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通用15篇)

校園 閱讀(1.39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通用15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

利用假期抽空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裡有個十分精彩的比喻,我很喜歡,他說:“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我不禁想到那些後令我頭疼的孩子,他們就好象不小心丟失了翅膀的天使嗎,那些學生的心靈,不是更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加倍呵護嗎?蘇霍姆林斯基所追求的教育,就是要讓學生懂得生活。有人說過,一個人忘掉在學校裡所學的東西,剩下的就是教育了。可是,如果剝除了我們孜孜以求教給學生的東西,在學生的記憶裡,還會留下些什麼呢?我們是否給予了他們生命所需要的良好營養,賦予了他們人生必要的生存智慧呢?

這讓我不禁想起幾年前我教過的`那個特殊的孩子。記得開學第一天,我看著這個個子比其他孩子矮很多,但是對陌生的環境一點也不害怕的小女孩兒,坐在座位上就自言自語,帶的早飯是一小包豆奶粉,弄開以後,趴在課桌上就舔。當我看著她時,沒有眼神的交流。智力明顯低於同齡正常兒童,和她講話,答非所問,含糊不清語言表達能力差。

看著這個小姑娘,我想她就像一位折翼的天使,來到了學校不能忽視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要讓她能隨進班集體,不讓她感受到自己的不同,和正常孩子一樣學習、生活。因此,當她亂拿別人東西時,當她毀壞別的班繪畫作品時,我都會當著全班同學面說她的年齡小一點,我們大家幫幫她。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不刻意對待她,不區別她與其他同學,並且開展很多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她參與其中,及時鼓勵、肯定她,讓大家忘記她的不同,而記住她好的表現。關注她課間和哪些同學玩,不在班級提及關於她和別人不同的話題。教育大家要以發現的眼光看待她,要正確對待她的變化,以我們集體的耐心,接納她的缺點,她的變化。並號召班幹部帶頭和她一起玩耍,如果她有什麼困難,我們要主動去幫助,以此來帶動全班學生態度的轉變。

對於她,我覺得讓她掌握生活中的知識更為重要。比如她認識鐘錶,讓她知道了每天要按時起床,按時上學,遵守時間,在學校懂得了,樓道內不亂跑,這樣做很危險,上課時不亂喊亂叫,那樣做會影響同學們的學習,不亂拿別人的東西,懂得了見面向老師問好。每次得到同學的幫助,都要向同學說出:“謝謝你的幫助”.....讓她在集體中學會交往,懂得感恩。這些對於她來說遠遠大於了她學會了課本上知識的價值。記得有一次我生病請了兩天假,剛到學校,她就就跑過來問我,這兩天干啥去了,我都想你了。一次我踩在凳子上拿東西,只有她走過來說:“別摔著”,我高興的說對著全班同學說“看,xxx長大了”。漸漸的,大家再也沒有把她看成是特殊的學生了,都認為她種種怪異的行為是由於年齡小。漸漸的大家接納她,她也是我們班級的一份子,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發展本來就是不平衡的,參差不齊的。但是,它們都在發展,都能發展,不管是高大的還是矮小的,強壯的還是軟弱的,它們都各具自己的優勢和特點,都會按著自己的方式不斷的發展、成長,這就是自然規律。智力上的差異本來對於孩子來說就很不幸了,作為老師,上帝為她關上了一扇門,我們要幫她開啟另一扇窗。願教師那暖暖的愛會讓我們的折翼的小天使再生羽翼,教師那深深的愛會讓他們像天使一樣在我們的眼前飛起!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2

《給教師的101條建議》是美國作家安奈特.L.布魯肖的著作,內容涉及課堂管理、教學規劃、課程指導、職業精神、師生關係、教師魅力等多個方面。安奈特女士長期紮根教學一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由此而寫成的“101條建議”可謂親切樸實,呈現的都是經實踐檢驗而又行之有效的實用技巧。書中每談一個問題,基本都有簡明而不失具體的事例、情景,每條建議都配有相應的名人名言、教育者感思或作者創作的“教育詩”,使得本書的內容體系、編排體例、寫作風格、研究思維都顯得別具一格、富有新意。

本書的101條建議體現出作者注重教學的實用性和人性化,注重在與學生的接觸中融入他們的情感世界,並強調情感教學與創造性教學手段的結合的教學理念。書中的建議簡單易學、易於實踐。

對於新教師來說,多方面的吸取別人的`經驗是很有必要的,而多讀書,讀好書便是其中的一條途徑。《給教師的101條建議》便是一本值得我們新教師讀的好書,通過閱讀此書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第一,學會思考。任何智慧的產物都是思考得結晶。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只滿足於做一個教書匠,只停留於每月能拿到薪水餬口!而是需要在教學中不斷的摸索以取得進步,並對自己的教學理念、目標、原則、內容、結構、手段、方法、模式、物件、效果等方面,每天都做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思考,這樣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才能有所長進!另外,在新課標的大浪潮中,對老師的素質要求是越來越高了,要求教師具備對各種知識、方法、課程資源整合的能力,力求做複合型的教師。

