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飄》的讀後感15篇

校園 閱讀(1.53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飄》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飄》的讀後感15篇

《飄》的讀後感1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惟一的一部作品。《飄》的出版讓米切爾瞬間名揚全世界,讓這本書成為世界經典小說之一。小說描繪了內戰前後美國南方人的生活,以亞特蘭大的一個種植園為故事場景。書裡刻畫了那個時代的許多南方人的形象,郝思嘉、白瑞德、艾希禮、梅蘭妮等是其中的典型人物。他們的習俗禮儀、言行舉止、政治態度,以郝思嘉與白瑞德的愛情糾纏為主線,淋漓盡致的再現了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美國南方地區的社會生活。

郝思嘉是美國佐治亞州一位富足且頗有地位的種植園主傑拉爾德·奧哈拉的女兒。她的母親艾倫為莊園裡的黑奴看病,接生。因此,夫婦倆不僅受到白人莊園主的尊重,也深得黑奴的愛戴。

她一直喜歡艾希禮的紳士風度和他英俊的容貌,聽說第二天的野外宴會上,艾希禮宣佈與梅蘭妮訂婚時,她心裡惱恨不已。南北戰爭的訊息傳來,當天晚上的舞會也隨之取消。郝思嘉突然決定和梅蘭妮的哥哥查爾斯結婚,就這樣,任性的她在半個月後成了查爾斯的妻子。兩個月後,查爾斯病死在前方,郝思嘉瞬間變成了寡婦。艾希禮也上了前線,梅蘭妮從亞特蘭大來信,邀請她來查爾斯的姑姑家小住一時散散心。1864年夏,北軍直逼南方聯邦的首府。亞特蘭大被圍困,查爾斯的姑姑和城裡大多數人家逃離了亞特蘭大。郝思嘉接到父親的信,她一心只想回

平心而論我是很喜歡郝思嘉獨立、自我、有想法有作為的"豪放"性格的。同時,對於其"不擇手段"式的"自私鑽營",對感情不純真、不忠貞是很氣憤的。曾經有好幾次,我和不同的女孩子討論過郝思嘉,希望瞭解從女性的角度怎麼看待郝思嘉。得到的結果是,她們大多是很佩服欣賞郝思嘉在那個年代的勇氣、能力和作為,而對於其沒有節氣式的"隨便"卻持寬容態度,認為那些是她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都是為了生存。不過靜靜想想也確實如此,在郝思嘉所處的那個動盪變革的時代,沒有她那"強悍"的性格,一個弱女子根本無法養活一個家庭、一幫朋友也保不住父親留下的陶樂。郝思嘉通過用斤斤計較的賺來的錢,通過各種"殘酷手段",換得了自己的新生,換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另一方面,郝思嘉對待梅蘭是很好的,是極盡關愛的。開始可能是出於對衛希理的愛而愛屋及屋,但到了後來則完全不是。她們兩個人的性格是截然不同,思嘉經常生梅來的氣,甚至還想棄她於不顧,好在在關鍵時刻,思嘉沒有以個人的私利干擾自己的情感選擇。以至最後,這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卻達成了一生一世的友誼,實在是一種奇蹟。至於思嘉對瑞德的感情,開始時我覺得思嘉是出於功利性目的的,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在利用瑞德,直到最後思嘉看清了希理,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就是瑞德。反觀瑞德對思嘉的愛則確是真切的,雖然瑞德的性格和思嘉類似都是功利的性格,而且他還痞子氣十足。但我以為他從在12根橡樹第一次遇見思嘉就已喜歡上她了,這種喜歡是出於愛慕、出於對思嘉的愛。

相對於我對郝思嘉的既喜歡又氣憤,文中白瑞德這個形象我是比較喜歡的。他"放蕩不羈"但又不失自我,一身的痞子氣但又不失男子漢的愛國豪情,而且居然他還出身名門(美國西點軍校炮兵專業畢業生)。白瑞德看起來像個玩世不恭、唯利是圖的老痞子,但是從華貝兒口中我們可以知道,其實白瑞德是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至於瑞德的愛國情操那就更不用說了,在他們的"國家"(南方)危機的時候,白瑞德領導的封鎖線商人,歷經艱辛、排除萬難衝破北方的封鎖線為南方運輸急需的物資,並且在亞特蘭大陷落那晚在他親自上陣,操炮反擊"北方佬"。即便如此,也只有梅蘭瞭解白瑞德,亞特蘭大的上流人士還是不齒他。

雖然《飄》只是小說,但是通過讀《飄》,我也對美國的南北戰爭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從歷史角度判斷,北方戰勝南方,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這些我們都在歷史書上學到過了。但是通過讀《飄》後,我們能看到從道德判斷來看,南方奴隸制中也有溫情也有情誼,北方對南方進行的戰爭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侵略,摧毀著南方的秩序和關係,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種族衝突。

總之,《飄》不愧是世界名著,看後令我感慨良久。

《飄》的讀後感7

寒假看了一本世界名著《飄》,又譯為《隨風飄逝》。這是一篇由作家瑪格麗特·米歇爾創造出的一篇佳作。這部經久不衰的書,曾被翻拍成電影《亂世佳人》。電影雖有部分內容不同,但是大體是尊重原著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名為斯嘉麗的女孩,擁有美貌,擁有土地,擁有成群的異性追求者。但是她並不在乎他們。她認為她愛上了一個名為艾希利的男人。艾希利樣樣精通,興趣愛好廣泛,是個典型的“好男兒!”。可惜艾希利不愛她,艾希利愛的是另外一個人,她的名字叫梅蘭妮,也就是媚蘭。斯嘉麗像她的父親一樣,是一個充滿生氣、充滿鬥志的人。在表白被艾希利拒絕以後,她惱羞成怒,賭氣嫁給了查理斯——一個她並不愛的人。而這一切,都被一個叫白瑞德的人看在眼裡。

後來,南北戰爭爆發了(說實話我支援林肯先生)。幾乎所有的男人都去參加了戰爭。開戰前,南方的人們滿懷信心,並且早已有必勝把握。說到南北戰爭,就必須簡短的說明一下。“來自美國北方的共和黨人林肯雖然不是解放黑奴的倡言者,但他認為蓄奴不人道,反對擴大蓄奴,而一向以奴隸來發展產業的南方對此感到強烈反對。然而,北方對於南方這種工人的壟斷亦產生仇視心理,雙方開始出現矛盾。1860年,林肯當選總統,而林肯在政綱中提及的保護關稅及《宅地法》大大削弱了南方奴隸主的利益。這使南卡羅來納州在1861年旋即宣佈退出聯邦,而南方各州亦紛紛響應南卡羅來納州,脫離聯邦,併成立“美利堅聯盟”,推舉來自肯塔基州的傑斐遜·戴維斯為總統。兩個月後,南方政府開始發動武裝起事,北方政府被逼應戰,南北戰爭開始爆發。”我認為這是美國曆史上意義極大的一次解放戰爭。像艾希利這種“上等人”為了維護南方奴隸主的利益自然要去參戰了。白瑞德則留了下來。他說過:建國與亡國都是賺錢的好時機。

