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通用15篇)

校園 閱讀(6.27K)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通用15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

中國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無論是習俗還是食物。如今,我們的技術越來越先進,生活中充滿了科技之氣。也許,我們會感覺很幸福,但這樣真的好嗎?古老的職業和悠久的傳說,正被機械們一茬茬收割殆盡。

就連美食,也沒有從這悲慘的命運中逃脫。原本故鄉親切、熟悉的味道,轉化為了陌生而高貴的山珍海味。成百上千的人發瘋似的品嚐著這些華而不實的“人間珍品”,而不起眼兒的家鄉菜,卻被人們漸漸遺忘。只是因為家鄉菜的樣子並不華麗、美觀。但他們哪裡知道,越是珍貴的美味,看起來越是平常無奇。也許,當人們終於醒悟時,當他們再想品味家鄉的味道時,那親切、熟悉的香氣早已隨著時間,消失在這人世上。孩子的不捨,老人的落寞。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兩個鏡頭。他們要的不是富貴,而是能和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圍在一起,吃著團圓飯。但這真的是太難太難。這個願望是多麼地樸素,但樸素,卻充滿了力量,卻又是那麼的遙不可及。美味、習俗、文化……難道真的要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葬身海底”嗎?五千年啊,也同樣經受不住風風雨雨的考驗嗎?

無論怎樣,昨天已記入歷史,散發著或喜或悲的光芒;但明天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與非,對與錯,全都要靠自己去編寫。

但我們必須明白: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天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2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已經於4月18日播出,它不僅僅是一檔為喜歡美食的“吃貨”而創作的節目,更重要的是以美食為視窗,讓觀眾感悟美食之外的生活。

透過這檔節目,我們“看”到了家鄉的味道,看到了美食之外,生活的辛酸,為了美食,為了生活,多少人在奔波勞累?多少人背井離鄉?……

感謝《舌尖上的中國》,提醒我們每個生命都是鮮活的,值得被尊敬的。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遼闊造就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一種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為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裡的味道。

第二季的第一集《腳步》直接選擇中國人的遷徙這樣一個沉重的話題,讓深夜看片的人格外覺得生活的無奈。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向來重視安土重遷的中國人又何以會四處奔波?這一集的淚點不光在正在消失的麥客臉上那深深的皺紋,在盼了大半年終於盼到父母回鄉共同製作一罐魚醬,卻在短短半個月的相聚後就要與之分離的苗家女孩的眼淚,在那個為了女兒用五年時間學會了捕獵彈跳魚的父親,以及從他口中說出的那句“爸爸可是很能幹的”時女兒滿臉的崇拜,更在快到片尾處的那一句“這是鉅變的中國”。

正如有人評論的:那奔波的人群,你看到自己的身影了麼?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3

每逢週五,對於“吃貨們”來說,必不肯錯過21點準時端坐在電視機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這個一檔關於吃的記錄片,最近特別的“熱”、特別的“火”,要是誰沒有看過的話。哈,一定會被人笑話“out”了。

對於我來說,怎好錯過如此“饕餮盛宴”呢!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我還特意溫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國1》。記得有一集是介紹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魚,讓我對西湖醋魚有了深入的瞭解。西湖醋魚作為杭州派別中的代表菜,要選用西湖的鯤魚作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讓魚兒排洩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廚師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三四分鐘是燒得恰到好處的時間。燒好後,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味道鮮嫩酸甜,肉滋別具特色。彷彿透過螢幕,我已經聞到了它的酸中帶甜、外焦裡嫩、肉質鮮美,恨不能馬上咬上一口嚐嚐。作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紀錄片,蒐羅到中國從南到北的萬種美食,不僅僅是美食,還有感動的瞬間。

舌尖上的中國,不僅是在介紹中國傳統的美食,還是在介紹美食所承載的文化。不僅是美食的視覺盛宴,而且還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觸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追逐花期的養蜂人、跋山涉水採集野生香菇的老漢、特別是白馬佔堆爬上高高的樹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著取到蜂蜜時品嚐時的甜,更多讓我感受的是苦澀,是他們認真的生活態度感動了我;還有那些手工割麥的'麥客們。舌尖上的中國,不僅牽動著我們的味蕾,也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們的淚腺!