第二,學會學習。要求學生學會學習,教師首先要懂得學習策略和認知策略。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發現自己的無知,從而激發自己進一步學習的熱忱。向書本學習,向名家學習,向同行學習,向學生學習,向生活學習,處處留心皆學問。只有不斷地學習、充電、豐富自己,才能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引來時代的源頭活水,才能做到常教常新。

第三,學會教學。這是一個很深的學問。即便是教了幾十年書的教師,也未必就完全弄的很清楚,對於我們信老師來說,就更是一個需要不斷的摸索和積累經驗,逐步領會教學這門獨特的藝術。

第四,學會創新。教學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創新式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生命。所謂“教無定法”,教學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正如課堂上也沒有“幾大步驟”。作為新教師觀摩觀摩經驗豐富的教師的課堂是很有必要的,但還需不斷地去挖掘自身的智慧之泉,勇於走創新之路,才是教學成功的出路。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責任。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如果教師不注重自身內在知識體系的更新,又怎麼能成為不斷給予孩子一杯“水”的桶水呢?更何況,我們目前還要考慮給予學生的這杯水到底是新鮮可口的純淨水還是早就過期了的“垃圾水”?讀了安奈特《給教師的101條建議》後,我們不難找到正確的答案。教師要主動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加以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內在的知識儲備體系,保持一種謙虛、謹慎、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要不斷反思,不斷實踐,要勤業敬業,教書育人,自覺做到行為示範、以德育人。

閱讀這本書讓我收穫很多,它給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導,今後我將會把此書中所學知識靈活運用於教學實踐中,並不斷改進、完善自我教學水平。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3

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對待學困生,首先,我們應該找出學生在學習上感到困難的原因,採取一些能夠照顧個人特點和個別困難的教育措施。也就是預防學生學習發生困難,讓這些孩子不要感覺到自己是一個不夠格的人,要使他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歡樂,獨有的自尊。就像作為醫生,如果他竟對自己的病人說:“你的病是治不好的,你的事毫無希望了……”那他能夠算得上是一個真正的具有人道主義的醫生嗎?在我們教師的眼裡,必須使學習困難的學生在我們教師看來是可教育的,必須便學習成為他們樹立高尚的自尊感的領域。

首先,要讓這些孩子充分的閱讀,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

教師要為孩子們挑選一些供他們閱讀的書和文章。這些書是用最鮮明,最有趣,最引人入勝的形式來揭示穩中有降種概念,概括和科學定義的。閱讀越多,越能引發孩子們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的疑問,引起孩子的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而思考越多,他們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工作起來就容易多了。

當然閱讀是講究一定的方法的。不是死記硬背。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們主動的去閱讀,去尋找疑問的答案呢?讓孩子有疑問,這就成功了一半。作為教師的我們,讓孩子先產生疑問,在課堂上哪些東西要講,哪些則留著不要講完,沒有講完的東西,就是給學生留下了疑問。在生活中,哪些東西需要引導,哪些只需要幫助等。當然,前提是對學生有了充分的觀察與瞭解。

其次,第一次的學習很重要

這就是說教師首先要對教材要有深刻的理解,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讓學生在學習時對所學知識不要做出膚淺的認識與理解。讓孩子們第一次學習就要學習正確的,明確知識要點。這就取決於教師對學生的原有知識及學習能力作一個充分的.估計,備課時預先估計一下,在什麼地方,什麼知識點上,學生可能出現錯誤,以及這個學生具體可能是誰。對任何一個可疑的地方,預先都做好詳細的設計。然後在當堂有讓學生獨立地完成作業的時間。讓學生在獨立作業中得到思考,得出概括性的結論。學會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在課堂上就看出哪些孩子需要佈置的家庭作業是哪些題。讓孩子更好的學到知識。

再次,對這些孩子的評分也很重要。

評分是教育上最精細的工具之一。作為教師不應當把知識的評定作為某種孤立的東西從教育過種中分離出來。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合學生進行積極腦力勞動的刺激物。對待這些孩子的評分寧可少一些,但是每一個評分都要有分量,有意義。如果學生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和情況而沒有能力掌握知識,就不打不及格分數。不要讓孩子感到沒有努力的方向,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任何時候都要不急於給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數。因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沒有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如果看出孩子學習的知識還比較模糊,在他們關於所學的事物和現象的表象中還有些不明確的地方,那根本不要評分。應當首先設法讓他學會知識。提問題的時候應當避擴音那些不需要思考的,可以從書上準確無誤的找到答案的問題。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4

讀完當代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個建議》,我感到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給教師的一百個建議,實際上是一百個問題,每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深入淺出,集教育教學於一體,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書中那淺顯易懂的語言,一則則生動感人的事例,或長或短,一個個令人熟悉而又耳目一新的教育教學的觀念,讓你為之折服。蘇霍姆林斯基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寶庫中的瑰寶。

