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五年級第二學期語文教學計劃範文

校園 閱讀(2W)
  五年級第二學期語文教學計劃範文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第二學期語文教學計劃範文

五年級共有學生21名,經過近五年的語文學習,大部分同學已具備了初步地認字、識字能力、口語交際、寫作能力、預習新課文的能力和一定的自學能力。但部分學生上課注意力易分散,學習效率低下,綜合學習能力欠缺,課外知識較薄弱。所以本學期除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外,還需繼續在閱讀書目上做進一步的指導,並且嘗試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結構:

本冊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分別是:第一組“走進西部”,第二組“永遠的童年”,第三組“語言的藝術”,第四組“他們讓我感動”,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組“走進資訊世界”,第七組“作家筆下的人”,第八組“異域風情”。

全冊共有課文28篇,精讀和略讀各14篇。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在每組課文之後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的詞語,是由會寫的字組成的,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的詞語,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一些課文的後面還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連結。全冊共安排了五次“資料袋”,兩次“閱讀連結”。

全冊還編排了8篇選讀課文,並附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200個字。至此,完成國小階段認識3000個常用字的識字任務。生字表(二)是要求寫的150個字,至此累計寫字量為2300個。

(二)教材特點:

1、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學習目標

2、教材內容在豐富人文內涵、拓寬題材體裁方面,繼續作出努力;在發揮語文教科書育人功能方面,進一步加強

3、專題設定更加靈活,編排形式在繼承中又有發展

4、導學和練習系統地設計,更好地發揮導學、導練的功能

5、順應兒童心理髮展特點,“口語交際習作”的型別發生一定的變化

6、在“綜合性學習”中,指導學生設計和開展語文學習活動,引導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

(三)單元重點、難點

第1單元: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和蒐集資料瞭解西部,激發熱愛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導學生學習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聯絡上下文,體會優美語言的表達效果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一步提高理解語言的能力,並不斷積累語言,增強語感;三是引導學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較簡單的、適於他們接受的寫作方法,並試著將這些寫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第2單元: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時光的珍貴,豐富情感體驗,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經歷著的童年生活;二是通過對比閱讀,領悟文章的一些表達方式;三是豐富語言積累;四是交流和描繪自己的童年生活。

第3單元: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二是通過對不同體裁文章的閱讀,瞭解不同體裁文章表達方式;三是引導學生積累優美的語言。

第4單元:引導學生潛心讀書,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體會作者的情感脈絡和表達方法,繼續培養學生的速讀能力。

第5單元:讓學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第6單元: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資訊世界,感受資訊傳遞方式的變化,體會資訊在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作用,學習蒐集和處理資訊,初步學會利用資訊,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第7單元: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並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第8單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內容,瞭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風情特點,增長見識;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風情特點的,學習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四是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各自條件,通過多種途徑儘可能多地蒐集資料,以豐富對異域風情的感受。

四、教學目標:

(一)識字與寫字教學

本冊識字200個,寫字150個,把字寫端正。在強調寫字質量的同時,還可適當要求提高寫字的速度,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二)閱讀教學

1、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的訓練。

2、發現語言規律,學習表達方法。

3、把握每個單元豐富的人文內涵,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落到實處。

(三)口語交際教學

1、激發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慾望,體現雙向互動。

2、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四)習作教學

1、進一步明確國小生作文的性質。國小生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

2、培養觀察、思維、表達三種能力。

(五)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要提高學生策劃、規劃自己學習的能力,用多種途徑、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

五、教學措施:

(一)識字與寫字教學

1、對於生字新詞,要及時聽寫檢測。

2、鼓勵快速瀏覽,聯絡上下文理解字詞的意思,

3、在強調寫字質量的同時,還應適當提高寫字的速度,並養成良好寫字習慣。

(二)閱讀

1、在以前的基礎上,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訓練。

2、閱讀教學中,要注意表達方法的學習和積累。

3、教師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

(三)口語交際

1、首先要激發學生興趣,

2、要創設特定的情境。創設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情境的創設要真實、有意義,體現學生實際交際的需要,讓學生了解在不同的場合、針對不同的物件,圍繞不同的目的,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二是考慮到兒童的年齡特點,情境的創設還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激發學生。

3、要體現雙向互動。交際的過程並不是要學生一個一個挨著說的過程,而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要在互動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4、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如,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說話要使用禮貌用語;要針對不同物件,文明地進行交際。

(四)習作

1、進一步明確國小生作文的性質。國小生作文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

2、作文指導從內容入手,作文講評重在激勵。作文指導,要從內容入手,首先解決寫什麼的問題,使學生都找到想寫、要寫的`內容。“放”開了,學生就有東西寫。再就是講評的時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優點與成績,肯定大多數同學的努力和進步。使每個學生通過講評看到成績與進步,享受習作成功的快樂,更真切地懂得應當怎樣寫。

3、觀察、思維、表達三種能力結合起來培養。

4、加強平時練筆的指導。

(五)綜合性學習

1、閱讀單元導語,激發學習興趣。

2、閱讀前四篇閱讀材料,瞭解資訊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3、根據主題,蒐集有關資訊,並寫報告。

六、教學時間安排:

(略)