後來,事情並沒有像南方人想象的那樣順利。艾希利被捕入獄,軍隊在一步步倒退——在這之前查理斯,也就是斯嘉麗賭氣嫁給的人,患肺炎悲劇地死亡了,留下來了小寶寶韋德。斯嘉麗自然沒有愛這個韋德寶寶,她和媚蘭小姐一起思念著阿希禮。而這時,媚蘭發現自己已經懷孕。斯嘉麗為了她在十二橡樹的承諾,沒有離開媚蘭。當小寶寶艱難地被生下來了之後(媚蘭乃蘿莉),斯嘉麗帶著她們趕回了塔拉,卻發現母親已死,父親痴呆。

戰爭奪走了斯嘉麗的一切。她從絕望,到後來開始自強,骨子裡的傲氣終於發揮得淋漓盡致,她撐起了整個一大家。在這期間,白瑞德時常出現在斯嘉麗左右,給予她幫助,連出城都是白瑞德在幫忙——因為亞特蘭大當時正被包圍。後來,艾希利奇蹟般的倖存了下來,回到了塔拉。可是生存的問題一直纏繞著他們,生活非常艱難。最後,斯嘉麗想到了白瑞德,他一定能夠幫助他們。於是她做了白瑞德的情婦,他們還生了一個寶貝女兒叫美蘭。白瑞德非常愛美蘭。他把自己所有精力與金錢都獻給了美蘭,可她卻在騎馬時意外身亡。自然,斯嘉麗也很悲傷,但是白瑞德對她已經不聞不問了。

在這期間,斯嘉麗一直沒忘記艾希利,他們的關係似乎親密了許多。白瑞德漸漸淡出了斯嘉麗的生活圈。後來,媚蘭由於第二胎難產而死,視之為情敵的斯嘉麗知道了媚蘭的良好品質,同時她發現,她從艾希利身上所渴望得到的,都沒有找到。這才明白,她愛的是白瑞德。她回去找白瑞德,可是白瑞德已經準備離家出走。斯嘉麗悲痛的向他乞求,他拋下了一句話:“親愛的,我根本不在乎你。”走了。

說實話,我對斯嘉麗深表同情。她的整個青春都在追逐她追逐不到的,而她所擁有的都在青春中隨風飄逝。她的家,他身旁的小夥子們,她的家人,媚蘭,還有一直深愛著她的白瑞德,都離她而去。她變得一無所有。不過,這種事情的發生,絕不是偶然,她的性格決定了她的命運。她身上的良好品質,如勇敢,堅強等,都讓她在遇到種種困難時都不向命運低頭,即便最後白瑞德離開了她,她仍然在想:明天,我會想辦法把他搞回來,不管怎麼說,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而她的虛榮和固執,讓她失去了很多。她的家,她的土地先不說,白瑞德,那麼適合她的人,當他已經徹底失望離去的時候才反省過來自己需要的是白瑞德。又或者說,愛艾希利愛的太盲目,以至於最後才發現自己完全不愛他!從她的教訓中,我總結出:一,不要失去之後才明白自己曾經擁有。二:不要浪費掉自己一去不復返的青春。三:學會去了解一個人,這樣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尷尬和遺憾。

不愧是世界名著,第一次讀就有這麼多的感受。相信以後懂得更多時,明白的就更多了。

《飄》的讀後感8

據說瑪格麗特·米切爾一生只著了一部小說,但是就此一部《飄》便足以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學史中不可動搖的地位。我想,她一定是一個很專注的女子,而這樣的女子也備受人珍惜。

剛拿到《飄》的時候,看到有書評這樣說:“幾乎所有的美國女孩都讀過這本書,主人公絲佳麗是美國女孩的偶像……”。我尚不能理解為何一個書中的女子竟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清楚地記得自己看每個部分的感受。厭惡、氣憤、感動、憐惜、喜歡、佩服、摯愛,這些詞語大概可以描述我讀此書的感情變化。

有人說,我愛你,並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因為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我可以是我自己。如果這便是愛情的真諦,那麼我想絲佳麗在一開始一定沒有理會到什麼是愛情。猶記得,在後面她領悟到什麼是愛情後說道,一直以來,她愛上的是一個虛構的東西。我想,她對阿什禮的一定不是愛情吧。然而後面一切的一切,包括她的情感都因為他而改變了。

她是一個讓人厭惡又讓人氣憤的女子。她出身於富足的美國南部莊園家族,她的才氣、美貌和性格註定了她是一個驕傲、孤高、虛榮的女子。厭惡氣憤她的虛榮,厭惡氣憤她把婚姻當成倔強的陪葬品以及換取金錢的籌碼,厭惡氣憤他把那個永遠支援她在她身後一生為她好的梅拉妮當成她的情敵,厭惡氣憤她對瑞特的一切謊言。然而,我知道,慢慢地,隨著進度,情緒也發生變化。

她是一個讓人感動的女子。尚且不去判斷她對阿什利的感情是不是愛情,然而她著實是被這個男人影響了一生。她為了賭氣,因為阿什禮娶了梅拉妮為妻,而隨意地嫁給了梅拉妮的哥哥查爾斯。她為了養活一大家子人,包括查爾斯和梅拉妮還有孩子,而後騙得了妹妹的情人,就此她第二次結婚。一直以來她是多麼地討厭梅拉妮,可是還是不顧一切地照顧她們。知道最後她將死的那一刻,才意識到,她自己的堅強,全是因為梅拉妮在她的身後。事實上,在不知不覺中,她已經愛上了這個她唯一的情敵加朋友。也是她們兩個相依相偎度過最艱難的戰爭。我想,不管是她對他或是她的是什麼樣的複雜感情,她所做的一切都感動著所有的讀者。

她是一個讓人憐惜的女子。古有憐香惜玉之說,然而,這種憐惜更偏向於女子的容貌。對絲佳麗的憐惜,應該僅僅憐惜她的容貌,她的紅顏命薄;讀者應該更加憐惜的是她骨子裡透出的一種倔強和堅強,以及她內心的強大,正是因為她的這些品質,讓她承擔了太多太多,不論是情感還是生活。