《給教師的一百個建議》,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這段話讓我認識到教育隱藏在最深處的真正的內涵。教育是工作,但應該更是事業,是個人的事業,更是國家和民族的事業。雖然我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但正是千千萬萬這樣的微不足道組成了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教育事業。教育的成功,國家才能真正富強,這樣的事業難道還不能夠使我感到自豪和驕傲嗎?有了這樣的思想,我想我才會仔細的去發現和思考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這樣那樣的問題,並且要像尊敬的老前輩們一樣,做好記錄,認真分析,反覆思考,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才會使我教有所得,才能儘快的成長。而且會真切的感到教育工作的幸福與快樂。

“那些特別的孩子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著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蘇霍姆林斯基還在書中說到:“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的讀過一二百本書。”當我讀到他的這一句話的時候,心裡感到十分慚愧,別說是通宵達旦地讀一二百本書,就是這幾年加起來我讀的書可能也不到兩百本,可見一個把讀書看得這麼重要的人是多麼的偉大。當我懷著敬佩的心情讀完了他寫的《給老師的建議》這本書後,不得不相信這本書能從骨子裡改變一個老師的教育觀,書中每一條建議都使人回味無窮,你會發現他好象就在你的身旁指導著你的教學。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百條建議中,無時無刻不在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一個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不斷地讀書,讀書,再讀書。以往自己總是把時間花在研究教科書、教參以及練習上,為的是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以後,我深深地認識到:作為教師,我們教給學生的那一點點基礎知識,有如茫茫宇宙的一粒微塵,要想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以提高,要能在教學時得心應手,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閱讀,不斷地給自己充電。特別是我們,做語文老師的,更應如此。我們在鼓勵學生多讀書的同時,自己也要加強閱讀,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才能讓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5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大多對蘇霍姆林斯基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的教育思想對前蘇聯的教育,乃至於全人類的教育都有著其深遠的影響力,同時對全人類的教育事業也是有著極其卓著的貢獻的。

我對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也略知一、二,深感他的每句話都是那樣精闢、準確。近日讀了他《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的幾個內容後,對這位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家,更是佩服至極,崇拜至極。他的每條建議都是那樣富有哲理,用心去思考他的每一條建議,很好的借鑑,並運用於我們現在的教育工作之中,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談談個人的感受和體會。

首先要減輕學生負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學生負擔過重,的確是擺在學生、家長及至整個社會一個普遍現象,又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眾多的孩子家長在呼籲,孩子負擔過重,作業量太多,孩子太累了。這是對普遍存在的不正常社會現象的呼籲,這是正常的、應當的、正確的。可是社會上的一些家長又存在著另外一種現象,一是教師不給孩子留作業,不用說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家長,就連幼兒園的孩子家長老師不留作業他們都有反感。這的確是一個矛盾,我認為,很有必要,通過大量的社會宣傳工作,讓眾多的家長走出誤區。家長沒有這種責難,教師的工作就好開展了。另一方面,學校也應當通過開辦家長學校的形式,講清大量的家庭作業的不必要性,危害性,也是對這個問題有著很好的解決途徑。

另一個主要的根源在於當今的教育評價機制,而這種評價的機制有的`來源於教育的內部,有的來源於外部。我們說搞素質教育已經很長時間了。從那時起就一直在喊要摒棄“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能力”現象。但時到如今,這種意識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影響著教育的正常發展。

其次還要建立師生之間的情感橋樑。

只有教師關心學生的人格尊嚴,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為此我們完全應當建立師生之間的情感橋樑。那種只要帶領孩子去玩,和孩子們一起分享快樂就行了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要建立與孩子間的真正友誼,是要用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智慧,我們的信心和我們的情操去鼓勵孩子的行為和情感。為了建立師生之間的偉大的友誼,教師必須付出巨大的精神財富。

要想建立起師生間友誼的橋樑,我們的教師必須付出真誠的、真心的愛。世界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愛,而教師對學生的愛則更加高尚。這種愛集中地反映了社會進步的要求,蘊含著更加廣泛的社會意義,這種愛,是教師與學生心靈之間的一條通道,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有了它,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愛,贏得學生的依賴,使學生樂於接受教誨,收到其最佳的教育效果。

最後還要把讀書學習作為一名教師必須的品質。

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大綱寬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在我國的教育領域中,很長一段時間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有一桶水。而現在又有一種新的方法:要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是一股源源不斷的清泉。而這一股源源不斷的清泉來自哪裡,我認為只有教師永不間斷的學習,他才能具有這股源源不斷的清泉。如果說這不是一股源源不斷的清泉,只是一潭死水的話,那它一定會被蒸發掉的,一定會變色、變味,直至變質。因此說教師的學習、讀書,對他所從事的特殊職業來說非常重要。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你不想落伍就必須永不間斷的學習。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6

潛心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我受益匪淺。書中的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際上是蘇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經驗積累,涉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那些關於教育的真知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

讀了第19條建議我也感觸頗深。他說:“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書上作了這樣一個比喻,學習困難的學生更需要閱讀,就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沒完沒了的補課,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因為閱讀能教給學生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而我們當教師的工作起來也就更容易。這不禁讓我想到我們身邊有不少家長竭力反對自己的孩子閱讀課外書籍,而讓他們死摳書本。認為書上的學會了,學習成績自然會好起來,其實不然。學生死記硬背也不可取,因為今天會默,明天就忘,就是記住了不知道怎麼去用,也只能成為一種“死”知識。更嚴重的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慢慢失去學習興趣,產生逆反心理,最後真正淪落為後進生。由此看來,我們教師轉變觀念是當務之急,理解素質教育的實質,為這些孩子推薦合適的讀物,讓優秀的文學作品來充實他們的頭腦,陶冶他們的.情操,使他們真正成為有文化、有修養的現代文明人。

