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集合15篇

校園 閱讀(1.62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集合15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

讀了《給教師的建議》後,我深受啟發。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娓娓道來, 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我覺得找到學生和老師發生的現象的根源,有益於我們開闊眼界。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後進生的幾條建議。在我們的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後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這樣說恐怕沒有哪一位教師是不肯贊同的。有那麼一些學生,他們理解和記住教材所花的時間,比大多數的普通學生多2、3倍;頭一天學過的東西,第二天就忘;為了防止遺忘,需要在教過教材後3、4個星期(而一般是3、4個月)就進行鞏固性的`練習。

對這些兒童來說,我們首先是要改變我們的看法了,對“後進生” 的教育工作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簡單地認為轉變"後進生"就是為其補課,提高成績。把學習僅僅侷限於背誦必修的教材是特別有害的,——這種做法會使他們養成死記硬背的習慣,變得更加遲鈍。我們應該知道,每位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我們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否則只會適得其反。那麼該如何做呢?

對於學生我們應更多的是要發現他們的的優點,哪怕是肯定平常學習生活中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也能極大地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得到教師的肯定是對他們一種莫大的鼓舞。國小生年齡小,易受暗示,喜歡被肯定。例如,在一次的數學課堂中,我發現一個平時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勇敢地舉起了手,並在大家的鼓勵下正確地回答了問題。當場我就讓全班同學表揚了他,課後,我又單獨以進步獎獎勵了他。從此,他上課的積極性高漲了,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其次,精心地為所謂的“後進生”設計一些針對性的練習,耐心地因材施教。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對症下藥,各個擊破。每個人都有個體差異,所以他們的弱勢也是不同的。對於這些後進生們,應當經常注意平時作業錯誤的地方,總結歸納弱勢所在。然後進行有針對的練習,加強鞏固。

再次,藉助集體的力感染後進生 ,這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操作起來也是有很多難度的。首先要把學生按照成績分成小組,要以好帶差;讓學生養成互助互學的良好風氣,讓好學生理解“教學相長”的內涵。自然他們就願意交了。要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是在一個大家庭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這樣整個班級的學期氛圍也會越來越高漲,後進生也能得到充分的幫助。

當然,最重要的還要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不要妄想速成,短時間見成效,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持久的耐心,平和的心態面對他們,教育他們,只有這樣,轉變後進生的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2

有人說,身為教師不知道蘇霍姆林斯基,無異於學音樂卻不知道貝多芬。可見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界的影響,這位把一生都獻給教育的偉人用筆書寫著對教育的熱忱。雖然蘇霍姆林斯基已離我們遠去,但他留下的寶貴財富對我們今天的教育仍有很多的借鑑意義。《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是每一位中國小教師都應該仔細讀的書,它給我們指明瞭方向,讓我們看到了光明。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高度需要我們慢慢的揣摩。

這本書中談到了很多教師面臨的問題,比如說“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怎樣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兒童”、“要保持‘水源的清潔” 、“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 “如何提高教師的教育素養”等等。這些問題也是我們現在教師面臨的問題,人們在這些問題上研究著並困惑著。中國小生是祖國的未來,給他們正確的教育,讓他們快樂的學習是每一位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怎樣才能成為一位優秀的教育者讓我們且聽教育大師的見解與教誨。

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怎樣使國小生願意學習”,現在的很多學生都討厭學習,因為他們覺得學習就只是為了死板的學習知識,沒有一點的樂趣。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要想使國小生願意學習,就應該建立一個有趣的課堂,引起他們的興趣。”如果把他們的思維套進黑板和識字課本的框框裡,讓他們與氣象萬千的世界隔絕開來,這無疑是錯誤的。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他們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只有滿足他們好奇的慾望,他們才更有熱中。亞里士多德也曾指出:“思維是從驚奇開始的。”如果情況允許的話,應該帶領孩子們到花園裡,樹林裡,湖岸邊走一走,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發現大自然的奇特。這種快樂的學習方法,相信會事半功倍。將來我們成為老師,在學習《蘋果裡的五角星》時,可以帶一個蘋果。講課時,可以親自切給學生看,讓他們看到裡面的.五角星,見證奇蹟的時刻。又比如,在學習《廣玉蘭》時,可以帶幾多廣玉蘭,讓學生自己觀察的外形,花色,氣味等等,鼓勵他們踴躍發言。還可以教學生畫廣玉蘭,來提高他們對課堂的興趣度。我相信只要我們讓圖畫,音樂,情景劇等等藝術色彩走進課堂,學生也會情不自禁的融入其中。