她是一個讓人喜歡的女子。我喜歡她一直以來的那種堅持和倔強,喜歡她那種昂揚的孤傲,喜歡她那有悖於那個時代的敢作敢為、敢於說出自己的愛情,喜歡她那剛勁的性子,這是讓她撐起整個家族併為之振興的脊樑,喜歡她嬌生慣養、然而卻也願意為了一個家庭而去做苦力,喜歡她在瑞特面前那種獨有的爽朗,當然更喜歡她積極向上的心態,在愛人離開後,任然可以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然後滿懷信心地去再次贏得他的愛情。

她是一個讓人佩服的女子。我不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一個人的感情能堅持多久。或者說我們一直對一個人好,能堅持多久。時間是最可怕的東西,它可以使一切都改變。然而,絲佳麗,不管是在自己誤以為是愛阿什禮的階段,還是在醒悟後把他當成朋友的階段,她始終對他是不離不棄的,在梅拉妮死的時候還斷然答應照顧阿什禮和他的孩子。因為她一生不變的堅持,佩服他。在生活中,或許我們都有孤高、虛榮的一面,或許只因為我們不願意拆下那道面具,而讓自己心愛的人看清你真實的掙扎的不堪。在生活窘迫得不堪之時,她想去找瑞特,想騙他和她結婚,而有錢來拯救她的家;或許我們每個常人在這時,都會直接就去找了,然而她不會。在瑞特面前她怎麼可能拆下她得面具?怎能讓他笑話她的落魄?是的,她會用母親的漂亮的窗簾布為自己做一身漂亮的裙子,再去找他。於是乎,她又像一個女王一樣,我想,這或許是一種堅強,是一種常人不可及的堅強。因為她獨有的堅強,佩服她。還因為一個嬌生慣養的小姐,能扛起戰爭帶來的生活的重擔,而佩服她。

最後,她是一個讓人摯愛的女子。大概就正是因為我對她這五味成雜的感情:厭惡、氣憤、感動、憐惜、喜歡、佩服,最終構成了摯愛。我一直在思考,這部小說和我看過的其他小說有什麼不同?最後我發現,大多數的小說都是一樣,它們在寫一個角色的時候,只偏重於主人公一種獨特的性格。然而,《飄》是不同的,絲佳麗是不同的。她是一個真實的,貼近每個女人生活的,一個有血有肉的主人公。她不是一貫地好,或者一貫地壞,她的人格是複雜的。她有讓人愛,讓人恨的性格。然而,正是這種實實在在的人格,讓我更加愛她。愛她,愛那個在瑞特面前真實膽大的她。愛她,愛她複雜而真實的性格。愛她,於是便想成為她……

年少的的我們還不知道愛情的真諦,不過,還是覺得那句話寫得很對很對。愛你,並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當我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我可以是我自己。絲佳麗一定是深深愛著瑞特的,因為,只有在瑞特面前她才是真實的自己。他可以輕易地看穿她的所有。

記得那天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一個男生這樣寫道:女孩,請保持你的高傲和純真;現實,由我來替你扛。這是一句能讓人落淚的話。我想,這重愛便是瑞特對絲佳麗的愛情。我們都期待,都向往。

而今,我也能終於明白了,每個女孩都是想成為絲佳麗的……

《飄》的讀後感9

炮火、子彈,射穿了和平,打破了平靜,硝煙,擾亂了生活。廢墟上,唯有那紅得動人的野玫瑰撥開了愁苦的思緒,點點紅色,染紅了大地,斑駁了天際,觸動了心絃。

那一本厚厚的《飄》,讀起來卻沒有一種疲憊和不耐煩的感覺,反而常常會會心一笑,不禁覺得這不愧是經過歷史檢驗的世界名著。沒有矯情的痕跡,沒有高大全的虛假,沒有誇張的情節,不知不覺,就已經叩開了自己的心靈。而這本小說裡面,最能打動的人的,莫過於女主角郝思嘉。

如果要我用一種花來形容這位女主角,我覺得沒有比野玫瑰更合適的了。她既有玫瑰的驚豔與芬芳,也有玫瑰傷人的刺,在亂世中,依舊高傲地抬起頭,怒放在一片劫後廢墟里。她不像嬌嫩的豌豆公主,因為厚厚的床墊下一顆小小的豌豆就徹夜難眠,她是一顆堅硬的咖啡豆,煮開了,就是一壺香濃的咖啡。

南北戰爭爆發之前,郝思嘉就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公主,她擁有了讓

生活在幾百年後的我依舊羨慕的一切,疼愛她的父母,闊綽的房子,時時

刻刻等著服侍她的黑奴,威武漂亮的馬,還有等著向她求婚的追求

者。但是,戰火把她所擁有的一切都燒燬了,或許就是因為這樣,

在一片荒野裡面,那顆不斷成長的心才變得格外引人注目。

正是因為她已經失去或拋棄從前的一切,她才成長為一個

佳人,一個穿越時空,感動萬世的佳人。

關於生活

如果不是因為戰爭,在郝思嘉的眼裡,生活一定是玫瑰色的。但是,那一場戰爭,殘酷地脫去了她生活中那一層玫瑰色的紗罩。

從前萬人矚目的郝小姐,彷彿就是在一夜之間,失去了可以呼來喚去的黑奴,失去了痴迷的追求者,失去了疼愛她的母親。從前闊綽的莊園一下子就只剩下荒蕪的土地,從前調皮不諳世事的她,眸子裡一下有了威儀。從今以後,生活對於她而言,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每一天擔驚受怕,精疲力竭,不再是那個嬌貴的郝小姐。

這一個過程,感動我們的,是郝思嘉忍住淚水,深夜趕馬車回家的模糊身影;是她彎下腰一點點播種的單薄身影;是她殺死闖入家中的敵人時顫抖的身影。但是,支撐這個瘦弱身軀的堅強,或許是更能觸動靈魂的。

正是因為堅強,郝思嘉才能忍受苦難,一路前行。對於一個千金小姐而言,一下子接受生活的磨難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是極難忍受的。但是,當她知道家裡已經是一片破敗的時候,悲痛卻是那麼的短暫,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那麼短暫。理智讓她忍住了淚水,不至於讓悲傷奪取自己與生活搏鬥的力量。她想到了責任,對家的那一份愛爾蘭式的感情和責任讓她扛了下來。她一心只想讓自家的莊園支撐下去,不管曾經怎麼樣,不管現在怎麼樣,只想著將來會是怎麼樣。於是,哪怕是黑奴都不願意乾的話,她都幹;哪怕是父親已經失了神,常常忘記母親逝世而給郝思嘉帶來痛苦,她也維持著那一份冷靜與堅毅。在生活的彎道上,她轉得是那麼順利,沒有絲毫猶豫,沒有絲毫驚慌,但是不經意間,她已經走出了從前的羅帳,看到了生活的本質,也扛起了生活的重擔,從一個女孩,成長為一個幹練的女主人。