當讀到“請遲到的學生安靜地走進教室”這一條時,我深深懂得了寬容比懲罰更有力量。“報告”聲打擾正在講課的教師,影響正在集中注意力聽課的學生,接著可能還會發生一系列不應該發生的事情。為何不讓學生安靜地走進教室?遲到的學生有他們的原因,很少有故意想攪亂課堂的。遲到的學生也是個別人,在上課時間內,為了問清一個人的遲到原因而耽誤全體學生的學習,實在得不償失。課上詢問後無論是老師、還是沒遲到的學生,精神都無法馬上集中到課堂教學中。如果課下提醒,其教育效果不比課上詢問差。如果凡是上課遲到的,不管什麼原因都不用喊“報告”自己直接推開門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讀到“從你聽明白了嗎到我講清楚了嗎”這條建議時,我在思考:“你聽明白了嗎?”言下之意是,作為老師,我把該講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了,要講的事情我已經表達清楚了,如果學生有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那應該是學生的理解有問題了。而“我講清楚了嗎”是我們教師把“沒聽懂”的責任承擔起來。一聲“我講清楚了嗎”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加深了師生之間的理解和溝通;一聲“我講清楚了嗎”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增強對學習的信心。一聲“我講清楚了嗎”大家不防也來試一試。

在讀此書前,我一直認為:做好一名老師,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即可。讀了此書,我才知道,一名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不僅要不斷學習,而且要善於寬容學生錯誤,善於讚美學生。讓我努力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7

讀一本好書,猶如品一杯香茗,滿口餘香;猶如沐浴和煦的春風,神清氣爽;猶如聆聽高人的談話,茅塞頓開。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一本給人啟迪、發人深思的好書。在骨幹三期班的圖書漂流活動中,我有幸擁有了它,細細品讀,不僅被書中精闢的理論觀點和生動的例項所折服,真真正正感受了一回愛不釋手和廢寢忘食的滋味。

在書中,這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為廣大教師們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他精練的語言、閃光的思想,針對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既使我們開闊了眼界,更引我們深入地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建議的第一條就是:"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也就是說不存在可以把教師和教育的所有規律性都機械地運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那種抽象的學生,也不存在什麼對所有學生都一律適用的在學習上取得成就的先決條件。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在學校裡,教師不應該"一視同仁",應該帶著尊重與關懷的心來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我想,這與我們《綱要》中提出的"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這一點是相一致的吧。

再說說"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確實,沒有老師不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的,天天是上課、備課、家園溝通以及還要完成各種案頭工作,分析原因,這問題恐怕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被迫著去做這些事,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

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如果你還要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從事的`這種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成為你所具備的知識海洋的滄海之一慄,這樣在教學中你應付面對一切而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你不會將你的工作當成一種負擔。

另外我覺得,讀書不僅要讀,更重要的是讀書之後的思考。"思考才是我們自我提高的不竭動力".我們平日裡的工作,除了正常的完成教學任務以外,我們還要對孩子們的思想、人生觀以及能力、發展等等負責。在這些日常的工作之中,我們難免會遇上這樣或是那樣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往往藏匿與書中。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經驗,更重要的是思考。這些思考將是我們日後工作的經驗或是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方法,也就是書中所講的要善於通過思考來提高自己。思考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在讀書中思考,在平時的工作中思考,還要思考幼兒,思考課程,思考班級管理,思考家長工作等等,這些思考都將是我們做好工作的保障。

好書不厭百回讀,一遍遍品讀著蘇霍姆林斯基送給我們的這一百條建議,有時共鳴著,有時深思著,有時更是感慨萬千,為教師的職業優勢為我們所帶來的簡約人生,為理想教師的特質為我們帶來的職業追求,為讀書相伴時的心靈的溫暖,更為了讓每一朵花的盛開給予充分的理由……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8

去年,在郭校長的推薦下,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這本書給我們教師供給了有關教育教學行為的很多提議。其中有兩條給我印象異常深刻,也是我工作中所欠缺的。

一一一條是“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書中提到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節精彩的公開課後,有人問他,花了多長時間來備課這位歷史教師的回答是:“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並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身的時間備課的。”當時,讀完這位教師的回答,很受觸動,也打開了我心靈的一個視窗,使我看到了教育的奧祕。這個奧祕就是閱讀。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我要有一桶水。”異常是此刻科技迅猛發展,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我們的“一桶水”已遠遠不夠了,我們此刻要的是細水長流、永不停歇。怎樣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惟有讀書,厚積才能薄發。

