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小貓捉迷藏小班教案

校園 閱讀(6.14K)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貓捉迷藏小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貓捉迷藏小班教案

小貓捉迷藏小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內容做動作。

2、知道遵守遊戲的規則。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2、《找小貓》歌曲磁帶,貓媽媽頭飾。

3、幼兒用書第三冊第38——39頁。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做一個有趣的遊戲,你們願意參加嗎?”

2、老師向幼兒介紹遊戲的具體玩法,及注意的遊戲規則。

(1)教師戴上貓媽媽的頭飾,並學一學貓的叫聲,說:“我是貓媽媽,今天我要和我的孩子們來做遊戲,我的孩子們在哪兒呀?快點來吧!”(激發孩子們對遊戲的興趣,幼兒們爭先恐後地圍著貓媽媽願意當“小貓”。)

(2)老師說:“我的小貓是怎樣叫的?怎樣走路的?”讓孩子們自由表現,再請幾名表現好的幼兒學一學小貓叫以及走路靜悄悄的樣子,老師對大膽表現的幼兒給予表揚和鼓勵,激發全體幼兒一起學小貓走路的動作。然後,老師一邊做動作一邊清唱歌曲,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歌曲的內容和動作。

(3)請幼兒一起跟老師做動作學小貓走路,幼兒學會了之後,由老師清唱歌曲,幼兒配合歌曲做動作。

當老師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時,提示幼兒要輕輕蹲在椅子旁邊或後面、門後面、桌子底下等地方。

當唱到“一會兒媽媽就來找”時,貓媽媽摸到“小貓”的頭小貓就被找到了,就要回到椅子上坐好。

(在孩子躲藏時提醒孩子們要小心,不要碰傷自己,也不要撞了其他小朋友。)

(4)向孩子重點交代清楚遊戲的規則:一定要聽清歌詞的口令,當唱到“躲躲好”時才能藏,在躲時注意動作輕輕的,儘量不要讓小椅子和桌子發出很大的響聲,“小貓”躲好後不能亂動和發出聲響。

3、老師和幼兒一起按規則玩遊戲“找小貓”。

(1)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分組玩遊戲。

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人數為8人左右),教師清唱歌曲,分別和每組的孩子做一邊遊戲,以便讓幼兒進一步熟悉遊戲的規則,注意照顧到全體幼兒。

遊戲時請每組幼兒四散站在場地的中間,教師提醒幼兒模仿小貓走路的時侯要輕輕的,要與同伴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小貓”躲藏時,教師要放慢速度唱,待全體幼兒都躲好後,再唱歌曲的最後一句。(教師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注意遊戲的規則。)

(2)教師引導全體幼兒聽音樂按規則玩遊戲。

第一遍遊戲由教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小貓”,待幼兒熟悉音樂之後,可以請幼兒當“貓媽媽”反覆進行遊戲。

4、遊戲結束

“貓媽媽”提示幼兒:“孩子們,今天跟媽媽一起做遊戲開心嗎?”幼兒回答:“很開心!”“現在覺得有點累了,跟媽媽到外面吹吹風、休息一會兒好嗎?”幼兒回答後老師和幼兒繼續學貓走路的樣子,一起走出活動室。

5、活動延伸:沒有盡興的孩子可以在戶外繼續玩,可以躲到樹後等地方,為了增加樂趣可以請找到的“小貓”唱支歌。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遊戲氛圍中學會了按遊戲規則與小夥伴共同遊戲。

小貓捉迷藏小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內容做動作。

2、知道遵守遊戲的規則。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2、《找小貓》歌曲磁帶,貓媽媽頭飾。

3、幼兒用書第三冊第38 ——39頁。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做一個有趣的遊戲,你們願意參加嗎?”