感動和幸福其實是一體的,有過感動的我們才會發現,幸福彌足可貴!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4

關於《舌尖上的中國》,昨天晚上實在沒時間,僅僅看了一集半,就斷網了,今天早上迫不及待地把七集都看了。

首先,最讓我熟悉的美食是徽菜。那種毛豆腐,我吃過,在數分老師家吃的。他是地道的徽州本地人,很有幸吃到他做的徽菜,還有臭鮭魚和火腿湯我都有吃到誒,就是紀錄片裡講的那些美味。

浙江金華的維度和徽州一樣,所以它的火腿也是一樣出名啊。杭州唯一有印象的是紀錄片裡說的"杭州人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醬鴨",大一那年到杭州玩,回來給高中班主任帶了這種當地特產,也不知道老師覺得口味怎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每集片尾都有鳴謝單位,雖然僅僅只有幾個單位上榜,但是我每集都看到"江西電視臺",我還以為江西的某個美食也有介紹,甚至會有萬年的貢米的,但是七集看下來都沒有看到關於江西的美食上場。陝西、山西的麵食,東北的泡菜,浙江的火腿,竹筍,雲南的松茸,四川,湖南,重慶的辣食…最讓我感到驚奇的就是雲南的某些地方竟然以糯米為主食,我理解不了啊,那麼黏,吃多了容易脹氣的,他們怎麼會以這個為主食啊!我們只有打麻餈的時候或打年糕的時候會用糯米的。

這個紀錄片確實很贊!尤其是那宣傳片的首頁,如果沒有看到鏡頭最近的筷子,遠看還以為是紅色的寫意山水畫,實則是臘肉的紅色紋理,那麼富有文化底蘊…

我知道,我所品嚐到的僅僅只限於川菜和徽菜,但是,這一記錄片帶我領略了中國的各地富有文化底蘊的美食,留在腦海的不僅僅是那熱騰騰的氤氳的美食熱氣,還有中華文化的底蘊悠長,以及味蕾中對大自然最為無私饋贈的感激…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5

這幾天,媽媽說新出了一個片子叫《舌尖上的中國》,很好看,很饞人。也要給我下載看看。

一開始,我還以為《舌尖上的中國》是一些什麼新的理論呢。可一看才知道都是講一些香甜可口的美食。什麼螃蟹、魚、蝦、海蔘……反正大多數都是我的最愛。而且還有它們的生長以及製作過程。一共有七集,每一集都有不一樣的美食:有酸甜可口的醃白菜;有濃香的糯稻;有噴香的烤鴨。特別是人家捉魚捉蝦的過程。那活蹦亂跳的魚和那些生長充沛的糯稻,還有在淺海海底摸海蔘、海膽、鮑魚的潛水員,彷彿就在我的眼鏡面前動著,讓我想跳起來抓住那些螢幕上的美食。片子的場面很多都在廚房裡,上面都是實際的聲音。每當我聽到那些油在鍋裡發出的“嗞嗞”聲時,我就覺得肚子餓了。還有那些從地裡刨出來的筍,炒的時候鏡頭直接對準鍋,那些筍白白得像小孩兒一樣可愛。還有那大廚們神奇的刀功煮功。他們可以把豆腐切成像頭髮絲那麼細的長條,還可以半小時煮好一隻大肥豬。非常令我佩服。最好玩的就是樓頂菜園了。夏天一到上面就是一個大涼篷,很壯觀。秋天結的小瓜一個就足以包一大盆水餃。我的菜園子還是自愧不如啊!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增加了我們做飯的興趣,可是我一看見上面的美食就不想吃我們家的飯了。說實話,我是實在想撲倒電腦螢幕上大吃一頓去的。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

寒假裡,我觀看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六集《酥·奉上一桌點心盛宴》,特別是裡面介紹北方面點的部分。