一一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提議中也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我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想想教學中,有多少次因為自我知識不夠而感到黔驢技窮有多少次想旁徵博引,卻顯得力不從心讀書不應當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應當成為我們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一一想起自我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感到課堂時間不夠用,要麼預設的教學資料講不完,要麼沒時間讓學生做練習。我想,這跟自我教學經驗不足,所講資料面面俱到,沒有把握好重點、難點脫不了關係,但僅僅是這樣嗎不是的,那位從教30年的歷史教師給了我最好的答案。讓我明白,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要想成為一名擁有教育智慧,照亮學生心靈的良師,必須能夠持之以恆地讀書。

一一“學習是無止境的”,僅有不斷的`學習,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才能使自我的教學工作有所提高,教學本事有所提高。

一一另一條是“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也使我感觸很深。

一一蘇霍姆林斯基說到:“為了使兒童有強烈的學習興趣,就必須使他有一種豐富的、引人入勝的智力生活。”而這樣的智力生活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進行引導和挖掘。

一一有一次,一位家長給我打電話,說孩子沒興趣學語文,他們採取了一些措施可是沒效果。期望我在學校能想想辦法。平時,我也注意到一些孩子對語文不感興趣。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我就想,我必須得做些什麼,於是開始了一些嘗試。當時,正好該講《畫》這一課,這是一首詩,想到一年級的孩子們對詩並不陌生,有的孩子都會背好多詩。可是他們不會有感情的朗讀,我就把朗讀作為這一課的切入點展開了。一下子,孩子們的興趣來了。這一節課在充滿歡樂的朗誦練習、比賽中過去了。

一一之後,我們又學習了《靜夜思》《我多想去看看》等詩歌,我又鼓勵孩子們加上一些動作表演去朗誦,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厚,一些對語文沒興趣的孩子也漸漸發生著變化。我感到很欣慰。

一一作為一名參加工作時間不長的年輕教師,教育之路才剛剛開始,我給了自我一個期許:從此刻起,努力做一個愛讀書、會讀書、善思考的人,努力做一個照亮學生心靈的良師益友。期待自我在教育這條路上會越走越好!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9

談到學習有困難的兒童,我想這對於每一位教師來說,這都應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許多學校或班級中,總有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成年累月揹著沉重的思想包袱,過著壓抑、苦悶、甚至沒有自尊的生活。教師們出於職業的道德和責任,常利用休息時間幫他們補課,但不管怎樣努力,從一年級到國小畢業,他們依然是所謂的“差生”。假期再次拿起《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給我感觸頗多。在對待學習困難的學生時,我不再是苦惱、不再是埋怨,相反則更多的是信心和耐心。

作為教師的我們,對待學困生,首先,我們應該找出學生在學習上感到困難的原因,讓這些孩子不要感覺到自己是一個不夠格的人,要使他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歡樂。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所說:“兒童學習困難,功課不及格,落後於別人,其原因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在於兒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圍的條件不夠好。學齡前期和學齡初期兒童的家長和教育者所接觸的,乃是自然界裡所有的東西中最精細、最敏感、最纖弱的一樣東西——即兒童的腦。如果兒童感到學習困難,如果別人都能夠接受的東西他卻不能接受,那就說明,他在童年時期沒有從周圍的人那裡獲得對於他的發展來說應當獲得的東西。是呀,兒童早期獲得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同齡的孩子,因為接受的教育少,甚至根本沒接受什麼教育,孩子的認知水平遠遠低於別的孩子,以至於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不喜歡學習,不喜歡讀書……這也就是說,孩子學習困難不是與身俱來的,而是後天環境所致。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學困生,可能教師和家長更多的是埋怨,或者將原因歸咎於孩子的智力問題,從而間接的否定了孩子。因為教師日常工作很繁忙,不可能兼顧到每個孩子,所以最容易忽視學困生。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教師的建議是“對於每個學習困難的兒童、不管他已經被耽誤到了什麼程度,我們都應當讓他在公平的、民主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腳。”讓我們的孩子感受到快樂,生活的樂趣。

無論一個兒童感到學習如何困難,他都應當學會思考,應當使書籍成為他歡樂的源泉。我們教育者應該幫助學困生愛上閱讀,並且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得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也就越敏銳,自然我們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在他的實踐中,甚至把讀書作業,而是唯一的作業,這一做法收到了好的效果。這一做法確實有效,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嘗試引導學困生進行閱讀,有些孩子也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漸漸地愛上了學習。當然,除了讓學困生愛上閱讀,我們還需要多關心、幫助學困生,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困生學習不再困難。

讀完《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對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人格也充滿了深深的敬意。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賞識每一個個體,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寶庫中的瑰寶。這本書帶給我很大的啟示和教育,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呵護與珍愛每一個孩子。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0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系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蘇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及其著作業已聞名於世,但也有讀者尚感陌生。一旦你去熟知他那無私奉獻自己的人生,領略他在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方面的卓著成就,你便會對他的為人品格、超群出眾的教育生涯產生一種敬慕之情;一旦你去讀他那些用心血寫就的蜚聲國內外的著作之後,你便會對他產生一種崇敬之感。蘇霍姆林斯基不愧是一位真正的人,可以說是前蘇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當代的出類拔萃的偉大教育家。