正是因為堅強,郝思嘉才能挺住壓力,孤獨前行。這一段成長的路,是一段一個人的荊棘路。的確,偉大的靈魂,常常都是孤獨的,因為它已經突破了現在,不是現在的人所能理解的了。在那個亂世裡,郝思嘉已經突破了過去平靜生活裡的種種束縛,而周圍的人還是沒有從過去走出來。所以,在別人眼裡,她是個讓人難以理解甚至惱怒的異類。而這個異類,用她的不一樣,讓歷史銘記。我們看到了她當家時的強勢,但是正是因為她的威儀,她才撐起了這個家;我們看到了她開店時的投機,但是正是因為她的果敢,她才抓住了機遇;我們看到了她服喪時的放縱,但是正是因為她的瀟灑,她才把握住了緣分,開始一段新的生活。在苦難來臨的時候,在承載著家庭重擔的小船快沉沒的時候,她果斷地拋棄了一切不合時宜的東西。小姐的架子、腐朽的禮教、回憶的痛苦,於是,她才能夠掌好這艘小船的舵。雖然,她智慧的選擇換回來的是別人鄙夷的眼光,她也毫不在乎,她堅強的內心足以將這些毫無價值的指責排擋在外,做好一個掌舵人。

正是因為堅強,郝思嘉才能在上帝毀掉原有的一切之後,在荒原上重新播種。因為她是野玫瑰,堅韌的枝幹讓她能夠在風雨中不卑不亢,絲毫不改怒放的容顏。這,就是對生活的勇氣。

《飄》的讀後感10

《亂世佳人》又名《飄》,講的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大農場主的女兒斯卡瑞特·奧哈拉小姐一直愛著年輕的莊主阿什利,而阿什利卻娶了表妹梅拉妮(查爾斯的妹妹),她也賭氣嫁給了她並不愛的但卻愛著她的第一任丈夫——查爾斯。但戰爭爆發,斯卡瑞特很快就成了帶著一個兒子的小寡婦,而參軍的阿什利卻又把懷孕的妻子梅拉妮託付給了她。戰亂期間,她完全可以逃離所在的城市,可她答應過阿什利,所以只得留下照顧即將臨盆的梅拉妮,而內心卻恨不得她死去。後來她們在雷特·巴特勒(他是一個深愛斯卡瑞特的人,一直被人們認為是無賴)的幫助下,終於回到了家。可面對的卻是母親去世,父親精神失常,還有飢餓與貧窮。她為了保住家園並養活一大家子人,奪走了親妹妹的情人(實際上自己並不愛他)——弗蘭克,並嫁給了他(他們又生了一個孩子)。後來她自己經商,向雷特借錢,僱傭犯人,投機取巧,可以說不擇手段。第二任丈夫弗蘭克為了暗殺要非禮斯卡瑞特的兩個北佬,自己卻被人殺害(到弗蘭克死時斯卡瑞特才想到要好好愛弗蘭克,我認為那其實是一種內疚,而不是愛),一同去的阿什利也多虧雷特的幫助才保住性命。後來斯卡瑞特不顧反對又嫁給了雷特,可他們倆一直以來都在彼此誤會和傷害,他們各方面有著太多的不同,總是在好多問題上針鋒相對。直到失去他們的愛女,梅拉妮病故,雷特也要離開斯卡瑞特,斯卡瑞特才完全明白過來:她一直追尋著她的夢中王子阿什利,並被這個幻想所迷惑,而她真正所愛的是雷特,不知何時開始,但至少已有好久了。但雷特此時對斯卡瑞特的愛已被一次次的失望磨光了。

人物評價:

女主人公斯卡瑞特·奧哈拉,貌似天真卻富於心計,爭強好勝又倔強堅韌,歷經情場失意、內亂戰火、母親亡故、父親痴呆、家園重建、女兒夭折、丈夫死亡或出走等等一連串巨大的困難和挫折,但是她很少膽怯,一次次重新把生活的主動權奪回到自己手中。每當她在遇到難題時,她就想:不管怎麼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小說最後又提到了她的這個想法)。這是她樂觀自強人生的最好表白。她愛過兩個男人(一直愛著但最後不再愛的是阿什利,一直不愛到最後才知道自己愛著的是雷特),但都沒有從真正意義上擁有他們的愛。如果她早早地真正瞭解阿什利,她應該不會愛他了;如果他真正瞭解雷特的愛,那麼她可能就不會讓他受傷害而失去他了。

小說中的梅拉妮也給人非常深刻的印象,她身材嬌小,外柔內剛,善良,卻有著驚人的毅力,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女人。她總是盡力往好的方面去理解斯卡瑞特(斯卡瑞特是她的嫂子)的所作所為,在斯卡瑞特快支撐不下去的時候給她以精神力量,在斯卡瑞特被人們唾棄時以全力來維護她。但斯卡瑞特一直沒意識到,甚至恨她奪走了自己的心上人阿什利,希望她早死。直到梅拉妮臨死前,斯卡瑞特才意識到自己離了梅拉妮是活不下去的,梅拉妮才是真正愛她的,她也愛梅拉妮,並在許多方面要依賴梅拉妮。可這時,梅拉妮卻又把丈夫阿什利和兒子都託付給了她。因為阿什利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注重道德和名譽的紳士,在這樣的戰爭年代就顯出了他的無能為力。梅拉妮,一個弱小的女子,卻是勇敢堅強的斯卡瑞特和儒雅紳士阿什利的精神支柱,也是風流倜儻、豪放磊落的雷特值得信賴的女人,顯示出了她的內在美。

男主人公雷特·巴特勒是一個多面性的人物,他聰明透頂,有自己特別的行為方式,並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愛著斯卡瑞特。他有洞察世事、明哲保身的眼光,他做不法的生意,發不義之財,一直被人們所唾棄;雖然雷特深愛著斯卡瑞特,但是他行為放蕩不羈,言辭犀利,目光深邃,這可能都是斯卡瑞特對其產生防範和不滿的原因,但主要還是每次相逢他總說中斯卡瑞特的內心祕密而讓她惱火(她一直以來只是為了利用他而不是真愛他,她內心真愛的是阿什利)。雷特直到有了女兒,把愛轉移到女兒身上,人們才對他改變了看法,但女兒夭折,他對斯卡瑞特的愛也消失殆盡,最終離開了斯卡瑞特。