2、老師向幼兒介紹遊戲的具體玩法,及注意的遊戲規則。

(1)教師戴上貓媽媽的頭飾,並學一學貓的叫聲,說:“我是貓媽媽,今天我要和我的孩子們來做遊戲,我的孩子們在哪兒呀?快點來吧!”(激發孩子們對遊戲的興趣,幼兒們爭先恐後地圍著貓媽媽願意當“小貓”。)

(2)老師說:“我的小貓是怎樣叫的?怎樣走路的?”讓孩子們自由表現,再請幾名表現好的幼兒學一學小貓叫以及走路靜悄悄的樣子,老師對大膽表現的幼兒給予表揚和鼓勵,激發全體幼兒一起學小貓走路的動作。然後,老師一邊做動作一邊清唱歌曲,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歌曲的內容和動作。

(3)請幼兒一起跟老師做動作學小貓走路,幼兒學會了之後,由老師清唱歌曲,幼兒配合歌曲做動作。

當老師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時,提示幼兒要輕輕蹲在椅子旁邊或後面、門後面、桌子底下等地方。

當唱到“一會兒媽媽就來找”時,貓媽媽摸到“小貓”的頭小貓就被找到了,就要回到椅子上坐好。

(在孩子躲藏時提醒孩子們要小心,不要碰傷自己,也不要撞了其他小朋友。)

(4)向孩子重點交代清楚遊戲的規則:一定要聽清歌詞的口令,當唱到“躲躲好”時才能藏,在躲時注意動作輕輕的,儘量不要讓小椅子和桌子發出很大的響聲,“小貓”躲好後不能亂動和發出聲響。

3、老師和幼兒一起按規則玩遊戲“找小貓”。

(1)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分組玩遊戲。

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人數為8人左右),教師清唱歌曲,分別和每組的孩子做一邊遊戲,以便讓幼兒進一步熟悉遊戲的規則,注意照顧到全體幼兒。

遊戲時請每組幼兒四散站在場地的中間,教師提醒幼兒模仿小貓走路的時侯要輕輕的,要與同伴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小貓”躲藏時,教師要放慢速度唱,待全體幼兒都躲好後,再唱歌曲的最後一句。(教師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注意遊戲的規則。)

(2)教師引導全體幼兒聽音樂按規則玩遊戲。

第一遍遊戲由教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小貓”,待幼兒熟悉音樂之後,可以請幼兒當“貓媽媽”反覆進行遊戲。

4、遊戲結束

“貓媽媽”提示幼兒:“孩子們,今天跟媽媽一起做遊戲開心嗎?”幼兒回答:“很開心!”“現在覺得有點累了,跟媽媽到外面吹吹風、休息一會兒好嗎?”幼兒回答後老師和幼兒繼續學貓走路的樣子,一起走出活動室。

5、活動延伸:沒有盡興的孩子可以在戶外繼續玩,可以躲到樹後等地方,為了增加樂趣可以請找到的“小貓”唱支歌。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遊戲氛圍中學會了按遊戲規則與小夥伴共同遊戲。

小貓捉迷藏小班教案3

【設計思路】

孩子都是喜歡小動物的,千變萬化的動物世界總是能夠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探索興趣。自從我班開展了主題活動《我的動物朋友》,孩子們每天來園後,總喜歡到飼養角去看小動物,和它們說話、打招呼。一天一幼兒帶來一隻小貓,小貓毛絨絨的.非常可愛,孩子們都爭著去摸、去抓,小貓嚇得跑到鋼琴後面去了,當孩子們找到它時,都興奮的又跳又叫。看到孩子們這麼喜歡小貓,於是我設計了音樂遊戲《小貓捉迷藏》這個活動。結合小班幼兒喜歡在動作模仿和遊戲情景中學習的特點,在活動過程中設計小貓藏和媽媽找的遊戲情節,讓幼兒在唱唱玩玩中體驗遊戲的快樂,自然地產生了愛小貓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歌詞內容做動作。

2.知道遵守遊戲規則。

3.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4.瞭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5.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玩具小貓(或課件);貓媽媽和小貓頭飾;音樂。