讀了這本書後,我對蘇霍姆林斯基書中講述的教育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情,它就像我們這些未來老師的指路明燈。但讓我真正充滿敬意的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人格。他用赤誠的心、火熱的血、堅強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們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時時不忘己任,時時不忘貼近學生的心靈,給他們平等和尊重,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創造力和他們學習的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讓我受益匪淺。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3

一座漂亮的高樓,如沒有堅實的地基,那它也不過是一座座虛幻的空中樓閣而已。浩瀚的海洋若沒有億萬條小流的注入,也便失去了它撼人的氣勢,是啊,一個人的成長也是需要基礎,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特別是在中學、國小階段,正是為人生人生打地基的時候。

此時,他們的記憶既靈活有敏感,只要我們教師善於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不讓孩子負擔過重,那麼這個時期孩子們記住的東西,常常永遠不會忘記。咱教師不知是否有這種感覺,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舊時忘不了,新事想不著,理解力日漸增強的我們和學生同背一首新詩,我們肯定背得很快,可一段時間後,學生們仍能背得很熟,而我們卻想不起其中的某些句子了。正所謂背得快,忘得更快。而學生們正像一個空袋子一樣,把那些識記積累的東西一股腦的全裝進去。雖然現在他可能並不十分理解,但在將來,隨著能力的增強,閱歷的增長,他們會信手拈來、應用自如的。

我想這也正是中學教學大綱上所強調的`“重視雙基”的意義所在,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就是學生學習的基礎。以後我會繼續在如下方面下功夫:

首先,注重學生基本的讀寫能力訓練,寫好字,讀好書,背好詩,說好話,讓孩子們掌握好基本的知識工具,做一個能讀、能寫能表達的人。

其次,注意訓練的持之以恆,培養學生的能力,這並非是一蹴而就的事,重在堅持現在每天讓學生寫會生字詞,理解其意義,每堂語文課,課前3分鐘背誦,每週一讀一寫,即讀好書,寫讀書筆記。現在孩子們已經養成了習慣。幾年下來,我這兩個班的孩子,基礎知識學習比較紮實,成績很好。

再次,就是花樣作業,我們班的餓孩子作業,是不重樣的,根據白天的表現,我會給不同的孩子佈置不同的作業,有多點的、有少點的、有讀的、有寫的、還有背誦的,雖然不同,但孩子們都沒有意見,因為,他們知道,只要他好好表現,就會做自己最想做的作業,其實佈置這類花樣作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 孩子們對那些基礎知識經常複習,反覆使用,從而鞏固牢記。

當然,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們學習的側重點有所變化,從抓雙基到抓能力,一環扣一環,蘇氏告訴了我一條永恆的真理:這全部的工作都是建立在自覺的掌握教材的基礎上。只要我們用心愛學生,用心工作,儘量把學生的有意識記和隨意識記結合起來,相信,孩子們終有一天能讓 自己的夢想騰飛起來,做教師的我們看到孩子們的幸福,自然也將無比的幸福。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4

每個人都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人生,而豐富人生最好的方式就是讀書和旅行。最近這段時間我讀了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讓我對孩子們的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

書中深刻地談到“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這個問題。注意是伴隨各個心理活動而產生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狀態,沒有注意的參加,不可能有比較穩定的心理反映,也就難以完成認知過程。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注意是學習的門戶”。因此,注意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人人注重教育的今天,要想全面開發學生的智力,就必須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對於我現在教的一年級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年齡小,自制力差,活潑好動,上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怎樣培養孩子做事精力集中,克服注意力遊移、分散的壞習慣呢?