【範文二:五年級第二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在新學期開始之際,我認真地對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材進行了分析,制定了本學期語文學科教學工作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略讀課文各14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32篇。本冊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分別是:第一組“走進西部”,第二組“永遠的童年”,第三組“語言的藝術”,第四組“他們讓我感動”,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組:“走進資訊世界”,第七組“作家筆下的人”,第八組“異域風情”。本冊教材還編排了兩次綜合性學習。第一次是在“語言的藝術”這一組,以課文學習為主,同時安排了一些語言實踐活動,我們稱之為“小綜合”。第二次是在“走進資訊世界”第六組,編者突破了以課文為主體的教材結構,改為圍繞專題、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形式,我們稱之為“大綜合”。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在每組課文之後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的詞語,是由會寫的字組成的,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的詞語,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一些課文的後面還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連結。全冊共安排了五次“資料袋”,兩次“閱讀連結”。

二、教材主要特點

1、主題設定靈活多樣,編排形式又有創新

在努力追求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合諧統一的前提下,設定專題的角度更加靈活多樣,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

2、課文系統在豐富人文內涵、拓寬題材體裁方面,繼續作出努力;在發揮語文教科書學語文、學做人功能方面,進一步加強

(1)選編的新課文有時代精神和人文內涵。

(2)重視愛國主度、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在課文的選編上,進一步加強語文教科書的育人功能。

措施一:設計相關專題,利用每組教材整合的優勢,加大上述教育內容的比重。

措施二:新選一批課文,落實上述教育內容。

(3)拓寬課文的文體和語體,如,將文言文、近代白話文、劇本、相聲、研究性報告等編入本冊教材,有些體裁還是第一次進入國小課本。

(4)拓寬課文系統,編制“資料袋”“閱讀連結”“課外書屋”“日積月累”“成語故事”等欄目,以豐富語言學習內容。

3、精心設計導學和練習系統,更好地發揮導學、導練的功能

(l)凸現語文學習的重點,將導思、導學和導練貫穿於每組教材的始終。

(2)課後練習緊扣文字,引導學生在理解內容和學習表達的結合上,學有所得。

(3)以“交流平臺”為憑藉,交流學習心得,這既是一個單元讀寫重點的梳理,又是學習方法的引導,也是學習習慣的培養。

(4)順應兒童心理髮展特點和語文學習的需要,“口語交際·習作”的內容、形式又有了一些變化。

4、單設“綜合性學習”單元,學生策劃和開展語文學習活動,引導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常用漢字200個,累計識字3000,完成國小階段識字任務。寫字150個,累計會寫常用漢字2300個。

2、讀寫由識寫字組成的詞語;讀記由認讀字組成的詞語。

3、朗讀課文,要有感情。默讀課文,有初步感受,並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鐘不少於300字)。

4、能用多種方法(藉助詞典,聯絡上下文,利用生活經驗等)理解詞句,能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詞句的表達的效果。

5、閱讀敘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理清敘事順序,領悟表達方法。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閱讀說明性文章,能讀懂內容,瞭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6、略讀文章,粗知大意。學習瀏覽,能根據需要蒐集資訊。課外閱讀不少於25萬字。

7、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比較具體,感情真實。練寫書信,表揚稿及簡單的研究報告,注意格式。能根據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標點。40分鐘完成約400字的習作。

8、修改習作,做到語句通順,正確,書寫規範。

9、聽,能抓住要點;說,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樂於交際,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稍作準備,能當眾作簡短的發言。

10、積極參與語文綜合性學習,在制訂計劃、開展活動、進行展示交流中發揮作用。學習運用獲取的資料,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四、學生現狀分析:

我班現有學生33人,除個別學生學習有較大困難外,其他同學成績比較平均,合格率較高,上個學期語文期末檢測合格率為100℅。雖然考試成績還算可以,但從語文素養方面來看,部分學生還沒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語文綜合學習能力欠缺,課外知識較薄弱,古詩詞背誦積累有待加強。從整體水平來看,學生受方言生活環境影響,語言感覺不佳,口頭和書面表達都有待提高。一些學生不會概括文章主要內容,不會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能力差強人意。同時,有幾個學生缺乏家長的關心、幫助,常常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上課注意力易分散,學習效率低下,需給予特別的關注。另外,某些學生雖然有課外閱讀的興趣,但家庭的支援度不高。本學期除做好家長工作外,還需繼續在閱讀書目上作進一步的指導,並且嘗試利用數字化手段(如部落格推薦優秀文章等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紮實抓好午間的閱讀質量,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水平。

五、採取的對策:

1、閱讀教學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讀後能發表感受,提出問題,是閱讀的兩項基本功,是保底的要求。要捨得花費境,要落實到每一個人。自主學習的重點是自學,閱讀教學的起點是自讀正悟。

(2)繼續重視詞和句的教學。能抓住重點詞句,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能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積累,推想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重視詞語的積累和運用,擴大詞彙量。

(3)加強續寫結合,兼顧理解、表達

a、通過課後思考練習題,引導學生理解內容,領會表達方法。

b、瞭解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c、借“交流平臺”總結讀寫規律。

(4)繼續訓練精讀、略讀,學習通過瀏覽,獲取需要的資訊。

2、口語交際教學

(1)提高交際的質量。(有層次,有深度,語言美,看物件)

(2)交際訓練與獨白訓練並重。在稍作準備的情況下,能當眾作簡短髮言,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3、習作教學

(1)激發表達的慾望,增強表達的自信心。

(2)40分鐘能完成約400字的習作。

(3)養成修改的習慣。修改重點是:內容是否具體,用詞是否準確,語句是否通順,書寫是否規範。

(4)加強結合閱讀課和日常的小練筆,養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