2.幼兒活動前觀察過小貓,初步學會歌曲《找小貓》。

3.環境設定:家、糧倉等(根據現場已有的材料)。

【活動過程】

匯入:幼兒隨音樂進活動室。

一、實物觀察,感知小貓的可愛。

看一看、學一學,探索小貓的不同動作形象。

二、複習歌曲,表演歌曲,師幼在共同的遊戲體驗中,感知出遊戲的規則。

1、在演唱歌曲的同時,引發幼兒和小貓做遊戲的興趣。

2、師幼共同活動,體驗遊戲的玩法。

⑴師幼清唱歌曲,引導幼兒表演歌曲內容。

⑵師幼跟隨音樂進行遊戲。

3、小結:師幼談話,得出遊戲規則。

(1)小貓唱歌時,你們怎麼樣?(做一做自己想的動作)(2)當小貓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時,你們就怎麼樣?(這時才能悄悄地藏起來)(3)當貓媽媽唱到"找呀找呀找呀找,小貓找到了"時,被媽媽摸到頭的小貓就怎樣?沒被摸到頭的就怎樣?(摸到頭的悄悄跑回家,沒摸到頭的等媽媽問:"我的小貓在哪呢?"再回答:"喵-在這兒呢!")三、創設遊戲場景,在唱唱演演中繼續做遊戲,鞏固玩法,體驗快樂。

引導幼兒能根據場景的變化,自主選擇遊戲時的藏身地點,積極主動地參與遊戲。

【活動結束】

貓媽媽帶小貓到外面繼續玩遊戲。

【活動延伸】

請個別幼兒扮演貓媽媽,其餘幼兒扮演小貓,繼續玩捉迷藏的遊戲。

【活動反思】

音樂遊戲《小貓捉迷藏》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大多數小朋友能夠遵守遊戲規則藏在老師指定安全地方,但是也有小朋友藏在門後和消毒櫃後面。調皮和貪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在他們釋放天性的同時,我們更應該讓他們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喜歡捉迷藏、玩遊戲,可以,但是有很多地方不是玩耍的場所,要格外注意安全,所以在遊戲結束,和小朋友們進行了討論,捉迷藏在哪裡可以玩,在哪裡不可以玩。

第一,小朋友不可以在馬路兩邊玩耍捉迷藏

放學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喜歡在路邊玩耍,放學回家的小朋友們總是會你追我趕地跑來跑去,玩到盡興時,就會忘記馬路邊暗含的危險,孩子離開父母在路邊亂跑是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孩子的目標小,又缺少應變能力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小貓捉迷藏小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歌詞內容做動作。

2、知道遵守遊戲規則。

3、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找小貓》歌曲音樂,幼兒能夠熟練的演唱歌曲。

2、貓媽媽頭飾、小貓頭飾若干。

3、佈置“貓咪快樂之家”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直入主題,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在音樂中帶領幼兒做各種動作進入活動場地。(跑、走、爬等,活動身體,烘托氣氛)教師提問:

1、還記得《找小貓》這首歌曲嗎?歌曲裡都有誰?他們在幹什麼?(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回憶歌曲)

2、師幼一起演唱歌曲,為遊戲做準備。

今天,貓媽媽和小貓咪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吧!(通過扮演小貓,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二、圓圈遊戲,介紹遊戲規則,並要求幼兒能夠遵守,初步體驗遊戲的快樂。

1、小貓藏,媽媽來找。介紹遊戲規則:當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時,小貓躲好後不能亂動。

2、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玩遊戲。(教育幼兒知道遵守遊戲規則)

3、伴隨音樂玩遊戲。(進一步熟悉遊戲規則,併為下一步情境遊戲做鋪墊)

三、在“貓咪快樂之家”玩情境遊戲,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做動作,充分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1、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做動作、玩遊戲。

唱到哪一句開始躲?躲好後怎麼辦?(通過提問強化遊戲規則)媽媽找到幾隻小貓?找到小貓後引導幼兒進行點數,並說出總數。

2、伴隨音樂玩遊戲,進一步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再次為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空間智慧提供了機會。)

3、教師和1名幼兒來找小貓,增添遊戲趣味性。你在哪兒找到小貓的?小貓咪你們藏哪兒了?和小夥伴們說一說!(鼓勵幼兒之間互相交流,初步學習使用方位詞,用完整的語言說出藏的具體空間方位。)