第一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效率低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幹著這個,想著那個;一會兒幹這,一會兒幹那。教師要從小培養孩子在某一時間內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如給孩子看圖書時,看完一本,再換一本,容易使他們養成注意力分散的習慣。孩子做完一件事情,也能體會到完成這件事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這種愉快也能幫助他們繼續學習,保持注意力。

第二、對孩子講話不要老是重複。有些教師對同一件事情或某一點要求總要反覆交待好幾遍。這樣的.孩子入學以後常常忽視教師所講的話。因為他已經習慣於一件事反覆地聽好多遍,當教師只講一遍時,他便當作耳旁風,以為老師也會像父母一樣重複幾遍。漫不經心地聽課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學內容,無法遵守老師的要求,自然也談不上理想的學習效果。因此,對孩子談事情只說一遍,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一種好方法。

第三、訓練孩子善於“聽”的能力。“聽”是人們獲得資訊豐富知識的重要來源,對於學生來說,誰要是上課善於聽,能理解並記住聽過的東西,誰就佔優勢。因為學校里老師是以講課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師要以通過聽的途徑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如課餘時間聽小說連播、聽音樂。鼓勵孩子複述或用自己的話概括聽到的內容,從而培養專心聽講的習慣。

對孩子來說,其注意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是通過家長和教師的不斷培養的過程。一個好習慣的養成至少要堅持21天,而一個好習慣的穩定形成最短也需要85天,所以只要能對孩子堅持要求,不斷激勵並加以督促引導,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就容易培養孩子注意力的集中。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5

近日,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句話:“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這就集中體現了蘇霍姆林斯基賞識教育的思想,他認為教師的賞識是實現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是啊!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彷彿都是為得到賞識而來到這人世間的。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壞。而教育更應該沒有“放棄”,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是寶貴的,都能“閃光”。賞識,成了優點放大鏡,個性聚焦鏡,讓我們的眼裡,看到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看到了還沒教好的`學生。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將賞識進行到底,根據思考和實踐我認為:

一、專找學生的優點

使莊稼滿意的養料是最好的養料,使顧客滿意的商品是最好的商品,使學生最樂意接受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專找學生的優點,然後讓這些優點通過老師的“小題大作”,使星星之火頓成燎原之勢。

二、堅信學生“行”

美國教育家把成功教育學生的奧祕概括為“信任學生”四個字。我國當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相信兒童,解放兒童“,也是把相信學生放在首位。曾有一位對超常兒童有研究的外國專家到我國一所學校考察,一位老師說:“您能否幫我把班裡智力超常的學生挑出來?”專家爽快地答應了,然後自信地用手隨意指點起來:“你、你、你……”此後,老師、家長、同學都對他們另眼相看,一年後,專家再次光臨學校並詢問:“那幾個孩子情況怎樣?”老師道:“好極了,我感到很驚訝,您來之前他們都只是普普通通,可經您一點,全都變了,請問您有什麼訣竅,判斷如此準確?”專家微笑道:“沒什麼訣竅,隨便指指而已。”老師頓時目瞪口呆。這個故事給我們很深刻的啟示,那就是當大家都堅信一個人“行”的時候,他就真的能行。

三、不要吝嗇你的“賞識”

古人道“士為知己者死”。說的是為絕對賞識自己、信任自己的人去死都願意。可見被人賞識後的無窮動力。從領導幹部到平民百姓,莫不需要他人賞識,成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因此,應學會賞識自己的學生。

總之,讓我們牢記: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在自己的教學中多賞識,少抱怨,從賞識起步,並將賞識進行到底。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6

在這次的口小暑期教師讀書交流活動中,我選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書中總共談了100條問題,每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引人深思。

