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貓教學設計

校園 閱讀(2.2W)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貓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貓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貓》是統編版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現代散文。本文用樸實無華的言辭將三次養貓的故事娓娓道來,意境深遠、含蓄,留給人深深的思考。學習這篇散文,可以激發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學會與動物和諧相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本文運用對比的手法表達思想感情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學習作者同情、憐愛弱小的思想感情,交給學生客觀公正,寬容仁愛、關愛弱小的處事原則。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資訊,複述情節的能力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同情、憐愛弱小的思想感情,交給學生客觀公正,寬容仁愛、關愛弱小的處事原則。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匯入。

同學們,貓,因為它的活潑乖巧而被許多人喜愛,作家鄭振鐸的家裡就曾經養過三次貓,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聆聽他的三次養貓的經歷。

今天咱們學習這篇課文,採用的方法就是“說讀”,什麼叫“說讀”呢?就是同學們邊讀課文,邊說閱讀感受,通過這樣的方法,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

咱們說的話題,有三個:說貓,說人,說文。(板書)

(二)說貓。

生命之美和命運之悲。

示例:作者家養的第一隻貓,是隔壁要來的一隻新生的.小貓,它是那麼活潑,常在廊前的太陽光裡滾來滾去,還撲來撲去地和三妹嬉戲,在它身上,洋溢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可是後來,它生病了,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的活力漸漸消退,兩個月後,它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同學們說第二隻和第三隻貓)

(三)說人。

養貓之樂和失貓之痛。

小結:養貓之樂,樂在我們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新鮮與快樂;

樂在我們可以領受到家人一般的溫情;

樂在我們可以享受到夜晚睡眠的安寧。

失貓之痛,先找出表達失貓之痛的句子,朗讀,感受;

分析:對於三隻貓的亡失之痛,有什麼區別?(痛惜、痛悔)

探究:作者對於第三隻貓的死亡,之所以“更難過得多”的原因。 ?

(歧視、冤枉、追打、漠視,最終失去補救機會)

(在作者深深的自責和懊悔之中,表達出對生命平等尊重的道理。)

四、說文。

語言之妙和結構之巧。

語言之妙:在對三隻貓的描繪,用動作描寫和外貌描寫,活畫出三隻貓或活潑或憂鬱的個性。(講析:寫動物也要寫出個性)

結構巧在:全文采取總分的結構;分說部分巧在三次養貓經歷按照時間推移、由略到詳和情感逐步加深的順序來組織材料;每一次的養貓經歷,巧在都是按照“引入物件—敘述事情—抒發情感”的順序來寫作。(講析:這樣安排文章結構,脈絡清晰,過渡自然,讀來如行雲流水。)

五、總結: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板書設計】

鄭振鐸

第一隻貓——相伴的小侶——難過、酸辛

第二隻貓——親愛的夥伴——悵然、憤恨

第三隻貓——若有若無——受傷、愧疚

【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貓》這篇課文的時候,發現文章構思精巧,意味雋永,針對文字的這一現狀,我教學設計考慮的重點,是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更充分地佔有學習時間,讓學生得到更規範有效的語言訓練,於是,我選擇了“說讀”這個課型。

說讀,就是說自己的閱讀感受。

我選擇了三個話題:說貓,說人,說文。每一個話題,分說兩個方面的內容:說貓,生命之美和命運之悲;說人,養貓之樂和失貓之痛;說文,語言之妙和結構之巧。

整個課堂,學生邊讀邊說,邊說邊讀,學生在文字中來來回回地走,課堂氣氛輕鬆活潑,學生積累豐厚自然。

舉措方法

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