另一個人物阿什利,他知道斯卡瑞特深愛著自己,但可能是由於受過良好的教育,或者是由於自己的紳士身份,亦或者是性格上的原因,他忠於自己的妻子梅拉妮,行為上中規中矩,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註定他不會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也不可能在事業上有大的作為。

《飄》的讀後感11

也許我在25歲的高齡才頭一次讀這本書有點為時過晚,不知道若是我在10年前讀過這本書會是什麼感想,當然你不能指望一本書能給一個人帶來多麼大的改變,即便是它告訴你一些事情,可能在那股心靈的震撼悄然而逝以後,你仍舊還是原來的自己,但是能夠有這種震撼已經難能可貴。

我也慶幸自己在無意中選擇了這樣一本書來重拾閱讀的樂趣,關於書中所寫的愛情,我並沒有太多的感悟,少女時代那種盲目的迷戀我也經歷過,它所描繪的那種感覺跟我在15歲的時候第一次喜歡上一個自己得不到的人的感覺並無兩樣,在20歲的時候我也開始清楚那並不是愛情,我花掉了很長時間和精力來讓自己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情,什麼樣的男人適合我,什麼樣的相處模式最好,關於這些問題,已經有太多的專欄女作家苦口婆心的講過,也有若干不堪回首的經歷對我形成的潛移默化。

所以關於愛情,我並沒有什麼想說的,我知道自己現在選擇的是正確的人,和我相像的人,不對那些我曾經垂涎但是又讓我無法理解和企及的人再抱有任何幻想。我非常珍惜自己眼前的人和現在的生活。

但是趁著震撼的感覺還沒有被幾個大頭覺完全沖淡掉,我還是想記錄一下自己的感觸。

如果讓我來形容一下對郝思嘉的印象,那麼首先想到的還是她的那種雷厲風行的應變能力和精明的做事能力吧。在現代社會女人能夠有這樣的品質,是非常實用的,她可能是那種被印在人物雜誌、財富雜誌封面的女富豪,次點也能是個某縣市的知名女企業家,再次也可能是某個公司的女高管,而對於擁有這種品質的人,我一向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多數情況下我倒是比較像書裡描寫的那些優柔寡斷的人們,逃避現實,容易糾結在各種沒用的,自己沒法兒改變的事情上,甚至像那些黑奴的感覺一樣,總是希望別人來告訴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如何做。總是在被動的等待著什麼,但是往往什麼也沒有等到。

她對生活總是有那種激情,被逼到絕望的時候她總是能夠挺過去,即使有很多的不情願,很多的委屈,她也總是能迅速的分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有條不紊的處理那麼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事情。即使這都是被逼無奈,但是她也展現出了那種天生就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我想這大概就是一種強者風範吧,強者總是要去承擔更多。

她有那種非常直截了當的實用主義,從來都不會去過多考慮那些精神層面上的東西,在讀前半部分的時候,我也多多少少有一些共鳴,可能在十年前的某些時候,我還處於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教科書的時候,曾把那些高尚的品德之類的東西(原諒我根本想不起來了)想的非常重要,它們激情慷慨義正言辭的出現在我的各種讀書筆記以及考試卷的作文題上。但是現在我甚至想不起來自己究竟都讀過些什麼想過些什麼。10年後的現在,我的全部生活目標都是如何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物質財富以及活的輕鬆愉快以及用各種方式炫耀給別人看。因為我也知道了貧窮的意義,我也經歷了一段小小的貧窮,我知道居無定所牆徒四壁的時候即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很強大也終究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所以她對他們那種所謂神聖的戰爭所持的嗤之以鼻的態度,以及她拼命的想方設法讓自己能夠吃飽穿暖的心情我都有共鳴。

但是在讀後半部的過程中,我漸漸的感到一些不安,如果說前半部是在慢慢的形成一種她的價值觀,那麼我感覺後半部就是在逐步的又把這種價值觀給否定了,至少從我的角度是這樣的感覺。

我是真真切切的被書中所寫的南部聯邦那種民族的精神所感動震撼,即便失去了所有的財富,即便是衣衫襤褸,食不果腹,他們也還是紳士,是貴婦人,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東西是錢所不能買到的,在少女時代過後的這漫長的10年裡,我從未懷疑過自己的價值觀,我也不記得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功利主義的,但是我一直相信,別做那些沒用的事情,而什麼是沒用的事情?凡是那些不能掙錢,不能讓我變得更漂亮,不能讓我擁有炫耀資本的都是沒用的事情。

這個社會所發生的各種事實告誡我,不要去施捨東西給乞討的人,可能他們每個月掙得比我還多,不要捐錢給慈善機構,不要對那些倒黴的人多管閒事,他們可能會反咬你一口。總而言之我不偷不搶不詐騙別人已經足以算是個正直的好人。

我有種說不出的滋味,至少書裡有那麼一群人,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永遠不可能被打倒的那種精神,他們熱愛自己的故鄉,慷慨的幫助自己的親人,他們總是有一種信仰。

而我想要抓住些什麼,但是卻又什麼也沒抓住的感覺,因為我好像什麼都不信,也絲毫沒有因為自己生在這個國度,生在我的故鄉而感到有什麼自豪感過。我寧願投胎到帝都,那樣不用為戶口的事情糾結什麼,我更寧願投胎到某個發達國家,因為我知道即便我生在帝都也會瞅著某個國家想要移民過去。

我曾經試圖加入的行列,但是參加了一兩次教會活動就覺得很不耐煩,覺得他們實在是很閒,我不太可能把這麼多時間花在這些事上。

歸根結底我還是這麼一個俗不可耐的人,這本書告訴我有些事情是很重要的,不要什麼時候都物質至上,但是我抓不住那些東西。

所以這本書實際告訴我的是,要儘量雷厲風行的做事,即便不是女強人,至少要做個經濟獨立、自信的女人。

再就是,不要花時間去抱怨什麼既成的事實,那些想了也是白想,自己無法做出任何努力的事情。僅僅是在腦子裡想也不行。

最後,要多培養些興趣愛好,做個有趣而優雅的女人,至少我發現讀書也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希望再過10年我如果能有幸再讀這本書,會有些新的感悟。

《飄》的讀後感12

在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戰爭、飢餓、貧窮席捲美國南部的亞特蘭大。有人在戰爭中學會了堅強與獨立,有人卻只會沉湎於過去而鬱鬱寡歡,但郝思嘉無疑是前者。她是一個為了自己的私慾可以不擇手段的人,是一個無論何時都不會被擊敗的人,是一個為了心愛之人的諾言可以守護他人一生的人。她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身上既有愛爾蘭人頑強拼搏、反叛世俗的特點,又有南方貴族恬靜、溫柔的氣質。很顯然,前者在她的性格中佔了上風。就是這樣一個聰明絕頂、精於算計的女人,在愛情上卻是一個傻瓜,什麼都不懂,直到最後才明白自己所愛之人究竟是誰,但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