書中第2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這個問題給我的感觸很深。教師每天上課有的要三四個小時,備、改、講、輔幾乎佔用了在校的其他時間,有時還得在家夜辦公。除了工作,教師也得做家務,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還得孝敬長輩,哪裡有空閒的時間啊!許多學生怕報考師範學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師太辛苦”,雖然看起來好像有不少的假期。書中所提到的一位歷史老師說:“我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這句話似乎很難理解。怎樣做這種準備,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讀書是作一個好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蘊”。我們不要再說 “沒時間讀書”,關鍵是你想不想讀書。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我們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來。讓我們一起讀書吧!潺潺小溪,匯成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眼前的課,而是出自內心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應該讓自己所教的那點學科知識在你的知識海洋裡成為滄海一粟。“襯托學校教科書的背景越寬廣,教學水平提高就越明顯。所以我們應該“用終生來備課”。

第46條提出“關於寫教師日記的建議”。 蘇霍姆林斯基出生於1918年,,1942年參加衛國戰爭負重傷後回到了教育崗位, 1970年逝世,享年52歲。長達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動中,蘇霍姆林斯基跟蹤觀察和研究了700餘名學生從入學到畢業整10年的學習生活。他從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和角度進行觀察、瞭解研究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各種現象和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形成自己較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並著有41部專著和小冊子,其中許多著作已經譯成30多種文字在國內外出版。我想,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成為著名的教育家跟他勤於觀察,勤於記錄研究是分不開的。俗話說,寫十年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但是堅持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想想我們平時可能因為“繁忙”,很多時候有些想法沒有用筆記下來。當遇到同樣的問題時還得努力思考,從頭再來。記教學日記可以幫助我們研究、對比、分析一些問題,有助於總結經驗教訓,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少走彎路。

《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很好的書,其中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細細思考。我覺得它對於提高我自身的素質和教育藝術都有很大的幫助。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7

假期,作為新教師的我讀了《優秀教師的自我修煉:給青年教師的成長建議》,從這本書中作者以一個有多來教學經驗的教育工作者告訴新教師,年輕教師在踏入自己新的工作崗位的時候應該多一點自信,多一點虛心,持一點恆心。有了自信,就會讓自己的潛能釋放到最大化,有了自己的反思,加上自己的智慧,進而創造自己的精彩。告訴年輕教師自己面對的是日益成長的學生,是日後社會建設的主力軍,是全社會的拷問和關注,所以要多讀書,多學習,從身邊學起,從身邊的.老教師學起。

本書還告訴我教師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年輕教師要敢於堅持,要有一顆恆心,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本書在第一章指出了年輕教師所面臨的困惑和煩惱,作者舉了很多案例,具體講述了一些新教師所面對的種種問題,例如身份角色轉變所帶來的壓力;新教師如何確立自己的發展方向等。在接下來的一章中,作者就新教師如何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這些建議對於年輕教師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年輕教師要能夠正確處理事業發展與自身成長的問題,要學會與人溝通和相處,要學會與同事友好相處,要尊敬領導;要讓和自己相處的孩子感受到快樂,為促進自身專業的成長,教師更要將加強理論學習,多讀書。在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為了上好每一節課,為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上網查資料,請教身邊的老教師,不過有時學生們並不領情,課堂上東倒西歪,我也曾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這種過分“活躍”而沮喪過,心想這些學生與想象中的乖巧可愛真是差別太大了,他們每個都是那麼“活躍”,那麼的不聽話,上課時總是給你搗亂,真是令人心煩。通過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我遇到的這些問題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學到很多方式方法調節自己和管理學生。我這才終於明白了“愛學生”的真諦,不僅僅是愛聽話的孩子,還要愛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他們也是那樣的可愛和聰明,走近學生的心靈,真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成為他們的朋友,這樣就會發現他們身上更多的閃光點,就算他們偶爾的調皮搗蛋,也不會覺得心煩氣躁,只會更覺得他們天真、可愛。