我們中國人是很善於用食物傳達情誼的。點心,是中國人飲食生活中最為溫情的部分。北方的小麥,南方的水稻,不同的食材構成了精巧別緻的中國點心。它們與歷史相連,與民俗相通。酥酥軟軟的點心裡寄託著中國人獨特的心思。東嶗少村的麵點高手郭秀青阿姨,做了三十多年的饅頭。她做的麵點栩栩如生,看得我口水都要流下了。我還知道了小麥原產於西亞,在大約400-000年前才進入的中國北方地區,但是在唐代以前人們很少吃。最初對小麥的做法是整粒蒸,整粒煮,但是不好吃。後石磨的出現才把小麥帶入了中國人生命的時光。經過碾磨之後的小麥搖身一變,終於濃墨重彩登上了中國人的餐桌。它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人生重要階段的見證者。滿月、定親、祝壽,都會用紅布包裹著用麵塑造的心意,有了童年的味道、愛的味道、團圓的味道。這使我想起了以前回媽媽的老家膠東,都會吃到的大饅頭,跟這個幾乎是一樣的呢。

唐宋時期,以小麥為食材的各種麵點開始大量出現,最極致的是宮廷點心,如貴妃餅,薩其馬。還有用麵粉做成的各種水果—面果兒,造型逼真,吃起跟真的水果是一個味兒的。這個是麵點大師王志強研究十幾年做出的,太了不起了。

有人形容,麵點就是拿著麵粉作畫。好的麵點師,做出的不只是簡單的食物,而是揮灑自如間傲然挺立的一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凝聚了麵點師們的智慧與付出,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研究、實踐,才有了這些如此生動逼真的美食作品。

我熱愛美食,更熱愛富有創造力的偉大的中華民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7

美味的豆腐,鮮香的魚肉,風乾的火腿,清涼的竹筍……擺在我的面前,口水早已垂涎三尺……

古往今來,沒人不被美食所誘惑。彷彿一看到它,心中就會有一種滿足感。無論有多勞累,那都是值得的。

春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春節時,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有菜餡的,也有肉餡的。無論是哪種,我都愛吃。元宵,元宵可好了,雖然很小,可這也正好:因為滿足不了我們的肚子,所以就得多吃。端午,端午的粽子更是誘人。尤其是紅棗餡的,別提有多美味了。傳說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人們就都在端午節這天,把美味的粽子扔進河裡。哈哈!屈原有福了!中秋,提到中秋,我都覺得我三生有幸,因為我剛好是月圓之夜降臨人世的。這天,可以欣賞美麗的圓月,還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月餅,真是妙極了。

除夕,除夕最棒。因為這天,可以品嚐到許多美食:無論是蔬菜還是魚肉,我都不會拒絕。只要吃到我媽媽親手做的酸辣土豆絲、美味透心的豆腐、香噴噴的雞腿、誘人的魚肉、清甜可口的磨菇湯……哪怕讓我連幹三天家務都行。現在一想到,心裡早已飛回家去了。糟了,還是別想了,口水都流出來了。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我國的食品那都是有名的。如:四川的辣子雞丁,若是你吃了,準回味無窮。我現在都還記著那辣子雞丁的味道,雖然辣,但卻吸引人。還有廣東的鐵板鴨,別提有多美味了。那鴨肉與眾不同,香香的,脆脆的,而且那肉汁,有些辣味,品嚐起來感覺獨一無二,細細的品嚐,像是到了天堂。心中再無其他雜念。我可不是吹哦!

現在,眼前擺著美味的豆腐,鮮香的魚肉,風乾的火腿,清涼的竹筍……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立馬全吃了。啊!好美味!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8

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流行,追食的浪潮已經席捲到房地產界。近日,萬科之家首日乘坐“舌尖”快車,表示將以“舌尖南沙”為名舉辦海鮮美食節。其實廣州人總是很好吃的。即使有著名的美食,也能吸引很多美食家。所以,以食為餌,確實可以讓一些潛在客戶願意專程去房地產。