四、教師小結:大家在一起玩遊戲真開心,媽媽最喜歡和你們玩遊戲了,因為媽媽最愛你們!你們愛媽 媽嗎?(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遊戲玩累了,一起伸伸懶腰,我們到外面晒太陽吧!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教師將音樂磁帶投放在“娃娃家”,鼓勵幼兒自由隨音樂進行遊戲。

小貓捉迷藏小班教案5

活動目標:1、能夠根據內容做動作。

2、知道遵守遊戲的規則。

活動準備:

3、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1、《找小貓》歌曲磁帶,貓媽媽頭飾。

2、幼兒用書第三冊第38 ——39頁。

活動流程:

1、談話,匯入:“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做一個有趣的遊戲,你們願意參加嗎?”

2、老師向幼兒介紹遊戲的具體玩法,及注意的遊戲規則。

(1)教師戴上貓媽媽的頭飾,並學一學貓的叫聲,說:“我是貓媽媽,今天我要和我的孩子們來做遊戲,我的孩子們在哪兒呀?快點來吧!”(激發孩子們對遊戲的興趣,幼兒們爭先恐後地圍著貓媽媽願意當“小貓”。)

(2)老師說:“我的小貓是怎樣叫的?怎樣走路的?”讓孩子們自由表現,再請幾名表現好的幼兒學一學小貓叫以及走路靜悄悄的樣子,老師對大膽表現的幼兒給予表揚和鼓勵,激發全體幼兒一起學小貓走路的動作。然後,老師一邊做動作一邊清唱歌曲,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歌曲的內容和動作。

(3)請幼兒一起跟老師做動作學小貓走路,幼兒學會了之後,由老師清唱歌曲,幼兒配合歌曲做動作。

當老師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時,提示幼兒要輕輕蹲在椅子旁邊或後面、門後面、桌子底下等地方。

當唱到“一會兒媽媽就來找”時,貓媽媽摸到“小貓”的頭小貓就被找到了,就要回到椅子上坐好。

(在孩子躲藏時提醒孩子們要小心,不要碰傷自己,也不要撞了其他小朋友。)

(4)向孩子重點交代清楚遊戲的規則:一定要聽清歌詞的口令,當唱到“躲躲好”時才能藏,在躲時注意動作輕輕的,儘量不要讓小椅子和桌子發出很大的響聲,“小貓”躲好後不能亂動和發出聲響。

3、老師和幼兒一起按規則玩遊戲“找小貓”。

(1)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分組玩遊戲。

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人數為8人左右),教師清唱歌曲,分別和每組的孩子做一邊遊戲,以便讓幼兒進一步熟悉遊戲的規則,注意照顧到全體幼兒。

遊戲時請每組幼兒四散站在場地的中間,教師提醒幼兒模仿小貓走路的時侯要輕輕的,要與同伴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小貓”躲藏時,教師要放慢速度唱,待全體幼兒都躲好後,再唱歌曲的最後一句。(教師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注意遊戲的規則。)

(2)教師引導全體幼兒聽音樂按規則玩遊戲。

第一遍遊戲由教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小貓”,待幼兒熟悉音樂之後,可以請幼兒當“貓媽媽”反覆進行遊戲。

4、遊戲結束

“貓媽媽”提示幼兒:“孩子們,今天跟媽媽一起做遊戲開心嗎?”幼兒回答:“很開心!”“現在覺得有點累了,跟媽媽到外面吹吹風、休息一會兒好嗎?”幼兒回答後老師和幼兒繼續學貓走路的樣子,一起走出活動室。

5、活動延伸:沒有盡興的孩子可以在戶外繼續玩,可以躲到樹後等地方,為了增加樂趣可以請找到的“小貓”唱支歌。

活動小結: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遊戲氛圍中學會了按遊戲規則與小夥伴共同遊戲。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夏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夏》,能初步唱準歌曲中的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呱呱呱呱”。

