以”為介詞,“因”“由於”;第二個“以”為連詞,可不譯。B項中第一個“其”是代詞,“他們”;第二個“其”為語氣副詞,“難道”“難道不是”。C項第一個為副詞,“於是”“就”;第二個“乃”是副詞,“才”“這才”。D項中“於”都是介詞,“在”)

6.A(③指餘靖有才藝,④寫其廉潔,⑥是餘靖在求助於王仝)

7.D(餘靖“被貶”龍圖閣學士與原文不符,當時餘靖應是“升任”)

8.(1)如果習以為常了,對所進的忠言不加重視珍惜,恐怕天下人都不敢進言了。(3分,關鍵點:重惜、鉗…口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茹孝標聽說餘靖曾受過刑罰,並將此情隱瞞去參加科舉考試,於是便到韶州將餘靖犯刑的案卷設法買到手。(4分,關鍵點:嘗、詐匿、案各1分,句意通順1分)

(3)餘靖暗中使人告訴王仝,要他躲避一陣,王仝以家貧無錢外出為理由回絕。(3分,關鍵點:諷、介詞結構後置,句意通順1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餘靖,字安道,是建州人。奉事仁宗,做官到工部尚書一職。范仲淹因為上書言事得罪了某些大臣,被貶至饒州任知州。諫官和御史都閉口以躲避災禍,沒有敢說話的。唯獨餘靖上書說:“自陛下親政以來,已經三次貶逐敢於進諫的人。如果習以為常了,對所進的忠言不加重視珍惜,恐怕天下人都不敢進言了。”餘靖的奏疏呈上去之後,就被貶到筠州任酒稅監。尹洙、歐陽修等人也相繼上書為范仲淹辯護,又寫信責備諫官不敢犯顏直諫,因此也都得罪當權者,遭到貶官。當時天下的賢士都為他們被貶出朝而惋惜,稱他們為“四賢”。

餘靖奉命出使契丹,進殿向仁宗辭行。他將準備奏議的事寫在笏板上,每一條用一個字點出綱領。仁宗看見笏板上有字,問他寫的是什麼?餘靖如實地回答。仁宗便指著餘靖笏板上的字,一條一條地問,直到他回答完畢為止。

慶曆四年,西夏李元昊求和,仁宗準備加封他。這時契丹用大軍壓境,派來使者說,大軍前來是為中國討賊,請朝廷不要與西夏講和。朝廷為此事而擔憂,商議很久也沒有結果。惟有餘靖進言說中國不想打仗已很久了,這是契丹的幸運。中國如果一天仗也不打而息兵養勇,對遼邦就不利。所以他們故意用這個方法擾亂我們,千萬不能聽信。朝廷雖認為他的建議正確,仍把冊封西夏的詔書留下來暫不釋出,而派餘靖以諫議大夫的身份去報知契丹。餘靖帶著十多個隨從馳往居庸關的九十九泉,見到契丹的國主。他從容地坐在軍賬中,與契丹人反覆辯論幾十次,最後終於說服他們,將會商的`主要內容帶回朝廷。朝廷這才派使者持詔書去冊封李元昊,西部邊境隨即解除警報,西北部邊境也沒有發生什麼事。

餘靖出使契丹,能用契丹語說話,契丹人很喜歡他。當他第二次出使時,契丹人對他更加熱情。餘靖還能用契丹語作詩,契丹國主大為高興。餘靖出使歸來,卻因此而被貶官。

唐朝時的外國船裝貨時都依舊例收取裝船稅。他奏請朝廷免除了它,以使外商買賣順達。又奏請朝廷立法,禁止在任的官吏購買南方藥材。餘靖從南方返京時,未攜帶南海一件土特產。

餘靖的本名叫餘希古,韶州人。考進士時沒有被地方薦送入試,只有曲江縣主簿王仝對他很好。當時的韶州知州要應試製舉,王仝也要應試製舉。知州認為王仝是在玩弄自己,十分生氣,便動手蒐集王仝的罪行,無有所得,只知道他同餘希古交好。王仝被處以“違敕”的罪名停職免官,餘希古被打了二十臀杖。王仝遂即賦閒居虔州,不再出來做官。而餘希古卻改名餘靖,在別州被薦送入試,中了進士。范仲淹任參知政事時,推薦餘靖為諫官。祕書丞茹孝標服喪日期未滿,就到京城謀求官職。餘靖上奏說,茹孝標服喪未滿就急著做官,這是不孝的表現。茹孝標因此獲罪,便對餘靖恨入骨髓。之後,餘靖升任為龍圖閣學士,王仝曾數次寫信給他請他代謀一官半職,餘靖未能答應。茹孝標聽說餘靖曾受過刑罰,並將此情隱瞞去參加科舉考試,於是便到韶州將餘靖犯刑的案卷設法買到手。當時錢子飛任諫官,正全力攻擊範黨,茹孝標便將餘靖的事告訴他。於是,錢子飛就將餘靖以前所犯的案子上奏給仁宗。於是仁宗下詔虔州,令王仝前來對證。餘靖暗中派人勸王仝,要他躲避出去,王仝以家貧無錢外出為理由回絕。餘靖在茶簍子中放了一百兩銀子,託人給送他,所託之人感到茶簍很重,便開啟來看,發現銀子,便將銀子偷去,只將茶送給王仝。王仝大怒,等到詔書降下,州官勸王仝回答說,不知道當時受牽連的餘希古現在何處。王仝不聽勸告,回答說餘希古即是餘靖。餘靖於是被貶為將軍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