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二地理上冊荒漠化的防治的知識點梳理

校園 閱讀(1.5W)

1.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特徵

高二地理上冊荒漠化的防治的知識點梳理

位置

範圍

位於大興安嶺以西,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古長城一線以北。跨新、寧、甘肅北部、內蒙古大部及吉、遼、冀、陝等省區的一小部分。此區與我國三大自然區中,位於非季風區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西北內陸乾旱半乾旱地區相當,包括內蒙古溫帶草原和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兩個自然地區。

地形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和中部(內蒙古境內)是遼闊坦蕩、波狀起伏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內)則是三山夾兩盆。

氣候

(乾旱)

溫帶大陸性氣候,乾燥少雨,光照強,溫差大,多大風。

成因: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高原山地對海洋水汽的阻擋作用,海洋水汽難以到達。

水系水文

以內流河為主,以數量多、流程短,流量小,多季節性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植被土壤

荒漠草原和荒漠,荒漠土

東西差異

年降水量

自東向西400mm, 200mm(賀蘭山),50mm。

植被景觀

自東向西為溫帶草原(賀蘭山),荒漠草原,荒漠。

生態環境的脆弱性

(1)乾旱導致地表水貧乏,河流欠發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2)乾旱導致植被稀少,土壤發育差,多疏鬆的沙質沉積物。再加上冬春乾旱季節大風日數多,為風沙活動創造了條件。

2.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治理

概念

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及一些半溼潤地區的土地退化現象,主要表現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和次生鹽漬化。

成因

自然

①基本條件——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氣候乾旱,蒸發旺盛;

②物質條件——地表有深厚沙質沉積物,土質疏鬆,抗侵蝕力弱;

③動力條件——風力大,大風日數多且集中,地勢平坦對風的阻擋作用小;

④促進條件——植被覆蓋率低,、地表裸露對地表的保護作用弱;

人為

①過渡樵採;②過度放牧;③過渡農墾;④水資源利用不合理;

⑤開礦、交通線等不合理的.工程建設,對地表及植被的破壞作用;

危害

①荒漠化破壞植被和地表形態,使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積減少,

②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的自然生產潛力下降,也使草場質量下降,農業減產甚至絕收,繼而引發饑荒;

③土地荒漠化造成細沙裸露地表,為沙塵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沙塵暴現象加劇;

④使村鎮、鐵路、水庫及灌渠等受到風沙的威脅,影響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甚至危機人們的生存環境。

防治

核心

任何防治荒漠化的戰略對策都以消除貧困為核心,做到人與自然的協調

原則

堅持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鹼(鹽鹼)、治沙相結合。

重點

因地制宜對已遭沙丘入侵、風沙危害嚴重地段進行綜合整治。

①半乾旱農牧過渡和乾旱農區: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採取防風沙措施相結合。

②乾旱地帶沙漠邊緣的綠洲:建立以綠洲為中心的防護林體系。

內容

一是預防——具有潛在荒漠化危險的土地荒漠化;

二是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現象;

三是恢復——已經發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產能力。

措施

①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早期預警機制,制定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加強監控力度。

②要以消除貧困為核心,打破貧困與荒漠化相伴的惡性迴圈,實現社會、經濟、生態可持續發展。

③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係: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佈局;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採取防風沙措施相結合;

④建設人工草場,推廣輪牧,控制載畜量,禁止採伐髮菜(內蒙古);

⑤利用技術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體系。

⑥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如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營造薪炭林、發展沼氣池、推廣省柴灶等),以減少因能源短缺而造成的生態破壞;

⑦合理利用水資源: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的水資源,即要考慮上、中游的開發,又要顧及下游生態環境的保護,發展節水農業;⑧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治理意義

①有利於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

②有利於保護土地資源,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建立良性生態系統;

③有利於促進生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