美食、購物、旅遊景點等。已經被許多開發者採用。比如中鐵建設荔灣國際城,專門製作了一份生活賞析手冊,裡面羅列了專案周邊的交通、美食、旅遊、購物場所,有圖文並茂的圖片,有明確的指引。在美食板塊,不僅列出了周邊5~20分鐘車程內的特色餐廳,還詳細標註了推薦的菜品、電話號碼和地址,讓人食指一動,馬上就會對樓盤產生親切的感覺。同樣,位於蘿崗區的萬科城門,也在專案附近列出了廣州植樹園、國際網球中心、皇冠假日翡翠酒店以及各種餐廳,甚至製作了樂活的卡通地圖,讓客戶可以直觀的瞭解樓盤周邊的吃喝玩樂以及教育、醫療、文化等配套設施。

記者認為,這種豐富生活的促銷方式,比標榜自己在樓書的位置有多好,在哪個新城核心,未來前景有多光明,更能打動買家。對於剛剛需要的客戶來說,買房其實是為了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和更好的生活體驗。如果他能在腦海中描繪出未來的生活場景,也會讓客戶離交易更近一步。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熱門話題的推廣方式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專案。這種搭便車營銷更像是快餐文化。它看起來五顏六色,芳香撲鼻。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很多市民到現場,但不一定能讓人長久記住。在房地產的推廣中,仍然要注意突出自己的個性,並將這種特質延伸到每一項活動中。這樣專案才能在眾多樓盤中脫穎而出,培養出真正屬於專案的客戶群。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9

國產美食文化紀錄片,一部讓人欣慰的片子,是一個很好地開始,可惜太短了。

這部片子珍貴在其嚴肅紀實的手法,樸素地展示了手工藝人的價值,向觀眾呈現了全國各地特色文化。

我國的美食文化名鎮四海,源遠流長,讚美致辭難以言表。即使在工業革命的襲擊下,國人仍舊保持逛集市,對食材的追求精益求精,延承創新了我們的國寶文化。

正如我所說讚美致辭難以言表,我所等待的紀錄片不是歌功頌德的貢品。這部片子真正展現了全國各地的手工藝人,他們平常,踏實,延續著祖輩們的手法,耕耘,製作。這是有力度,有內涵紀錄。

每一集,都有讓我驚歎的新發現,或是從來沒見過的美食,食材,或是從來不能想象到的製作方式。

如有不足之處,是篇幅比例上的混亂。每集45分鐘居然囊括那麼多的內容,相比片子表達中肯的前提下,相對草率,遺憾。比如,每集在一個巨集大標題地下,或南或北的採訪了很多不同手工藝人,廚師等,略顯次序上的混亂。如第三集“轉換的靈感”表述了:豆腐,乳酪,酒,醬油。每一種(除乳酪外)都是中國美食的代表作,用一集篇幅囊括,可惜。

本篇從頭到尾幾乎只有旁白,有時旁白過多歌功頌德,45分鐘很珍貴,在紀實,或讚美中,我選擇紀實。

時不時我很樂意聽到手工藝人和旁白的對白,這樣延續樸實的紀錄手法,更生活化,也更有說服力。

我期待一個如此高質量的紀錄片,每週都有播出,將本片作為一個開始,我們還有幾千幾萬個無數的篇章描述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

《舌尖上的中國》以其獨特的視覺,濃濃的生活氣息和草根氣息,是它在眾多的美食節目中脫穎而出。不同以往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講述的是勞動者如何捕獵、採掘、加工和製作自然饋贈的食材。整個節目夾雜著勞動者為生活、為生存而流下的汗與淚。

帶著好奇,我今晚觀看了這個節目的第一集,《自然的饋贈》。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在享用自然饋贈的同時,仍然想著留著後續使用,卓瑪挖掘松茸後,都會用土把菌種埋起來,阿亮挖筍時,會小心翼翼,不破壞竹子的根莖,石老頭捕魚總是會補五年以上的魚,他們自制的網會人為的放生小魚,從而確保年年有魚。他們的淳樸和對自然的感恩是我們該學習的。物以稀為貴,他們並沒有為昂貴的價格而心動,他們依然遵循著自然的規律。

這和身在經濟發達的地區的我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無限制的採掘自然資源,為了一己私利,亂砍濫伐。現在甚至很多人,在人們常用的藥品,實物加入化學藥品,嚴重危害人來健康的東西,前段時間的毒膠囊、紅燒肉新增劑、橡膠豬耳朵、工業鹽充當食用鹽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廣大民眾汗顏。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人們的良知何在?