郝思嘉喜歡衛希禮,這是小說開篇就告訴讀者的,至於緣由,思嘉自己也不清楚。在思嘉看來希禮是與眾不同的。他既不像別的男子一樣圍在她的身邊,也不愛騎馬狩獵,他喜歡看書、聽音樂、畫畫,他身上有一種文藝氣息和憂鬱的氣質深深地吸引著思嘉。思嘉總覺得希禮是遺世獨立的,尤其在戰後體現的尤為明顯。可是她從來都不懂希禮,就像她不懂男人一樣。思嘉愛的不過是幻想出來的希禮,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影子。她總是用自己的想法來揣度別人,就像她一直堅信希禮是愛她的,只不過礙於媚蘭的面子不好表露出來。過度的自信也讓她失去了自己的真愛。

白瑞德是守護思嘉一生的人,只要她有困難求助於他,他總是會幫助她,給予她物質上的援助,好像他是為了思嘉而存在。可是這樣一個有錢有勢的人在身邊,思嘉彷彿瞎了一樣,對他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在義賣會上,瑞德看出她眼裡露出的不耐煩神色,讓她跳里爾舞時領舞,瑞德幫助她解除了服喪的束縛;亞特蘭大淪陷那天,瑞德護送她在大火和炮聲中逃難;瑞德在她需要錢財創業時借錢給她,解決她的經濟問題;晚上她從夢中嚇得大哭時,也是瑞德在她身邊陪伴她、安慰她……可是這一切的一切,思嘉都沒有珍惜,等到最後明白的時候,真的太遲了。

思嘉根本就不明白愛情,她一直就像是個孩子一樣,思想特別單純,知識也很淺薄。即使經歷了戰火的洗禮、親人的離世、朋友的分別,她也只是更加明白了金錢的重要性,變得更加現實。當然,這本無可厚非,可作為讀者的我們真的很心急,為這個只執著於自己愛情中的幻象卻忽視自己內心真實情感的女人感到扼腕和嘆息。等到所有的人都離開,她才明白自己從來都不理解她愛過的兩個男人,所以失去了他們。如果他過去了解希禮,她絕不會愛上他;而如果過去他了解瑞德,她絕不會失去他。

思嘉愛情上的悲劇當然離不開希禮和瑞德,希禮的懦弱無能、無所作為讓人氣憤,而瑞德的惡言相向、譏諷嘲笑更是百思不得其解。一個是隻知道回憶過去、逃避現實,只願意生活在夢裡的男人;一個是抓住機遇、迎接現實,卻仍然紙醉金迷的男人。一個是理想主義者,一個是現實主義者。兩個迥然不同的人,卻成為思嘉一生的牽絆,繞不過去,解不開來,跳不出去。

瑞德總說思嘉是個孩子,什麼都不懂,那自己又何嘗不是個孩子呢?明明知道她在愛情上就是個白痴,明明知道如果不說出來她就不會明白,可他還是選擇隱瞞自己的感情。儘管在其他人看來這個男人是愛這個女人的,但是當局者迷,思嘉一直看不透他。瑞德覺得思嘉有時做事情過分不擇手段,為滿足自己私慾不顧他人利益。可是思嘉一步步走到今天,這裡面難道就沒有瑞德的推動嗎?他總是看穿她的想法,滿足她的需求,結婚後更是寵著她,只要他想要月亮都可以為她摘下來。這種一味對溺愛地思嘉來說並非是件好事,長此以往,在他們的愛情裡,瑞德就會很卑微,因為他總是在討好思嘉。他太瞭解思嘉了,如果讓思嘉知道他愛她,她就會羞辱他、嘲笑他,把他的尊嚴踐踏在腳底。而這是他所不願看到的,他希望他們可以彼此相愛,他想得到她的心而不是身體。正是因為如此,他才不願意吐露心聲,他害怕思嘉接受了他的愛,卻把這當成鞭子懸在他的頭頂,他不願像她的前兩任丈夫那樣,在她心裡什麼都沒有留下就離開。於是他就守護在她身邊,等待她,等到有朝一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可是永恆的愛也會枯竭的,受傷的心也會疼痛。感情裡出現了裂痕,即使通過時間的撫慰,裂痕被填補,但還是會留下痕跡,再也不是原來的那份感情了。

思嘉和瑞德似乎是天生一對,他們性格相像,都不畏懼別人的看法,永遠地我行我素,一樣的冷酷、貪婪、肆無忌憚。瑞德是唯一一個知道思嘉本性的人還依然愛著她的人,思嘉的真性情也讓瑞德為之著迷。在瑞德面前,思嘉可以卸下面具,堂堂正正地做自己,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瑞德那隻孔武有力的雙臂總能在思嘉需要的時候給予她溫暖和力量,他對思嘉的愛也是很深沉。他曾經想過忘記,把他從腦海中刪去,但他做不到,所以他回來了,回來娶她了,帶著他所有的愛來呵護她。但思嘉的心裡一直都有希禮的一席之地,即使是在婚後她也沒有放棄和希禮在一起的念頭。在瑞德最需要思嘉安慰的時候,思嘉卻一味地怪罪他,從來沒有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走投無路的瑞德只好藉助別的女人溫暖的港灣來安慰自己受傷弱小的心靈。邦尼的死是壓垮瑞德的最後一根稻草,從這以後,瑞德便心如死灰,愛也隨風而去。

《飄》的讀後感13

《飄》,是我最喜愛的書。喜歡斯佳麗的勇敢堅強,喜歡瑞特的機智果斷,喜歡玫蘭妮的外柔內剛。

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瞭解的。如果她瞭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瞭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尋著自己夢中的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特點認為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