2、用拍節奏的方法掌握歌曲節奏。

3、能注意傾聽同伴與教師的歌聲,較協調一致地唱歌。

活動準備:

1、初步瞭解夏天的氣候特徵和自然現象(前期豐富)

2、《小朋友散步》《下雨啦》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朋友散步》匯入

老師與幼兒一起跟隨音樂,表現小朋友睡覺——起床——散步——打雷——下雨——回家的一系列動態

(在此過程中鼓勵幼兒表現與別人不一樣的動態,調動幼兒的積極情緒)

二、學習歌曲

1、提問引起興趣,學習歌詞

(1)打雷啦,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誰來學一學?(掌握轟隆隆)

(2)嘩啦啦,是什麼聲音啊?是下大雨還是小雨呢?(嘩啦啦,下大雨)

(3)下大雨啦,小青蛙會幹什麼呢?(呱呱呱呱叫)

2、跟隨節奏念歌詞

(1)跟隨老師的節奏學念歌詞

(2)重點練習X X X和X X X的節奏型,可以引導幼兒用拍手、拍腿或拍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表現這兩個節奏型。

3、學習歌曲《夏》

在旋律的伴奏下唱出歌曲《夏》,鼓勵幼兒邊拍出歌曲的節奏邊演唱歌曲

三、結束放鬆遊戲《下雨啦》

在有雨聲的音樂中參與音樂活動,體驗即興舞蹈的快樂與奔放。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撓癢癢

活動背景

“撓癢癢”是《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小班“落葉飄飄”主題中的一個歌唱活動,其旋律優美、內容簡單,很適合小班幼兒進行學唱和遊戲。我們都知道撓癢癢是一種生活現象,許多幼兒也都有和父母長輩玩過撓癢癢的切身體驗,那種又怕又喜歡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撓癢癢”則從幼兒的視角出發,把落葉飄飄的自然現象想象成是毛毛蟲給大樹撓癢癢的結果,活動內容富有情趣,為幼兒所熟悉和喜愛。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將幼兒的生活體驗和歌曲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創設輕鬆愉悅地教學環境和心理環境,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和遊戲情節,調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撓癢癢的快樂情緒。

2.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嘗試情景表演。

(二)活動準備:

配班老師彈琴,毛毛蟲胸飾一個,歌曲課件,歌曲錄音。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匯入,體驗撓癢癢的快樂

(1)(大樹畫面)師:這是誰呀?大樹爺爺年紀大了,整天一個人站在那裡很孤單:“哎!我一點都不開心,誰來陪我玩呀?!”“大樹爺爺,我來陪你玩……!”咦!是誰來了呢?(一條毛毛蟲)它們在一起會玩什麼遊戲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2)欣賞故事課件

欣賞後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身上幹什麼呀?(給大樹爺爺撓癢癢)

大樹爺爺癢不癢?你怎麼知道的?學一學大樹爺爺大聲地笑起來?

(3)我也想玩撓癢癢的遊戲,你們會撓癢癢嗎?撓哪些地方會癢癢?(師幼之間,幼幼之間互相撓癢癢)

(評析:以故事匯入,生動形象。由毛毛蟲撓癢癢,給大樹爺爺帶來快樂,喚起幼兒情感共鳴,引申到我們也來撓癢癢。通過師生之間,同伴之間互相撓癢癢,在一種輕鬆愉悅地氛圍中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

2、學唱歌曲,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1)師:撓癢癢真開心,這裡還有一首撓癢癢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欣賞課件歌曲一次)

(2)提問:歌曲好聽嗎?(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出相應要求:跟著音樂拍拍手,點點頭,再次欣賞歌曲)

(評析: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給幼兒帶來了視聽的雙重體驗,配上拍拍手,點點頭等身體動作,幼兒對歌曲的內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3)教師手指表演及範唱歌曲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名字叫“撓癢癢”,唱得是誰給誰撓癢癢?(毛毛蟲給大樹爺爺撓癢癢)瞧!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啦!(用手部動作表現毛毛蟲和大樹爺爺,即一根手指彎彎曲曲表現毛毛蟲爬出來,另一隻手張開五指表現大樹形象)

教師範唱第一、二樂句後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的哪裡停下來了?(樹腳下)

語言提示:毛毛蟲要從樹腳下往上爬,去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嘍!(範唱第三、四樂句)大樹爺爺笑得樹枝都抖起來,樹葉都抖落下來了,撓癢癢撓得真舒服呀!