這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美食節目,它應該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援,節目中的勞動者的淳樸和勤勞村託了現在社會中那些為了私利而違背良心的人無恥,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大家應該思考的,為什麼這些違法的東西會頻頻出現?除了人們的道德需要提升以外,相關監管部門是否也要真正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呢,把民眾的健康放在心上?

希望這個節目能給現在的人們敲響警鐘!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1

前幾天,我們一家人去了中國的西北部。那裡的飲食習慣與蘇州大不相同。比如每頓飯都會有白饅頭,老酸奶,還有西北人愛吃的皮囊和糟醅。我真的不習慣吃。為什麼人在不同的地方吃的不一樣?我媽跟我說這叫飲食文化。

回到家,我媽開啟電視讓我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食物,主食,轉化,儲存,烹飪,調配,生態.一共七集紀錄片,我居然一口氣看完了!在廚師的“魔手”上,酸、甜、苦、辣、鹹的味道一個個出現在我面前,讓我“流口水三千尺”。我彷彿聽到了那些美食的呼喚,真的希望電視上的美食能立刻飛到我身邊。

之後我的心就靜不下來了。我問了所有看過這部紀錄片的朋友,他們都說看完餓了。一開始我是這麼想的,但是冷靜下來想想。真的只是為了讓我們瞭解食物嗎?恐怕不行!就像那些在烈日下勞作的農民,也許他們沒有讀過書;也許,他們的條件並不比我們優越;也許,他們沒有英俊的外表.但是,他們有勤勞樸實的面孔,堅韌幹練的雙手,善良樂觀的心!其實播出這部電影的真正原因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勤勞頑強的性格,造就了我們偉大的中國的各種飲食文化。

“誰知道中國菜難吃。”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會背這首詩,但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它的含義?每次看一集,都會默想內容,看著碗裡桌子上剩下的米粒。我總是感到羞恥。

我們要感謝大自然的美食,感謝那些把它擺上餐桌的人。我們要珍惜碗裡的每一粒米,每一道菜,讓美味不僅留在舌尖,還能滲透到我們的心裡!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2

這一天,我開啟電腦,看了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看了第一集叫《自然的饋贈》。看完之後,感觸很深,受益匪淺。

一開始我懷疑這不會是一部關於一些美食的紀錄片,結果卻是這樣。我對美食不感興趣,但我完全看完了這部紀錄片,因為我看到了美食背後農民的艱辛,那些場景仍然讓我難忘。

影片開頭介紹的是山菇,是野生菇的一種,真的很少見。每天早上,一個小女孩和她媽媽都要在凌晨三點起床走山路去找山菇。他們在挖山菇的時候,不要破壞山菇的根部,小心翼翼的把山菇拿出來,然後把土填上,讓珍貴的山菇重新長出來。小女孩說:“一定要凌晨三點起床去找山絨。現在是雨季,山絨長得比較好。很多人挖,晚了就被別人搶了。”多麼簡單的語言,多麼彪悍的農民,據說在市場上,一個烤山菇可以賣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拿起選單,揮揮手,財大氣粗地喊:“給我最貴的。”你有沒有想過,美食的背後是早起貪黑的農民的勞動?當你離開的時候看到桌子上的剩菜,你有沒有想過這是農民每一滴汗水的結果?