對於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著,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幹、溫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為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著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起奮鬥的十幾年裡,玫蘭妮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斯佳麗是個矛盾體,可又有誰不是矛盾體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來,當她面對困難時,她選擇迎接,當她面對責任時,她選擇擔負,可當她面對愛的抉擇是,起初,他選擇矇蔽自己,當她終於認清,要面對時,卻已為時已晚。而她,在無能為力時,就會告訴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會好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她在整個故事中,都是個充滿生氣、充滿鬥志的人。我最欣賞的,便是她的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永遠充滿了希望,充滿鬥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學習的。所以,每當我遇到困難、心情不佳時,我便會告訴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書中另一個使我十分佩服的女性,便是玫蘭妮。她是個外柔內剛的女性,她幾乎擁有了女性所能擁有的一切美德。正如瑞特說的,她是他所見過的少數貴夫人中的一個。她是堅強的,她是愛國的,她用她的心愛身邊所有的人。當她丈夫打仗時,她在後方默默守侯,做她力所能及的事,當北佬打進城而她又快要臨盆時,她依然鎮定,當她身體虛弱而沒人下地幹活快要沒飯吃時,她和斯佳麗一樣,放下過去所受的教育和優越感,拖著虛弱的身體下地幹活,當她看到斯佳麗殺了一個北佬時,她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幫著掩埋屍體,搜查錢財,擦拭血跡,當戰爭終於結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來到她門前要求照顧而她們自己也沒有過多糧食時,她還是盡她所能地幫助他們,因為她希望在遠方也有一個好心的北佬女人給她正在回家的丈夫一口飯吃。

如此一位堅強的女性,卻又是如此的溫柔善良和善解人意。她執著地相信斯佳麗和阿希禮,即使有人親眼看見他們摟在一起,也執著地相信他們,保護斯佳麗。她明知自己的身體無法再承受生育的痛苦,卻執著地要再為阿希禮生個孩子,最終離開了她愛了一輩子的親人們。

真的是太偉大了,看著玫蘭妮,使我想到許許多多的中國古代女性,她們也是如此的善良,任勞任怨,相夫教子,然後默默無名地老去、死去。

整部書中,我最為喜歡的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執著,他能那麼深地愛著斯佳麗十幾年不變。他想保護斯佳麗,寵愛斯佳麗,照料斯佳麗,讓她事事稱心,而斯佳麗卻拒絕了。他說過,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斯佳麗,被阿希禮,被斯佳麗愚蠢的固執磨光的。他的心,死了。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說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剪碎的褲子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條了。

瑞特是個複雜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卻仍和舊時代格格不入,他有銳利的眼睛,可以在亂世找到自己的處身之道,他對國家有熱情,即使他明知必敗無疑,卻仍在最後關頭入了軍。他愛斯佳麗,但他更瞭解斯佳麗,所以他從不說,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斯佳麗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

雖然《飄》只是小說,但是通過讀《飄》,我也對美國的南北戰爭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從歷史角度判斷,北方戰勝南方,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這些我們都在歷史書上學到過了。但是通過讀《飄》後,我們能看到從道德判斷來看,南方奴隸制中也有溫情也有情誼,北方對南方進行的戰爭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侵略,摧毀著南方的秩序和關係,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種族衝突。

《飄》的讀後感14

“她的眼珠子是一味的淡綠色,不雜一絲兒的茶褐色……她那雙綠色的眼睛雖然嵌在一張矜持的面孔上,卻是騷動不寧的,慧黠多端的,洋溢著生命的。”翻開《飄》,眼前便浮出思嘉那雙勾魂的綠眼來。那是19世紀的美利堅南部,大片大片的棉花田滋養了一批高貴的家族,血紅的落日,還有戰前的硝煙,把肇嘉州的漫山紅土映得愈加火熱。

思嘉生於肇嘉州的富裕種植園人家。“她家的那片山麓,閃耀著一望無際的棉花,像是日光底下鋪著一條雪白的羊毛氈子,確有著‘陶樂’的美意。”思嘉的父親嘉樂,可說是一個拓荒者,沒有紳士的溫文爾雅,卻帶著滿腔熱血,四海結友,肇嘉州的莊園主都是其莫逆之交。而思嘉的母親,一位擁有法蘭西貴族血統的賢淑女性,本也是大家閨秀,卻因為年輕時的風情萬種,無奈之中遠度重洋,一生安寂。如果說這兩個源自亞歐大陸的種姓尚有一絲重合的話,想必就是這樣一對性情中人,為愛背井,最後落根異鄉。此所謂“恢廓”。

我第一次看到這兩種民族的調和,是觀看電影版的《飄》,又譯為《亂世佳人》。在那個年代,種植園主的女兒們還穿著花布襯衫、撐著拖地長裙,端莊、嫻靜、相夫教子,才是她們生活的意義。《飄》中的媚蘭,以及思嘉的母親愛蘭,便是這類女子的精萃。而郝思嘉是不同的。她血液中的“愛爾蘭”式的熱情,撐起了一副活潑而倨傲的羽翼,那對碧綠如浪的眼眸,連帶烏黑如墨的睫毛,高貴到不屑於用凡塵的色彩來修飾,卻讓那十里紅田,所有中規中矩、至雅至俗的女孩兒都相形見拙。不知,這算不算第一層“佳人麗質”?

麗質生亂世,亂世有佳人。南北戰爭爆發的時候,思嘉不過十六七歲,那雙綠眼睛還在年輕地躍動著,隱約中透出一絲不信挫折的傲骨來。戰訓傳來的那個午後,身著低領綠裙的思嘉正在十二橡樹的風月迷局裡沉醉,用盡一切手段阻止心愛的希禮娶妻生子,也因此邂逅了不受人待見的倜儻商人瑞德。佳人心高,賭氣之下另嫁韓家。彼時戰火紛飛,一個時代的告終和新時代的序言在臨落故土的火星中怦然而動,“戰爭以前,生活是美麗的,如一件希臘藝術品,具有光澤,具有完善,具有齊全,具有對稱。戰後的生活卻是過於真實而富於生氣了。”丈夫病死異鄉,思嘉一身烏黑地來到餓狼陀,不顧舊時代的繁文縟節,跳舞逛街,挑弄俊才,甚至不惜硬生生地拆去一對閨中美眷,引得全區女子側目而視。

一個亂世需要一代犧牲。比如希禮,比如餓狼陀昔往的簪纓世家,還有那些風華絕代的豪傑,翹首憧憬的老人,郎情妾意的戰火愛情,都停留在一個日漸消逝的時代裡,終成亂世的陪葬。思嘉本也應該屬於前者。肇嘉州焚燬後,她回到陶樂,母親亡故,妹妹重病,父親失神,黑奴逃跑,雪白的粉牆映襯著那片傲然昂首的山茱萸花,為遠處的巍峨山巔托起一個倉促的角落。所謂佳人,脫下豔麗的長裙,一抹汗便扛起了鋤頭,雄赳赳地走到了茫茫紅土地中,播種棉花,撿拾剩餘的乾糧,曾經烤雞燒肉唾手可得的名門長女啃著玉米餅,還暗中發誓:“不去想過去的生活吧。不許想!”