師:我們的小手也來變條毛毛蟲,一邊唱歌一邊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好嗎?

(評析:手指遊戲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遊戲形式,教師範唱和示範性的手指遊戲,將幼兒帶入一個遊戲的情境中,激發起幼兒進一步活動的興趣和願望。)

(4) 引導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邊唱邊動作

師:一條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了。“大樹爺爺,我來啦!”,(邊唱邊表演手指遊戲)師:一條毛毛蟲又來了一條是幾條?兩條毛毛蟲撓癢癢一定更開心。

(三條,四條……,分別用不同數量的手指表現毛毛蟲爬行和撓癢癢動作)

(評析:手指遊戲的運用,增進了幼兒學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動參與性。幼兒在一條、兩條等多條毛毛蟲出來撓癢癢的手指遊戲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反覆表演和學唱歌曲,體驗到了歌唱活動的輕鬆和快樂。)

3、嘗試表演,體驗情境遊戲的快樂

(1)教師扮演毛毛蟲,請一幼兒扮演大樹,其他幼兒唱歌。

邊唱邊表演:第一、第二樂句毛毛蟲爬出來停在樹腳下;第三、第四樂句毛毛蟲撓大樹癢癢,幼兒發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癢的樣子。

(2)師:誰願意來做大樹?做大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請部分幼兒做大樹,部分幼兒扮演毛毛蟲,聽歌曲錄音表演遊戲)

(3)全體幼兒一起參加遊戲。

(評析:從教師與個別幼兒的遊戲,到部分幼兒的參與,再到集體的共同遊戲,為小班幼兒搭建了一個積極模仿、學習的平臺。其次,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進行遊戲,更主動更愉快。)

三、教學反思

活動生動有趣,層次清晰。教師在遵循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的基礎上對活動進行設計和組織,創設輕鬆愉悅地心理環境和遊戲情境,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幼兒情緒愉悅,積極參與。其次,遊戲情境的創設,包括手指遊戲和情境表演遊戲。尤其是手指遊戲的創新運用,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在玩中學,手指動一動,唱一唱,體驗到歌唱活動的輕鬆和愉悅。 藝術活動的價值在於幼兒情感的體驗和創造性的表達。而幼兒的學習有個慢慢內化的過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必操之過急,應該給孩子留一些內化的時間,情緒到了幼兒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動評價

1、內容的適宜性

新《綱要》指出音樂相當於興奮的語言,它對年幼兒童具有愉悅的功能。通過音樂活動的開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提高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歌曲“撓癢癢” 旋律優美、內容簡單而富有情趣,貼近幼兒的生活體驗,非常適合在小班幼兒中組織開展。

2、過程的趣味性

幼兒的生活即遊戲,幼兒的學習即遊戲。而小班幼兒又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情緒性強、自制力差、認知以具體形象為主等年齡特點。因此,在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善於創設有趣的遊戲情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師生之間互相撓癢癢體現一個“趣”字,手指遊戲學唱歌曲體現一個“趣”字,情景表演遊戲同樣體現一個“趣”字。

3、學習的主動性

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才是有效地學習。活動過程中無論是寬鬆的心理環境還是有趣的遊戲情境的創設,都較好地調動起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和願望。與此同時,在活動的最後一個遊戲環節中,幼兒通過向老師學,向同伴學,再到自主選擇角色進行表演遊戲,則體現了一種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方式。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促進幼兒有效地發展。

寶寶新村

[研究要點目標]: 1、學習在紙上畫好樓層後粘在盒子上,剪出“門”,從而做成一幢高樓。佈置寶寶新村,體會製作成功的愉快心情。

2、發展幼兒的語言講述能力。

[研究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高樓)裝飾過的一面背對幼兒,這是什麼?(紙盒)。它可以做什麼?老師用紙盒做了一幢什麼?它是怎樣的?