讀了這本書,使我意識到,教育的過程是艱難的,自己在工作當中不能因為這一時的困難和挫折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要對自己充滿信心,要多與自己身邊的老教師交流,要學會與學生和學生家長相處,為自己樹立一個職業理想並追逐下去,只要有恆心,我相信成功一定會屬於自己,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8

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雖然不能全部領悟書中的內容,但在很多問題上給我很大啟發。其中,“教師要愛護學生對你的信任”這一問題的讓我很受觸動。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建議你,年輕的朋友: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藥摧殘致死的,所謂要關心兒童的生活和健康,關心他的利益和幸福,關心他的完滿的精神生活,這首先是意味著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兒童信任你,因為你是教師、導師和人性的榜樣。你必須嚴格地、堅持的關心兒童,毫不妥協地反對我們的教育工作中那種對兒童漠不關心、冷酷無情的現象。”

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容易忽視這一點,尤其是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批評孩子,可能完全沒顧及孩子的自尊,也許正是在這時,孩子失去了自信,也失去了對老師的信任。教育心理學家認為,開啟學生心靈之門的金鑰匙在教師手中,這就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教師只有對學生付出愛,付出感情,才會贏得學生的愛與信任,學生才有可能將教師“納為自己人”,才可能接受教師的善意批評,並努力按教師的要求去做,教師的教學工作才可能做好。

還記得,一個星期前我班進行了語文基礎檢測,看到有幾個孩子做得很差,試卷上很多空白,我隨即在教室裡發火,嚴厲地批評了幾位同學。我能看到得出,他們很恐懼。現在想來有點後悔,本來我能感覺到,孩子們還是喜歡我的`,可就是在批評他時,我變得冷酷、無情,和其他人沒什麼兩樣。其實那些孩子在看到自己做不上時,就已經很無奈了。好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及時提醒了我,我以為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說到這點,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很少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在教育中,儘管有時我們為他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可他們並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願違,收到相反的結果。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師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就本質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關懷學生。我們要讓學生經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讓他們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費力氣,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穫。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9

這個學期我一直用閒暇時間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作者的很多觀點和看法我非常認同,接下來我就“學會傾聽不容易”這一觀點談談我的看法。

今年我在教畢業班的同時還肩負著三年級二班的英語教學任務。六年級的課堂安靜而有秩序,可是一到三年級的課堂,就讓我束手無策。每次當我提出一個問題後,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們爭先恐後,個個急於表述自己的觀點,不但手舉得老高,嘴裡還不停地喊著:“老師,我!我!”當老師喊別的同學發言時,他們會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或悄悄地與前後左右的同學竊竊私語,說些與問題毫不相關的話;或急不可耐,沒等別人說完,就跳著喊著舉起了手……真正能坐著傾聽別人講話的孩子不多。課堂可真是熱鬧,我想這似乎也和小孩子們好動的天性有關吧。那麼怎麼才能培養孩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呢?

1、讓學生懂得傾聽。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告訴孩子們傾聽是對老師和發言的同學最基本的尊重和禮貌。當同學發言時,注意力要指向發言者,不隨便打斷,不嘲笑、不起鬨。我們自己發言時是不是也想讓同學們靜靜地聽呢?學生聽了我的話後,有了一點改變,可是還不明顯。

2、設計小組,為表現優秀的小組加分。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在有限的時間最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我給學生進行了分組。每次小組有同學答對問題,加一分,表現優秀的時候加一分。一旦有同學做小動作或者隨便說話就會被扣掉一分。這個辦法很奏效,那些愛動愛說的同學,慢慢地收斂起來,課堂漸漸變得有條不紊,秩序井然。

3、增加複述遊戲。

三年級的英語課本較多的是對話的練習,以前別的'同學在表演對話時,其他孩子們總是不能靜下心來聽。後來我想到,在一組對話進行過後,我提出問題。比如:A: What would you like ? B:I’d like some apples and watermelons。 我就以上問題提問:What would B like ?孩子們根據自己聽到的結果,如果複述正確,就能為自己的小組加分。所以先在只要有對話練習,我就結合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口語以及聽力能力。