其中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國小教師而寫的。譯者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裡選擇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統稱《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學生該這樣教。

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如蘇霍姆林斯基不止在一條建議中提到教師時間分配的問題,他舉了兩個例子。第一是她自己做了一個有趣的數字統計。他對500名有子女在上大學的教師做調查,詢問他們:你們的孩子進的什麼學校?在那個系?結果只有14個人回答是“師範學院”或是“培養教師的綜合大學”。而480名教師是這樣回答的:“因為教師的工作太辛苦,連一分鐘空閒的時間都沒有。” 是的,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確實沒有老師不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的,天天是上課、改作業、輔導、談話、寫各種各樣的總結,時常感覺時間不夠用的。這裡面除了沒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而覺得時間不夠用外,恐怕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被迫著去做這些事,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

談到如何解決時間這個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這完全取決於學校的全部活動是怎麼安排的”。他舉了這麼一個例子:一位有三十年教齡的歷史老師上了一節公開課,課題是《蘇聯青年的道德理想》,區培訓班的學員和區教育局的指導員都來聽課。課上的非常出色,聽課的老師和指導員本來打算在課堂上記一些記錄,一邊課後提些意見,可是他們聽的入了迷,竟然連記錄都忘記了。他們坐在那裡,屏息靜氣的聽,完全被講課吸引住了,就像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這是多麼的令人驚歎啊!課後又一位教師問他:“你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這位歷史老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我只用了大約15分鐘。”聽完這位老師的話,我想所有的人都應該感到很意外吧,這種境界對一名教師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是值得我們深深學習的。

對於這本書,我以為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省自身,反省自己與書中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近學生,走進教育。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1

不久前,利用每晚睡前一小時的時間,自學了《給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書留給我的感覺是:無論你是一位剛剛加入教師隊伍的新手,還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你都已經選擇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職業:教師,那麼就需要你耐心細緻、身心投入、勇於奉獻,擁有無私的愛心、非凡的個人魅力、自信且超群的能力。選擇了教師這份工作,就意味著從此你將影響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記住,教師的職責是幫助別人塑造未來,教師的影響將是永久且深遠的。教師的肩上承擔著多麼高尚、多麼令人肅然起敬的責任!

《給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這些建議給所有的新、老教師及時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該得到的幫助和培訓:為“教”和“學”提供即時而有效的指導;為新教師提供各種實用的教學技巧;促進新教師和教師指導者之間更多的探討和互動;為老教師提供有益的指導方法和案例;為任何有意於自身提高的教師提供了素材。是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和在反思中學會教育教學、學會成長的好教材。

書中的建議簡單易學、易於實踐。書中的言語和比喻幽默、風趣。書中給教師提出了101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在這本書裡,安奈特用樸素的語言將自己教育教學中的案例向我們娓娓道來,讓你覺察不出教育專著的乾澀和乏味,理論與案例有機結合,讀了讓你回味無窮,意猶未盡。這些建議不論是對新教師還是老教師,在改善學生與老師的關係上產生迅速而有效的效果,使教學效果“立竿見影”。《給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不僅給了我讀書的樂趣,積累了知識,更是給了我很大的思想震撼和反思的空間,特別是《要明白教學工作的艱難》、《做到最好》等幾篇文章更是引起了我深深地共鳴。

正如書中所言,“教書育人需要努力和付出,有時候這條路相當的崎嶇不平,你可能會不停的摔跟頭,甚至還可能流血,但是付出最多的也是回報最多的,教書育人帶給你的收穫,遠遠超過你的付出。”自從我擔任大2班的班主任以來,我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我要成為每個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心靈培養師,培養的好,每個幼兒有可能都是國家的棟樑,培養的不好,有可能會給社會、家庭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從上任以來,我不斷的`利用一切機會充實自己,時刻提醒自己要做到最好,給學生作出好的榜樣,正如書中說言“只有我們做到最好,學生們才有可能做到最好,只要全力以赴,我們的生活、別人的生活,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奇蹟。”的確,大班這一年,在我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無論是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還是文明禮貌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總之,學習《給教師的101條建議》讓我收穫很多,它給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讓我的心靈滋養,心胸開闊,讓我更加明白教師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幼兒,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因此,需要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更加積極的讀書學習,充實自己,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給學生樹立榜樣,用最平凡和最有效的方式來關愛幼兒,使自己成為能影響他人,改變他人的老師,並在教育事業上取得成功。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2

讀完李鎮西等著的《給新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已有一段時間了。遲遲沒有完稿不是因為忙,更不是因為懶,只是這感想太巨集大又太瑣碎,每一次的感想都足以寫一篇抒情散文的,因此久久覺得無從寫起。醞釀了好些天,索性信著思想、信著筆直抒吧。