舊時生佳人,佳人可以闊步到新時代。

幾經顛簸,思嘉無憂無慮的念想已轉成了對金錢的追求,為此不惜再嫁暴發戶,辦木廠,管理店鋪……所有女人家的禁令、名譽,還有周圍的惡言和冷眼都被這個果敢的女性拋之腦後。幾經磨難,那雙碧綠的眼睛依然是活潑的,憧憬的,彷彿那眼簾中的萬千焰火,都不過是佳人世界裡的滄海一粟。

思嘉的愛情帶著愛爾蘭人的濃烈色調,莽莽撞撞,懵懵懂懂。縱使青春韶華已逝,當年對希禮的愛依然矢志不渝,希禮讓其照顧自己的妻子媚蘭,她也就帶上媚蘭到處奔走;路途中,對自己的情敵口出不遜在所難免,更何況是思嘉這樣的熱血女子。而千言抵不過一路的悉心照料,患難之下,兩個屬於不同時代、卻同樣偉大的身影終究並肩而行。“媚蘭,就是她自己多年以來在不知不覺中依靠著的那種力。她以前不知道,現在卻發現自己是非常愛媚蘭的。”

有時候,似乎紅顏薄命才是這個世界的原則。媚蘭走了,父親去了,瑞德消失在冬夜噩夢的重重迷霧之中。而佳人直到失去真愛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並不心向希禮。十年,這個女孩從眾星拱月的簇擁中走下臺階,一路艱辛,一路奮鬥,回到故土時,卻已隻身一人。那古柏蔥鬱的古道,馥郁芬芳的茉莉,迎寒盛放的忍冬,都埋葬在了血染般的紅土地裡,沉睡於一個翩翩少女慼慼然的夢中。

“我等明天再想吧。“

“無論如何,明天總已換了一天了。”

……

越過笙簫,已然麗質。佳人行走在風中,不曾臨水照花。

《飄》的讀後感15

《飄》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故事雖然很長,但是每一句話都非常經典,每一個人物都極富個性,是值得反覆閱讀的偉大作品!

小說的時代背景是1861年到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作者非常巧妙的把戰爭題材,政治事件和愛情故事相結合,既讓我深刻的瞭解了美國的南北戰爭,又讓我讀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

首先說到戰爭,讀了《飄》以後,讓我對戰爭有了新的認知及感受,讓我深刻的領悟到了戰爭是何其的殘酷,參戰雙方的每一個士兵,都是父母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他們忍痛割捨至愛的親人,為榮譽而戰,戰死的士兵不計其數,親人們含淚為他們感到自豪,揹負著一生難愈的悲痛,書中瑞德說戰爭是愚蠢的,可是在南方最後淪陷的時刻,他也去參戰了,作為讀者,我不明白南北雙方誰對誰錯,我只心疼參戰的每一個離開家庭為榮譽而戰的士兵,心疼失去兒子,丈夫,父親的每一個人,讀了這本小說,淡化了我以前對戰爭敵我雙方的仇恨,更多的為戰爭帶來所有的不幸感到深深的遺憾!

女主人公郝思嘉,是我最為佩服的女性,有著良好的出身,童年時代和少女時代非常幸福,她深深的愛著希禮,在我看來,希禮是所有少女的夢,思嘉並不瞭解希禮,她把希禮想象成了愛情的樣子,所有的美好,心跳,少女初次動情的既甜蜜又煎熬的想念全部傾注在希禮身上,她愛的其實是愛情本身,而不是希禮,我們每一個人都向往真摯的愛情,很容易把一個自己以為美好的人想象成愛情的樣子,這應該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若只如初見!

最讓我欽佩的是思嘉的堅強和執著,戰爭的突然爆發使她們原本非常平靜美好的生活遭到重大變故,從一個富有的鄉紳女兒的美好時光,變的突然要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在最恐怖的時刻,她始終沒有放棄希禮的妻兒,同時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人在最絕望的時刻,都想回家,回到父母身邊,就算再危險,再艱難,家是最讓人心安的地方!可怕的戰爭結束以後是更可怕的戰後重建,思嘉一直非常依賴的媽媽去世了,爸爸由此一蹶不振,精神失常,一家人存活的重負全部壓在她的身上,沒有食物,沒有鞋穿,什麼都沒有,她連為了父母悲痛的大哭一場都來不及,就開始想盡一切辦法讓所有人活下來,去幹黑奴都不願意乾的農活,每次絕望的時候,她總是說:我現在不能想這些事情,我現在無法承受,我以後再想好了!有這樣慘痛的經歷,讓她用盡一切手段去賺錢,那個時代是不允許女人拋頭露面的,可是她不在乎所有的議論,指責,不滿!過人的勇氣和精明的頭腦讓她比男人們更成功,能夠想象這一切的變故是她沒有了任何的安全感,唯一能給她安全感的就是錢和食物,在她光鮮的背後同樣有著苦不堪言的經歷,當所有人還沉浸在悲痛和往昔美好歲月中的時候,思嘉已經迅速的適應了眼前滿目瘡痍的生活並且馬上抓住戰後重建的機遇開始行動,義無反顧,實在不得不讓人佩服一個20歲的女人如此的獨斷,我內心深處很理解思嘉對賺錢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當你毫無安全感且沒有任何依靠的時候,這是唯一解決的辦法了!我深有體會。

希禮是一個真正的紳士,良好的出身,教養,非常的善良,可是他總是沉浸在過往的日子裡,沒有勇氣面對眼前的生活,更沒有勇氣想他的未來,總是深愛他的妻子和思嘉為他周全所有的事情,還要維護他紳士的尊嚴!

瑞德是我非常喜歡的男主人公,他出身良好,但非常叛逆,對貴族家庭的條條框框深惡痛絕,為了自由不惜與父親決裂,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賺了很多的財富,他非常善良,救了很多不喜歡他的人的性命,表面上走馬觀花玩世不恭,其實是個對不論貧富貴賤都重情重義的人,深愛著思嘉和他們的女兒,尤其是對女兒的愛做到了一個父親所有能做一切,對人性有洞察一切的智慧,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男人,讓我最遺憾的是思嘉直到最後瑞德離開了她,她才發現她一直以來愛的人都是瑞德,希禮只不過是一個夢,瑞德是最瞭解她,最像她,最愛她的人,結尾處作者留下懸念,天知道作為一個讀者的我多麼多麼希望瑞德回到塔拉,回到思嘉的身邊,這部作品距今有156年了,瑞德的男性魅力至今仍然閃閃發光,足以說明這部作品的偉大了!

最後,媚蘭,就像瑞德說的,她是一個真正的貴夫人,偉大的女性,愛國,善良,博愛,是所有當時亞特蘭大女性的領袖!

推薦給所有喜歡讀書朋友看這部作品,非常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