在培養孩子們傾聽的時候,我自己也養成了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鄭傑校長說:“傾聽不僅是一種交往藝術,傾聽更是一種美德。”願我們都做一個善於傾聽的人!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0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是鄭潔校長給教師的建議,也是一位教育改革者的暢想,語言真誠、觀點新銳、風格獨特。他的這本書共分為四部分:教師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教師作為一名稱職的員工;教師作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師作為一種自由職業。下面談一些我讀後的一些體會:

給快樂找個理由。

鄭傑校長也讓我們領略到了他的不凡與偉大。《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他的書,我想用四個詞語來概括我的閱讀感受:簡單、沉重、豐厚、幸福。

說它簡單,那是我的主觀“臆斷”,是我單從書的內容上來說的。一百篇文章,每一篇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就像一篇篇小品文,不需要作者的刻意雕琢,但每字每句都是心靈深處的有感而發,釋放的得體,到位。讀了《教師要有靜氣》後,我也倍受感染,從前的浮躁心態的確收斂了許多;讀了《何不玩一玩》,讓我認識到學生並不是我們生命的全部,學生也並不是我們的“上帝”,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他們達到心靈上的淨化,也使他們有一種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從而也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讀了《欣賞缺憾》後,我才發現,缺憾並不都是一種難以容忍的過錯,學會欣賞,需要的是大度和豪放、寬容的心態。我也第一次感覺,那些在我心中“有問題”的學生,竟然也有那麼多不被人看重和忽略的“美麗”。想想,我扼殺了多少孩子們的夢想啊。

說它沉重,是我從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發現了自己多方面的不足,發現了鄭傑校長切中要害的剖析了自己及眾多教師心靈上的缺憾。原來的我,就如斷了線的風箏,沒有方向的亂撞,找不到可以讓自己停下來反思的地方。曾有一段時間,我甚至對教師這個職業產生了莫名其妙的厭煩和反感,總是想逃離這個職業,教學的興趣大減。而今天,在反覆讀了這本書後,我的心情又慢慢恢復了以往的狀態,沉靜之中又多了幾分熱情:既然從事了這份職業,我為何要為難我的學生和我的價值觀呢?金錢固然誘人,但我從事的事業又有多少金錢能衡量得了呢?

說它豐厚,是我認為這本書的很多觀點不是我們不知道,而是我們沒有把它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來認識,很多時候,我們總喜歡站在課堂的邊緣觀看學生的變化,而沒有走近他們俯下身子和學生說說悄悄話,所以也錯過了欣賞美麗的機會。膚淺的認識束縛了我們的思想,還談何演繹“真理”呢?更不用說像鄭傑校長一樣洋洋灑灑寫下自己的獨特感悟了,他給我們教師枯竭的心田注入了清清的小溪水,我們拿什麼讓我們的學生也能在炎熱的夏季感覺到清爽的味道呢?

認真讀過這本書後,一種幸福的感覺湧上心頭,覺得讀書的快樂奇妙無窮,所以,我讀書,我快樂!讀書吧,這就是快樂的理由!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1

通過學習《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教育名著,我懂得了很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我更在努力地把他們用在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用在班裡的每一位學生身上。

在學校裡,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僅僅是為了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應該被人尊重,被人理解,被人欣賞。所以,教育工作者要站在被服務者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瞭解他們的所訴所求,所期所盼,為他們消除成長的煩惱,為他們做好服務,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獲得實實在在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書中第二十二條講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這些學生才會在這門學科上下功夫,他們的天賦素質才會得到發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自願地建立起來。我們經常可以從圖書、報紙的種種事實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很大的聯絡。作為老師,自然希望學生喜歡上自己所教的學科,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在課堂上積極思考,踴躍參與,才能主動地思考,學習,從而學好這門課。

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烏及屋,從而喜歡你任教的這門學科。在這裡,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我們學校有位校長曾經說過,學生回家先做哪一門的作業,就說明他們最喜歡的是哪門功課。我調查瞭解下來,學生們確實是把自己最喜歡科目的作業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我特別注意激起學生的興趣,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改善作業的形式,適當減少了作業量,一段時間下來發現越來越多同學開始把數學作業放在第一個做,數學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有一些學生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無衷的精神狀態。