人的思想就像一潭水,如果長時間沒有新鮮水源注入的話,就會腐臭變質。而這新鮮水源的來源可能是積極的實踐加反思,也可能是一本書,還可能是勝讀十年書的一席話。“黑暗”中摸爬滾打半年的我,本以為自己時時更新的“潭水”水質還不錯,可讀了《給新教師的建議》之後,突然覺得自己思想的潭水因更新的太慢而即將變臭。如果沒有這本書的指點迷津當頭喝棒,我將在一如既往的摸爬滾打中漸漸腐臭下去。我慶幸自己恰能在此時遇見“貴人”,因為此時正是我知之不少,而又不知甚多的時候,未來,還有太多要做的事情。正如劉朝升所說:“新教師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也是一個進行角色轉化的'過程,是一個從學生轉化為教師的過程,是一個從單純的學習者轉變為學習者和實踐者的過程。這個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我受益於胡成關於讀書的論述:“精讀專業著作,有助於提升專業水平;而泛讀有關文學、史學、現代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則能拓寬知識面,培養人文底蘊”,也向往郭繼紅關於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建議:“靜下心來讀書可以讓我們的心迴歸家園。一本好書在手,如同享受一道精神美餐,絕不能胡翻亂讀。要專注投入地讀書,邊讀書邊做筆記,肯下功夫,才不易遺忘;要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地讀書,才能與大師進行心靈對話”。我認同劉朝升關於教育事業的呼喊:“教師不僅僅是一種能讓你吃飽穿暖的職業,更是一項事業”,更佩服潘玉婷精闢的見解:“興趣比分數重要、方法比知識重要、會學比學會重要”。當然,我最憧憬的還是李鎮西潤物無聲的教育理念:“最好的教育是看不出教育目的的教育”、“教育是心靈對心靈的感受,心靈對心靈的理解,心靈對心靈的耕耘,心靈對心靈的創造”。令我陶醉的還有陶行知的“六個解放”,李鎮西的“五個一”和“四個堅持”,以及蘇霍姆林斯基的體現其“和諧教育”理念的句句精闢、優美、厚重的名言。

我甚至把李鎮西當做我人生的楷模,他每天的“五個一”工程更是為我的行為樹立了一個標杆:“琢磨並上好一堂課;找一個學生談心;寫一篇教育隨筆;讀一萬字的教育專著或對教育有啟示的書;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我知道自己和李鎮西相去甚遠,無論經驗、資歷、還是思想認識。但我會向這個標杆去靠近,向這個楷模去學習。

未來的日子裡,我會揚長補短,延續以往好的習慣,養成應該具備的其他好習慣。繼續堅持每天讀一點教育名著並從中摘錄一點名言,繼續堅持認真備課上課並思考其中的教育問題;養成每天寫隨筆的習慣,堅持記下自己教育生活的點點滴滴,養成經常找學生敞開心扉、海闊天空聊天的習慣,與學生建立起平等、自由、朋友式的師生關係。教育無大事,細碎繁瑣,太多好的習慣要養成,太多好的事要去做。然而,由於精力有限,我決定現在先重點做好以上四條。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前方,我的成長之路艱辛而漫長,未來,我的世界還是未知;沒關係,艱辛的路可以幸福地走過,未知的世界充滿著無限可能。我相信時間能讓一個人衰退,更能讓一個人變得強大。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3

讀過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他給的不是建議,而是在把他智慧的結晶傳授予我們。教育素養的第一重要標誌,就是教師在講課時能直接訴諸學生的理智和心靈。教師不是宣講真理,而是在跟學生娓娓談心。所以教師對教材要有深刻的知識。如果沒有深刻的科學知識,就談不上教育素養。教師的教育素養只能取決於讀書,讀書,再讀書。那麼教師應當具備怎樣的教育素養呢?下面我就教師素養方面談一些淺顯的認識。

首先,我們教師應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經常聽到學生在背地裡議論,說他們喜歡某位老師,聽課興致高;不喜歡某位老師,聽課的時候昏昏欲睡。事實上,能否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不是單方面因素決定的,老師的學識、能力、性情、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融鑄成起人格,這是一名老師吸引學生的主要源泉。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於淵博的學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具備這些條件的老師不但在教育教學上游刃有餘,而且善於處理、協調與學生以及同事之間的關係,創造融洽和諧的工作氛圍。以利於獲得事業的成功;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於善良和慈愛,他們會在平等的基礎上善待每一個學生,不會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壞或者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視某些學生;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於對事業的忠誠,他們不是僅僅把教書看成謀生的手段,而是毫無私心雜念地投身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並能從中享受到認識的樂趣……

其次,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親和力。在學生評價教師中,我們不難發現,學術能力、教學水平與學生的滿意程度並不一定成正比。有些教師,其所帶班級的考試成績總是處在年級前茅,個人教育教學能力、工作能力都特別強,但是學生對其滿意率卻不是很高,這是何種原因呢?我想:這類教師之所以不受學生歡迎,是因為他們缺乏必要的親和力。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親和力,可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獲得學生的寬容和理解。因此,某個教師可能在教學方面有所欠缺,但學生卻能熱情地學習,主動地思考,由此就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教學效果。反之,如果教師知識甚高,不顧學生的感受,我行我素,唯我獨尊,那就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即使他學問最高,講課最好,最終卻不一定能實現教學的目標。因此,我覺得親和力是教師必備的教育素養。

