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四年級下冊《測量重力》教學設計

校園 閱讀(1.67W)

《測量重力》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冊《測量重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用測力計對物體進行定量觀察,採集資料,並作簡單記錄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

2、保持與發展對身邊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培養興趣,善於猜想,樂於合作交流。

3、會使用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

家學準備:

橡皮、橡皮泥、平板測力計、圓筒測力計、鉤碼、測力計掛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談話:(出示牛頓圖片)同學們,認識這位科學家嗎?

早在300多年前,牛頓就對蘋果為什麼落地產生疑問並進行了深入研究,你知道蘋果為什麼會落地嗎?

學生回答:受到了地球引力的作用/重力的原因/

提問:橡皮和橡皮泥受到的重力一樣嗎?

學生大膽猜想,引出課題:測量重力。(板書)

  二、學習新知

1、認識測力計各部分名稱

談話:想一想,用什麼方法測量重力呢?

學生思考、回答,引出測力計。

談話:現在老師手中的.這支測力計叫平板測力計,課件出示。

請每組派代表到前面領取一隻平板測力計,在小組內觀察研究一下,看看你能在測力計上發現什麼?(學生自由觀察、發現 )

學生交流發現,根據學生介紹,出示掛圖,教師及時板書各部分名稱。

2、瞭解測力計的刻度

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測力計兩邊的刻度,你還能發現什麼?

師生共同研究學習

3、認識瞭解其他測力計?出示圖片,簡單介紹。

4、學習使用測力計的方法

談話:我們認識了測力計各部名稱,一個鉤碼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學生先估計後測量

學生用測力計測量一個鉤碼所受的重力,交流測量結果。

提出疑問:一個鉤碼所受的重力是0.5牛,為什麼大家測量的卻不一樣?

學生討論可能出現的原因,集體交流。學生總結使用方法,教師板書。

預設:如果學生全部測量正確,引導思考在使用測力計時應注意什麼,然後總結使用方法。

4、練習使用測力計測量重力。

談話:我們學會了正確使用測力計,想不想測量一下物體受到的重力?

各小組有秩序地選取喜歡的物體,進行測量,把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中,之後交流結果。

  三、製作測力計

談話:同學們用測力計測量了許多物體所受的重力,你想不想自己動手製作一個測力計?

交流:製作測力計需要的材料和製作的關鍵。出示製作步驟

學生展示作品,師生點評,現場使用,測量物體所受重力。

  四、拓展應用

神舟七號成功發射,想一想它在地球軌道和月球軌道所受的重力一樣嗎?請同學們查閱資料瞭解一下,下節課我們再交流。

課後反思:

這節課學生興趣濃厚,學得積極主動,主要體現在以學生活動為主,通過引導他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新知。

1、 合作探究,認識測力計。

測力計是學生生活中不常見的測量工具,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研究、發現測力計的結構、原理及重力的單位。這一環節,學生學得較好,能在相互補充、完善中認識測力計各部分的名稱,為製作測力計作了有利鋪墊。

2、動手測量,總結方法。

讓學生自己用測力計測量一個鉤碼所受重力,然後根據測量結果總結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方法,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操作過程進行思考,不但培養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上,過分強調物體所受重力,導致部分學生在彙報交流時,回答問題不積極。在製作測力計環節,應該在學生交流之後出示製作步驟,課堂上,學生開始動手製作了,再引導他們看製作步驟,此時學生的興趣已經轉移在製作過程中,根本不去關注步驟了,導致測力計的製作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