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中醫綜合考研必考知識點

校園 閱讀(3.02W)

報考了中醫綜合考研的小夥伴們,在複習階段,需要把必考的知識點了解清楚。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中醫綜合考研必考的考點,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中醫綜合考研必考知識點

  中醫綜合考研祛風溼藥知識點

獨活:祛風溼、止痛、解表

防己:祛風溼、止痛、利水消腫

秦艽:祛風溼、舒筋絡、清虛熱、利膽退

黃木瓜:舒筋活絡、化溼和胃

桑寄生:祛風溼、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白花蛇:祛風、活絡、定驚

威靈仙:祛風溼、通經絡、止痺痛、治骨鯁咽

五加皮:祛風溼、強筋骨、利尿

稀薟草:祛風溼、通經絡、清熱解毒絡

石藤:祛風通絡、涼血消腫

  中醫綜合考研芳香化溼藥知識點

蒼朮:燥溼健脾、祛風溼、發汗、明目

厚朴:行氣、燥溼、消積、平喘

藿香:化溼、解暑、和中止嘔

砂仁:化溼、行氣、溫中、安胎

白豆蔻:化溼、行氣、溫中、止嘔

佩蘭:化溼、解暑草果:燥溼、溫中、截瘧

中醫綜合考研必考知識點:利水滲溼藥

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安神澤瀉:利水滲溼、洩熱

薏苡仁:利水滲溼、健脾、除痺、清熱排膿

車前子:利水通淋、滲溼止瀉、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金錢草:利水通淋、排石、除溼退黃、解毒消腫

茵陳蒿:清利溼熱、退黃疸

豬苓:利水滲溼

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熱、(外) 清熱收澀

木通:利水通淋、洩熱、通經下乳

通草:清熱利水、通乳

海金沙:利水通淋

石韋:利水通淋、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瞿麥:利水通淋、活血通經

地膚子:清熱利水、止癢

萆蘚:利溼濁、祛風溼

  考研中醫綜合中藥知識點

麻黃——喘家聖藥,

本品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可宣通肺氣以平喘止咳,凡肺氣壅遏而致肺失

宣降之咳喘證,無論寒、熱、痰、飲,有無表證皆可配伍應用,為宣肺平喘之良藥。

桔梗——舟楫之劑,

本品辛散苦洩,性平和,善上行,專走肺經,為肺經氣分之要藥。善開宣肺氣、化痰寬胸而治咳嗽痰多,無論外感內傷、屬寒屬熱均可應用。

此外,取其開宣肺氣之壅滯而通二便,用治癃閉、便祕。取其性主上行,載藥上行之功,在清洩肺熱的.方藥中,加入桔梗,以引藥上行。

附子——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本品辛甘大熱,為純陽燥烈之品,有毒力猛,入心、腎、脾經,有回陽救逆作用,為回陽救逆第一藥,主治亡陽證。

茯苓——痰飲要藥,

茯苓善健脾而滲洩水溼,使溼無所聚,痰無由生,故可治療痰飲之目眩心悸及飲停於胃而嘔吐者。

牛膝——下行、通補,

本品苦甘酸平,入肝、腎經。性善下行,功善活血通經,常治婦科經產諸疾及跌打傷痛。制用則善補肝腎強筋骨,為治腎虛腰痛及久痺腰膝痠痛無力之常品。能引火(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每治氣火上逆之吐血、衄血、頭痛眩暈,或陰虛火旺之喉痺、齒痛、口瘡。此外,本品還“能引諸藥下行”。故臨床用藥欲其下行者,常用本品作引經藥。能利尿通淋,用於淋證,水腫,小便不利等證。

肉桂——引火歸源

本品辛甘熱,歸腎、脾、心經。善補命門之火,益陽消陰,並能引火歸源,為治命們火衰及虛陽上浮諸證之要藥。

麝香——開竅要藥,

本品辛溫氣極香,主入心經,走竄之性甚烈,有極強的開竅通閉醒神之效,最宜閉證神昏,為醒神回蘇要藥。無論寒閉、熱閉,用之皆效。

香附——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

本品辛甘微苦,芳香性平。主歸肝經。善能散肝氣之鬱,性平而無寒熱之偏,並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故為疏肝理氣解鬱之要藥。凡肝鬱氣滯之證,無論寒熱虛實均可使用。

又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肝為藏血之髒,氣為血之帥,肝氣調和則血行通暢,故本品又為調經止痛之主藥。凡肝氣鬱滯之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經閉以及胎產諸病,均持為要藥。故李時珍稱之為“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

艾葉——虛寒性科病證

本品苦燥辛散,芳香溫熱,入肝、脾、腎經,有溫經止血之功。善治虛寒性出血證,尤宜於崩漏、胎漏下血。又能暖氣血而溫經脈,逐寒溼而止冷痛,有溫經散寒止痛作用。用治脾胃虛寒之腹痛及婦女宮寒腹痛、經行腹痛。且有散寒調經止痛,止血安胎作用。對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所致月經不調、痛經、宮冷不孕及胎漏下血、胎動不安,可配阿膠,用膠艾湯為基本方化裁治療。