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寄東魯二稚子》原文及賞析

校園 閱讀(2.55W)

  【題解】

《寄東魯二稚子》原文及賞析

此詩深沉纏綿,委婉細膩,寫出對兒女們的一片深情,在李白詩中並不多見。“南風吹歸心”以下一段,把深沉的思念託之於想象中的情景,內在的感情外化為鮮明具體的藝術形象,較之杜甫的《月夜》,手法相似而藝術效果卻更為強烈。

  【全詩】

《寄東魯二稚子》

.[唐].李白.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

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

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

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翻譯和賞析】

點選進入

  【賞析】

本來愛子之心、親子之情在詩人李白來說,無時不有。尤其當春天來了,葉綠了,花開了,思家思親之情因睹物感時而越來越強烈。“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這是離家在外的人常有的情況。這首詩也是寫春日思家。開頭幾句簡潔樸素地描畫了吳地(金陵春秋時屬吳國)春景,心中湧起了綿綿情思。雖然吳地桑葉綠了,春蠶三眠將老了,再眠一次就結繭抽絲了。這是春耕的好時節,可是我那寄居東魯的家中,誰能種田呢?(龜陰,龜山之北,亦指東魯。龜山在山東新泰縣西南。)春朝的事肯定已經來不及了,在長江邊遊蕩仍然心事茫茫,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借溫暖溼潤的南風將歸心送回故園,恨不得一下子飛落在自家的酒樓前。前八句為第一段,詩人抒春來思家之情,由景人情,自然親切,行為心態,真摯深沉,細緻入微,感人至深。語言樸實,極耐咀嚼。三眠之蠶很快成繭,繭中含絲,與“思”諧音。“誰種” 雖是問話,答話沒寫出,但問時已有不堪勞作的小兒女形象浮現腦中。“飛” 字直摹出歸心似箭之態……

中間十四句為第二段,生動親切地表達了慈父對子女的憐愛。詩人先用六句順承第一段寫樓及樓東桃樹。三年前詩人親手種下的,而今桃樹長大了,茂盛的枝葉直拂青雲,樹與酒樓同高了……詩人一往情深地想象著,描繪著,筆端傾注出對故園的熱烈摯愛和深切懷念。“我行尚未施”一句又將滔滔情思頓然斂住,使思與行的矛盾顯得更突出,詩人的遺憾與焦灼表現得更強烈。

後八句從思物(桃樹)轉到思人。李白長女名平陽,幼子名伯禽,其時都沒成年,故題中稱“稚子”。詩人對孩子非常嬌愛,稱女兒為“嬌女”。他想象女兒正折了花倚著桃樹,想念著父親,盼望著父親。可是盼啊,望啊,父親還沒回來,孩子失望了,傷心了,淚如泉湧……小兒子可能長得和姐姐一般高了,由於沒有得到父愛又失去母愛,他一步不離地跟著姐姐,小姐弟相依為命。當他們雙雙走過桃樹下時,又有誰會疼愛地撫摸他們的背脊,關心和愛護他們呢? 本來自己應該盡到做父親的義務,給失去母愛的孩子更多的父愛,然而,此時遠在金陵,欲歸不得,悵然茫然,黯然傷神。因骨肉久離別,畫面上想象中的孩子淚如泉湧,正是因為畫面外現實中的詩人老淚橫流。這一節想象很細膩、很形象,是因為他藉助了前一節的桃樹形象,使畫面中心突出,形象集中。三年未歸,孩子無時無刻不掛在心上,他們的身體和小樹一起長高,他們的容貌象盛開的桃花一樣姣好,他們的身影,他們的足跡都離不開桃樹,甚至思念、盼望父親也是折了桃花,倚著桃樹……這株桃樹恰恰是父親離家前親手所種,所以離家的父親思家思親自然思桃樹,在家的兒女思念盼望離家的父親當然也圍繞著桃樹。桃樹成了父子間傳遞刻骨情思的.媒介物。

這一段抒情達到高潮,情深意濃,父子間思念借美好的景物、明媚的春光而映襯得更深沉濃烈。

最後四句為第三段,詩人以 “念此”收束住想象,斂起幻想的翅膀,直接描寫自己的憂思與深情。思念越深,失望越大,傷心越重。“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正是詩人對自己因久別未歸日夜思家,而漸失常態,倍受煎熬情狀的真實寫照。何以解憂?詩人沒有用浪漫的不切實際的辦法,而是實實在在做具體事——拿出白絹寫上自己對子女的思念之情,寄到家中。這首詩就是這樣產生的。“裂”字用得乾脆利索,而“遠意”不單指地域阻隔之遙,更是說自父親肺腑中傾瀉出的深情。汶陽川指山東汶水,這裡也即指東魯。“之”在這裡是動詞“到”、“往”之意,與前“飛墮”意同。人未歸而詩到意到,前後照應,益見詩人一片愛子情深。

與抒情真摯相關,這首詩語言質樸,不華麗雕飾,無典故神話,好象父子面對面親切敘離情,如同摯友間坦誠說知心話,嘮家常,明白如話,親切感人。

這首詩的構思縝密,隨情佈局,由吳地到東魯,由春時到春事,由土地到家園,由酒樓到桃樹,由桃樹到稚子……密針細線,恰恰反映了詩人慈愛殷殷,情思綿綿。又由於父子兩地思念而詩人一往情深,所以詩中還有由此及彼,由實入幻又返回現實的跳躍。全詩脈絡清晰,承接自然,跳躍合理,氣韻飛動。

沒有想象就沒有浪漫主義的詩歌。這首詩主要是憑藉合情合理的想象將抽象的情思具體化,以東魯家中酒樓東的一株桃樹為中心,描畫出真實的生活圖景,表現了詩人真摯的思子之情。在這首以真摯樸實為抒情特點的詩中,充分運用了想象,表現了詩人一貫的浪漫主義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