再次,教師應該掌握一定的語言藝術。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藝術,教師要有較高的語言素養。"教師的語言要規範、科學、有師範性,要力求準確、到位、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出現科學性的錯誤。優美、科學的語言能給學生語言的營養、智慧的啟迪。教師一句精闢的話語,能縈繞於學生的腦海而終生難忘;一個生動的比喻,能使學生抓住了知識的關鍵而茅塞頓開……

總之,要想提高各方面的素養,就需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所謂"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我們就必須讀書,讀書,再讀書。以上是自己較粗淺的感受,有待於進一步攻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使自己能儘快地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成為一名合格的新型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4

我閱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之後感觸頗多,可以說他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值得我們廣大教師不斷思考。通過閱讀,我懂得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好教師,必須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歌德說:“你要欣賞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增加價值。”盡力履行你的職責,那你就會立刻知道你的價值。履行責任的標準越高,其人生價值就可能越大。一名教師,只有盡到對學生的責任,才能是好教師。因此,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須從“責任”兩字做起。對自己應盡的責任認識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長,越能在履行責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麼,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師的責任呢?

一、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

我認為要從課堂做起,從小事做起;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先要做到,並且要做得更好,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學為人師,身正為範。我一直就是這樣來要求勉勵自己的。

在低年級學生眼裡,教師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學生的關注。因此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終生的,尤其是教師不良的行為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更是無法挽回的。如果一個教師上課遲到早退,或不認真備課、隨便應付,或對學生不管不問,那麼這樣的教師怎麼能讓學生有好的學習榜樣?怎麼能教書育人?

二、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

教師首先要有紮實的專業理論水平:對所教課程的內容要非常熟悉,從教材、體系到知識點等都必須瞭解、掌握;上課能夠做到駕輕就熟,深入淺出,難易恰當,重點突出,對學生的回答能及時做出明確的判斷,不能模稜兩可,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地學習。其次,要有好的教學方法。作為教師來講,怎麼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好的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得到啟發,思維能力得到鍛鍊,從而能夠使學生自主地學習。相反,照本宣科、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是不受學生歡迎的,這樣的課堂是缺乏生機、缺乏活力的。因此,能否掌握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也是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體現。尤其是我們現在參加的二期課程,在培養能力,發展思維的同時,必須兼顧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第三,要有比較寬廣的知識面和反思能力。教師如果沒有比較寬廣的知識面,就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也不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業務水平的提高要靠不斷學習、反思和探索,而這背後的決定因素是教師的責任心。

三、要關愛學生

一是關心學生的思想。教師要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瞭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從中知道學生在想什麼,需要什麼。二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當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要及時地,耐心細緻地輔導,堅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部書,處處滲透著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愛生之情,以及他在教育教學研究中的真知灼見,是不可不讀的一部好書,這部書將成為我教師生涯的指路名燈。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5

魯迅先生說:“每天不讀點書,就如不曾洗臉刷牙,會覺自己面目可憎,無以見人。”每每唸到這個句子,我都覺得有點無地自容,因為我既沒有廣泛地閱讀名作,也沒有通徹地精讀某書,更沒有做到持之以恆每天讀書。我這樣的讀書,實在有愧於“讀書”二字。但是這學期學校開展了“共讀一本書”的活動,讓我能在一天忙碌的工作之後,督促自己靜下心來好好讀書,自己也細細的品味了前蘇聯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它帶給我極大的啟發和深深的感觸。

書中給教師提出的每一條建議既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又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蘇霍姆林斯基那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我們教師來說,尤其是對我這樣的新教師來說,就像一場及時雨,所舉的事例及解惑的方法跟我們一一道來,每讀一節都會有新的收穫和體會。捧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涵養淵博的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憂解難,為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作為一名教師,這本書裡的每一個建議對我而言都是至理名言。《給教師的建議》書中一開始就提出了每個教師都曾無數遍的責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但是我多希望一天能有25個小時!作為老師我們每天都要備課、上課、放學、回家,晚上回到家可能還有些瑣碎之事要處理,有時候忙起來真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蘇大師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刻地思考和挖掘,他舉了一個被人們廣為引用的歷史老師的例子。

“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鍾。”天哪,一輩子和15分鐘,這是多大差距的兩個時間概念啊,這位歷史老師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原來,“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就是意味著要不斷地讀書學習。只有讓讀書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習慣,才能讓知識匯流成海,才能讓我們在教學中如魚得水。

結合《給教師的建議》這部教育著作,我逐步嘗試把蘇大師的教育理論有選擇地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當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技巧,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學風格。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把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實行多次練習,使學習內容在學生頭腦中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這樣也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面對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面對新時代的學生,要做一位好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需要我們老師有著良好的心理素質來適應這個多姿多彩的知識海洋。《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真是讓我愛不釋手,它能讓我掩卷沉思時刻反省自己,深刻看清自己的不足。捧讀此書,猶如在與大師對話,這是一場無聲的對話,他讓我們時刻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自己的教育得失,傾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與眾不同的聲音。

一本好書就是一盞明燈,可以照亮人的心靈,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盡情歡笑,可以讓我們靜心思考,可以讓我們奮發圖強,可以讓我們勇於創造!《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