當你在酒店裡揮霍東西的時候,你理解農民找不到蘑菇時的絕望嗎?你忽略的剩菜是農民視之為珍寶的食物,你視之為珍寶的金錢讓農民視之為糞土。浪費是可恥的,浪費農民的辛勤汗水更可恥,浪費大自然的饋贈更可恥。別人可能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這些美食才會欣賞,但每一個農民看到家鄉播出的產品,不僅僅是欣賞,更多的是自豪,這不亞於汪曾祺對別人談論家鄉鴨蛋的迴應,因為紀錄片記錄了他們的辛苦,記錄了他們不怕苦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美食,也是中國的勤勞精神!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3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紀錄片。“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裡閃閃發光,揭開蒸籠白花花,冒著蒸汽的饅頭,拉麵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的落淚,多可愛的中國”。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視窗更多的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溫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高度……一部作品為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使是“愛國主義”的巨集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溫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可以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舌尖上的中國》與其說事在介紹中國美食,不如更準確地說是在介紹中國文化,把文化通過味蕾傳給大腦。舌尖上舞動的不僅僅是那些或珍貴或平常,或鮮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國人為之自豪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4

一雙筷子,一個碗,成就了我們人類的食物,塑造了我們老祖先所傳承的東西,廚師不是將多少種調料加入食物中去攪拌,而是發揮食物本身的味道,讓我們品嚐它那最真實的味道。

這回觀賞的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三餐,對於我們來說,三餐是極為重要的部分,人每一天忙綠的奔波就是為了能夠吃飽,完之後再為下一頓而努力著,講述了青海玉樹巴塘草原上的生活,在草原都是以放牧為主,丈夫和孩子去放牧,女人都是在家裡做著酥油茶和糌粑,雖然都是比較簡單的食物,但味道都是極為的鮮美,他們需要進食許多高脂肪的食物來堅持自我體內的溫度,供給充飢禦寒的能量,還有許多美味的食物。

中國人吃早餐的習慣始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此後華夏大部分地區都有了早、中、晚,三餐的進食方式,看著這上頭所講的美食,我都有一種想要立刻飛過去,來品嚐那裡的美食,我邊看邊擦著我不爭氣的嘴,也不知怎樣了,就感覺吃了酸梅一樣,一向的往下流東西,有可能是我的嘴太不爭氣了,但我覺得還是裡面的食物太美味了,讓我欲罷不能。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在忙碌的奔波,三餐能夠給我們供給本身原有的味道,讓我們能夠在想念家鄉的是後就能夠體會的回到家裡的感覺,每次我從外面回來,媽媽給我做的就是餃子,在我的印象裡,吃到餃子也就表示著回到了家裡,不管自我的家是好是壞,那是都是你成長的地方,也是你一輩子要守護好的地方。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5

《舌尖上的中國》一經播出便引起巨大反響,對於吃貨的中國人,那更是垂涎欲滴。那只是一部紀錄片,而一部美食的紀錄片能讓我們的味覺好像有了觸感,那些碗裡盤子裡盛放的美食,不僅僅是供人飯食的菜餚,更是生活和物質文化的記錄,那些小時候的菜餚放在鏡頭裡,好像突然就能把人從鋼筋水泥森林裡,帶進那個桂花開荷花香,滿眼麥浪的田園生活,而在那個田園生活裡,這些簡單樸素的食物也能放出它的光輝。

同樣是麵食,你可以煮它,你可以包著菜包著肉煮它,可以煎它,可以炸它,可以蒸它,可以烤它,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味覺,不同的吃法,帶給人對同一種麵食的口感是迥然不同的。而《舌尖上的中國》做了這樣的記錄。不僅僅是在幫人回憶那些小時候的觸覺,更像是在找那個年代的生活風味。

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早起送孩子去上學,路邊隨便買個豆漿油條或包子稀飯,自己上班吃飯,外賣也成了隨便打發的午餐,但我們仍舊對那個吃不飽飯菜的年代,有那麼一份衷情,那些媽媽親手燒製的飯菜,可能我們再也吃不到了,經常吃的就是街邊的外賣。而這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我們開始懷念,懷念那個年代,那些個人,那些再也吃不到的味道。就這些,就這些味覺讓我們懷念小時候的自己。

《舌尖上的中國》帶我們重溫那些記憶中的味道,它背景的音樂讓我想到五穀豐登,想到收穫的喜悅,想到辛勤勞動人們臉上的汗水,想到現在的食物是中華民族的變遷史。想到從古至今的人們,在食物飽含著的對美好生活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