二、講解示範。

1、在白紙上畫上樓層、視窗、門。

2、在白紙背面塗少許漿糊,粘到紙盒較寬的一面,貼緊。

3、將多餘的紙修剪掉,並在底部剪出“門”。

三、幼兒製作。

用過漿糊後要手擦乾淨,剪“門”時要沿著的“門”的輪廓線進行。

四、講評。

1、將幼兒完成的樓房佈置成一個寶寶新村,在新村內放置玩具小車及花草。幼兒自由參觀,評評什麼樓房造得好。

2、幼兒自由交流、探討。

[研究結果]:

活動過程中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基本能夠製作出不同的樓房,但有的稍粗糙,挖門時有些困難,不過小朋友們都比較興奮。

音樂活動:《誰餓了》

活動目的:1、初步學會演唱歌曲。2、嘗試創編簡單的歌詞並進行演唱,培養初步的創造性。活動準備:小貓、小兔、小猴、小ji等木偶各一隻。活動過程:1、幼兒律動入場。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走路呢?我們一起來學它們好嗎?2、組織幼兒練聲。小朋友,你們知道小貓怎麼叫嗎?我們來學學小貓叫。老師還要問你們其它小動物是怎麼叫的,不過你們要唱著告訴我行嗎?3、出示木偶小貓引起幼兒的興趣。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一隻大貓出來了)它怎麼了?(肚子餓得咕咕叫)你們猜它看見誰了,那麼高興?(看見了小老鼠)大貓將老鼠怎麼了?(啊嗚,啊嗚吃完了)4、師範唱歌曲。小朋友,老師唱一首歌給你們聽,你們注意聽唱了誰?它怎麼了?看見什麼?結果怎麼樣?5、幼兒討論。剛才聽到老師唱什麼?6、組織幼兒學唱歌曲。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學唱《誰餓了》這首歌,你覺得它餓了會有什麼表情呢?7、出示木偶(小兔、小猴、小ji)引導幼兒創編歌詞並演唱。小朋友,我們來看看還有誰餓了?怎麼唱呢?8、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創編。小朋友,你們想想,還可以創編哪些小動物餓了?怎麼唱呢?9、活動結束。小朋友,我們現在一起來模仿這些小動物邊唱邊表演好嗎?

音樂創編:母鴨帶小鴨

活動目的:

1、學編歌曲《母鴨帶小鴨》,引導幼兒把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動作仿編成歌曲並能大膽的唱出來,體驗成功的快樂。

2、在音樂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重點和難點:1、引導幼兒創編歌詞。

2、引導幼兒根據旋律唱成歌曲。

活動準備:背景圖小動物錄音帶皺紙

活動流程:

律動進場——集體舞——學編歌曲——集體律動——退場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鳥飛》進場

我們一起去動物園玩好嗎?

二、集體舞蹈:歡樂舞

有那麼多小動物歡迎我們,看看有些誰?你們開心嗎?一起來跳個歡樂舞!

三、學編歌曲《母鴨帶小鴨》

(一)、聽(呷嘎嘎、呷嘎嘎)母鴨帶著小鴨也來了,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1、集體唱一遍歌曲《母鴨帶小鴨》講評(分強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學編歌曲

動物園裡會唱歌的小動物可多了,今天我們要來學個新本領,把這些小動物也編到《母鴨帶小鴨》這首歌曲中來唱。待一會在你們編得時候先講你編得小動物是誰?它是怎麼唱歌的?它會幹什麼?