另外,這本書對我觸動最大的是它字裡行間洋溢位來的對學生的那種人性化的尊重與熱愛。與現實生活中我們整天對待學生冷冰冰的態鮮明的對比,也讓我反思。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2

此書是一部世界教育名著,原著首版印刷高達10萬套,先後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它是蘇霍姆林斯基為了解決中國小教育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專門為中國小教師而寫。作者以“建議”的形式,懇切地與讀者談心。整本書讀來毫無刻板、說教之感。全書皆為經驗之談,各條建議有理有據。

教材的首次見面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學習落後和成績不佳的根源之一,是對教材的首次學習學得不夠好;學生在學習公式的頭一節課上對它理解得深與淺,關係到非常多的問題;學生的意識中模糊不清和含糊膚淺的觀念越少,他感到的落後壓力就越小。那麼如何知道孩子們的知識掌握情況呢?有經驗的老師就是檢視學生是怎樣獨立完成作業的,不可讓學生在首次學習數學定律時不正確地做題、不正確地解題等。

新教材如何把握

理解新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階段,此條建議作為第14條建議的拓展與補充,對於我們一線教學老師來說,實用性最大。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寫到:對最“差”和成績不良的學生來說,專門理解新教材的階段尤為重要。有經驗的教師非常重視使成績不良的學生把注意力集中於教材的要點上,這種要點實質上就是因果關係,也就是知識的基礎。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不要害怕在每節課上抽出儘量多的時間來掌握新教材!如果孩子們在新知識的接收上有疑惑,那麼一定會為後面的`學習埋下了很多的隱患。

情感、道德、品德的關係

書中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如果一個人沒有知識是次品,那麼身體不好是廢品,而品德不好那可就是是危險品了。可見,作為一個社會人,縱使他有很淵博的知識,很強壯的體魄,但如果德行敗壞,那他也只會給國家、社會帶來更大的危害。一線老師們經常感慨:現在的孩子太難教了,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我們該怎樣激發學生在道德方面進行自我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要想啟發啟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教師要用語言非常細緻地觸動學生最隱祕的心絃———榮譽、尊嚴和高尚氣度,一定要善於瞭解和觀察學生的心靈需要作這種觸動的時機。這種時機的到來,一般是在幼小的人面前出現兩條道路時:走第一條道路,默許醜惡存在,默然處之;走第二條路,就要對醜惡作鬥爭。選擇第二條路,往往要求學生思想上高度緊張,付出很大的精神力量,儘管這從成人的觀點來看實際情況並不複雜。

結束語

感謝經典,感謝大師,正是在與經典的對話中我找到了身為教師的發展方向;在與大師的交流中找到了適合學生髮展的特色之路。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3

剛剛參加工作,即得到學校青年教師工作坊老師推薦的蘇霍姆林斯基這本代表性作品《給教師的建議》,這是開啟我教育生涯之門的一個最好的禮物。讀完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四個關鍵詞是思考、閱讀、勞動和創造性思維,同時,這幾個詞留給了我更多對教育事業的思考和啟迪。

思考越積極,學習越輕鬆。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勤于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味的學習而不去思考,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意義而陷入迷茫,而一味空想,不去實實在在學習和鑽研,終究是沙上建塔,也會一無所得。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穫甚微。對教師而言,思考同樣是我們工作的重心所在。研讀教材,瞭解學生,反思課堂,這其中無不滲透著思考的印記,也只有做到將思考貫穿於我們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才能使我們自身專業素養有顯著的提高。

學習困難越多,越需要閱讀。課堂當中,我們教給學生的基礎知識,只是知識海洋中的滄海一粟。之前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得有一桶水,可是如今知識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學生可以通過各種網路媒介獲得知識和資訊,且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水平越來越高,隨之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也逐漸增大,我們也當捫心自問自己的一桶水是否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在當今日新月異變化的社會,孩子們需要的已不止是一桶水,也不是陳舊腐臭的`死水,而是源源不斷的活水。因此,我們應當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廣泛去涉獵書本外更豐富的知識,發展智力,理清思路,開拓視野。

思維越發達,記憶越發達。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提到興趣不在於認識一眼就能看見的東西,而在於認識深藏的奧祕,教師在培養學生興趣的過程中,應注重對他們創造性思維的開發及動手能力的提高。勞動能喚起人們的創造力,腦力勞動的開發依賴於手腦結合,鼓勵和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活動,參與勞動,讓他們融入集體智慧和精神中,通過實踐活動觸動他們的思想,打動他們的心,讓他們在活動中主動的去學習,探求,獲取和掌握知識,體驗到知識智力生活是他們的一種道德尊嚴。

讀書是學習,是反思,是進步和成長,而讀一本好書,更是能夠讓人豁然開朗,如沐春風。《給教師的建議》中,每一條建議,包括其中的每一句話,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逐字斟酌,它很好的詮釋了教師的角色,也為教師的成長指明瞭方向。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4

《教師的101條建議》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對我們年輕老師來說,很多的建議還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說教學的規劃、職業精神、優秀教師的態度和行為等方面。我們很多年輕教師在教學的規劃方面做得不夠好,所以會導致備課不到位、上課效果不好。另外,剛剛工作的我們對於教師的職業精神也沒有特別好的理解,所以會出現自己情緒控制不好、與家長溝通不好、不能夠很好地隨機應變等情況。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在很多案例的分析上獲得相應的知識和經驗,讓我們在遇到與之類似的情況時,能夠以很好的方法去處理解決。

下面我就談一點自己的看法,書上說如果你不做計劃,那你就是在計劃失敗,這點我是非常認同的.。就九年級的體育教學來說,在九年級體育教學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首先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很大,其次,學生準備考試的積極性不高。

所以每堂課之前我都是要精心設計,精心準備,既能夠讓成績好的同學積極參與,又能夠讓成績較差的同學得到較好的提高。以跳遠為例,有部分同學能夠輕鬆的跳過2米3滿分線,所以他們在進行立定跳遠練習的時候就會積極性很差,不願意參與到練習中,如果放任他們的話,就會讓那些成績較差的同學心裡有干擾,不能夠很好的參與到練習當中。出現這樣的問題之後,我思考了很多,也看了很多相關的書籍和材料,不斷的摸索,在課上我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最後找到一個效果很好的練習方法:我讓同學們玩包剪錘的遊戲,贏一次的同學向前立定跳遠一次,然後再進行第二次包剪錘,贏的同學再跳一次,這樣看誰先到終點,先到為贏,輸的同學蛙跳到終點之後,再把贏的同學揹回起點,這樣的遊戲,讓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很多同學在玩了一次之後還要再玩第二次,有的不僅上課玩,下課了他們也會自己玩玩這樣的小遊戲。在這樣的練習之後,再把成績較差的同學留下來單獨進行輔導。而前面的遊戲效果就是我們平時備課需要的,通過一兩個有趣的遊戲或者實驗,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其中。

對於部分積極性不是很高的同學,我通過摸底考試逐個進行談心,必要的時候通過和家長的溝通,讓家長也參與到教育當中來,逐步的讓他們的積極性能夠提高起來,特別是到了第二學期,離考試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我們整個九年級的體育備課組,給成績有待提高的同學家長都發了通知書,然後每個周的五天給他們選擇哪一天來進行補課,我們四位體育老師輪流值班,進行單獨的輔導。通過我們不懈的努力,最終在會考當會考出了很理想的成績,學生口碑也很好。

在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的收穫很多,在備課、上課、課後輔導和家長溝通等方面都有了很多的收穫,在今後的教學當中,我會更好的運用理論知識和實際方法來解決問題。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5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誌上搜索著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後的一些感想,其實它裡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