1、幼兒示範編(請一幼兒講講想給誰編?它怎麼叫?會幹些什麼?然後念一念再唱一唱。)

2、幼兒自由討論創編,教師巡迴指導。

3、幼兒展示自己創編的歌曲(5—6組幼兒)。

教師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歌詞,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集體律動

引導幼兒每人唱自己編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五、《走路》退場

動物園裡還有許多好玩的地方,我們到別處去看看。

小班音樂活動:《袋鼠》

活動目標:

1、通過反覆感受,初步掌握音樂和動作的關係,音樂和角色形象的關係。

2、會聽音樂做遊戲,體驗角色遊戲的快樂,能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錄音磁帶、袋鼠圖片(大、小各一個)、鋼琴、

幼兒已會聽“大灰狼”的音樂並能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練聲

A:1313∣5 —∣5353∣ 1—‖

小貓怎樣叫?喵嗚喵嗚喵!1234∣5— ∣ 5432∣ 1 —‖

小貓怎樣叫?喵嗚喵嗚喵!

B:1313∣55 . ∣5353∣ 11 .‖

小 貓怎樣叫呀?喵嗚喵嗚喵嗚!

1234∣ 55 . ∣ 5432 ∣11 . ‖

小 貓怎樣叫呀?喵 嗚喵 嗚喵嗚!

2、聽音樂遊戲

A——活潑快樂的旋律:幼兒學習各種小動物快樂的自由遊戲。

B——低沉緩慢的旋律:

幼兒扮演的各種小動物立即原地蹲下不動。

A——活潑快樂的旋律:幼兒學習各種小動物恢復快樂的自由遊戲狀態。

3、出示袋鼠圖片,激發活動興趣

“小朋友的歌聲吸引了許多小動物,你們看,誰來了?”(袋鼠)

“還有誰來啦?”(袋鼠乖乖)

4、引導孩子熱情有禮貌地向袋鼠問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旋律

(1)在錄音磁帶的背景音樂下,袋鼠向全班小朋友問好,說明自己的來意。

“我知道今天許多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到小(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我和我的乖乖也想來玩一玩,你們歡迎我們嗎?”

“小(一)班的小朋友你們好!”(幼兒向袋鼠問好)

(2)老師以袋鼠的身份範唱歌曲,幼兒初步感受歌曲。

“袋鼠媽媽和她的乖乖還準備了見面禮呢?這個禮物是一首好聽的歌曲,你想聽嗎?”

(3)提問歌曲內容,幼兒泛說

“歌曲裡唱了些了什麼?”

(4)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再次感受歌曲。

“歌曲裡唱的真的是小朋友說的那樣的嗎?我們再來仔細聽一聽。”

(5)教師提問,教師用歌句總結回答,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A:袋鼠媽媽有個什麼?

B:袋袋裡面裝著什麼?

C:媽媽和乖乖怎樣?

(6)教師與幼兒聽音樂唱歌,教師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提示幼兒歌詞。

2、歌表演

(1)激發起幼兒扮演小袋鼠的興趣

“袋鼠媽媽和它的乖乖在一起好幸福喲,何老師也想來做一次袋鼠媽媽,可是誰來做我的乖乖呢?”

(2)教師引導幼兒如何扮演袋鼠乖乖。(雙手抱住老師的脖子,雙腿環繞於老師的腰部)

(3)引導幼兒在歌詞“相親相愛”處做一親密動作表示乖乖對媽媽的愛。(如親吻等動作)

3、親子游戲

“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來了,袋鼠媽媽和它的乖乖邀請你們一起遊戲,請你快快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4、引導幼兒在不同的旋律下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遊戲的時候,何老師聽見了一個聲音,你們聽見了嗎?”(教師彈出低沉緩慢的旋律即聽音樂遊戲的旋律B)

“大灰狼來了怎麼辦?”(蹲下不能動,家長要保護好自己的乖乖,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動)

4、完整遊戲——辨別不同的音樂並且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仔細聽音樂旋律,大灰狼來了,千萬不能動,否則要被大灰狼捉走的,要等大灰狼走了才可以動”

A:歌曲《袋鼠》旋律,親子快樂歌表演。

B:低沉緩慢的旋律——家長保護自己的乖乖原地蹲下不動。

A:回覆《袋鼠》旋律,親子快樂歌表演。

三、結束部分

帶幼兒去室外遊戲——活動結束

“太陽公公也想和我們一起做這個遊戲,我們去太陽公公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